語文重大變革!9月1日起,全國中小學統一使用新版教材!

2020-11-28 搜狐網

原標題:語文重大變革!9月1日起,全國中小學統一使用新版教材!

終於來了!從2017年9月新學年開學起,全國中小學學校教材將全部採用新版本!

作為教育改革的標誌性學科,中小學語文教材「一綱多本」的時代將正式終結。從起始年級開始,全國小學和初中都將統一使用「部編本」語文教材。

「部編版」教材是由教育部直接組織編寫的教材。這一版教材以語文學科為例,課文選篇強調經典性、文質兼美、適宜教學,適當兼顧時代性。

新教材中的語文教材編寫從2012年3月8日正式啟動。以往教材編制都由出版社來實施,最多也就一兩年。

「部編版」教材編寫經過複雜的程序,包括確定大綱和體例框架、擬定樣張、選文、進入具體編寫等。

起始年級初稿出來後,先後經過14輪評審,還請100名基層的特級教師提意見,最後才提交給教育部。

新語文教材最明顯的變化之一,就是古詩文篇目大幅增加。

「部編版」語文教材,小學古詩文佔所有選篇的30%!初中古詩文佔所有選篇的51.7%!

這意味著未來的語文教育,將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傳統文化素養。

教育部在官網上公布的《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對學生學習傳統文化做了明確要求:

小學低年級初步感受漢字美,誦讀淺近的古詩,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了解家鄉習俗、傳統禮儀,學會待人接物的基本禮節。

小學高年級熟練書寫正楷字,體會漢字優美的結構藝術,誦讀古代詩文經典篇目。

中小學《語文教學大綱》也提出:「 口語交際應在具體的口語交際情境中,培養學生傾聽、表達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

可以看出,本次語文新教材的變化,側重於孩子的閱讀能力養成及綜合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未來,對於語文的學習,老師們或會注重課程方面的整合和改變,將會引導孩子們進行跨學科學習和項目式學習,「更加符合對孩子全面能力的培養目標」。

比如,老師給孩子們布置了一個「研究水」的探究式項目學習活動,可能會在這個項目活動中融入對孩子多種學科能力的提升計劃,其中必然會涉及到語文方面的表達鍛鍊。

改 革 的 核 心 內 容

01

重視傳統文化

小學一年級開始就有古詩文,整個小學6個年級12冊共選優秀古詩文124篇,佔所有選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達80%,平均每個年級20篇左右。

初中古詩文選篇也是124篇,佔所有選篇的51.7%,比原來的人教版也有提高,平均每個年級40篇左右。

古詩文出處和體裁也更加多樣,出處涵蓋從《詩經》到清代詩文等各個時代的優秀作品,體裁也非常廣,從古風、民歌、律詩、絕句到詞曲,從諸子散文到歷史散文,從兩漢論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文,均有收錄。

革命傳統教育的篇目也佔有較大比重。小學選了40篇,初中29篇。比如魯迅先生的作品選有《故鄉》《阿長與山海經》等9篇。

02

重視語文素養

按照「內容主題」組織單元,在內涵上課文彼此關聯。

同時,將「語文素養」的各種基本「因素」(基本的語文知識、必需的語文能力、適當的學習策略和學習習慣,以及寫作、口語訓練等),分成若干個知識或能力訓練的「點」。

然後,由淺入深,分布並體現在各個單元的課文導引或習題設計之中。

03

重視閱讀和朗讀

小學一年級就設置了和大人一起讀,意在和學前教育銜接,一開始就引導讀書興趣。

小學中高年級幾乎每一單元都有課外閱讀的延伸;初中則加強了「名著選讀」。

04

重視作文課程

僅初一兩個學期就有一共12次寫作課,每個單元1次。在突出綜合能力的前提下,注重基本寫作方法的引導。

面對新版教材學生應該如何調整?

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和習慣是重點,新教材在一年級上學期的教材中就新增了「語文園地」、「快樂讀書吧」的內容。

所以家長應在孩子入學前,就要養成陪伴孩子進行親子閱讀的習慣。

語文的學習方式其實是相通的,家長的重點應是幫孩子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在老師看來,閱讀能力更強的孩子必然對語文的學習能力也更強。

小學是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和專注傾聽的習慣的關鍵時期,面對新教材的變化,家長如果想提前引領孩子學習,應側重於培養孩子對閱讀的興趣和習慣。

結合一些圖文並茂的繪本進行親子互動,認識生活中的一些常見字,同時也藉此鍛鍊孩子的生活技能。這樣的做法和新教材語文學習的思路保持一致。

小學課本變了,你懷念嗎?

統一教材是好事,但是,一想到我們有過共同回憶的一些文章、插圖可能不在了,畢竟是一代人的回憶,心中還是有些懷念,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眼間我們都已經漸漸長大,小學那些耳熟能詳的課文,你還記得嗎?

小烏鴉銜石頭喝水的故事↓↓↓

那一年我們用拼音拼讀的古詩↓↓↓

那些小時候天天看見,長大又成了「網紅」的插圖

這些插圖,你還記得是哪篇課文的嗎?

語文改革是教育部綜合未來教育發展,結合廣大基層教員的意見,通過科學的整理和分析進行的一次前所未有的教育改革。

在這次改革中,我們可以很清晰的感受到國家對孩子們綜合語文素養的重視,尤其是朗讀方面的語文涵養,尤其關注,這也正是我們一直所做的努力。

今天看到國家明確了朗讀對孩子們基礎語文素養的重要性和意義,我們真的感到非常高興,此前近半年的努力得到了肯定!

不管怎樣,我們還是要向前看,新的教材,新的學生,會有新的回憶。在新學期新教材到來之前,趕緊參加(小學)【暑期學霸養成計劃】,每日一詞+每日一聽+每周一課,暑期天天練,開學高分見!

即可參加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9月1日起全國中小學生統一換教材 怎麼學?如何考?
    從今年9月1日開始,全國一年級小學生和初一新生的語文、歷史、德育3個科目統一使用「教育部編義務教育教科書」,現行的「人教版」「粵教版」「蘇教版」「北京版」等版本教材將被逐步取代——  1億學生換教材,怎麼學?如何考?
  • 9月中小學統一換教材!一年級先識字再學拼音!老師家長怎麼辦?
    超過140萬人正在關注8月23日 哈爾濱小到中雨轉雷陣雨 16℃~23℃4-5級轉3-4級今年9月起,中小學將統一換教材!作為教育改革的標誌性學科,中小學語文教材「一綱多本」的時代正式終結!通知近期,教育部辦公廳下達了《關於2017年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和小學科學教學用書有關事項的通知》。義務教育六三學制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七年級和八年級下(法治教育專冊)統一使用統編教材。語文一年級、七年級統一使用統編教材。歷史七年級統一使用統編教材。五四學制道德與法治、語文一年級統一使用統編教材。
  • 中小學舊版教材,統一改版為「部編本」,增加語文重要性
    19年初,教育部有通知,我國中小學生的歷史、語文、道德和法治統一編寫了「部編本」是指教育部直接組織製作的教材,這是對教育的一次重大改革,從之前的教科書「一綱多冊」轉變為現在的統一編著,在發揮模範作用的同時,可以統一教材的質量,不會因為教科書的不同而使學生的學習重點不同,進一步刺激學生的學習熱情
  • 9月1日起國家統編教材將啟用 小學語文先認字再學拼音
    9月新學期開學在即,我國中小學起始年級將開始使用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三科新教材。新教材更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國家主權教育。  教育部28日召開發布會介紹新教材編寫情況。教育部部長助理、教材局局長鄭富芝介紹,新教材的編寫堅持三方面原則:堅持德育為先,以德塑魂;以學生為本,易教利學;堅持繼承發展,守正創新。
  • 2017年9月1日起北京好消息有這些:居住證籤注可以網上辦理啦!
    9月1日起微信可辦理居住證籤注  從今年9月1日起,本市公安機關開始為居住證有效期將滿一年的群眾辦理居住證籤注業務。本著便民、高效、快捷原則,公安機關再推三項新政策。  第一項,居住證籤注業務的辦理時間延長一個月。
  • 廣西中小學3個科目統編教材解讀
    2017年08月30日 06:37 來源: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 作者:奚振海 陳朝姍 編輯:陸權香 新教材揚起教學新風——我區中小學3個科目統編教材解讀
  • 拼音從a、o、e開始教 滬小一新生將用全國統編語文教材
    原標題:拼音從「a、o、e」開始教本市小一新生將用全國統編語文教材(附教材預覽)  還有一個多月,小一新生們即將開啟正式的校園生活。日前,一套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版語文教材在淘寶上熱銷。記者從市教委獲悉,上海的小學新生今年確實將告別滬教版教材,使用全國統一編寫的這套新語文教材。
  • 周杰倫《蝸牛》或入選小學語文 出版社稱新教材脫胎換骨-蝸牛...
    東方網6月16日消息:據《東方早報》報導,最新修訂的語文出版社版(下稱語文版)小學語文課本中,臺灣著名歌手周杰倫的勵志歌曲《蝸牛》有望被收錄進三年級的延伸閱讀,而大陸著名歌手韓紅演唱的《天路》則以詩歌的形式被選入二年級上冊第二課
  • 語文教材裡的魯迅作品,減了多少?
    全國中小學今日開學,包括語文教科書在內的統編三科教材正式啟用。每次語文教材改版,都會引發「魯迅作品大撤退」的議論,這次也不例外。百年來,魯迅作品在教科書中,經歷了怎樣的浮沉?④人民教育出版社被解散後,不再有全國統一的教科書,各地開始自編教材。1966後,因為魯迅作品不符合當時的政治形勢,一度從中學教材中消失。北京市編印的中學語文教材,一直到1969年才恢復了魯迅的《答北鬥雜誌社問》和《「友邦驚詫」論》。
  • 新版PEP英語教材解讀(圖)
    今秋開學,全國大部分地區中小學將要拿到2012新編教材課本。少數單位和特級教師已經見到了新教材。筆者了解到,新版小學三年級PEP英語課本中「前言」已經刪掉了,改為了「致同學」。這樣沒有了之前的生硬和教條化,而更加的貼近了使用教材的青少年學生。教材中新增加了幾個主人翁也為新版教材提供了更多的有趣的話題。
  • 68年來,中國第一次在教材領域成立國家機構
    這就是國家教材委員會。政知見注意到,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首次,之前曾有與教材相關的專家委員會,但未上升到國家層面。7月3日,國務院辦公廳發文宣布機構成立。4日,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就參加了國家教材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到了6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成立國家教材委員會的通知》正式對外公布。
  • 統編《語文》教材的四大變化:先學識字再學拼音
    統編《語文》教材的四大變化  周瑾言  從今年秋季開學起,全國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三個科目,將全部統一使用由教育部組織編寫的教材。在三科當中,統編《語文》教材最受社會關注。在此,我們邀請參與教材編寫的專家為老師、學生和家長解讀其中的變化。
  • 18日起手機APP可選成都車牌號 全國統一系統
    「交管12123」APP頁面截圖   昨日,成都商報記者從成都市交管局車管所獲悉,從9月18日(下周一)起,我市將正式啟用全國統一機動車號牌選號系統。新選號系統最大的亮點是可以通過手機APP「交管12123」,在手機上進行車牌號預選,同時還可以通過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公安窗口進行選號,市民選擇號牌將更加方便,選擇也將更多,成都現有選號系統將於9月15日關閉。   亮點   號碼統一發放   成都將於2017年9月18日起,正式啟用全國統一機動車號牌選號系統。
  • 統編版語文新教材安排:先學漢字再學拼音,有個問題你注意不到
    快樂學拼音,輕鬆學語文。今年9月,全國中小學生將統一使用教育部組織編寫的統編版教科書,其中小學語文課本,有很多新的變化,眾所周知的一年級就加入了論語的學習,小學語文中古詩詞的篇數增加了不少,在教學過程中,非常重閱讀。
  • 北京中小學1月16日起分批放寒假,假期不得安排線上教學活動
    芥末堆訊 12月29日下午,北京市召開第195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在會上介紹,1月16日起,北京市中小學將按照小學,初一及初二年級、初三到高三年級的順序,分三批放寒假。
  • 給殘障孩子編一本好教材
    根據教學計劃,人民教育出版社於1990年至1993年間研發出面向全國使用的首套《全日制培智學校教科書(試用本)》。「自此之後,再也沒有出現過全國範圍內面向培智學校學生編寫的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特殊教育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主任、培智三科教材總主編朱志勇介紹,「此次編寫是時隔30多年來的首次。」
  • 2019年1月1日起將啟用新版出生證明 附正反面樣證式樣
    新版出生證明(第六版)啟用時間:2019年1月1日起>  新版出生證明(第六版)改變之處:出生醫學證明(第六版)將出生醫學證明(第五版)封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監製」字樣更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監製」。
  • 1月14日起報名 湖南2021上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筆試)公告發布
    二、考試安排(一)網上報名時間:1月14日8時至16日20時(二)網上審核時間:1月14日8時至18日20時(三)網上繳費截止時間:1月19日24時(四)全國統一考試時間為3月13日,各類別考試科目與時間安排如下:
  • 東莞2021上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筆試1月14日起報名!
    三、筆試時間及科目(一)筆試時間2021年3月13日(二)筆試科目四、有關事項(一)考試大綱及標準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大綱由教育部統一制定,試題由教育部考試中心統一命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