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1個爆款,莉莉絲是如何成為「中國第三」手遊發行商的?丨專訪...

2021-01-10 網易

  

  我知道莉莉絲過得不錯,但直到最近我才意識到,它已經取得了如此巨大的商業成功。

  根據Sensor Tower7月10日發布的報告,莉莉絲在Q2中國手遊發行商收入榜中位列第三,且季度環比增長70%。雖然這份報告不包括國內的安卓渠道,排名未必精準,但也足以證明近期莉莉絲的成績。

  

  同樣據Sensor Tower的統計,莉莉絲的《萬國覺醒》和《AFK Arena》也分別位列2019年6月中國手遊出海收入榜的第3名和第11名。而位列《萬國覺醒》之前的,只有《PUBG Mobile》和《荒野行動》。

  

  曾經靠《小冰冰傳奇》打天下,用3年才做出《劍與家園》的莉莉絲,近兩年為什麼能連續做出《萬國覺醒》和《AFK Arena》兩個爆款?這幾天我約莉莉絲髮行負責人張子龍聊了聊,提煉了幾個重點。

  1. 從2015年開始,莉莉絲就樹立了「研運一體」和「全球化」的願景,這是一切的前提。

  一方面,莉莉絲從2015年就開始搭建自己的發行團隊,並立項了瞄準全球的《劍與家園》。它的測試、調優和發行歷程雖然漫長,但也幫助莉莉絲趟了不少坑,並建立起了一套發行流程。

  另一方面,莉莉絲從2016年就開始關注外部產品,一年前張子龍也曾告訴葡萄君,他們「想找的是中國最優秀的製作人」。而目前為莉莉絲貢獻最多收入《萬國覺醒》(Rise of Kingdoms,以下簡稱ROK),就是這項計劃的產物,其開發團隊成都樂狗在SLG領域擁有多年的經驗,他們的產品基礎讓莉莉絲逐漸成熟的發行體系得以發揮。

  2. 在《劍與家園》之後,莉莉絲不再執著於顛覆式的巨大創新,而是開始追求「品類進化」。

  例如《ROK》最大的創新點是自由行軍,其他的創新點都比較細節。但這些細節疊加在一起,構成了一種獨特的體驗。這種更穩健的研發思路也獲得了回報:和經歷過漫長調優與測試的《劍與家園》不同,《ROK》的測試時間只有半年,且每個階段都很順利。

  3. 在發行過程中,莉莉絲會尤其注重畫風測試、打透樣板國家和集中爆發三個技巧。

  畫風測試指的是在預研階段,先在廣告平臺測試5套左右的空包美術素材;打透樣板國家指的是在測試階段,要保證測試時間和範圍,儘可能多地收集數據;集中爆發則指的是在公測開始後,讓所有資源同時爆發,迅速推高遊戲的熱度。

  乍看起來,這幾個方法的共通之處在於巨大的時間成本和投放成本。但仔細分析,隱藏在成本背後的,還有足夠紮實的團隊能力,足夠優秀的產品和足夠強烈的信心。

  去年採訪張子龍的時候,他說「10個平庸的產品可能都比不上一個爆款。我們接下來的一些產品非常強。」當時我不置可否,畢竟不少公司的高層都撂過狠話。可如今莉莉絲證明,他們言出必行。

  這次採訪張子龍表示,他們正在尋找SLG和卡牌之外的新賽道,嘗試打造自主IP,並將在明年推出一款巨大創新的產品。

  不妨再說一遍我對莉莉絲的印象:自信、驕傲、愛惜羽毛、充滿野心。你瞧,整整一年過去了,莉莉絲還是這樣一家公司。

   研發方向: 追求品類進化,不要為了創新而創新

  葡萄君: 去年你說要尋找最好的製作人,這一年來尋找外部合作還順利嗎? 又找到了幾個?

  張子龍: 可能聊了十幾,二十幾個團隊吧,但確定下來的一個都沒有。找到最好的製作人太難了,而且也很看緣分和運氣。

  比如我們現在比較成功的兩款產品,《ROK》的研發商是成都樂狗,他們在SLG領域有著多年的經驗,對品類的認知非常強,我們在非常早期就建立了合作;《AFK Arena》的團隊則是做《小冰冰傳奇》的原班人馬,他們在各自的品類裡都屬於TOP水平。

  葡萄君: 你們找產品的邏輯有變化麼?

  張子龍: 變化不大,我們依舊注重品類進化的邏輯。

  葡萄君:現在你們怎麼理解「品類進化」?

  張子龍: 莉莉絲這些年的觀念有一個很大的改變,就是 不要為了創新而創新。 我們要去看在目前的產品體驗裡,哪些部分讓玩家彆扭,體驗上不舒服,然後去針對性地調整,解決這些痛點,同時通過優化和打磨,提供更好的基礎品質。 大多數手遊玩家的需求很簡單,他們需要的是一款更好的遊戲,而不是具備劃時代創新意義的產品。

  如果想保證商業化產品的成功率,做出更靠譜,玩家更接受的產品,還是要基於現有的積累,一步一步做迭代和優化。相比《劍與家園》和《小冰冰傳奇》,《ROK》和《AFK Arena》就在SLG、卡牌品類上又進化了一些。

  葡萄君:那其他同事會不會擔心創新幅度不夠大,做的事情沒那麼驕傲了?

  張子龍: 我們認為有兩種大幅度創新的方式,一種是 單點突破,把某一個創新點無限放大,來尋求一種辨識度極高,一望即知的巨大創新 ;還有一種是 潤物細無聲的,很多小的創新點帶來的全新的體驗 ,其實也是大創新。

  就拿 《ROK》來說,它的美術風格和之前的SLG都不一樣,非常國際化,非常精緻;玩法上支持自由行軍;戰鬥不像《劍與家園》那麼重,也不像很多SLG那樣是戰報,而是兩軍在大地圖上相遇就會自然戰鬥;視角支持從主城到大地圖的無縫縮放……

  

  自由行軍可能是一個比較大的創新點,更多的創新點,或者說進化點都很小,很細緻,好像不值得單獨拿出來說,但當它們組合在一起,會給玩家帶來非常不一樣的體驗。

  葡萄君:那《AFK Arena》呢?

  張子龍: 這是《小冰冰傳奇》的團隊差不多在2017年年底提出的項目。之前很多卡牌玩家反映說遊戲太肝太累,而在海外,玩家對輕鬆休閒的放置玩法很感興趣。最開始大家想做小遊戲,但小遊戲平臺對技術和美術的限制提多,後來改成原生包,發現測試效果很好。

  這個團隊對卡牌的理解很深,所以遊戲保持了陣容搭配和收集養成的樂趣,同時參照了一些放置類遊戲,設計了很多細節,讓 玩家每天最多在線1到1.5小時就夠了。

  同時它還採用了一種非常特別的美術風格,結合了歐美童話風和玻璃畫的表現形式,非常有藝術感。

  

  這個風格比較小眾,一定會擋掉一部分用戶,但從結果來看,喜歡的玩家非常喜歡,用戶UGC的熱情非常高,會在社交平臺上產出很多內容。比如我們的instagram官方帳號有20萬粉絲,舉辦社區活動經常能收到幾百張質量很高的玩家創作,我們會篩選一些放在官方頻道裡,平均點讚有上萬。

  

  另外在Reddit上,《AFK Arena》也因為UGC活動登上過全站熱門社區的第三名。

  

  葡萄君:會不會覺得品類進化的思路有一種微創新的感覺。

  張子龍: 如果你真的拿過去一些我們所說的,微創新的產品來比較,我們的創新幅度還是挺大的。

  葡萄君:這個度很微妙,怎麼區分品類進化和換皮的差異?

  張子龍: 換皮首先不符合我們所有人的價值觀,莉莉絲沒人能接受這種研發方向;其次換皮也不是好的商業模式,市場有很多換到第三、第四款就崩了的例子,現在也很少有換皮產品還能有很好的市場表現。

  對我們來說,產品一定要有進化,做持續創新,並且在產品體驗上讓用戶感受到明顯的區別。

  葡萄君:但對你們的同事來說,做品類進化的成就感,會不會沒有做巨大創新的成就感大?

  張子龍: 這之間會有平衡。你做一個巨牛逼,巨創新的產品,結果市場不認可,那也沒什麼成就感;你靠換皮賺了很多錢,一樣也沒什麼成就感。

  做遊戲的成就感肯定來自成績。這個成績倒不一定是營收,但有2萬人喜歡你的遊戲,和200萬人喜歡你的遊戲,這個差異是巨大的。具體創新的幅度有多少,我們內心會有邊界,也會依據市場反饋不斷調節。

  你看《ROK》肯定不是換皮產品,用戶喜歡我們的美術和創新點,給了我們很好的反饋,這已經讓我們有成就感了。它的市場成績又很好,那大家肯定更爽了。

  葡萄君:你們下一款足夠創新的產品會在什麼時候出現?

  張子龍: 研發的同學們在同時憋幾個大招,順利的話我們下半年會發布一些消息出來。

  發行的三個技巧: 畫風測試, 打透樣板國家,集中爆發

  葡萄君:現在你們會怎麼發行產品?可以結合《ROK》和《AFK Arena》說一下麼?

  張子龍: 從《ROK》起,我們確立了一套成熟的發行流程,它是第一款把該做的事兒都做對了的產品。

  首先是題材和美術的選擇。在《ROK》還沒立項,甚至Demo都沒有的時候,我們就在用量化的方式做畫風測試。 研發團隊會做幾張儘量還原遊戲畫面的素材,拿到Facebook上做吸量測試。

  立項《ROK》之前,第一次我們測了5-6套美術素材,第二次又測了2套,最終二選一,選出了現在的版本,這個過程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後來《AFK Arena》也測過4-5套美術素材。

  
《ROK》

  葡萄君:這個時間成本好高。

  張子龍: 但這件事情極其重要。我們現在負責本地化的同事是個美國人, 他對《劍與家園》美術的評價是: 「中國人認為老外喜歡的歐美畫風。 所以 《劍與家園》的收入雖然不錯,但其中60%都是國內提供的。

  如果付費不行,我們可以通過數值優化和運營活動調節;留存不行,我們可以調系統,調玩法,但如果畫風不對,那美術團隊就只能從頭再來,而且大多數情況下不會有這個機會,這個成本才是最巨大的。有了《劍與家園》的經驗,《ROK》最開始就花了很大精力測試題材和風格,這是我們做對的第一件事。

  葡萄君:那第二件事呢?

  張子龍: 在soft-launch(在推廣有限的情況下開啟測試)的階段,我們會很注重 打透樣板國家。

  葡萄君:樣板國家?

  張子龍: 就是用戶行為和主要市場很相似的次要市場,比如加拿大就是美國的樣板國家。

  有些廠商會覺得測試階段要儘量控制成本,樣板國家可以少做幾個,比如只做2個T3國家就算了。但我們認為,測試就是要根據玩家的反饋,不斷迭代產品,如果用戶沒選對,你的反饋就是錯的。

  所以 我們會按照公測時的地區結構來挑選足夠的樣板國家, 可能T1選2個,比如加拿大和澳大利亞;T2選2個,比如土耳其;T3選4個,比如菲律賓……這樣選出10個左右的國家,一起進行soft launch。

  葡萄君:那打透指的是什麼?

  張子龍: 主要是時間。《AFK Arena》剛開始soft launch的時候數據特別好,但這個數據到底能持續多久?雖然我們可以通過7日留存推算出大概的30日留存,但在這個過程中,用戶成本的上漲速度和獲取用戶的難度到底會怎麼變化?這很難預估和判斷。

  所以 我們會至少測2個月,把樣板國家徹底做「廢」掉 ,獲取足夠的數據,這樣做完之後,就知道公測之後遊戲能做到多大盤子了。

  葡萄君:在市場推廣上面你們有什麼技巧?

  張子龍: 有一點比較重要,可以叫集中爆發,就是 集中買量、平臺推薦、PR和品牌營銷的勢能,在產品公測的第一時間爆發,讓產品快速衝上來。

  很多人會覺得,做推廣別著急,慢慢做,要儘量規避風險。這種觀念背後的認知,是「該是我的用戶,早晚都會是我的。」但我們已經驗證, 有些用戶一旦錯過,你就再也get不到他們了。

  新遊是有Buff的。就像早年做端遊,很多廣告都會標註「新服開放」,廣告平臺的算法也會向新遊戲傾斜。因此在剛剛公測的時間節點,你獲取同一批用戶的成本會更少。

  葡萄君:成本能差多少?這個Buff能持續多久?

  張子龍: 首發期和上線一個月後對比,至少能差30%。 Buff差不多能持續2周,有的遊戲只能持續1周。

  葡萄君:所以《ROK》和《AFK Arena》剛上線時的投入力度有多大?

  張子龍: 其實有了《劍與家園》的經驗,推《ROK》的時候我們已經意識到了集中爆發的重要性,它上線時數據也特別好,結果每天的花費很快到了一個非常恐怖的數字,當時我們有點虛,就決定謹慎一點,控制一下費用,再看一個月的數據再說。

  可惜過了一個月,等到我們覺得數據很好的時候,發現再想提升花費已經比較困難了。

  葡萄君:所以膽子還是得再大一些?

  張子龍:所以在《AFK Arena》上,我們決定無論多少錢,一定都要砸下去,最後 不到1周就把DAU衝到了100萬。

  

  葡萄君:現在你們發行團隊有多少人?架構大概是怎麼樣的 ?

  張子龍: 差不多100多人,還有40多人的客服團隊。業務這邊會分成三條線。

  第一條線叫 項目組 ,每個項目組會各自負責幾款產品,和研發團隊對接,負責制定它們接下來的發行策略;

  第二條線叫 職能部門 ,包括廣告投放、美宣、商務、本地化、客服等團隊,他們會不斷提升所屬職能對結果的貢獻;

  第三條線是我們今年上半年新增加的 區域團隊 ,過去增長主要依靠廣告,但 廣告是有天花板的, 世界上一定有一批用戶不會被廣告轉化。 比如我也是玩家,我也會刷今日頭條、抖音,但我真的不會因為一個廣告,就去下載一款遊戲。

  所以在一款產品公測之後,我們會在表現最好的幾個區域做更精細的營銷和運營。 如果說買量是高空作戰,用廣告轟炸全世界,那區域團隊就要打巷戰,做好每個細節。

  現在我們分為中國、歐美、日韓和中國臺灣四個團隊,每個團隊的負責人都要充分了解那個區域的用戶。比如我們臺灣區域的負責人會告訴我,哪些當地的KOL適合《ROK》,而且他們做出來的很多內容我都看不懂,但用戶就是特別喜歡。

  葡萄君:你們對發行人員的要求是怎麼樣的?

  張子龍: 目前還是以內部培養為主,同時也在尋找合適的人才,尤其是深刻理解海外市場的發行人才。我們的要求是一定要有實戰經驗, 優秀人才都是打仗打出來的, 一個月投幾百萬,和一個月投一個億肯定有巨大的區別。

  葡萄君:現在海外收入佔莉莉絲總收入的多少?

  張子龍: 大概 七八成 吧。

  葡萄君:海外的利潤會不會比國內更低?很多廠商都覺得海外投放的成本太高了。

  張子龍: 其實差不多。成本是由市場決定的, 利潤還是要取決於產品。 好產品的利潤都很高,如果產品不好,那投放就只能算得特別清楚,稍微不小心,手一抖可能就要賠一個月了。

  葡萄君:站在公司層面,你們希望發行產品的頻率是怎麼樣的?

  張子龍: 我期望一年有2-3款,如果說重點的商業化產品,大概是1年1款的節奏。

  葡萄君:未來你們的產品都會是全球化的嗎?沒有任何一款只針對國內?

  張子龍: 對,目前沒這個打算。

  葡萄君:你們是什麼時候確信這一點的?

  張子龍: 從2015年決定做全球化開始,這是莉莉絲的願景。我們更希望把自己定義成一個恰好base在上海,但能為全世界用戶做出好玩遊戲的公司。從生意的角度來說,全球市場足夠大;從能力的角度來說,我們嘗試下來也覺得OK,那就認定它去做吧。

  葡萄君:所以願景是第一出發點?

  張子龍: 對。

   探索沙盒與競技,尋找下一個增長點

  葡萄君:現在莉莉絲是哪幾款產品在貢獻營收?比例大概是怎麼樣的?

  張子龍: 以流水來看的話,《ROK》大概佔一半,《AFK Arena》其次,但還在快速增長。再之後是《劍與家園》和《小冰冰傳奇》。

  葡萄君:SLG和卡牌會一直是你們的重點品類麼,現在你們怎麼理解這個兩個品類?可以先說說SLG。

  張子龍: 對,我們會一直深耕這兩個品類。

  按照我們的理解,SLG玩的就是人和人的互動。每個伺服器就是一個生態系統,生態裡有各種各樣的玩家。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花時間的和不花時間的、付費的和不付費的。我們要做的就是儘量讓生態裡的每個玩家都能玩進去,享受跟其他玩家一起玩的樂趣。

  過去的SLG的運營主要是洗用戶的模式,大R欺負小R,小R欺負免費玩家。我們最近在探索的方向,就是讓小R和免費玩家也能在遊戲裡找到樂趣,找到「被他人需要」的感覺。 這樣整個遊戲的生態系統會更加健康、可持續一些。

  這裡面需要很多生態系統的設計工作,樂狗的《ROK》就做的很好,接下來的產品我們也會往這個方向繼續努力。

  葡萄君:那卡牌呢?你覺得做好放置,或者說整個卡牌大類的關鍵是什麼?

  張子龍: 卡牌遊戲我們的理解就是要做好角色的收集和養成。所以要素就是兩點,一個是怎樣做出 讓玩家喜歡、又有新鮮感的角色 ,讓玩家持續有動力去收集。另外就是 做好養成體驗,給玩家提供持續的成長反饋,讓遊戲更耐玩 。卡牌遊戲非常吃內容,像《AFK Arena》的研發團隊也在非常努力地更新內容。

  葡萄君:你們還在看其他的賽道嗎?

  張子龍: 在策略和卡牌方向,我們還有多款遊戲正在研發,會嘗試各種進化的方向,也涵蓋了多個題材。

  目前研發同學還會投入比較大的精力在 沙盒遊戲和競技遊戲 上面。這裡面有些產品我覺得非常有意思,希望下半年能發布一些消息出來。

  葡萄君:下個階段你們的目標是什麼?

  張子龍: 繼續做好玩的遊戲。這是公司一直以來的目標,短期內應該不會有太大變化。

  《ROK》(萬國覺醒)測試版評測

  《AFK Arena》評測

  莉莉絲髮行負責人張子龍:尋找最好的製作人

相關焦點

  • 2019年12月國內手遊全球收入統計公布 騰訊網易莉莉絲分列前三
    【17173新聞報導,轉載請註明出處】今日,移動應用數據分析平臺Sensor Tower發布了新的統計報告,公布了2019年12月中國手遊發行商全球App Store和Google Play收入排行,騰訊網易莉莉絲分列前三。
  • 中國手遊發行商8月收入TOP30:莉莉絲穩居前三,疊紙網絡空降第12名...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手遊那點事」(ID:sykong_com),作者虹彤、Jimmy,36氪經授權發布。 今天(9月5日),SensorTower發布了2019年8月中國手遊發行商在全球App Store & Google Play的收入排名。
  • SensorTower:2020年12月中國手遊發行商TOP30全球吸金21.6億美元...
    1月6日 消息:據Sensor Tower商店情報平臺顯示,2020年12月中國手遊發行商在全球App Store和Google Play的收入排名。榜單中30個手遊發行商12月全球吸金21.6億美元,佔當期全球手遊總收入29%。
  • ...堅持創新的莉莉絲..看他們如何在手遊下半場中建立自己的競爭壁壘
    莉莉絲:追求極致的創新,令行業與玩家三年後仍抱有期待如果說專注是米哈遊成功的原因,那麼創新,就是莉莉絲致勝的法寶。王信文曾在內部信中明確給出莉莉絲的行業定位,那就要做創新遊戲的開發商。2014年5月,由莉莉絲研發的《刀塔傳奇》(後更名為《小冰冰傳奇》)正式上線。遊戲憑藉當時極具顛覆性的創新玩法吸引了大量玩家。
  • 莉莉絲《劍與遠徵》:「被迫全球化」的內銷之路
    Sensor Tower公開了2020年全球1月份的手遊收入排行榜,騰訊出品的遊戲《絕地求生:移動版》與《王者榮耀》分居前兩位,莉莉絲推出的《劍與遠徵》則位居收入榜第四位。其中,《劍與遠徵》1月份在中國上線後其收益已經達到了8830萬美元,幾乎超過了《劍與遠徵》在美國發行以來的全部收入。
  • 《原神》《萬國覺醒》爆發,米哈遊、莉莉絲崛起成新「巨頭」?
    在對頭部上市遊戲公司及第三季度在行業內嶄露頭角的非上市公司進行復盤時,不難發現行業大勢所趨:行業二八效應依舊顯著,騰訊網易成為Q3唯二單季遊戲營收過百億的公司;大部分頭部上市A股遊戲公司的發行與研發成本也在持續擴張,而米哈遊、莉莉絲正在試圖通過《原神》《萬國覺醒》等三季度報款遊戲改寫發行方式。
  • 2018Q1中國手遊報告:都是騰訊網易的戲份,你說的「細分」是什麼...
    與此同時,本季度也見證了動作類遊戲首次超越休閒類,成為中國手遊第一大細分品類,手遊重度化已經是大勢所趨。除此以外,本季度各品類都湧現出了哪些優秀的作品?傳說中正在崛起的女性市場和二三線城市市場究竟發展到了什麼程度?獵豹大數據獨家手遊數據為你揭曉。第一部分 手遊市場整體分析1、手遊熱度微降
  • 觀點:如何評價莉莉絲自研手遊《劍與家園》?
    如果用這個標準來衡量,莉莉絲的上一款產品《小冰冰傳奇》在卡牌遊戲的玩法上嘗試疊加操作元素,增加核心玩法的策略維度從而增加遊戲性,無疑是為手遊行業指明了一個方向。那麼莉莉絲的第二款自研產品《劍與家園》又做了怎樣的嘗試?
  • 要麼成為爆款,要麼被爆款消滅
    2009年開發的「藍色火焰」切工鑽石,當年銷售額就達5億元,至今仍然是我們的超級爆品,每年貢獻幾億元的銷售額。 作為萊紳通靈的「首席產品官」,我親自抓爆款產品設計與出品,經歷了從創造假設到爆款設計再到市場驗證的全過程,我的心得說出來也許有點誇張:要麼成為爆款,要麼被爆款消滅。
  • 2020H1手遊增速亮眼,下半年多款產品蓄勢待發
    1.3  預計2020全年中國手遊遊戲收入達2241億,收入增長或超40%+2020下半年預計多款遊戲爆款上線,將推動用戶數與ARPU增加從手遊行業數據來看,15年以後用戶數和ARPU增長都是由大產品驅動
  • 2020H1手遊增速亮眼,下半年多款產品蓄勢待發_鳳凰網
    1.3 預計2020全年中國手遊遊戲收入達2241億,收入增長或超40%+2020下半年預計多款遊戲爆款上線,將推動用戶數與ARPU增加從手遊行業數據來看,15年以後用戶數和ARPU增長都是由大產品驅動
  • 百度重拾遊戲發行,超級App們都有個遊戲夢
    小紅書用戶建立了1.1萬個遊戲標籤,涉及市面上千餘款熱門遊戲。 在手遊時代,聯運似乎也不是太行得通。 尤其是在近幾年,玩家鑑賞能力經過海外遊戲、國內一線大廠產品的薰陶後已有了質的飛躍。過去那種重氪換皮的手遊已經無法吸引現在的玩家了,這讓本身不具備研發能力的超級App們發現聯運可能根本就賺不了幾個錢。
  • 2020年9月份全球手遊買量市場分析,《萬國覺醒》投放勢頭強勁
    各手遊風格的市場佔比情況如何?頭部廣告主有哪些投放策略及創意點?App Growing以2020年9月1日-9月30日所追蹤的遊戲行業移動廣告投放情報為依據,發布《2020年9月份手遊買量市場分析》。 說明:本報告以投放廣告數作為衡量廣告投放力度的依據,廣告投放數不完全等於其實際廣告消耗,僅供參考。
  • 1.2億玩家去年貢獻1.9億收入, 趙麗穎代言的《賓果消消消》能撐起...
    作者丨 劉培來源 丨野馬財經依靠當紅明星趙麗穎和人氣歐巴黃致列代言的手機遊戲《賓果消消消》,究竟有多賺錢?從7月28日,檸檬微趣披露的《招股書》中可以看到,《賓果消消消》一款遊戲,2016年大賺1.9億元。
  • 今天,莉莉絲曝光了一款自研UE4廢土題材射擊遊戲
    莉莉絲悄悄憋了個大招。  他上次為新產品站臺,要追溯到2016年的新品發布會,足見莉莉絲對這款新產品的重視。視頻所展示的獨特風格調性和美術質感都令人印象深刻,當然最終實機體驗如何還要另說。
  • 做過《小冰冰傳奇》後,這個團隊如何為莉莉絲做出下一個爆款?
    文/託馬斯之顱莉莉絲的一位朋友告訴我,《劍與遠徵》(AFK Arena)就是《小冰冰傳奇》的究極無敵不肝進化版。作為莉莉絲今年最成功的自研產品,這款放置卡牌已經在海外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根據Sensor Tower的統計,8月它位於中國手遊海外收入榜的第四位,9月也仍舊位居第六。保守估計,這個位置的月流水應該超過了2億人民幣。
  • 莉莉絲製作人吳迪:如何從玩家成為遊戲設計師?
    莉莉絲製作人吳迪:如何從玩家成為遊戲設計師?以下是演講實錄:吳迪: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在莉莉絲除了負責自己在做的項目外,還會做一些比如策劃招聘、培訓之類的工作。大家也知道,遊戲公司內的工作職責一般分為策劃、程式設計師、美術三個方面。三方比較來看,遊戲策劃好像是最不需要基礎技能的一個職位。不像程式設計師需要一定知識的儲備、美術需要一定的畫功和藝術修養等等,感覺就有「任何人都能來做策劃」這樣的一種感覺。
  • 原創少兒動畫進軍海外,小熊布迷能成為中國的小豬佩奇?
    這一次中國原創動畫的「出海」之旅,在海外發行商制訂的詳盡推廣策略下,將會走多遠?這隻勇敢、充滿創造力的小熊布迷,能否成為下一個國際化的超級兒童IP?一隻會編程的小熊「《超級小熊布迷》的核心就是想像的力量。」作為動畫片總導演和執行製片人,賴嘉晟對小熊布迷這個「從零開始創作出來的角色」充滿信心。在溫哥華出生並成長的賴嘉晟,4歲開始就在家裡的白牆、床單上塗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