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東城區將進行「信用+醫療」體系建設,以社會化「信用+保險」工具,為東城區守信市民提供「先看病後付費」的信用就醫服務,大幅節省患者就診時間,提高東城區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這是記者11日從北京東城區兩會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的。(1月12日《勞動午報》)<br><br> 近年來,為方便患者就醫,一些地方嘗試「先看病後付費」惠民政策,但實際效果不佳,由於存在患者看完病不付錢的逃費風險,不少醫院擔心受損失,大都抵制「先看病後付費」。北京東城區嘗試進行「信用+醫療」體系建設,為守信市民提供「先看病後付費」信用就醫服務,解決了醫院的後顧之憂,不僅能夠喚醒和增強公眾的誠信意識,也讓「先看病後付費」成為一種社會常態,給患者就醫帶來極大方便。<br><br> 現實生活中,患者到各大醫院就醫,往往是先付費後看病,特別是住院治療,既要繳納一筆不菲押金,還要及時繳納醫藥費,才能得到很好的治療。患者一旦出現欠費情況,醫院為了避免損失,便會停止用藥和治療。這種做法,讓一部分急需治療的貧困患者,或一時交不起醫療費的患者,因此耽誤了病情,小病拖成了大病,大病則危及生命安全,甚至有患者因無錢而放棄治療回家等死。如此現象,嚴重違背醫生救死扶傷、治病救人的職責。為此,一些地方曾嘗試「先看病後付費」惠民政策,但因出現患者逃費等行為,醫院承擔不起便抵制實施。<br><br> 少數患者利用「先看病後付費」鑽空子,惡意不交醫療費,一般數額比較大,這種不守信用行為,給醫院帶來很大壓力和經濟負擔。如果不解決醫院後顧之憂,「先看病後付費」就難以實施下去。北京東城區進行「信用+醫療」體系建設,專門為守信市民提供「先看病後付費」信用就醫服務,一方面,守信市民通常不會出現惡意逃費行為,醫院不會遭受醫療費用損失,紓解了後顧之憂,就會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常態化實施「先看病後付費」惠民政策;另一方面,此舉既解決部分患者一時交不起醫藥費「看不起病」的問題,讓他們能夠及時得到救治,也避免在收費窗口排長隊等候繳費現象,節省了患者大量的時間。可以說,這種「先看病後付費」政策,把看病放在第一位,簡化了就醫流程,提高了治病救人的效率,也增強了公眾誠信意識,可謂一舉多得。<br><br> 誠然,實行守信市民「先看病後付費」,也有可能出現逃費和交不起醫療費的現象。因此,有必要採取措施加以避免,才能讓這項惠民政策持久地實行下去。其一,對那些原本沒有信用「汙點」的患者,一旦享受「先看病後付費」後出現惡意逃費,就應列入信用「黑名單」,除依法追討醫藥費,今後不再享有這項惠民政策,還因失信在社會其他方面受限制,從而倒逼患者必須誠實守信,依約按時繳納醫療費;其二,對部分貧困或因病返貧患者交不起醫藥費的情形,不能一刀切列入信用「黑名單」,可以約定一個較長的繳費期限,政府部門還可以通過大病救助、財政補貼等方式,以減輕這部分患者的醫療負擔,體現政府的關切和溫暖,讓他們能夠看得起病。<br><br> 總而言之,實行守信市民「先看病後付費」惠民政策,方便了患者就醫看病,喚醒和增強了民眾的誠信意識,對建設誠信社會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值得大膽探索和嘗試。(作者系天府評論新聞觀察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