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謠:《讓我們蕩起雙槳》創作背景

2021-01-09 太平洋親子網

童謠:《讓我們蕩起雙槳》創作背景

2014-12-18 12:16:56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讓我們蕩起雙槳》是1955年拍攝的少兒電影《祖國的花朵》主題曲。這首由劉熾先生作曲,喬羽先生作詞,旋律優美、節奏輕快的歌曲,創作於上世紀50年代,橫跨半個世紀,影響了足足三代少先隊員。並於2002年在北師大版小學三年級課本上被選為課文。

  《讓我們蕩起雙槳》作為新中國第一部兒童電影的主題曲,為新中國最受兒童喜愛的歌曲之一。這首歌在五十年代可謂是紅遍華夏大地,可以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並深受喜愛。它實際上是電影故事片《祖國的花朵》中的主題曲。這部電影是長春電影製片廠1955年攝製完成的,是新中國的第一部兒童影片。就創作而言,這首歌是為《祖國的花朵》專門定製的,它必須依附於這部電影故事的本身,才更有價值和意義。

  創作背景:

  新中國成立後,中央人民政府深刻貫徹落實了毛澤東主席1942年《在延安文藝座談上的講話》,明確了文藝與政治、人民和生活等的關係。而為了表現新中國成立後,方方面面的巨變,以及對各階層、各民族、各年齡段人民的關注,當時的電影界也投拍了大量表現這方面內容的電影,作為祖國未來的少年兒童,自然順理成章地成為電影主角,並有了《祖國的花朵》這部電影的問世。

  1955年,長春電影製片廠正式決定投拍《祖國的花朵》,這也是新中國成立後,首部以少年兒童為題材的電影,導演嚴恭請劉熾為影片作曲,他爽快地答應了。1955年7月的一天,天氣晴朗,北海公園的藍天碧波、綠樹紅牆格外明媚。導演嚴恭、蘇裡帶領影片攝製組的全體成員和一大群十二三歲的孩子(電影中的小演員和群眾)來體驗生活,作曲者劉熾也跟著一起來了,孩子們和劉熾一塊兒在北海公園內,上了岸後,劉熾對孩子們說:「你們劃你們的,繼續去玩,我現在就寫,歌兒寫出來第一個給你們聽。你們喜歡,就用它;你們不喜歡,我再寫!」就在這「犀牛望月」小小的半島上,坐在一塊大石頭上,劉熾以腿為桌開始了他的寫作,回憶起剛才和小朋友們泛舟,將《讓我們蕩起雙槳》的獨唱部分和童聲二部合唱部分完成,哼起了剛寫完的歌曲,一遍,兩遍……仔細地品味著,檢查著,有幾處不大好,便立即進行修改,又用了十幾分鐘,用孩子們的口氣和心理,在心中默唱著,揣摩著,將歌曲逐漸完善。劉熾讓導演把孩子們召集起來,把剛寫好的曲子唱給大家聽,孩子們反應強烈,拍著手說:「真好,唱出了我們剛才在船上的心情。」樂曲真切的表現了孩子們的心情,趣味和歡樂與幸福,劉熾這才感到滿意。

相關焦點

  • 童謠:《青春舞曲》創作背景
    童謠:《青春舞曲》創作背景2015-01-20 11:05:49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青春舞曲》是從羅大佑一九八三、一九八四兩年歲末演唱會的實況錄音中選出十一首歌做成的合輯,也是臺灣流行音樂史上第一張演唱會實況專輯。
  • 李守白用17米的剪紙「剪」出39首老上海童謠
    童謠不僅是幾代上海人兒時的學堂,也是所有在石庫門的嬉鬧中長大者的印證。 對童謠頗有研究的葛明銘總結,上海童謠有三大特色,市井氣、海派、童趣。上海童謠往往寓教於樂,「 長腳鷺鷥敲洋釘,敲來敲去敲勿進,原來是只螺絲釘」等對孩子們用趣味的方式進行了啟蒙教育,「鉤鉤還還,一百年不許賴」則讓孩子們自然懂得誠實守信的道理。
  • 「粵語童謠之父」韋然欲把唐詩歌謠化
    近日,年過五十的韋然現身廣州,攜手星外星唱片公司一起舉行「助童為樂」的項目,除了再版經典童謠,他們還將創作一批新歌謠。背景韋然之前,廣東兒歌屈指可數據韋然介紹,上世紀70年代之前,粵語童謠一直都是以吟誦、順口溜的方式流傳,能唱的寥寥可數。
  • 把童謠創作的接力棒交給孩子們!「生肖系列兒歌大賽」新童謠徵稿啟動
    面向全國開展的生肖系列兒歌大賽之2020年奮進鼠新童謠徵稿活動啟動儀式,日前在上海市奉賢區博物館舉辦。本次活動由上海市兒童基金會、中國中福會出版社、上海市奉賢區教育局共同主辦,《少先隊活動》、上海市奉賢區育秀實驗學校承辦。
  • 我們研究了100首兒歌,全程高能,原來有這麼多牛人!|幼兒園|鄧麗君|...
    當我們把這份歌單的資料一一整理出來,結果令人震驚。你一定無法想像,這些在中國最耳熟能詳的兒歌集體亮相,是一種多麼壯觀的景象!先來看幾個很隨機的問題:《讓我們蕩起雙槳》是哪年的歌?《一分錢》是哪年的歌?《採蘑菇的小姑娘》是哪年的歌?你可以隨便說幾個答案,反正你肯定猜不對。
  • 在「國風童謠」裡,讓孩子熱愛我們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論及兒童音樂長期存在內容缺口的癥結,一是資本的趨利性,作為音樂創作和製作者們,去打造那些銷售給青少年(Teenage)的音樂顯然更具投資回報比;另一方面,兒童音樂自有其創作規則和技巧,它需要長時間的歷練,還要有愛孩子的心,它看似低門檻,但門檻是在門裡面的。有人在逐利,也有人在追逐其他。
  • 思考:童謠會不會消失
    這幾年親戚朋友聚會,卻發現孩子們都不會唱廣州童謠,甚至聽都沒聽過,有些朋友的小孩甚至連粵語也不會說,反而英文兒歌大家都會唱,到了我們孩子那一輩,廣州童謠會不會消失,哪裡還能聽得到?  而男孩子喜歡的童謠就有「戰鬥」色彩,1982年出生的莫志彬至今還記得很清楚,如「大笨象,楂枝槍,去打仗,打完仗,返嚟食碗辣椒醬」,「點指兵兵,點著誰人做大兵,點指賊賊,點著誰人做大賊」等等,兒童遊戲「猜呈沉」、「伏壘壘」、估手指、騎牛牛、打波子、跳橡筋、飛麻鷹等都配有童謠,為遊戲增添了不少趣味,「小時候我們一邊玩遊戲一邊哼著,十分好玩」。
  • 拯救中國童謠
    2010年,30多歲的小河把創作從自我轉向他人,他用12個月的時間,找來12個陌生的普通人物,和他們各相處一兩天,創作一首歌,他稱為「肖像計劃」。他寫煤礦工人、90後北京女孩、藝術品收藏家、歷史事件中逃難瑞士的華人、保潔員,應準媽媽的要求,為她還未出生的孩子寫歌。
  • 懷念粵語童謠
    童謠係以廣東話為基礎、老人家氹細路仔吃飯、瞓覺時候唱嘅,內容一般係教育小朋友熱愛大自然、孝敬父母,歌詞押韻,朗朗上口,非常好聽。我細個嗰陣時,我媽咪老竇雖然唔教我唱,但係買咗好多磁帶放俾我聽,電視、電臺亦經常播放。每逢學校舉行才藝比賽,好多班級都選擇唱粵語歌謠,或者用粵語歌謠來做舞蹈曲目。我仲記得,我第一次代表班去參加學校才藝比賽,所揀嘅舞蹈曲目就係《落雨大》。
  • 中糧福臨門牽手唱吧 專屬童謠「小小幸福花」正式發布
    5月30日,在一年一度的「六一」兒童節來臨前夕,中糧福臨門葵花籽油「我愛唱童謠」大賽專屬童謠《小小幸福花》正式發布。著名兒童文學家樂多多首次獻筆童謠,與中糧福臨門共同關注中國童謠發展,助力中國家庭幸福生活。
  • 兒童閱讀系列談:童年需要童謠
    我們知道很多經典童話都源自西方。在我國,童謠是更為悠久的兒童文學形式,千百年來,世世代代,口耳相傳,經久不衰。聽到有趣處咯咯的笑容融化了姥姥,姥姥更加喜歡給他說童謠了。姥姥還特別愛說「小外孫子坐門墩兒」和「小外孫子也要去」,這好像是姥姥的專用童謠。兒子過了1歲,我給買了《百歲童謠》和《三字兒歌》,不光是姥姥,我們都讀給孩子聽。這幾本童謠成了兒子閱讀啟蒙的重要工具。
  • 形式新,內容新,20首新童謠傳唱「我和我的祖國」
    北京市教委基礎教育一處副處長陳德時表示,新童謠形式新,內容新,我們希望通過這些新形式,在孩子們中間厚植愛國情懷。未來,這些童謠將通過書籍和光碟等形式,在北京的中小學中進行推廣。舞臺上,孩子們通過舞蹈、朗誦、京劇和情景劇等多種方式,從「不忘初心」「詩禮傳家」「丹心為國」「築夢中華」「繼往開來」五個部分,展示全市16個區及燕山地區的20件童謠傳唱作品。
  • 那些耳熟能詳的童謠,你真的了解嗎?
    童謠是我們童年成長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伴侶」給我們帶來了歡樂與知識每個國家都有一些代表性的童謠、各具特色英國—《小星星》這是英國著名的兒童插圖畫冊,後來的《小星星》兒歌就是在此基礎上改編而成中國—《小老鼠上燈臺》這是一首非常流行的兒童歌曲,歌詞簡單,曲調活潑生動,妙趣橫生,富有教育意義,適合於剛開始學唱歌的小寶寶們,它是幼兒園的孩子最熟悉的一首童謠,深受兒童的喜愛。除了這些,我們湖南長沙也有童謠。關於長沙童謠,您了解多少呢?
  • 「幸福,在祖國的懷抱歌唱」「童聲裡的中國」少兒歌謠創作大賽頒獎
    15日,南通市通州區體育館成為孩子們真情放歌的舞臺,「童心向黨 幸福成長」——第八屆「童聲裡的中國」少兒歌謠創作大賽頒獎儀式在這裡舉行,副省長王江出席儀式並為獲獎者頒獎。作為我省喜迎黨的十九大群眾性主題教育活動之一,今年3月起,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省教育廳、團省委、省婦聯共同組織開展第八屆「童聲裡的中國」少兒歌謠創作大賽。
  • 《夜空中最亮的星》有你不知道的創作背景
    逃跑計劃樂隊由毛川、曉東、小剛和紅桃四位樂隊成員組成,樂隊的地下狀態維持了數年,從給北京奧運創作單曲,到籤約經紀公司計劃流產,再到與大師李宗盛的合作,幾番沉浮而初心不改。曾經有記者採訪他們,問他們為什麼他們的樂隊名是「逃跑計劃」,他們說,這是一個不完美的世界,我們無法選擇。面對醜惡,面對創傷,面對死亡,事實上我們無路可退,所以逃跑的真正意義僅存在於計劃。
  • 《五糧液·我們有歌》回味純真童年,阿冗再現經典之聲
    由五糧液獨家冠名、益安寧丸特別支持的四川衛視原創音樂節目《五糧液·我們有歌》第二季持續相約,上期節目「我就在你身邊」播出後備受好評。本周四晚21:10,將迎來新的一期「純真一百年」,「童心未泯」的音樂主講人DJ馮喬,帶觀眾回顧兒歌的創作背景,重回童年美好時光。
  • 【童謠】中國民間童謠_專題文章_教育_太平洋親子網
    【童謠】中國民間童謠2015-11-19 10:56:48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1-搖搖船  搖,搖,搖,  搖到外婆橋。  外婆對我笑,  叫我好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