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18 12:16:56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讓我們蕩起雙槳》是1955年拍攝的少兒電影《祖國的花朵》主題曲。這首由劉熾先生作曲,喬羽先生作詞,旋律優美、節奏輕快的歌曲,創作於上世紀50年代,橫跨半個世紀,影響了足足三代少先隊員。並於2002年在北師大版小學三年級課本上被選為課文。
《讓我們蕩起雙槳》作為新中國第一部兒童電影的主題曲,為新中國最受兒童喜愛的歌曲之一。這首歌在五十年代可謂是紅遍華夏大地,可以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並深受喜愛。它實際上是電影故事片《祖國的花朵》中的主題曲。這部電影是長春電影製片廠1955年攝製完成的,是新中國的第一部兒童影片。就創作而言,這首歌是為《祖國的花朵》專門定製的,它必須依附於這部電影故事的本身,才更有價值和意義。
創作背景:
新中國成立後,中央人民政府深刻貫徹落實了毛澤東主席1942年《在延安文藝座談上的講話》,明確了文藝與政治、人民和生活等的關係。而為了表現新中國成立後,方方面面的巨變,以及對各階層、各民族、各年齡段人民的關注,當時的電影界也投拍了大量表現這方面內容的電影,作為祖國未來的少年兒童,自然順理成章地成為電影主角,並有了《祖國的花朵》這部電影的問世。
1955年,長春電影製片廠正式決定投拍《祖國的花朵》,這也是新中國成立後,首部以少年兒童為題材的電影,導演嚴恭請劉熾為影片作曲,他爽快地答應了。1955年7月的一天,天氣晴朗,北海公園的藍天碧波、綠樹紅牆格外明媚。導演嚴恭、蘇裡帶領影片攝製組的全體成員和一大群十二三歲的孩子(電影中的小演員和群眾)來體驗生活,作曲者劉熾也跟著一起來了,孩子們和劉熾一塊兒在北海公園內,上了岸後,劉熾對孩子們說:「你們劃你們的,繼續去玩,我現在就寫,歌兒寫出來第一個給你們聽。你們喜歡,就用它;你們不喜歡,我再寫!」就在這「犀牛望月」小小的半島上,坐在一塊大石頭上,劉熾以腿為桌開始了他的寫作,回憶起剛才和小朋友們泛舟,將《讓我們蕩起雙槳》的獨唱部分和童聲二部合唱部分完成,哼起了剛寫完的歌曲,一遍,兩遍……仔細地品味著,檢查著,有幾處不大好,便立即進行修改,又用了十幾分鐘,用孩子們的口氣和心理,在心中默唱著,揣摩著,將歌曲逐漸完善。劉熾讓導演把孩子們召集起來,把剛寫好的曲子唱給大家聽,孩子們反應強烈,拍著手說:「真好,唱出了我們剛才在船上的心情。」樂曲真切的表現了孩子們的心情,趣味和歡樂與幸福,劉熾這才感到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