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安樂所,家和萬事興。」家本來是一個充滿愛的地方,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安居所,一家人相互關愛,互相照顧,一定會有很高的幸福指數。有的人就是見不得別人的好,願意衝著別人家的事說三道四,卻不知道禍從口出。
本來一個家庭的大家庭都應該是互幫互助的,只是有些親戚失了分寸,那就不必把臉面給對方留足。不管是多麼親貴的親人,觸碰到自己底線的時候,就沒拿對方當親人,這樣的親人寧可不要。
男人娶了一個城裡姑娘,家裡索性就把婚房買在了城裡。女人很溫柔也特別孝順,本來想把男人的父母接到城裡一起住,可男人的父母說過不慣城裡的生活就婉拒了。男人就說順著父母的意吧!強求他們在城裡他們也不會開心的 女人便提議經常回家看望父母,這樣也可以多陪陪父母,男人很欣慰女人的善解人意,所以他們常常回家看望父母。
父母的鄰居是個愛說閒話的女人,每次男人和女人回家,總會來坐坐,順便閒聊兩句。等到男人和女人走了,就在男人的母親面前說女人是不是不要你們去城裡享福啊?你看看這個女人不簡單啊一看就不會過日子的。男人的母親看著是鄰居也就沒搭理她,只有自家人知道他們一家人很幸福就夠了。
只是沒想到的是,鄰居不僅和男人的母親說,還和村裡的其他人面前講,就說男人一天到晚的工資都拿去養女人了,要不然怎麼不把男人的父母接到城裡。漸漸的風言風語越來越多,男人的父母終於是坐不住了就去和鄰居吵了一架,自己家的人怎麼輪得到一個外人編排。男人和女人也是後來聽人講才知道事情的原委,女人很是感激父母的護短,反而家裡一家人更加靠近了。
有一天家裡的親戚要來家裡拜訪,男人和女人也就回家來幫忙了。親戚家是個有錢人,也特別講究,雖然大家都看不慣,但是家裡的老人是輩分很高的,不得不招待。親戚家的男人是個當官的,那天急衝衝的來和男人的父親商量:「看在我母親的面子,你給我招待一個親戚,因為我的身份不能鋪張浪費,就在你家行個方便。」男人的父親看話都說到了這個樣子只好答應了。
只是沒想到的是親戚蹬鼻子上臉到了當天卻說:「我親戚來咱家,你得把臥室給他讓出來。」男人聽到了這裡氣不打一處來,幫忙待客已經夠客氣了,怎麼還有這麼無理的要求,男人立馬就回覆:「你以為你誰啊,你們別做夢了,這飯你們愛吃吃,不吃拉倒,最好兩家都別來往了最好。」親戚臉色難堪又不好發作,這件事情本來就理虧,都怪自己好充臉面。
本來好好的一個大家庭,鬧得很不愉快。最終還是靠著老一輩的面子,勉強吃完了這一頓飯,只是這道橫在親人之間的裂痕怕是怎麼也找補不回來了。告別老人,送走了這麼一大眾人總算是清淨了。男人和父親趁著下酒菜又開心地喝了兩口酒。女人和男人的母親一起在廚房收拾,聊著聊著發出悅耳的笑聲。一家人並沒有被親戚一家無理的舉動壞了心情,畢竟為了這種親戚也不值當。
情感寄語:親人之間最重要的是相處得有分寸,不應該是說仗著家裡條件優越就可以趾高氣昂的安排家裡的一眾人。一個家庭最難得就是一條心,不畏流言蜚語,保護家裡人的聲譽。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一家人的三觀一致,那麼在生活裡就會相處得很愉悅,風雨越多,歡笑也會越多。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