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已經成立12年,截至2018年6月,百度百科已經收錄了超過1540萬詞條,參與詞條編輯的網友超過652萬人,幾乎涵蓋了所有已知的知識領域。
這些百科詞條之中,有很多個人的詞條。之前,為了充分保證詞條內容有據可查,保證為用戶提供準確信息,百度的規則是通過權威公開的媒體報導來佐證內容。由於媒體環境變化、歷史報導不準確、信息更新不及時等原因,詞條內部分內容可能無法及時修改。
如今,百度提供了一個更好的解決方式,正式推出「本人詞條編輯服務」,如果你發現自己的詞條出現錯誤或者不夠完善,就可以申請這個服務,更便捷地修改自己的詞條,而且完全免費。
1、什麼是本人詞條編輯服務?
本人詞條編輯服務是百度百科為了提高人物詞條信息準確性,方便本人便捷修改自己詞條的錯誤而推出的服務,並且這項服務完全免費!
2、申請需要哪些條件?
如果想申請本人編輯服務,需要:
-有屬於自己的詞條(就是名字跟你一樣,內容寫的也是你,重名的不算,並且只針對百度百科已成功收錄的詞條開放,暫未成功收錄的詞條,則需要首先按照百度百科創建規則創建詞條);
-詞條名字得和身份證一模一樣(藝名、筆名、曾用名不算);
-有工作證明、技能證書等能夠區分你和其他同名人身份的證件。
然後就可以申請本人編輯服務啦!
在百科-本人詞條編輯服務中點擊「立即申請」
3、申請流程都有什麼?
在完成百度帳號的身份認證後,即可:
-籤署承諾函。對發表的內容的真實性作出的保證和承諾,無需其他材料佐證,不適用於涉及成就、評價、學術代表作等風險較高的內容;
-上傳材料。對於不適用承諾函的內容,上傳線下證明材料(身份證件、獲獎證書、資質證書等)作為詞條內容參考資料。為保證詞條不被篡改,通過本人詞條編輯服務提交的全部內容和證明材料(身份證、護照、戶口本除外)將對網友公開展示。
下面用一張圖解釋,看完你就懂了。
4、詞條會不會被本人壟斷呢?
當然不會!本人編輯是針對已經進行了實名認證並且成功綁定了自己詞條的用戶,提供本人上傳資質的渠道,詞條仍然是開放、人人可編輯的。
另外本人編輯≠本人隨便編輯,雖然可以通過上傳線下資質照片和保證函來補充參考資料,但是像本人成就、學術作品、涉醫涉政等高風險的內容,還是需要提交線上資料來佐證的。
同時本人上傳的所有線下資質都可以在前端頁面上看到,所有人都有權對本人提交的資質進行質疑。
5、發現其他詞條的錯誤怎麼辦?
我們經常會在百度官方公眾號或微博後臺收到百科詞條錯誤的反饋,藉此機會也想告訴大家:
百度百科是開放編輯的,目前大部分詞條編輯都不限制帳號級別,只有部分已經比較完善的特色詞條和經過權威專家、機構審核認證的權威詞條,為了保護內容不被隨便修改破壞而相應地提高了修改權限。
如果發現詞條內容有錯誤或有疑問,除了直接進行修改以外,還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進行反饋:
-詞條內容錯誤。可以點擊詞條頁底部→我有疑問→我要質疑進行反饋,會有百科網友協助核實更正;
下拉至詞條頁底部可見
-沒有達到詞條的編輯權限。可以到「百度百科吧」中發貼求助,或者先做任務升級帳號後再進行編輯;
「百度百科吧」頁面
-詞條被鎖定需要解鎖編輯。可以到「百度百科吧」的解鎖專貼留言,傳送門:http://tieba.baidu.com/p/4151775846?pn=1
-詞條內存在侵權內容。可以到詞條頁底部投訴建議→投訴侵權信息處反饋;
下拉至詞條頁底部可見
-詞條不通過。可以在工作日期間點擊詞條頁底部的在線客服→人工客服諮詢,或者私信官方微博@百度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