銎簋甗罍鬲甑箅觥匜觶斝,你認識幾個?

2021-01-17 藝周雅集

圖文/藝周刊全媒體組 綜合

銎、簋、甗、罍、鬲、甑、箅、觥、匜、觶、斝……這些的字你能認出來幾個呢?這些難認而生僻的字,就是用來命名青銅器,如果不認識,那麼請隨我們來看一看,認一認……

銎(qióng):銎,斤斧穿也。——《說文》。段玉裁註:「謂斤斧之孔所以受柄者。」後泛指農器上的孔。



銎內式鉞


簋,讀作「詭」(guǐ),是古代中國用於盛放煮熟飯食的器皿,也用作禮器,圓口,雙耳。流行於商朝至東周,是中國青銅器時代標誌性青銅器具之一。


西周 史頌簋


甗(yǎn,粵音「演」)是中國先秦時期的蒸食用具,可分為兩部分,下半部是鬲,用於煮水,上半部是甑,兩者之間有鏤空的箅,用來放置食物,可通蒸汽。


西周 「叔巟「甗 


罍是漢族古代大型盛酒器和禮器。流行於商晚期至春秋中期。體量略小於彝,罍有方形和圓形兩種,方形罍出現於商代晚期,而圓形罍在商代和周代初期都有。從商到周,罍的形式逐漸由瘦高轉為矮粗,繁縟的圖案漸少,變得素雅。


西周 青銅罍


鬲(gé)象形字,金文字形,象飲食器具形。(用作國名和姓時念gé)鬲作為一種漢族古代煮飯用的炊器,(念作lì),有陶製鬲和青銅鬲。

青銅鬲最初是依照新石器時代已有的陶鬲製成的。其形狀一般為侈口(口沿外傾),有三個中空的足,便於炊煮加熱。青銅鬲流行於商代至春秋時期。


明晚期 鬲式爐


甑(zèng)是漢族古代的蒸食用具,為甗(音「演」)的上半部分,與鬲通過鏤空的箅相連,用來放置食物,利用鬲中的蒸汽將甑中的食物煮熟。單獨的甑很少見,多為圓形,有耳或無耳。


唐 鏨刻鳳鳥龍紋銅釜甑


箅(bì),形聲。字從竹從畀,畀亦聲。「畀」意為「把穀物放在支架上蒸煮」。「竹」與「畀」聯合起來表示「竹製蒸架」。本義:竹蒸架。


宋 醬釉箅紋魚簍尊


觥(gōng)是古代漢族盛酒器。流行於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橢圓形或方形器身,圈足或四足。帶蓋,蓋做成有角的獸頭或長鼻上卷的象頭狀。有的觥全器做成動物狀,頭、背為蓋,身為腹,四腿做足。且觥的裝飾紋樣同犧尊、鳥獸形卣相似,因此有人將其誤以為獸形尊。然觥與獸形尊不同,觥蓋做成獸首連接獸背脊的形狀,觥的流部為獸形的頸部,可用作傾酒。


西周早期 觥


匜(yí)音同儀,是中國先秦時代漢族禮器之一,用於沃盥之禮,為客人洗手所用。周朝沃盥之禮所用水器由盤、盉組合變為盤、匜組合。


西周 青銅龍耳匜


觶(zhì)是中國古代漢族禮器中的一種,做盛酒用。流行於商朝晚期和西周早期。


商 青銅觶瓶


斝(jiǎ)是古代中國先民用於溫酒的酒器,也被用作禮器,通常用青銅鑄造,三足,一鋬(耳),兩柱,圓口呈喇叭形。


商晚期 青銅饕餮紋斝

聞名。不如相識!訂閱《藝周刊》官方公眾號:artweekly,藝術無微不至!主編微信:hujiayi1399,郵箱:52997257@qq.com

相關焦點

  • 認識青銅器 先認識這些字
    認識青銅器 先認識這些字   青銅器,作為古代中國重要的禮器和用器,種類繁多,而且根據不同的用法,有著不同的名稱,其中很多都是生僻字。去參觀之前,認識這些生僻字,了解這些器皿的用途,能夠更好地排除參觀障礙。
  • 那些你應該知道的古代雅稱令人眼前一亮,文藝至極,文藝青年必備
    >男子15~20歲——舞象之年男子20歲——弱冠之年男子30歲——而立之年男子40歲——不惑之年男子50歲——知命之年男子60歲——花甲之年男子70歲——古稀之年餐具雅稱酒甕——玉缸、瑤甕瓴——金甕炊具——玉鼎木砧——百味酒器——玉罍
  • 妙玉給薛寶釵的「(分瓜)瓟斝」茶具,有兩行文字,有什麼含義?
    妙玉請喝體己茶,給薛寶釵的「(分瓜)瓟斝」,暗示薛家與劉姥姥來賈家的目的相同,就是來分瓜獲利攀附的。不過,這是表面的意思。如果「(分瓜)瓟斝」只有這點意思,也體現不出曹雪芹的高明。其實「(分瓜)瓟斝」最大的隱秘,藏在那兩條文字線索上。(第四十一回)又見妙玉另拿出兩隻杯來。
  • 世界上最難寫的漢字 認識10個就很牛你認識幾個?
    世界上最難寫的漢字 認識10個就很牛你認識幾個?時間:2017-04-28 12:45   來源:搜狐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世界上最難寫的漢字 認識10個就很牛你認識幾個? 據說這是世上最難認的22個漢字 反正小編是跟著漲知識啦 你認得幾個呢?
  • 見證輝煌70年 細數桂林「第一次」|甑皮巖的第一次發現(1965年)
    趙平試圖上前勸阻,無果後向市文化局匯報,該局立即向當時桂林市革命委員會提交了一個請求停止爆破、搶救發掘這處珍貴的古人類遺址的緊急報告,事情才終於迎來轉機,甑皮巖轉危為安。當年6月20日,桂林市文物管理委員會組成清理小組進駐甑皮巖,開始搶救性發掘工作,並在當年作出決定:保留甑皮巖遺址,籌建甑皮巖遺址陳列館。
  • 那年花開月正圓裡甑糕是什麼怎麼做 「甑」字怎麼念
    甑糕怎麼做  甑糕(甑,jing,四聲,西安本地人發音為jing,不用字本音zeng)糕是西安和關中地區特有的傳統風味小吃,用糯米、紅棗或蜜棗、紅豆置鐵甑上蒸製而成。  甑糕小吃歷史悠久。甑,是中國古代一種非常古老的蒸器,有陶製、銅製、鐵製等,後經民間傳承,將鐵甑保留至今,而用之蒸製的粘糕也別有風味。
  • 石樓|龍紋觥,怒鴞卣,家鄉何處?桃花者,二郎坡,石疊如樓
    金葫蘆」 黃河從石樓縣曹家垣鄉許家山村入境,自石樓縣西山鄉後北頭村出境,流經石樓縣共59公裡,歷4個鄉鎮15個村。 龍形觥,商,酒器,1959年石樓縣桃花者村出土|山西博物院 龍形觥紋飾|boxiaqin 攝 龍形觥(局部)|亦文亦物-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