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小漁的行旅日記,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西安。
西安的城市布局,方方正正,像一個巨大的棋盤。早在一千多年前,唐代詩人白居易就有「千百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的詩句。昔日長安城採用中軸對稱、建有108坊,如今還有部分地名保留至今,例如位於西安東關的「長樂坊」。
「長樂坊」這名字聽起來,就很股撲面而來的歷史氣息。這裡的確發生過很多有趣故事,如今,還保存了一座老西安人才知道的神仙秘境——八仙庵。
八仙庵是西安最大、也最著名的道教觀院,在老西安人的口口相傳中,它也被稱為「求籤最靈驗的地方」。我猜想,不少西安人或許都曾經來此求過姻緣、學業、諸事如意吧。
至於究竟靈驗不靈驗,我們暫且不提,今天咱們先來聊聊這座神仙道觀裡的人文歷史,同樣精彩絕倫。追溯八仙庵的歷史,這還得從它所在的「長樂坊」說起了。
「長樂坊」是唐長安城108坊之一,這裡曾經有一個著名的「長安酒肆」,據說詩仙李白曾經經常來這裡喝酒。在道教文化傳說裡,呂洞賓進士落第之後也是在長安酒肆遇到了鍾離權,並得其「黃粱一夢」的警示,最終棄儒從道,從而開啟了民間「八仙信仰」之肇端。
八仙庵,顧名思義,就是民間祭拜八仙的道觀。
八仙庵始建於宋朝,最初是長樂坊一帶的居民常常無緣無故聽到雷鳴之聲,於是建了一座雷神廟用來闢邪。後來有人在雷神廟看見八位「異人」遊宴於此,認為是「八仙」下凡了,所以趕緊在這裡建了一座小廟來祭拜八仙。
最初叫「庵」,可以想像當年這座道觀的規模並不大。經過明清各代的維修擴建,八仙庵漸漸成為當時西安城內著名的道教全真派宮觀。後來八國聯軍入京,慈禧太后西逃時到西安暫住在八仙庵裡,後來不僅賜金擴建道觀,還賜名其為「敕建萬壽八仙宮」。
從「庵」到「宮」,可以看到一座小道觀的成長發跡史。不過老西安人還是更習慣稱之為八仙庵。
如今的八仙庵為中古傳統古建築中軸對稱式布局,分為三進院落,左右有東西跨院,後面還有一個小花園。每一進院落面積都不小,在鬧市之中還是頗有規模的。如今大部分古建築為明清時期,青磚黛瓦、古樸大氣。再加上諸多碑石、滿院綠樹點綴其間,更能感覺到一種清幽、古韻。
八仙庵的主殿為「八仙殿」,位於第二進院落。殿內正中供奉著東華帝君,兩側分別為道教「八仙」。我第一次來遊覽時,比較驚訝八仙庵裡「八仙」居然沒有坐C位,後來查詢了相關資料,才知道這位東華帝君(沒錯,熱門電視劇《三生三世十裡桃花》中也出現過這位神仙)是為道教全真派北宗的開山祖師,被尊為「東華紫府少陽帝君」。開山祖師爺自然但得起一個C位了。
八仙庵裡有很多匾額、楹聯,其中以慈禧太后御書「玉清至道」匾,光緒皇帝御書「寶籙仙傳」匾最為有名。
這裡也有很多石雕石刻,甚至有些已經被遊人、香客摸得鋥亮,也從這面說明了這座古道觀的香火之盛。
八仙庵是一座有文化、有內涵又有故事的地方,這裡門票3元,據說每逢初一、十五還免費開放,如果有機會可以來逛逛。
想了解更多冷門又好玩的旅遊地,歡迎大家關注小漁的行旅日記。和小漁一起發現世界更多美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