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來人都知道,父母剛剛把孩子送到幼兒園的時候非常令人頭疼。不管怎樣勸說孩子,孩子就是不想去幼兒園,軟磨硬泡都沒用,硬送過去孩子回家就又哭又鬧。
不僅如此,就連假期結束後開學,孩子還是不想上幼兒園,家長們又要跟孩子來一場「拉鋸戰」。儘管可以跟許多小朋友一起玩,但還是沒有家裡舒服,在幼兒園要受到老師的約束,孩子們普遍都是這樣想的。
我曾經在送孩子上幼兒園時聽到過這樣的的一段對話:
孩子:「爺爺,我不想去幼兒園。」
爺爺:「這裡面可好玩了,不僅小朋友多,還有蹺蹺板、滑梯、玩偶、許多小朋友,去了想怎麼玩就怎麼玩。」
誰知道晚上我接孩子放學,這個孩子放聲大哭。我問我女兒她怎麼了,女兒說她的爺爺騙她,說幼兒園什麼好玩的都有,想怎麼玩就怎麼玩,結果什麼都不能做。
這也是孩子不願上幼兒園的原因之一,有許多家長都存在哄騙孩子上幼兒園的現象,雖然這都是被逼無奈。那麼家長該如何讓孩子自願上幼兒園呢?
試試這5個方法,比「軟磨硬泡」要有用
一、提前帶孩子去幼兒園熟悉環境
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前,家長可以提前帶孩子去「打探」一下環境,看看其他孩子做早操,玩遊戲。消除孩子對幼兒園的顧忌,讓孩子對新環境放心。這樣孩子就不會在抗拒上幼兒園。
二、給孩子做思想工作
家長可以這樣對孩子講,你已經是個懂事的乖寶寶了,我們都要工作沒有時間在家裡陪著你,所以你去幼兒園好不好?如果你表現好的話,爸爸媽媽是有獎勵的呦。
雖然爸爸媽媽不能每天陪你,但幼兒園有許多小朋友可以陪你玩啊,所以上幼兒園是很有趣的。
用這種誇獎、鼓勵、獎賞的方式來引導孩子,孩子就會大幅減少對幼兒園的牴觸心理。
三、提前與老師溝通
把孩子送到幼兒園之前,要跟孩子的老師提前溝通,儘量讓老師掌握孩子的生活習慣,愛吃什麼、愛玩什麼。這樣老師就能抓住孩子的特質,因材施教,孩子就會更聽話懂事。
四、讓孩子學會獨立
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家長就要讓孩子學會自己上廁所、吃飯、睡覺、玩耍的獨立能力,這有助於讓孩子快速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並且幼兒園的孩子多、老師少,老師們不可能將每個孩子的照顧的面面俱到,總會有疏忽跟大意的時候,所以讓孩子學會獨立很重要。
五、父母要堅定自己的態度
有些家長面對孩子哭鬧的時候,心就軟了。家長這時就要堅定自己的態度,這是孩子成長道路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階段,孩子早晚都要面對。
如果現在不「下狠心」將孩子送進園,那麼以後就更難了。
就好比「打仗」沒有兵器,繪本就是家長教育孩子的「兵器」。這套《法國少兒讀物——我愛幼兒園》就很不錯,是一件「趁手」的兵器,適合2-6歲入園前的孩子。
我查過資料,這套書是法國幼兒園閱讀指定用書,其中沒有言辭說教,而是真正關注孩子的內心。
法國童書作家精心打造,幼兒園入學心理準備繪本,一直都在法國圖書榜單前列。
並且孩子非常喜歡其中的人物,小男孩米勒貫穿全書的所有故事,代入感很強,幫助孩子在故事中建立幼兒園的歸屬感與安全感。
讓每個孩子都是故事中的主角,在米勒的故事中發現真實的自己。對孩子們來說米勒就是他們的好朋友,藉助米勒的內心世界戰勝現實生活中的困難。
米勒可以幫孩子戰勝的挑戰:
挑戰一:當寶寶被迫和熟悉的一切分開,不得不進入新環境時。
挑戰二:當寶寶被其他小夥伴搶了風頭,充滿嫉妒和怨氣時。
挑戰三:當寶寶不喜歡在幼兒園吃飯和睡覺,對新環境表現出抗拒時。
這只是其中的一點主題,這套書幾乎包含了所有孩子在入園前與入園後的問題,不僅貼切生活而且還很全面,一套書解決了孩子2-6歲期間的所有關於幼兒園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