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減省自己,救濟天下

2020-12-01 梅山易學

世人求財求名,求所有一切能求的東西,隨時隨地都只想著如韓信點兵——多多益善,如何將自己所想要的一切儘可能的佔為己有,卻不知那些所求之物雖然有可能增益自己,也難免會因此而給自己帶來意想不到的兇險。

網圖

只是世人愚痴不顧,不去深思增益背後所隱藏的風險罷了,但是在聖人看來,這卻是至難至急之事,所以在《易經》風雷益卦的六三爻之中,聖人以無上智慧,為世人開示了其中的奧秘,下面就簡單地為大家介紹一下益卦六三爻相關的內容。

益卦六三爻:益之用兇事,無咎,有孚中行,告公用圭。

象曰:益用兇事,固有之也。

六三爻以陰居陽,失位非中,處在下卦震動之極,與上卦上九爻正向相應,益卦損上益下,六三爻正處在下卦得益之位,上九爻自損陽剛而補益六三爻陰柔之象。

網圖

只是六三爻本身是以陰爻而處在陽位,自有陰陽相得之象,如果再繼續接受上九爻的補益,則恐怕居身不正的六三爻很難承受的住,所以六三爻秉承益卦的要義,損己而益人,損上而益下,減省自己的所得而救濟天下,那麼因上九爻的增益所帶來的問題便不復再成災禍了。

這個問題很是有點像我們這個社會中的某一些人,明明自己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卻因為貪婪無度,不知水滿則溢的道理,小器易盈,卻夢想裝下長江之水,又不懂得及時悔改,不肯撒手的結果,便是惡貫滿盈,如若智慧完備,知足知止的話,結果肯定是不一樣的。

網圖

六三爻之位,本是無成有終之位,「三多兇」,中爻為坤,坤為死葬,又居震動之極,坤地而震極未有不陷落者,故為「用兇事」之象。

雖為兇象,但是其兇事乃是由上九爻所益而來,與六三爻本來無尤,只要六三爻能夠不存私心,將上九爻之益及時的轉益天下之人,那麼雖為權宜之計,也會因為符合損上益下的要義而獲得別人的理解,不會有所錯咎。

雖然秉承中正之道,以誠處事,但是六三爻畢竟是以陰柔而處陽剛之位,若是自覺才德不堪當此兇險之事時,則必須要以誠心去請求別人的幫助。

網圖

誰呢?自然是六四爻了,六四爻「中行告公」正是此像,雖然於君子而言,向人告援有所不當,但是六三爻的處境是個例外,只要其行為符合誠信的原則即可,古人云「凡王者憂兇之禮,出珍圭以致王命,使恤兇之地,或去其徵,或弛其政」,正是此理,圭者,符信也。

以己欲行益下之事,以持守中正之心,行誠孚見信之事而告之,則上自無所不允,巽綜兌,兌為口,告上之象,震為玉,玉圭之象,告而用圭,圭為誠信有孚之象,以誠而告,所以知其必得允許之象。

網圖

世人都以私心而求財,財聚禍常至,即使想要求告,也是求告而無門,不若六三爻,本著中行之德,不為益己而為益人,所以以有孚而可求告於上,從而免除己身之禍,不知道那些汲汲於求財不止的世人,對此可有什麼反思呢?

相關焦點

  • 《易經》損卦:這一點,世人沒幾個人能做到
    在追求利益之時,人們往往所採取的思想就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整天想的就是如何能夠使帶給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人們可以說是絞盡了腦汁。如果要人放棄自己的利益,那就等於是要別人放棄屬於自己的貪慾,這種事情,說句實話,在這個世界上還真的沒有幾個人可以做到,除非他是仙神、聖人,或者是達到了一定境界的人。
  • 《易經》損卦:從陶朱公之子惜金害命的故事所獲得的智慧啟示
    網圖而莊生是深受楚國人敬重的賢人,前去以天生異象之事勸說楚王大赦天下,楚王於是準備聽從莊生之諫,那些楚國的貴人在聽到了這個消息之後,立刻便去告訴陶朱公的兒子。陶朱公的長子在聽說了這個消息之後,以為不用給莊生財物,自己的弟弟也肯定會被赦免,於是前去索回了送給莊生的禮物。莊生覺得受到了戲弄,認為是對自己的侮辱,於是又去對楚王說,陶朱公之子賄賂了您左右之人,天下之人以為您是為了陶朱公之子而特教天下的。
  • 《易經》損卦:不損己,也能益人,但是有個前提條件
    但是,在古人的眼中,這個損字,可不是只有現如今的人們所說的那些意思,比如說在中華民族最古老的智慧經典《易經》中,損卦的智慧就頗有一些講究,與益卦構成了一個對立統一的辯證關係。比如說今天想要介紹給大家的《易經》損卦中的九二爻的智慧,就是這增減關係中的一個變例,不損己,也能益人。損卦九二爻:利貞,徵兇,弗損,益之。象曰:九二利貞,中以為志也。九二爻以陽居陰,失正,得中,上應六五爻,雖然陰陽相應,但是因為處在損剛益柔之時,所以是只宜靜守而不宜躁動之時。
  • 《易經》家人卦:家正才能天下治
    ,所以小家安寧幸福,天下才能興旺安寧。那麼怎樣才能把自己的小家治理好呢?古人云: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一句話叫做家正而後天下治,只有人人各歸其位,各司其職,長幼有序,尊卑有別,寬嚴相濟,家道才能亨通。
  • 《易經》損卦:損必有道,損亦有時
    網圖就是告訴大眾,自然的規律是減少有餘的去補給不足的,而我們人類社會卻正好相反,反而是剝奪不足的,用來奉養有餘的人,那麼還有什麼人是能夠把有餘的拿來補給天下不足的人呢?唯有有道之士才能做到。網圖真正的將損益的智慧完全說透的,是《易經》中的山澤損卦與風雷益卦,今天就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損卦的相關智慧,使大家可以完全徹底的了知「損不足以奉有餘」的智慧所在,從而為觀察這個社會的規律換一個新視角。
  • 怎麼樣用《易經》取圓潤如玉的女寶名字,個個都富有韻味
    從古至今,《易經》史料價值、思想價值和文學價值都超乎想像。《易經》這本書是很多人取名的必看典籍,許多中國古代名人的名字都來自於《易經》,例如,白居易、李鴻章、蔣百裡等。所以,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些出自《易經》裡的好名字,個個都有內涵和氣質。 一、《易經》中圓潤如玉的女寶名字1. 立方出自《恆卦》:《象》曰:雷風,恆;君子以立不易方。
  • 《易經》屯卦:普通人沒有經綸天下的機會,但仍然要立志幹一番事業!
    繫辭:「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易經》複雜就複雜在這裡了,所取的意思不一樣,讓人難以捉摸。屯卦除了險難,還有滿盈的意思,雷雨之後萬物得以生長滿盈。 經文: 「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寧」。 屯卦意味著萬物剛剛充斥滿盈,此時一片洪荒蒙昧,正處於「建侯」治理天下的時候。
  • 《易經》:風火家人卦,家正才能天下定
    正是因為婦女之貞正對於家庭之重要,所以在《易經》中才專門有一卦是講述這種智慧的,這就是第37卦:風火家人卦,古人認為修身齊家治天下,家正才能天下定,不能正家之人,不可正天下,因為家國一體,其理相通。夫婦男女,合為家室,乃是人道之倫常,即是天地之大義,人倫正則大義定,所以《彖傳》中說「家人,女正位乎內,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義」,可知家人之和睦,首先以治內為主,內治則家道正,家道正則宜室宜家宜天下。
  • 易經的中孚卦的現實意義——誠信行天下
    ---【易經.序卦傳】也就是有所節制才可以取信於人,這話很有意思,你答應別人的事你就必須做到,你做不到就不會有信用,老子也說:輕若必寡信。就是一個人輕易的許諾別人一定很少守信用,就是自己不節制,年輕人很輕易的答應別人,但是答應的事又做不到,最後很苦。一個人成熟後,做不到的事不會輕易答應人,那種輕易承諾的快感很快就會消失。
  • 《易經》頤卦上九爻:達則兼濟天下,他可以做到!
    上九爻以陽居陰,處本卦之極,在《易經》大部分的卦中,每當卦終之爻,多半已經處於一個數盡時窮而聲嘶力竭的狀態,因為其勢已極,其位已終,多半已經達到一個前進無路後退無門的境地,應該是處於一個物極必返的狀態,很少有像頤卦上九爻這般,正因為身處終極之地而能夠大放異彩,去以自己之達而兼濟天下的,在頤卦中,以拂逆為兇,順正為吉,而上九爻正是能謹遵頤卦之要義,竭儘自己之所能,以周濟天下危困之典範。
  • 易經:一個人的好運,是你自己選擇來的
    易經:每個人的好運,是你自己選擇來的讀過《易經》,寫了幾百篇相關文章,《易經》的卦辭和爻辭,書上都有,沒什麼好講的。我想分享自己實踐《易經》的經驗,有很多,在這裡先分享一條:每個人的好運,是你自己選擇來的。1、選擇讓你的世界進入高能。一個人,便是一個小世界。
  • 易經六十四卦詳解013:同人卦,天下大同
    天下大同也是我們文化中的一個美好願望,我們認為最理想的世界就是沒有飢餓、沒有戰爭,「人人為公」,四海之內皆兄弟等等。但是你把別人當兄弟,別人卻把你當食物,虎視眈眈地盯著你,一旦發現你衰弱,馬上就會上來將你吃的連骨頭渣都不剩。當然,老薛不是反對天下大同,只是現在我們達不到這種條件,那就要提高警惕,別被四周的餓狼給吞嘍。
  • 毛澤東和蔣介石都自己用《易經》起的名字,哪個更好呢?
    眾所周知,《易經》是中國的一部奇書 ,不但是中國人耳熟能詳,就是在外國也推崇備至,易經不但能爻卦,有些名人更是在易經只能中找尋自己得名字,蔣介石和毛澤東著一對冤家對手,他們的名字都是自己從《易經》中取的。蔣名中正、字介石,根據《易經·豫卦》:介於石,以中正也!
  • 易經大師王冠皓專訪:知命改運,易經與商業應用
    河南是古中原之地,是易經學說的集大成之地,有傳言說,河南人十個有九個懂易經,還有一個是精通,而王冠皓就是那個精通的河南大師。在河南長大的他,從小就接觸了國學文化,深受易經陰陽、五行、八卦、天人合一等思想影響,懷揣夢想,道術結合、濟世渡人,立志於成為教育家、投資家、慈善家。
  • 《易經》:急躁,是現代人的通病
    因此,我們不妨放下自己的急躁之心,循行漸進地做事,這樣才可能變不利為有利。《易經》中的漸卦裡講:「漸,女歸貞。利貞。」這句話的意思是,做任何事情,應該像女子出嫁一樣,按照婚嫁禮節,一步一步地進行,不可操之過急,欲速則不達。
  • 揭秘《易經》第45卦萃卦:薈萃天下英才,就一定成功了嗎?
    《周易》又稱《易經》,相傳為周文王姬昌所作,內容包括《經》和《傳》兩個部分 。《經》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說明(卦辭、爻辭),作為佔卜之用。傳部含《文言》、《彖傳》上下、《象傳》上下、《繫辭傳》上下、《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共七種十篇,稱之為「十翼」,相傳是孔子及其弟子對《周易》經文的註解和對筮佔原理、功用等方面的論述,但爭議頗多。
  • 為什麼要學習易經?易經入門基礎知識
    第二是簡易,《易經》把世間萬事萬物講得很清楚,很簡單,但是我們做事情的時候,很多事情我們是在不斷地複雜化。《易經》把「簡單」寫得很清楚:「乾以易知,坤以簡能,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有親則可久,有功剛可大,可久則賢人之德,可大則賢人之業。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告訴我們,只有容易的,我們才會親近它,只有簡單的,我們才能做得長久,才能做得有功!
  • 易經與術數
    他們都有一個特點,學過易經。因為,古時候,易經是百經之首,是歷朝歷代官方認定的普世書籍。讀四書五經,必學易經。古時候的一些歷史記載,許多名人聖人熱愛易經。孔子七十寫易傳,易經竹簡不離手,以至於竹簡繩索經常斷掉。朱熹、陳灝等儒學大家也是易經大家。如王安石等也喜歡利用易經卜卦預測。易經作為群經之首,在理論上,起著領軍作用。而治國理論無不以易經為理論基礎。故形成了中國特殊的治國理論哲學。
  • 《易經》與佔卜
    提到《易經》就不得不提到佔卜。傳說秦始皇「焚書坑儒」時,《易經》是作為佔卜問卦的書籍才得以倖免。雖然,之前說過《易經》可以說是一部包羅萬象的書,但是提到它,普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佔卜,預知未來,預測吉兇。佔卜是不是迷信?
  • 跳大神等同於易經嗎?它和易經有什麼區別?
    而易經是一種從遠古流傳至今的一種佔卜算卦的典籍,它闡述了宇宙世間關於萬物萬象變化,博大精深,充滿辯證法。易經是人們認識和把握世界的一種工具,他提出了一整套的預測理論,把人與自然看做是一個交互感應的有機整體,通過天人合一,也就是人類對外界事物的感應,來認識整個世界。」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