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員上網收集民意 網絡將成民主建設新通道

2021-01-21 手機鳳凰網

據有關資料統計,我國網民已達兩億多,寫博客、發帖子、上網交流已成為許多民眾關注社會、表達訴求、反映社情民意、參與社會政治生活的重要方式。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普及,網絡在我國政治、經濟以及社會生活中的影響越來越明顯。

前不久,胡錦濤總書記視察人民網,並在線與網民交流,希望從網上了解網民對黨和國家工作的意見和建議,表達了黨中央對網絡民意的高度重視。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官員上網收集民意,這意味著政府開始重視網絡民意,網絡表達將成為民主建設的新通道。

廣納網絡民意,完善政府決策

近期,不少地方的政府官員紛紛在網上露面,與廣大網民進行零距離接觸。今年5月,江西省委書記蘇榮通過網絡等媒體發表公開信,徵求省內外朋友對江西發展的建言和意見,迄今已收到各類建言4.2萬條,網絡跟帖6萬餘條,他本人對網絡建言作了38次批示。7月中旬,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及全市三級法院共46名院長同時向社會公布了各自的個人電子郵箱,網民可通過電子郵件與各級法院院長直接對話。海南省澄邁縣委發文,要求全縣各級領導幹部,每兩天至少一次登錄縣黨政網,了解民意,關注民生。

本刊不少讀者來信表示,在信息化高速發展的今天,網絡已成為各級政府了解信息、收集社情民意,讓群眾實現利益訴求的重要渠道,通過網際網路了解民情、匯聚民智應該逐步成為政府官員的必修課。而上網關注民生,回復網民,更是實現政府與百姓互動的重要形式。

江蘇讀者池墨說,江西省委書記蘇榮向網友問計求策,並接受廣大網友的「拍磚」、「灌水」、提問,這種官民共商政事,匯集民智的做法,體現了官員的民主意識和作風。網絡作為公共交流平臺,匯集了很多民間智慧,蘇榮書記通過回答網民關注的熱點、難點、焦點問題,利用網絡為載體掌握新的輿論空間,無疑增強了社會意識和官方話語的耦合,對於執政者來說可以防止思想僵化,對於民眾來說,則增強了參政議政的意識。

江蘇讀者倪洋軍認為,隨著網際網路的廣泛應用,網上辦公、網上辦事,網上回復群眾意見,已經成了黨和政府改善工作作風、密切黨群幹群關係的一種重要方式,成了老百姓參政議政、訴求民意的一個重要渠道。大家期盼的服務型政府、開放型政府、陽光型政府、責任型政府,也逐漸在網際網路上得以塑造。特別是一些政府高層領導開始關注網絡、重視網絡、利用網絡,使得越來越多的群眾參與到網上參政議政中來。

福建讀者陳開冬說,將網絡作為平臺,開門納諫,與民眾實現雙向互動式溝通交流,省去了群眾向政府機關反映問題奔走等待的不便,方便了群眾享有參與權、知情權、監督權。

重視網絡舉報,開闢反腐新途徑

最近,湖南省株洲市紀委書記楊平成了網民熱議的人物,他揭開自己頭上的神秘面紗,實名上網,每天定時在網上與網民溝通交流,並通過網絡帖子獲取線索。近兩個月來,他從網上的簡訊通道收到30多封投訴信。他說,「網絡成了我的第二辦公室」。北京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慕平前不久也透露,北京檢察機關重視從博客、論壇和媒體上篩選有關職務犯罪線索。特別令廣大網民鼓舞的是,近期,備受矚目的河南「最牛局處級別墅群」經網民爆料後,當地迅速拿出處理意見進行查處,讓民眾感受到了「網絡反腐」的強大力量和效果。

近年來,被網民們稱為「反腐新途徑」的網絡舉報呈上升趨勢,與有關部門重視網絡舉報,並根據相關線索查處、打擊腐敗和犯罪不無關係。對此,許多讀者給予肯定和贊同。他們說,聞「網民爆料」而動,應該成為有關部門反腐敗的新手段和新途徑。

湖北讀者葉祝頤指出,在一些地方,由於相關部門的工作不到位,或者說公眾向相關部門申訴存在時間長、耗費精力等方面的問題,普通公民反腐渠道並不暢通,而網絡反腐具有快捷方便、影響面大、成本低廉的優點。所以,這是百姓自發維權的一條重要渠道。同時,把他人行賄受賄等腐敗證據放在網上暴曬,有利於把單薄的個體力量匯聚起來,形成更大的集體力量抵制腐敗行為,從而引起有關部門與社會公眾的注意,提高舉報效率、降低舉報成本。

浙江讀者吳杭民認為,或許,網民爆料有時候會有所偏頗,但這並不影響有關部門對待網絡舉報的態度,因為惟有直面網民舉報,並經過公權力的深入細緻的調查核實後,才能滿足民眾對案情或公共事件的知情權、監督權,也才能釐清事實的真相,給民眾和涉及的部門或個人一個說法。

疏通網絡渠道,建設民主新通道

網絡是一個開放的、也是相對自由的輿論空間,自然會有各種不同的聲音夾雜其間,也難免有一些不實傳聞,如何正確對待並妥當處理網絡信息,是對各級政府政治智慧的考察和檢驗。就像本刊讀者來信指出的那樣:是否將網絡表達看作民主建設的新通道,一條重要的標準是,官員在開闢這一通道的過程中,是否認真採納民意。

令人欣慰的是,不少地方的政府領導已經意識到網絡輿情的重要性,有的地方還在網上開設了「民生投訴辦公平臺」;但也有一些地方官員視網絡如洪水猛獸,視民意而不見,有的甚至加大監控力度,來封堵網絡民意的表達。

福建讀者黃琳斌認為,在網際網路時代,任何企圖將一個突發性事件的知曉範圍控制在一個限度內的做法都是徒勞和得不償失的。江蘇讀者池墨表示,有的地方政府對網絡輿論進行封堵,不但於事無補,反而加深了官民之間的隔閡,讓官民無形中形成了對立,這種做法是錯誤和愚蠢的。一個社會是否民主、進步,關鍵要看這個社會的民意是否能夠得到充分表達。

不少讀者來信指出,當前,各級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任重道遠。近些年來,各地礦難、群體性事件、公共衛生事件頻發,有不少是責任事故,這其中有一個長長的、複雜的利益鏈條,甚至涉及不少地方官員甚至要員。但往往是地方政府可能承擔的失職責任越大,牽連的利益因素越多,相關信息就越不容易被公開。而網絡的開放性為普通民眾監督政府開闢了一條可行的通道,它突破了制度門檻,使輿論監督更加方便、快捷。

應該說,在某種程度上,網絡對於疏通民意,表達民情,建設民主新通道,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面對日益興起的網絡監督,正成為各級政府亟待破解的新課題。

相關焦點

  • 網絡問政:敲敲鍵盤促交流 動動手指見民意
    據悉,山東省今年將推行電視問政和網絡問政,每周安排一名省直部門主要負責人,公開向社會和群眾答疑。  網民來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當網絡輿論場成為至關重要的民意集散地,網絡問政成為提升行政效率、更好聯繫群眾和服務群眾的方式。  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網上群眾路線已然成為常態。
  • 人民日報:官員仕途與政府績效應加重民意權重
    人民日報:官員仕途與政府績效應加重民意權重 2008年07月16日 06:25 來源:人民日報 發表評論   前所未有的廣泛性與代表性——調查範圍將涉及中央機關、省、市、縣、鄉、村各層次的幹部和群眾8萬人;前所未有的獨立性與客觀性——委託國家統計局作為「第三方」獨立完成。這樣的舉措,令人刮目。但深意,恐怕不止於此。  8個月前,黨的十七大報告中首次明確提出要「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把選人用人的評判權交給群眾。
  • 借南向通道建設契機,這三個省份正加速構建「新西三角」
    一些學者和官員從促進東西部區域協調發展的角度,希望在西部地區建立一個類似東部沿海三大經濟區的「三角區域」。2007年,區域經濟學者劉斌夫在其著作《中國城市走向》中提出,以成都、重慶和西安為支撐點,建設聯結西南西北板塊的經濟合作區域,將成為中國西部經濟重心和中國西部經濟高地。他也首次使用了「西三角」的概念。
  • 試論我國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概念源起與國情基礎
    (二)社會主義協商民主概念的提出學術界最早將西方「協商民主」的概念和理論引入我國的是俞可平教授,他在2003年出版的《當代西方政治理論的熱點問題》中,介紹了「遠程民主和協商民主」這一概念,其中,協商民主指的是公民與官員直接面對面的對話與討論。
  • 【四史學習教育】抗日民主根據地的建設(三十五)
    共產黨把堅持抗戰與實現民主統一起來,使爭取新民主主義前途的主張更加深入人心。中共中央提出一套比較完整的建設新民主主義社會的基本政策,使抗日民主根據地真正成為政治民主、民族團結、經濟發展、政府廉潔的社會。
  • 網絡道德建設:知情意行一個都不能少
    培養、錘鍊青少年的網絡空間道德意志,不能單靠青少年的自發性,還要給青少年更多選擇的自由。良好的意志品質需要在日常生活細節中培養,沒有體驗和實踐,沒有見多識廣,面對網絡空間的負面誘惑時就會缺乏防禦能力。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了《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
  • 三感社區 | 入戶問卷調查,真情了解民意
    三感社區 | 入戶問卷調查,真情了解民意 2020-08-03 23: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加強大學生網絡素養建設 培養高素質"數字公民"
    與網俱進的青年一代,其網絡素養整體水平將深刻影響他們踏入社會後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近期,我們圍繞「加強大學生網絡素養建設」這一課題,通過問卷調查、座談討論、理論研究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了調研。調研面向重慶市70餘所高校累計發放問卷13000份、回收有效問卷12473份;調研對象以在校本科生為主,涵蓋了高職高專學生、碩士及博士研究生。
  • 網絡代寫盯上民主生活會 一篇個人心得索價一百
    除了「淘寶網」的網店,不少專業代寫網站上更是出現了不少承接或招寫手代寫民主生活會文字的業務。在一家號稱是「中國首家代寫專業平臺」的網站上,有客戶直接打出求代寫民主生活會個人對照檢查材料的需求,並懸賞100元。
  • 知識體系創新系列——全方位民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理論體系...
    我們所指出的,包括全方位民主在內的當代中國政治制度,都應不同程度具有其內生性,其理論涵義主要在於,這些制度是從中國社會自身歷史變遷特別是中國近代以來革命和國家建設的現代化進程中,通過制度選擇生發出來的,形成了與中國發展道路相契合的理論邏輯和現實邏輯。
  • 深圳市鹽田區:民意表達工作室不當群眾訴求「二傳手」
    隨即,她將這一情況反饋至老人那裡,儘管沒能實際解決問題,但老人卻十分感激。「領導做事情的態度,讓人感覺不忽悠」,老人向工作室主任說。   在鹽田各個社區,類似的互動,幾乎每天都在上演。為妥善解決基層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2010年開始,鹽田區就將黨代表工作室、人大代表社區聯絡站、政協委員工作室「三室合一」,在全區4個街道22個社區整合設立了民意表達室。
  • 蘇長和:有的民主對人類是災難,中國絕不能要
    各類民主評價機器如同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國家的緊箍咒,當你一不聽話的時候,掌握評價機器的人就拼命念咒。中國學者研究中國的民主,往往也下意識地將西方作為民主的完美樣板,有時甚至不自覺地將自己劃到民主的對立面——非民主——一面去,這導致在國際學術交流中的自卑情結,總覺得在老師面前抬不起頭。有次我與一些英語國家學者交流,他們照例念起緊箍咒,談中國的輿論審查和言論自由問題。
  • 黃茅海跨海通道建設打下「定海神針」!
    黃茅海跨海通道是港珠澳大橋西拓的重要通道, 項目自2020年6月啟動建設以來,一直以「加速度」的態勢推進,項目進展捷報頻傳。 近日,黃茅海跨海通道關鍵控制性工程——黃茅海大橋中塔主墩順利完成首個樁基施工及混凝土灌注,深度達107.3米。
  • 極端民意綁架的日本,滑向戰爭深淵,愚蠢地發動了太平洋戰爭
    所以,民主就是四個富人的民主,而其他3000多窮人只能看富人怎麼吹喇叭。這就是富人欺負窮人的君主立憲,也是建制的極端形式。但是,有建制,就有反建制。而日本就是反建制。什麼叫反建制?你們四個富人可以盡情地吹喇叭。但是,你們要是吹得不好,那我們3000多窮人就會殺了你們。簡單說,就是民意徹底綁架了建制派的民主政治。在日本,建制就是文官政府和議會。
  • 中國網絡媒體25年:從邊緣到主流
    ●截至2001年底,中國有2111家報紙、8889家雜誌、311家廣播電臺、358家電視臺及2家通訊社上網,涵蓋了中央、省、地市、縣四級各類新聞媒體,形成了較完整的網絡新聞傳播格局。 ● 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三大運營商發放4G牌照,中國4G網絡正式大規模鋪開。4G網絡建設讓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發展走上快速發展軌道,推動中國網絡媒體視頻化大發展。
  • 諸光路通道迎關鍵節點,未來將緩解延安高架壓力
    原標題:【最新】諸光路通道迎關鍵節點,未來將緩解延安高架壓力  據上海發布,諸光路通道新建工程迎來關鍵節點——國內最大直徑土壓平衡盾構機「青崧號」實現貫通。  諸光路通道全長2.8公裡,雙向四車道,設計時速40km/h。工程於2015年9月開工,計劃2019年6月建成通車。
  • 祝華新:知識界外有更大的民意底盤,而且是兩個
    【本文為人民網輿情監測室秘書長在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政治傳播研究中心首屆論壇的演講。作者開篇即指出,今年全國宣傳部長會議提出新理念,將對網上的新型知識分子,加強政治引領和政治吸納。作者分析了網上所謂的「左翼」「右翼」輿論,強調「網上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性,建議消除兩翼的「職業網友」,讓他們從邊緣回歸主流,避免「越邊緣、越激進」的情況。
  • ...可能有網絡成癮,還可能是精神疾病!|網絡|上網|網癮|抑鬱|風險|...
    ……近年來,網絡成癮確實成為一個急需要大眾關注的問題。今天,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理衛生中心專門研究各種成癮行為的郭萬軍教授,及陶煜傑、楊霞、汪輝耀醫生,將通過大數據研究來給大家講一講,網絡成癮的表現有哪些?可能會與哪些精神健康問題相關?面對網絡/遊戲成癮的孩子,家長該如何處理?
  • [東方時空]中國網民上網時間世界第一
    [東方時空]中國網民上網時間世界第一  ————中國網民上網時間為世界第一 五成多網民嚴重依賴網絡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01日 20:49 來源:
  • 趙靈敏:中國的公共知識分子何以成了貶義詞?
    但8年後的今天,公共知識分子已然成了貶義詞。很多公認的公共知識分子對「公知」這一名號避之唯恐不及,「母知」、「你們全家都是公知」等惡搞詞彙應運而生。更有人在網絡上推出了「公知速成教程」,教授那些找不到工作、一事無成的年輕人,如何在短時間裡通過各種譁眾取寵的表態,躋身公知行列,名利雙收。人們對「公知」的不屑一顧,如此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