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屏的「左右腦年齡測試」原來是騙人的!左右腦理論和你想的不一樣

2021-01-17 中科院物理所

「左右腦年齡測試」風靡朋友圈,到底科學不科學?「左腦負責語言、右腦負責圖像」的理論到底正確麼?「裂腦人」實驗是怎麼回事?


文/記者: 慈玉鵬

來源:北京科技報 |  「科學加」客戶端



採訪專家>>


沈   政(北京大學心理學教授、北京大學視覺聽覺信息處理國家重點實驗室負責人)


曹曉華(華東師範大學腦功能基因學組研究員)


美國心理生物學家羅傑•斯佩裡認為,一般來說,人的左腦在哪些方面的能力要優於右腦?

A、記住一段數字或一段文字

B、識別一張人臉

C、記住一個圖形

D、記住一段視頻

(答案見文末)


「天啊,我的左腦年齡好大!」,廖小凡(化名)說,做完朋友圈裡「看看你的左右腦年齡」測試之後,她得到了「左右腦年齡:39歲和22歲」的回覆。



這款測試最近流行於網絡,但不久就因誘導分享被封。而且,有程式設計師研究了左右腦測試的後臺代碼,發現結果是隨機的。更有人在輸入相同的答案測試多次,發現每次的結果都不相同,更進一步證明這個測試的科學性有待論證。


▲「左右腦測試」後臺代碼顯示,測試結果只是隨機派發


「它一點都不科學。」從事腦科學研究50多年的北京大學心理學教授沈政說,「其實,至今許多人對左右腦都有誤解。」


「人的大腦測試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並不像稱稱一個物體的重量那麼簡單。它需要對人腦進行全面的測試,比如閱讀能力、記憶能力、直覺思維、推力能力等。」


「左右腦年齡測試」中的題目主要是視錯覺題和幾何空間想像題,「這種題目測試的重點是大腦的直覺、推理能力。」作為大腦測試題,它並不全面。



智力測試起源於法國,「20世紀初,法國學校招收了一批智障的孩子,如何測出他們的智商,好給學生們分班呢?於是,在法國教育部門的支持下,世界上第一份智力測試誕生了。」沈政說。


「合格的智力測試,必須具備達標的效度和信度,舉個例子來說,一份測試題有50道,一個人做前10題得到了100份,而後10道題卻只得到了10分,這就是缺乏結構效度的表現。而若一個人今天做測試得到了很高的分數,過一周再做一次,分數就很低,每次做分數都不一樣,就可以判斷這份測試缺乏再測信度。」



一項新的智力測試方法,要登上正規期刊並不容易,必須經過「兩重關」。「首先,發明者要對大量人進行測試,從而得到數據證明自己方法的科學性。此後,還需要有其他研究者使用過這個方法,對數據的準確性進行過驗證。」沈政說。


1981年,美國心理生物學家羅傑•斯佩裡提出了左右腦分工理論,當時,他有一條結論是:一般來說,左腦對數字文字的識別、認知、記憶要比右腦好一些,而右腦在圖像圖形處理上,則要優於左腦一些,但這個說法在日本被歪曲了。


▲提出左右腦分工理論的美國心理生物學家羅傑•斯佩裡


20世紀80年代,日本在做民間教育的時候,提出了「左腦負責抽象思維,右腦負責形象思維」的說法並將其推廣。這種說法後來傳入了中國,又演變出了「左腦負責語言,右腦負責圖形」的版本。


「2000年前後,在世界各地的教育工作會上,教育學家、心理學家、腦科學專家開始反對這種源自日本的說法,認為這是一種謬誤。」沈政說,在這之後,國內教育界不再說「開發右腦」,取而代之的是開始推行「全腦教育」。


歸根到底,人類的左右腦並非具有「獨門絕技」,只是「各有優勢」罷了。其實,它們有時還懂得「協作共贏」。



「在運動感覺方面,一直以來人們都認為左右腦是對側支配的。就是說左腦支配右半身,右腦支配左半身,但是現在研究發現,當對側大腦出現障礙時,同側的腦半球會補償對側腦半球的一個缺失,對身體進行控制。」華東師範大學腦功能基因學組研究員曹曉華說。


所以說,左右腦從功能上講是有重疊和互補的,這就決定了不能在正常情況下,對左右腦進行獨立測試。


左右腦分工理論是通過「裂腦人」實驗得出的。


「人的左右腦通過胼胝體連接起來的」,沈政說,胼胝體使得左右腦可以溝通交流,作為一個整體工作。

「1936年,人們曾為了治療精神病,開始將病人的胼胝體切開,分離左右腦,經過這種手術的人就是裂腦人。」沈政說,「但是,裂腦人並未能走出醫院,獨立進行社會生活。」


這是因為,手術令他們的行動與認識發生了問題。「後來這種手術被取締了,可是當時在世界範圍內,裂腦人的數量已經有幾十萬了」沈政說。


1961年,斯佩裡實驗室開始把「裂腦人」作為研究左右腦機能的對象,在之後的20年裡,他們做了無數個「裂腦人」實驗。


其中,有一個實驗廣為人知。在實驗中,裂腦人的視線被遮擋屏擋住,然後讓他分別用左手和右手,去觸摸識別遮擋屏後的物體。



結果令人吃驚,當裂腦人用左手拿著球的時候,他們無法辨認這個物體,而用右手則完全可以。


神奇的「裂腦人」實驗並不只有一個。在當時,有一位叫威廉•詹金斯(J.W.)癲癇病人只切除了後半部分的胼胝體,斯佩裡實驗室利用這一點開展了實驗。


他們給J.W.的右眼展示了文字「太陽」,給他的左眼則展示了一幅交通信號燈的黑白線條畫。


然後問J.W.:「你看到了什麼?」


「右面是『太陽』這個詞,左面是一幅圖畫。我不知道這究竟是什麼,我講不清。我想講但是就是講不出來。」


「這個東西有什麼用嗎?」


「這我也講不清……我想不起它是什麼,我能看到它就在我的眼前,但是就是講不出來。」


「這和飛機有什麼關係嗎?」


「沒有關係。」


「這和汽車有關係嗎?」


「有關係。」J.W.點了點頭,「這是某種工具之類的東西……我不知道它究竟是什麼,我講不出來,太糟了。」


「這和顏色有關嗎?」


「有關啊,紅、黃……是紅綠燈嗎?」


「你答對了!」



這項實驗證明了胼胝體前部並不傳遞具體圖形信息。


1981年,基於「裂腦人」實驗,斯佩裡揭開了左右腦分工之謎的部分面紗。時至今日,人類從未停止過對大腦的研究。


在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人類已經能夠上天下海,但大腦仍然是人類認知的「黑洞」,人類對其認知非常之少。


1955年4月18日凌晨,理論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醫院去世。


病理學家託馬斯•哈維在對愛因斯坦進行屍檢時,將他的大腦取出並帶走。之後,他將其切成了240個小塊,分別貯存起來。就像許多人一樣,他希望知道為什麼愛因斯坦如此聰明。


▲託馬斯•哈維保存的愛因斯坦大腦


「可我們至今也未能找到答案。通過事後的研究,人們發現愛因斯坦的腦容量與常人無異,重量並不大,只是有一種神經膠質細胞較多。目前,人類對這種神經膠質細胞的功能了解並不完全,僅僅是知道它具有支持營養的功能。」沈政說。


「雖然現在,我們對於大腦已經有了一些認識,但是很有限。比如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獨有的意識,性格、價值觀都不同,但是人類為什麼會在意識方面產生個體差異,現在還說不清楚。」


「再有,做夢也是如此。我們現在誰也不能保證晚上一定會做夢,更不能預測做夢的內容,這是一個謎。」


如今,全世界都是試圖找到大腦之謎的答案。2013年,美國政府提出「推進創新神經技術腦研究計劃」;同年,歐盟推出了由26個國家參與的「人類腦計劃」;2016年,中國將「腦科學與類腦研究」列為「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


我們的大腦如此神秘,怎麼可能僅靠一個十幾道題的測試就揭開謎底呢?



答案:A

解析:美國心理生物學家羅傑•斯佩裡提出了左右腦分工理論,並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獎。他有一條結論是:一般來說,人的左腦對數字或文字的識別、認知、記憶要比右腦好10%左右,而右腦在圖像圖形處理上,則要優於左腦一些。

相關焦點

  • 刷屏「左右腦年齡測試」原來是騙人的!左右腦理論和你想的不一樣
    「左右腦年齡測試」風靡朋友圈,到底科學不科學?「左腦負責語言、右腦負責圖像」的理論到底正確麼?「裂腦人」實驗是怎麼回事?A、記住一段數字或一段文字B、識別一張人臉C、記住一個圖形D、記住一段視頻(答案見文末)「天啊,我的左腦年齡好大!」,廖小凡(化名)說,做完朋友圈裡「看看你的左右腦年齡」測試之後,她得到了「左右腦年齡:39歲和22歲」的回覆。這款測試最近流行於網絡,但不久就因誘導分享被封。
  • 你被刷屏的「左右腦年齡測試」騙了
    據北京青年報報導,就在「左右腦年齡測試」小遊戲熱傳後,有網友發布了一張圖稱,有程式設計師「扒出了」這個小遊戲的測試代碼,其中出現了可以得出隨機數的代碼,稱左右腦年齡是隨機分配的數字,而並非是根據所出題目科學分析出來的結果。
  • 朋友圈的左右腦年齡測試,你信嗎?
    這兩天,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一個關於左右腦年齡的小測試刷屏了。
  • 科學網—別又被「左右腦測試」欺騙
    最近,微信朋友圈被一個心理學小測試刷屏了。只要回答幾個簡單問題,系統就能給出你的左右腦年齡,以及一段綜合評價。就在「左右腦年齡測試」熱傳不久,就有網友看出了其中的問題,根據大家上傳的測試結果,大多都是19+20、27+43、33+5這樣的結果,完全是大同小異。結果,有「好事」的程式設計師扒出了這個測試的代碼,原來它的結果顯示是隨機的。 心理學小測試向來是社交網絡熱衷的「遊戲」,如前些年那張「旋轉的舞者」,通過判斷舞者是逆時針旋轉還是順時針旋轉分析大腦類型。但這些測試幾乎無一例外的不靠譜。
  • 朋友圈的"左右腦年齡測試"你玩了嗎?原來……
    來源:網易新聞客戶端綜合北青網-北京青年報相信最近大家的朋友圈都被這個「左右腦年齡測試」給刷屏了
  • 別又被「左右腦測試」欺騙—新聞—科學網
    最近,微信朋友圈被一個心理學小測試刷屏了。只要回答幾個簡單問題,系統就能給出你的左右腦年齡,以及一段綜合評價。就在「左右腦年齡測試」熱傳不久,就有網友看出了其中的問題,根據大家上傳的測試結果,大多都是19+20、27+43、33+5這樣的結果,完全是大同小異。結果,有「好事」的程式設計師扒出了這個測試的代碼,原來它的結果顯示是隨機的。 心理學小測試向來是社交網絡熱衷的「遊戲」,如前些年那張「旋轉的舞者」,通過判斷舞者是逆時針旋轉還是順時針旋轉分析大腦類型。但這些測試幾乎無一例外的不靠譜。
  • 左右腦年齡測試刷爆朋友圈:真相吐血……
    的測試據說能夠測出人的左右大腦年齡,不少網友也紛紛在朋友圈曬出自己的測試結果。然而……有專業程式設計師研究這個測試的後臺代碼發現,無論你做出什麼選擇,最後得到的答案圖片都是隨機的!所以很顯然,這一測試並沒有任何科學依據。那麼,人體大腦到底是怎樣協同合作的?存不存在左右分工的問題呢?今天,就給大家科普一下!左右腦分工理論從何而來?
  • 「左右腦年齡」測試結果是假的嗎?是的!
    這兩天你的朋友圈是不是被一個「左右腦年齡」的測試刷屏了↓↓↓這個測試比較簡單回答幾個設定的問題便會生成一張顯示有左右腦兩個年齡測試結果的圖片還配有相關的文字解釋……大家的朋友圈裡不少人為此沾沾自喜或黯然神傷……然而今天各大官微紛紛出來澄清↓↓↓艾特在網上查閱了相關資料發現已有程式設計師研究出了測試代碼發現測出來的年齡只是隨機數程式設計師:答案是隨機產生的昨天,北青報記者聯繫到浙江一家科技有限公司的程式設計師陳先生,陳先生根據網址破解了測試代碼,稱這款測試最關鍵在於
  • 「左右腦年齡測試」別把娛樂當做科學(圖)
    近日,關於左右腦年齡測試結果的圖在朋友圈引發熱傳。只要通過掃描測試結果圖中的二維碼並回答幾個設定的問題後,便會生成一張顯示有左右腦兩個年齡測試結果的圖片,圖片的下方還配有文字解釋。有網友稱,同樣的答案會得到不同的分數,並質疑測試結果的真實性。有程式設計師表示,研究測試代碼發現,測出來的年齡其實只是隨機數。專家認為,左右腦年齡的測試沒有科學依據。(10月26日《北京青年報》)  「左右腦年齡測試」最近幾天很流行,經常在微信群和朋友圈裡見到,測試者往往信以為真,不僅認為自己的左右腦年齡存在差異,還把測試出來的結果曬給朋友看,希望他們也測試,互相比拼下。
  • 以刷屏朋友圈的左右腦年齡測試為例,論測試類病毒營銷是如何煉成的
    作為朋友圈最新熱點,左右腦年齡測試很簡單。只要通過掃描測試結果圖中的二維碼並回答幾個設定的問題後,便會生成一張顯示有左右腦兩個年齡測試結果的圖片,圖片的下方還配有相關的文字解釋。雖然數據顯示已有幾千萬人進行了測試,不過這種測試結果的真實性卻讓人不敢恭維。有程式設計師扒出測試代碼研究後發現,測出來的年齡其實只是隨機數。
  • 左右腦年齡測試刷爆朋友圈 專家:測試沒有科學依據
    有專家認為,有關左右腦年齡的測試沒有科學依據。  「這個男人的眼睛是在一條直線上嗎?」「立方體中的豎線和哪條橫線垂直?」「你能看到圖中的字母嗎?」「圖中哪個蒙娜麗莎是看向你的?」……只要通過掃描測試結果圖中的二維碼,並回答幾個設定的問題後,你就能得到一張顯示有左右腦兩個年齡測試結果的圖片,並且下方還有相關文字解釋。
  • 被誤讀的左右腦分工理論,趕緊來看看吧!
    近日,關於左右腦年齡測試結果的圖刷爆朋友圈。但不久,便有網友稱,同樣的答案會得到不同的分數,並質疑測試結果的真實性。相關專家認為,有關左右腦年齡的測試沒有科學依據,左右腦沒有分工,從事複雜活動時實為左右腦協同操作。
  • 左右腦年齡測試火了!到底準不準?程式設計師這樣說...
    相關專家認為, 有關左右腦年齡的測試沒有科學依據,左右腦沒有分工,從事複雜活動時實為左右腦協同操作 。▲ 熱傳的左右腦年齡測試結果左右腦年齡測試刷爆朋友圈「這個男人的眼睛在一條直線上嗎?我的結果是,左腦33歲,右腦5歲。」近日,一則關於左右腦年齡的測試「刷爆」朋友圈。有不少網友曬出自己的測試結果,並配上了一些調侃的文字。
  • 左右腦優勢測試
    以下是左腦右腦測試圖,可以測試你的大腦思維類型是左腦型思維者還是右腦型思維者。  看看下面這張圖,你就知道自己屬於左腦型思維者還是右腦型思維者了。快進行左右腦測試吧!  如果你看到的左腿站立,右腿順時針(從上看)旋轉,說明你屬於右腦型思維;如果看到的是右腿站立,左腿逆時針旋轉,則屬於左腦型思維。
  • 左右腦年齡測試刷爆朋友圈 專業人士:無科學根據
    「左腦和右腦的年齡差,整整差了一個我。」近日,關於左、右腦年齡測試結果的圖在微信朋友圈熱傳——只要掃圖上的二維碼之後做幾道題,便會生成一張顯示有左、右腦年齡測試結果的圖片。專業的網際網路程序開發人員表示,這個結果其實是隨機的,並沒有科學依據。醫學專業人士表示,大腦是沒有所謂的年齡的,左腦和右腦雖然分工不同,但複雜的工作都是協同完成的。
  • 能測出左右腦年齡?教授:大腦不存在左右分工問題
    相關專家認為,有關左右腦年齡的測試沒有科學依據,左右腦沒有分工,從事複雜活動時實為左右腦協同操作。 左右腦年齡測試刷爆朋友圈 「這個男人的眼睛在一條直線上嗎?我的結果是,左腦33歲,右腦5歲。」近日,一則關於左右腦年齡的測試「刷爆」朋友圈。有不少網友曬出自己的測試結果,並配上了一些調侃的文字。
  • 左右腦測試:測測你是左腦型,還是右腦型?
    在安迪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她既有理性思維的加持,也有著感性思維的細膩和耐心,仿佛自帶「吸鐵石」一樣,不僅收穫「四美」的友誼,還不動聲色俘獲了奇點和小包總。 生活中,雖然我們大部分人也都是左右腦的結合,但兩者往往比例失衡: 極端右腦型容易被情緒操控,無法理性思考,就像邱瑩瑩一樣,一失戀就情緒失控,把姐妹們得罪一遍; 而極端左腦型難以維繫親密關係,
  • 左右腦測試小程序的真正邏輯
    "result": [{            "store": "9-12",            "result1": "左腦:11歲 右腦:33歲",            "result2": "你的左腦年齡是11歲,這導致你思考問題的方式和其他多數人不同,更側重直覺和感知能力,充滿靈性。身邊許多人無法理解你為何不需要做縝密的推斷就能得出解決方案,但事實證明你做事的方法往往最終能夠奏效。
  • 左右腦與學習-如何讓左右腦平衡發展?
    你是左腦型的,還是右腦型的?來測試一下吧。 左腦與右腦對於學習的影響我們經常聽說腦分左腦和右腦之說,在街道邊經常看到「右腦開發」或是「全腦開發」之類的輔導機構。那到底左右腦都是幹嘛的呢?都有哪些優勢?右腦的優勢在於:空間、音樂、藝術、直覺,注重全局、綜合、完形,易感和感性,同時也是靈性的、感受力強的。所以,左腦型的孩子容易接受新東西,空間概念較強,喜歡以直覺的方式處理信息,善於把握整體,喜歡靈活的規則和活動,需要自律訓練,喜歡趣味性、形象性的學習。由於右腦主要負責直觀的、綜合的、幾何的、繪畫的思考認識和行為,它承擔的形象思維功能在人的思維活動中起頭至關重要的作用。
  • 發個左右腦測試,就代表我是弱智了?
    刷屏了吧,然後也應該被「你被「左右腦年齡測試」騙了!」之類的文章刷屏了吧。如果沒有,反思一下為什麼所有人都把你拉黑屏蔽了。哈哈,開個玩笑。這就是個小測試,做幾道題然後得出你的左右腦「實際年齡」,最後還有一大段誇你的話,什麼「你實在是太完美了」「你簡直就是無懈可擊」,讓你忍不住分享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