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平均壽命83歲,高居世界第一,憑的是什麼?

2021-01-21 合巨企業

東北亞小鋪

講述東北亞地區美食、文化及風土人情

今天小二就通過中日飲食文化上的差異

來分析一下日本人高壽命的原因


中國和日本都屬亞洲東北部國家。從很早以 前中國的飲食文化就已經對近鄰日本有了潛移默化 化的影響,因此兩國在飲食文化上存在著一些共同點 之處。但是,由於兩國地理位置及風俗習慣並不同 因素影響,造成兩國飲食理念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存在較大的差異。深入探究中日兩國飲食的差異,對促進中國飲食文化的良性發展,意義重大。

一、中日飲食觀念的差異

中國人常說「民以食為天」,從文字中就可以 看出飲食在中國人心目中的位置。中國中央電視 臺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國》生動地表現出中國飲 食文化的深奧精微和中國人對飲食的珍視。中國人的飲食追求是「美味享受,飲食養生」,食物的好壞,味覺永遠是非常重要的。評價佳餚時一般 用「色、香、味」作為標準,雖然在「色、香、味」的排 序中位在最後,但一般如宴請賓客時,常常會先 說:今天的菜不知道合不合您的口味,而絕不會 說:菜的營養價值不高,不夠精美等。


日本人早期的傳統思想意識觀念認為做飯做 菜是下等人才會做的工作,上不了大雅之堂,因此 飲食文化在日本早期不被人們重視。日本人口多,面積小,保護環境、不破壞自然景觀是自古以來的風俗。日本人習慣於傳承先人留下的美,飲食時也表現出含蓄、內斂的美。日本菜餚很注重」形」,常常將烹飪出來的菜餚作為自然景物中的鮮花或風景,但是不注重什麼滋味,不以香氣誘人,而以神思為境。


二、中日飲食文化禮儀的差異

中國和日本兩國的飲食文化禮儀也存在較大的差異。中國人招待親人朋友,習慣於提前幾天邀請,客人應邀赴宴一般比約定時間晚到5分鐘左右,這樣主人有充足的準備時間,免得客人先到產生的尷尬。主人和客人在席位的安排上,客人要根據自己的年齡、職位、輩分等選擇相應的座位。


一般情況下,主人坐在靠內、離門口最遠的地方,年齡、職位、輩分低的人坐在離門口最近的地方。菜上到桌後主人先行品嘗,主人用專用筷子為客人布菜,以表示熱情好客之意,客人表示謝意之後再食用,主人和客人之間彬彬有禮,洋溢著和 諧氣氛。中國菜餚的特點是品種多、菜量大,上菜順序為開胃菜、主菜、小點心、水果。通常主食為米飯,在宴請中一般處於從屬地位。在中國,客人故意吃剩下表示「飯菜豐盛」,主人「招待周到」, 主人認為「宴請成功」。2012年以來,國家倡導把 點的菜全部吃光,拒絕鋪張浪費力行節約的「光碟行動」,使中國人飲食浪費現象大為改變。


日本人邀請客人時通常會提前一個星期當面去邀請,而且會至少提前一兩天再次確認。客人如果不能準時到達,需提前通知主人,日本人赴宴非常講究準時。在坐席的選位上中日兩國之間有很多相近的地方,如會把主賓讓位到宴席的正位的地方,也有從職位、輩分的高低、年齡的大小等 方面安排客人的坐席。日本的宴請通常從「幹 杯」開始,喝過主人倒的第一杯酒之後,說聲我 「領受了」客人才能進食,用餐時不可將菜放入飯碗中,不能用筷子為客人布菜等。在日本就餐的順序多以清淡的菜餚為先, 如先吃一些冷食或涼菜,之後才是炒菜或燉菜,最後以甜食結束。日本的食量以適度為準,花樣精緻種類繁多,但每碟的分量較少。日本人講求適度原則,以「吃淨」為禮。日本人在餐後,通常向 主人說一聲「謝謝您的款待」。客人在被招待後的24小時之內,用給主人打電話等方式表示感謝。

三、 中日飲食在烹調及食材選擇上的差異

製作中國菜餚除了要具備豐富的知識和熟練 烹飪技巧外,每種菜餚所取的原料,包括主料、配 料、輔料、調料等,都有很多規則。


原料在考慮其 品種、產地、季節、生長期等因素外,還要根據菜餚 風味,對選料進行特殊處理。每一菜餚都要經過較長時間的烹調,原料要經過煮、煎、滷、炸、炒、 燉、烤等多道程序才能達到烹飪的效果。


中國飲食食材選擇上非常廣泛,水中的、地下 的、地底的、天上的、植物的、動物的、天然的、人工 培植的都可以成為中國飲食食材。

日本人經常食用冷菜即以生、冷、清淡的飲食品味為主,其主要目的是注重發揮材料原有的味道,所以生吃成為了最好的選擇。


為了保持食物的原味,例如日本的菜餚最負盛名的是生魚片, 鮮魚不經加工,只蘸佐料直接食用。日本飲食烹調及食材選擇上與中國的差異非常大。

四、 中日酒文化的差異

說到中日飲食文化,不能不提及中日的酒文 化。中國很早就已經學會了釀酒,酒文化更是中 國飲食文化的組成部分之一。其不但承載著中華民族精神文化的價值,同時還在文學詩歌、政治經濟、人生哲學、藝術生活等方面得到了充分體現。中國酒主要有白酒、葡萄酒、啤酒、黃酒、藥酒等, 但是最為中國人青睞的是白酒,中國白酒在國內外享有盛譽。中國人在日常飲食中習慣舉杯敘情,喝個痛快。無論是年節假日還是喜事臨門,或是朋友家人的久別重逢,酒常常起到調節人際關係,培養和促進人與人之間感情的作用。


中國人飲酒時,雙方一定要乾杯並且喝乾來表達對對方的敬意,否則視為失禮。作為主人招待客人時,應把客人喝到盡興以表示誠意,所以中國人喜歡互相勸酒,但喝酒時在餐桌上避免喝醉, 直到用餐結束必須保持清醒,如果在餐桌上喝得大醉,是非常尷尬的事情。

日本的酒文化最初也是由中國傳到日本的, 由於歷史經歷和社會的變遷,近年來中國和日本飲酒存在很大的差異。清酒是日本人最主要的酒品,清酒的原料是秋季收穫的大米,經冬季發酵釀 制而成。日本人飲酒時,雙方也要乾杯,但所謂的乾杯是舉起杯子示意後適量飲酒,不需喝乾,可以按照自己的酒量隨意飲用。


與中國人相反,日本人通常不互相勸酒。在餐桌上喝得酩酊大醉會是 一件非常嚴重的失禮的事情,而具有一定自治能 力不去貪杯的人會被認為可以信賴。

五、中日飲食習慣的差異

中國人對於飲食文化有著執著的追求,歷經 久遠、深奧精微,從食材的發掘、食物的製作、再到 「色、香、味」等各個方面積累了大量的物質資源和精神寶藏,中國的飲食文化是全方位、深格調、 多層次的文化。偉大的革命家孫中山先生在《建 國方略》中指出:"中國近代文明進化,事事皆落人後,惟飲食一道之進步,至今尚為文明各國所不及。中國所發明之食物,固大盛於歐美。


而中國烹調法之精良,又非歐美所可並駕,昔日中西未通市以前,西人只知烹調一道,法國為世界之冠。及一嘗中國之味,莫不以中國為冠矣"。這是因為,中國的烹飪方法,十分注重整體效果,豐富而又和諧,多樣而又統一,帶有濃鬱中國哲學的調和色彩和寬容性。

日本飲食文化反映了日本民族的文化、性格、 精神與情感。日本是個單一民族的國家,除了在二次大戰後被美軍佔領過之外,歷史上從未受過外族的入侵和佔領,生活的社會環境比較單 一。


由於日本國土面積小,四面環海,物產資源比較匱乏,形成了食物生吃、少油、清淡、保持食 物的原味的飲食習慣。

任何事情都有它的兩面性,當我們為中國飲食文化而驕傲的同時,必須注意其中問題的存在。近年來,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人們注意到,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日本人平均壽命為83歲,位居世界第一,其主要原因與飲食相關。

日本人多將食物生食、少油為主。研究表明, 生鮮的食物營養最為豐富,反之食物經過多道烹飪的製作,部分營養會受到破壞。中國人通常喜歡燻制食品或是含有高蛋白、高熱量的食品,有害身體健康。


日本人的傳統食材是大豆產品、海草、 魚類、蔬菜等。大豆不含膽固醇,並可以降低人體膽固醇,減少動脈硬化的發生,預防心臟病。同時,大豆中還含有一種抑胰酶的物質,它對糖尿病有一定的療效,因此大豆被營養學家推薦為防治冠心病、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的理想食品。褐藻糖膠是海草的成分,除了能提高免疫力和抗高血壓的作用之外,還能誘導癌細胞自然死亡,在癌症治療領域備受關注。

魚不僅味道鮮美,而且營養價值極高,所含蛋白質屬於優質蛋白,人體吸收率高。魚含有豐富的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 維生素D等維生素和鈣、磷、鐵等礦物質,魚肉中脂肪含量低,而其中Q-3脂肪酸具有降糖、護心 和防癌的作用。魚、蔬菜和大豆搭配的飲食低脂肪低卡路裡,營養豐富均衡。


總之,中國千百年來積澱下的飲食文化雖深入人心,但是其負面影響必須轉變,學習日本飲食 文化中的可取之深奧精微,從食材的發掘、食物的製作、再到 「色、香、味」等各個方面積累了大量的物質資源 和精神寶藏,中國的飲食文化是全方位、深格調、 多層次的文化。


偉大的革命家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中指出:"中國近代文明進化,事事皆落人後,惟飲食一道之進步,至今尚為文明各國所不及。中國所發明之食物,固大盛於歐美。而中國烹調法之精良,又非歐美所可並駕,昔日中西未通 市以前,西人只知烹調一道,法國為世界之冠。及 一嘗中國之味,莫不以中國為冠矣"。這是因為,中國的烹飪方法,十分注重整體效果,豐富而又和諧,多樣而又統一,帶有濃鬱中國哲學的調和色彩和寬容性。


相關焦點

  • 日本平均壽命創新高 男性80.98歲女性87.14歲 居世界第二
    人民網東京7月31日電 據日本時事通信社報導,日本厚生勞動省27日公布了2016年日本人的平均壽命,男性為80.98歲,女性為87.14歲。相比上一年,男性的平均壽命增加了0.23歲,女性增加了0.15歲,均創下最高紀錄。
  • 日本人運動量少,為什麼平均壽命是世界上最高的?答案只有一個字
    生、老、病、死是我們每個人的自然生理規律,任何人都是無法逆轉的。然而,每個人的壽命的長短是確實不同的,當然這主要是取決於個人的身體素質。特別是到了40多歲,我們會發現養生這件事是越來越重要了,因為中年人的內臟已經不像以前那麼健康興奮了。
  • 美國歷屆總統老得快但長壽 平均壽命73歲
    (資料圖片)研究表明美國歷屆自然死亡的總統平均壽命73歲據新華社電曾入主白宮的美國總統們比常人有著更多的煩心事,有著更多需要決策的事務,而私人空間則更小,甚至常常擔心得捲入這樣那樣的醜聞漩渦……按常理,他們應當衰老得更快?不全對。美國一項研究表明,他們老得快但壽命長。
  • 安徽人平均壽命75.08歲 女人比男人平均多活5年多
    安徽人平均壽命75.08歲(資料圖)你知道安徽人平均壽命是多少嗎我省常住人口中,平均預期壽命為75.08歲,其中,男性72.65歲,女性77.84歲。這意味著,安徽的女人平均比男人多活了5年零2個月。安徽人平均壽命75.08歲平均預期壽命是反映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標。據六普數據測算,我省常住人口中,平均預期壽命為75.08歲,其中,男性72.65歲,女性77.84歲。
  • 正常人活到多少歲算長壽?其實說實話,能夠活到這個歲數就很幸福了!
    日常生活中,當我們談到長壽時,相信很多朋友很容易會想到日本,畢竟日本是公認的世界上人均壽命最長的;的確,日本是出了名的「長壽國」,並且在相關調查數據中顯示,日本人的平均壽命一直在增長;根據2014年的統計顯示,日本女性的平均壽命在86.8歲,連續三年都是世界第一;而日本男性的平均壽命在80.5歲,也是位居世界第三;而我們國家的平均壽命則是在
  • 正常人活到多少歲算長壽?其實活到這個歲數,就很幸福了
    一般說到「長壽」,大家很容易先想到的都是日本,認為日本是世界上人均壽命最長的。日本確實是出了名的「長壽國」,他們國內的調查也顯示,日本人的平均壽命一直在增長,2014年的統計顯示,日本女性平均壽命86.8歲,連續三年居世界第一;日本男性平均壽命80.5歲,居世界第三。
  • 人活到多少歲才算長壽?70還是80?不瞞你說這個歲數就很好了
    古人云:人命天註定,半點不由人,其實這是錯誤的說法。隨著生活水平質量提高,再加上一些越來越發達,長命百歲已經不是難題。每個人都希望自己進入中老年期後能衣食無憂,甚至希望四世或五世同堂,但有的人中年時期就丟失寶貴生命。關於長壽人們不要太執著於其年齡,到底是活到70歲還是80歲算長壽呢。
  • 人活到多少歲才算長壽?能活到此歲數就已經算好命了,別一味貪多
    生老病死是每個人必經的過程,這是不可逆轉和改變的事實。但人類從古至今,都在追求改善「老病死」這三件事的方法,試圖追求「長生不老」。即便不能長生不老,也希望自己能夠儘可能的長壽。那麼,究竟人活到多少歲,才稱得上長壽呢?人活到多少歲,才稱得上長壽?90歲?100歲?
  • 人活到多少歲算「好命」?專家說是這個歲數,你認同嗎?
    說到人活到什麼歲數算是好命,不同的人肯定有不同的見解。有的人可能會認為當然是越長壽越好命,能夠活到一百歲,見證一個世紀的變化算是好命。有的人可能不這麼想,認為世上的煩心事太多,活到六十歲安然的離去才算是好命。那麼人到底活到什麼歲數才算是「好命」呢?不妨來看看專家怎麼說的。
  • 死法最慘的日本人:近距離遭受核輻射後,醫生為其強行續命83天
    當時被送往醫院的時候,大內久因遭受了核輻射,全身各個器官都開始衰竭,但由於這是一個罕見的病例,醫生還是全力相救,讓他強行多活了83天,但這83天對大內久來說是非人的折磨,他堪稱死的最慘的一個日本人。
  • 男性平均壽命72歲,65歲退休工作幾十年,為了這7年值得嗎?
    男性的平均壽命,在今天來看大約是72周歲左右,那麼如果65歲退休,在自己工作了幾十年以後,僅僅只能夠活7年的時間,那麼為了這7年時間,我們交那幾十年的養老保險值得嗎?這個問題最近有小夥伴向我提出,當然我也仔細思考了一下,但是我依然覺得繳納養老保險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 最新全球權威癌症數據顯示:肝癌高居我國癌症發病率第5位,死亡率第...
    編者按:近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布了2020年最新全球癌症負擔數據,分析了全球185個國家的36種癌症和所有癌症監測點匯總的癌症發病率和死亡率。數據顯示:乳腺癌新發病例數快速增長,取代肺癌成為全球第一大癌症。2020年我國癌症新發病例數及死亡病例數均位居全球第一。
  • 42歲獼猴獲金氏世界紀錄!世界上7大最長壽的寵物
    獼猴「勤子」(京都新聞)【海外網5月15日編譯報導】日本京都市動物園14日宣布,園內一隻42歲的獼猴「勤子」(音譯)被吉尼斯認定為世界上最高齡的人工飼育獼猴。據日本《京都新聞》消息,獼猴「勤子」於1978年出生在京都市動物園,生育過10隻小猴。它目前和其他2隻高齡獼猴一起住在類人猿區的「老猿之家」中,每天曬曬太陽,理理毛,悠閒度日。園方稱,人工飼育的獼猴平均壽命在15年左右,此前吉尼斯紀錄的獼猴最高年齡是40歲。今年(2020年)春季,園方把「勤子」的出生證明、飼養記錄等送至吉尼斯。
  • 100人中就有26人沒頭髮?是什麼讓日本成為亞洲第一禿?
    說起日本的街頭風景,亮亮的地中海也算是別具一格。數據顯示,四個日本人中就有一個面臨禿頭造成的十萬點傷害。高達26%的禿頭率讓日本穩坐亞洲第一的寶座。禿頭(ハゲ)一詞,甚至成為了日本罵人詞彙界裡的佼佼者,和八嘎(バカ)、畜生(ちくしょう)等並列,成為殺傷力強大的罵人用語。
  • 日本最長壽老人迎來118歲生日:所有的猝不及防,都是蓄謀已久
    世界最長壽老人迎來118歲生日據日本媒體報導,被金氏世界紀錄組織認定為「全球在世最長壽老人」和「全球在世最長壽女性」的日本老人田中力子在本月2日迎來了118歲生日。這位名叫田中力子的老奶奶出生於明治36年(1903年),也就是說她歷經了,明治,大正,昭和,平成,令和這五個年號,見證了五位日本天皇和整個世界的118年的發展史!
  • 世界第一個見到太陽的島國,全國僅十萬人,當地人卻活不過60歲
    現在對於看日出這一日常小事,都有可能成為許多人較為奢求的事,因為對於平日的生活當地,大多人都忙碌在自己的工作當中,平日加班就到很晚,加上睡眠不足,誰有時間特意爬起來看日出呢?
  • 日本人普遍不運動,為何還全球最長壽?答案僅1個字!
    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最新發布的全球平均壽命統計,日本成為全球男女最長壽的國家,女性平均壽命87.26歲,男性則為81.09歲。 有趣的是,日本人卻並不愛運動,普遍沒有健身習慣。
  • 鄧超兒子太會長了,9歲憑長相風靡日本,網友喊話:等你長大
    談到鄧超,大家可能第一印象就是他之前參加的跑男,鄧超也是因為跑男節目的播出後才變得出名。鄧超與孫儷已經結婚多年,並孕有一兒一女。談到鄧超,大多數的粉絲還是從跑男認識他的。鄧超在跑男中的表現得到了很多粉絲的喜愛,鄧超的孩子也得到了粉絲的關注。早在鄧超參加跑男前,就與孫儷孕有一子,今年已經有九歲了。孩子的父母長得秀美,孩子自然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 人活到多少歲算長壽?男女的標準不同,能達到或就算有福之人了
    古人云「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乃去,而盡終其天年」,天年就是一百歲,在古人眼中,活到100歲才算是長壽之人。那麼,對於人類來說,真的只有活到100歲才能算是長壽之人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古人的要求實在有些嚴苛了,活到100歲已經可以算是超級長壽了。人活到多少歲,算是長壽?
  • 我國人均壽命77.4歲,這才是真正的發達國家
    大家心知肚明,可能有人要說,美國今年預期壽命下降了三歲,完全就是新冠疫情惹的禍,你想新冠疫情,現在造成美國快40萬死亡了,而大量死掉的人,都是身患各種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將近40萬老年人的離去,大大拉低了美國的平均壽命,才讓美國的預期壽命一年,就降了三歲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