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當我們談到長壽時,相信很多朋友很容易會想到日本,畢竟日本是公認的世界上人均壽命最長的;的確,日本是出了名的「長壽國」,並且在相關調查數據中顯示,日本人的平均壽命一直在增長;根據2014年的統計顯示,日本女性的平均壽命在86.8歲,連續三年都是世界第一;而日本男性的平均壽命在80.5歲,也是位居世界第三;而我們國家的平均壽命則是在75歲,雖然看起來不是很低,不過並不是名列前茅的。
另外,根據2015年的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全世界人均的預期壽命最長地區是我國的香港,數據中顯示香港人均預期壽命在83.74歲;其中女性的平均壽命在86.58歲,男性平均壽命在80.91歲,無論男女的平均壽命都是世界第一。而我國內地人的人均預期壽命則是75.43歲,在全世界中僅僅佔據著第71位。這裡給大家解釋一下人均預期壽命是什麼意思,它和人們的實際壽命不同,是以當年死亡率作為基礎計算的,從出生開始不發生意外可以活到的年齡歲數。
所以我們可以大致推論出來,如果不發生意外的話,我國的人民能夠活到75歲是屬於正常的;若是我們從全世界範圍來看的話,那麼活到80歲就已經算是長壽了。不過對於每個人而言,長壽其實並不是最為重要的,畢竟每一天的生活才是我們最為真實和寶貴的經歷,如果你每天都生活在痛苦和不安當中,那麼就算你長生不老又有什麼用呢?
相信很多人都認為,那些擁有得天獨特地理條件的人,更加容易長壽,比如我們經常聽到的長壽村,人們經常是生活在山清水秀的地方,並且經常是無憂無慮的,就像是生活在了人間天堂。然而現實是很打臉的,因為在北京、上海這些一線城市,人均壽命是82歲;那麼你可能就會感到疑惑了,香港也是一個寸土寸金、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很大的地方,甚至居住環境還不如內地很多的城市,為什麼他們的平均壽命會這麼長呢?
其實這正好能夠反映出一個事實,那就是高收入地區的人要比低收入地區的人要長壽,並且更多的是「健康長壽」,換言之就是生活質量高。其實理解起來也很簡單,生活條件好了,收入水平高了,醫療水平高了,人們的健康意識更高了,在很多非傳染性疾病的檢測和管理方面也做的更好,往往能夠早發現早治療。比如在50歲後高發的各種癌症這類「老年病」;雖然經濟越發達的地方,癌症發病率也很高,不過因為醫療條件較為發達,所以越容易早發現早治療,從而降低死亡率。
並且根據相關數據顯示,越是貧困的地方,出現犯罪、酗酒、傳染病的風險就更大,並且醫療條件也很簡陋,所以這也就導致人均壽命往往連本國的平均水平都很難達到。所以像北京、上海、香港這些地區,甚至日本這類發達國家,不僅醫療條件更加完善,他們通常也會更加重視空氣汙染、霧霾的治理、其中管控最嚴的就是吸菸了。
控煙能夠幫助遏制很多慢性疾病的源頭,可以說日本和香港是目前控煙做得最好的地方;在香港的公共場所吸菸,會直接被罰款5000港幣,折算成人民幣就是4000多;而在日本,被發現在公共場所吸菸,那麼懲罰手段也是很誇張的;在我們身邊,室內吸菸、公共場所吸菸、甚至在禁菸場所吸菸,都是很常見的事情;一個人吸菸就會帶來二手菸,三手煙,不僅會影響到自己的身體健康,還會影響到其他人的身體健康,這樣健康長壽根本就是一種奢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