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報導
2月5日,「上市公司現金分紅專項說明會」在上交所舉行。新華網對本次活動現場直播,圖為直播現場。
各位網友、投資者,各位上市公司董事長、董秘,各位投服中心、媒體、行業分析師代表們,大家下午好!感謝各位撥冗參加「上市公司現金分紅專項說明會」。我是來自新華網的孔亮,很高興為大家主持本次說明會。現金分紅是上市公司回報投資者的重要方式,為長期機構投資者參與公司治理、積極發揮作用提供平臺,進一步促進價值投資良好風氣的形成。近年來,中國證監會和上交所非常重視上市公司現金分紅,2013年,上交所出臺《現金分紅指引》,在充分考慮投資者回報和公司發展平衡的基礎上,首次提出分紅比例達到合併報表淨利潤30%以上的倡議,向市場傳遞了現金分紅的最佳行為規範。《指引》實施至今,滬市公司現金分紅的連續性和穩定性進一步加強,滬市公司分紅總體比例始終維持在30%以上的水平,分紅總金額穩定在6000億元以上。同時,也湧現出了一批長期、穩定、高額分紅的藍籌公司,如中國神華、中國中車、福耀玻璃、上汽集團等。但我們也注意到,仍有少數上市公司長期未分紅。客觀來看,這些公司絕大多數長年不具備分紅能力,部分公司雖然個別年度具備分紅能力,但由於現金流緊張等各種主客觀原因未在當年分紅。目前,市場上對滬市長期不分紅公司的實際情況可能存在一些盲區或誤解。因此,我們希望通過召開本次說明會,解答投資者和媒體的疑惑,回應市場質疑,營造鼓勵現金分紅的市場氛圍。下面介紹參加本次說明會的五家上市公司領導,他們分別是:澳柯瑪董事長李蔚、董事會秘書王英峰,聯美控股董事長蘇壯強、董事會秘書劉思生,東安動力董事長陳笠寶、董事會秘書王江華,陽泉煤業董事長王強、董事會秘書成曉宇,標準股份董事長朱寅、董事會秘書鄭璇。 再次感謝5家上市公司的支持。
圖為「上市公司現金分紅專項說明會」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大廳舉行。
本次說明會通過新華網、央視財經客戶端、上證路演中心全程直播。 首先進行今天現場說明會的第一個環節,由5家上市公司分別介紹公司目前經營以及近年來分紅的情況。需要提醒的是,每家上市公司介紹時間為8分鐘。下面先請澳柯瑪公司董事長李蔚做簡單介紹。
各位媒體的朋友大家好!下面我來介紹一下澳柯瑪股份有限公司的情況。澳柯瑪股份有限公司是2000年9月上市的。圍繞打造智能主業核心競爭力,形成了涵蓋了家用製冷、裝備冷鏈,以及O2O營銷平臺,推動公司業務模式和經營模式的轉型升級。
公司自上市以來,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以及中國證監會、上海證券交易所的規則開展工作,嚴格遵守各項要求。近幾年公司一直未進行現金分紅,主要原因是根據章程規定,公司不符合實施現金分紅的條件。公司章程規定:「公司利潤分配以母公司可供分配的利潤為依據,並遵守合併報表、母公司報表可供分配利潤孰低進行分配的原則」,並據此規定了現金分紅具體條件。基於公司近年來合併未分配利潤一直為負數(截至2016年底,公司合併未分配利潤為-22081.15萬元),根據上述章程規定的孰低原則,公司並不具備實施利潤分配條件,因此未進行現金分紅。公司章程之所以制定如此分紅條件,主要是股東為支持上市公司持續穩定長期發展,在當時的資本市場環境下,基於審慎原則,為避免出現利潤超分情況,從而導致上市公司現金不足而制定的。同時,公司已根據相關規定,在歷次年度股東大會前,舉行了投資者業績說明會。
為回報股東,回報投資者,公司積極實施非現金分配策略。2017年7月下旬,為響應中國證監會及上海證券交易鼓勵上市公司進行現金分紅的精神,結合公司實際情況,為回報股東,完善分紅機制,經公司董事會與包括大股東在內的部分股東溝通,並充分聽取獨立董事等各方的意見,在證券監管部門的指導下,公司啟動了章程中有關利潤分配條款的修訂工作。本次章程修訂刪除了有關利潤分配「孰低原則」規定,並調整了現金分紅具體條件,為公司今後實施現金分紅掃除了制度障礙。根據新修訂草案:「公司累計可供分配利潤為正,當期實現的可分配利潤為正,公司現金流可以滿足正常經營及持續發展需求,且無重大投資計劃或現金支出事項時。
上述章程修訂事宜已於2017年8月17日經公司七屆二次董事會審議通過。同時,公司擬於近期召開董事會發出股東大會通知,將本次章程修訂事宜提交股東大會審議。2018年起,公司將嚴格按照修訂後章程規定進行現金分紅。以上情況向各位作一個說明,謝謝。
圖為「上市公司現金分紅專項說明會」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大廳舉行。
各位投資者、投服中心代表、媒體朋友,大家好,我代表東安動力向投資者及媒體對公司的關注表示感謝。東安動力作為一家上市比較早的企業,一直比較注重投資者回報工作,我主要講兩方面: (一)公司上市之初曾連續九年分紅 公司包括首發上市共融資兩次,募集資金9.1億元,從1998到2005年公司連續9年分紅,每10股每年派發最低1元,最高2.5元,累計現金分紅5.6億元,佔募集資金總額的61%。公司有分紅的傳統,只要有能力,公司還是儘可能回報投資者。 (二)公司近年來未分紅情況說明 2005年到2014年,公司主要產品汽車發動機受制於市場競爭,產品毛利率一直維持較低的水平,2013年毛利率曾降至—1.42%,公司本部僅在2010年實現本部盈利。2012、2013年,公司還曾因為連續兩年虧損,股票在2014年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這期間,由於公司盈利基本都來自於投資收益,參股公司因生產經營需要也不能把全部盈利進行分配,而本部持續性虧損,但還需要維持運營,需要投資,因此,公司持續沒有進行現金分配。
2015年以來,公司產品老產品逐步退出市場,新產品逐漸生產,特別是在2016年,M系列發動機訂單大幅提升,為滿足市場需求,公司3年累計固定資產投資約2億元,以較低的代價完成了生產線由F系列向M系列的轉換,市場同類項目投資在10億元以上。另外,發動機銷量提高後,公司對流動資金的需求也有一定程度提高,近三年平均貸款規模約4.6億元。考慮公司資金比較緊張,因此,這三年也未進行現金分紅,公司盈利主要用於固定資產投資及補充流動資金。儘管公司未進行現金分紅,但也在切實維護全體股東利益,企業的健康成長是全體股東的最大利益。 最近幾年公司的經營質量大幅提升。 2011到2015年,公司本部每年經營性虧損平均約1.5億元,到2016年,通過開展產品及市場轉型、降本增效、精益提升等工作,本部實現了經營性盈利。測算,2017年,儘管公司發動機銷量較上年降低,主要是原材料價格大幅度上升。公司預計盈利3900-5500萬元。2017年,公司資產負債率進一步降低,兩金佔用大幅降低,產品毛利率進一步提高,目前已具備持續盈利的能力。 公司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有了進一步保證。
2011到2015年,公司本部每年經營性虧損平均約1.5億元,到2016年,通過開展產品及市場轉型、降本增效、精益提升等工作,本部實現了經營性盈利。測算,2017年,儘管公司發動機銷量較上年降低,主要是原材料價格大幅度上升。公司預計盈利3900-5500萬元。2017年,公司資產負債率進一步降低,兩金佔用大幅降低,產品毛利率進一步提高,目前已具備持續盈利的能力。 公司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有了進一步保證。 2014年以前,公司產品升級換代周期比較長,一個產品可以生產20多年,近年來,國家法規及市場競爭已促使產品的生命周期大幅縮短,產品一直在升級,這對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入長安集團後,通過幾年的努力,公司已具備這項能力,企業研發能力在小排量發動機行業處於國內領先地位。公司已完成了M系列增壓發動機及增程式發動機的開發,能夠滿足中期國家法規要求,並與車和家等新能源企業建立了合作關係,為公司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2017年度,公司已擬定了初步現金分紅計劃,正與大股東溝通,如有進展,公司將及時公告。 謝謝大家。
陽泉煤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原「山西國陽新能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9年12月30日,是由陽泉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作為主發起人,聯合山西宏廈等四家企業共同發起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7月5日,公司正式更名為陽泉煤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註冊資本24.05億元,本公司屬採掘業,主要從事煤炭的生產、洗選加工及銷售業務。公司於2003年8月21日掛牌上市,目前公司所屬分子公司52個。其中17個分公司,32個子公司,3個孫公司。
2014年公司原煤產量3,105萬噸,銷售煤炭5,481萬噸,煤炭綜合售價346.81元/噸,營業收入209.61億元,利潤總額11.18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9.89億元。2015年公司原煤產量3,320萬噸,銷售煤炭6,282萬噸,煤炭綜合售價242.33元/噸,營業收入168.64億元,利潤總額1.79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0.81億元。2016年公司原煤產量3,250萬噸,煤炭綜合售價259.17元/噸,營業收入187.01億元,利潤總額8.85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29億元。
從公司2003年上市以來,流通股募集資金123,000萬元。截止到目前為止,共向股東現金分紅353,905萬元,送股168,350萬元。其中:在2003至2011年,煤炭市場持續向好,公司業績優良,累計現金分紅256,984萬元。2012年下半年開始,煤炭銷售市場出現較大變化,煤炭產能過剩,市場供大於求,煤價持續下跌,公司盈利水平下降,但公司從維護投資者的權益出發,仍堅持進行現金分紅,2012年、2013年現金分紅9.7億元。2014年以來,煤炭價格繼續走低,2014年綜合售價噸煤346.81元比2013年425.85元降低79.04元,2015年綜合售價242.33元比2013年降低183元,2016年1-9月份綜合售價比2013年降低217元,公司收入、利潤急劇減少。同時,公司下遊鋼鐵、電力、化工等行業不景氣,應收帳款增加,2016年末比2013年末增加19.62億元。公司拖欠的工資和保險費金額較大,2016年末達7.97億元,加之整合兼併煤礦正處於技改收尾期間,公司購置固定資產和在建工程的投入較大,導致公司經營資金流入急劇減少,有息負債急劇攀升,資產負債率從54.70%增加到66.43%,財務費用大幅增加。
雖然2016年4季度煤炭價格漲幅較大,但當時我們對2017年煤炭價格走勢尚不明了,所以,從公司穩健經營的角度考慮,2016年我們未進行現金分紅。2016年四季度以來,煤炭市場逐步進入回暖期,2017年,公司安全生產保持穩定,煤炭價格較2016年大幅上漲。2018年1月30日,公司發布了2017年年度業績預增公告。公司2017年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預計15.66億元到17.16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預計增加113,700萬元到128,700萬元,同比增加265%到300%。
公司將根據中國證監會、上交所、公司《章程》的規定,高度重視現金分紅工作,履行應有的社會責任,積極回報廣大投資者。
各位與會的朋友大家下午好!下面我介紹一下標準股份的情況。標準股份前身上海惠工鐵工廠創立於1946年,1968年全遷陝西,1998年成立中國標準縫紉機集團有限公司,1999年組建西安標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本部位於西安,在上海、蘇州、德國擁有生產和研發基地,主要運營標準、威騰、海菱三大縫製設備品牌,形成了「四地三品牌」的產業布局,面向服飾、鞋帽、箱包、家具、家裝、汽車內飾等領域提供產品和服務。
2012年以來,國內縫製設備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時期。具體到公司,我們以往服務的大型服裝企業,從上規模、上設備轉向去庫存、去產能,國內市場從大城市、大產業集群轉到了區縣、轉到了鄉村,國際市場從中國等市場逐步向東南亞轉移。市場重新布局之後,品牌、品質導向變成了價格導向,這一變化與標準品牌服務於中高端和規模以上客戶的戰略定位有了很大偏差,導致公司營業規模和盈利能力持續降低。公司的經營遇到階段性困難,主營業務未能實現盈利。其中,2013年、2015年、2016年財務上體現為盈利,主要因政府收儲公司土地導致資產處置收益增加。公司近三年扣非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10243萬元、-8695萬元、-7359萬元。公司上述資產處置事項均經過董事會、監事會審議通過,公司獨立董事對上述事項發表了獨立意見,並經公司股東大會表決通過。大家可以通過上交所官網查詢公司的相關公告。
為扭轉公司經營的被動局面,公司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加大產業布局調整力度,持續鞏固公司在厚料領域的優勢,2013年公司出資4854萬元收購國內厚料領域技術領先企業標準海菱。2014年300萬歐元增資標準歐洲公司,用於加大創新技術的研究和開發。同時,近兩年持續推動標準海菱和標準歐洲的技術改造,投入約6000萬元遷址新建標準海菱廠房,投資約2900萬元為標準歐洲購地建廠。二是加大研發投入,推動產品結構調整。在市場以價格為導向的局面下,公司堅持中高端定位不動搖,通過西安、上海、蘇州、德國四地的資源共享、戰略協同,形成完善的、多架構的創新研發平臺,逐步提升威騰品牌市場影響力,加快標準品牌和海菱品牌技術更新速度,有效提升各品牌優勢產品的市佔率。三是持續推進公司品牌戰略,提升綜合服務能力。公司經過近年的規劃梳理,著力打造具有不同識別元素和不同市場定位、面向不同客戶領域的多品牌運營體系,形成了「標準」、「威騰」、「海菱」三大品牌。公司將不斷維護品牌形象,形成與之匹配的、覆蓋國內外市場的差異化營銷網絡布局,最終形成針對不同專業門類的方案解決能力。
我們公司《公司章程》中利潤分配政策是按照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3號—上市公司現金分紅》和上交所《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指引》等相關規定製定,經公司董事會及股東大會審議通過。按照有關規定和《公司章程》,公司制定年度利潤分配預案,經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後提交年度股東大會審議表決,並由公司獨立董事就利潤分配預案發表獨立意見。公司保證所有的利潤分配預案符合公司實際情況,符合相關法規和《公司章程》的規定,不存在損害投資者利益的情形。
分紅實施情況:截至2016年度,公司累計實施利潤分配9次,累計現金分紅2.73億元。我們2000年上市的時候,募集的資金是4.08億元。但公司2012年—2016年度未實施現金分紅,尤其是投資者關注的2015年和2016年盈利但未進行分紅,是我們必須正視的問題。具體而言,公司近年來未實施現金分紅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一是行業因素。公司所處的縫製行業是完全競爭行業,2010年行業階段性高峰過後,業內公司普遍經營發展困難,進而導致了以價格為主導的惡性競爭,公司也不能倖免。在此過程中,公司做了很多努力,諸如產品結構調整、生產成本控制、母子公司資源協同整合、銷售體系優化等等,但結果不盡如人意,主業未能實現盈利。二是財務因素。單純從財務報表上看,2012年以來公司確實有3年淨利潤是正的,表面上有條件進行現金分紅。但盈利的來源是資產處置產生的收益,不具有持續性,若進行現金分紅,無異於殺雞取卵,會對公司後續經營的現金流產生不利影響。並且,《公司章程》中有明確規定「非經常性損益形成的利潤不得用於現金分紅」。三是投資因素。本著持續發展和主業振興的理念,公司對標準海菱和標準歐洲進行投資,支持其轉型升級和創新研發,從而提升公司的整體盈利能力。公司未進行現金分紅,是將資金投入到再循環中,也算是為投資者的長遠考慮。從結果來看,投資反饋是正向的。標準海菱在厚料領域的影響力進一步提高,進入標準體系後毛利水平持續提升。標準歐洲的研發成果走在行業前列,銷售額也逐年增長。四是股東因素。公司未進行現金分紅,也是得到大股東的理解和支持。鑑於公司的發展現狀,公司大股東標準集團表示,要支持公司持續發展,儘快通過調整轉型扭轉不利局面,可以將未分配利潤留存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待走出困境後再行分配。 謝謝大家。
謝謝。接下來請聯美控股董事會秘書劉思生做簡單介紹。
聯美量子股份有限公司作為以科技創新為推動力的環保新能源綜合運營商,以環保新能源為導向、精細化管理為保障,在環保供暖、清潔能源、「網際網路+」能源管理三個業務領域不斷發展、快速擴張,已不斷開拓成為社會效益極高的可持續發展企業。公司主要從事節能環保新能源產業,經營範圍包括:供熱、供電、供汽、房屋租賃、市政建設、工程施工、物業管理。其中,供熱供電和接網收入是公司主要收入來源。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