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圖賴和鰲拜為代表的兩黃旗正直大臣,忠於皇太后和小皇帝

2021-01-09 開心娛樂寶典

縱談天下事,洞徹古今情,穿越歷史長河的重重迷霧,探尋塵封已久的時光典藏,我是百家號"開心娛樂寶典"的小編 。

多爾袞用高爵位拉攏正黃旗固山額真譚泰,以其進關徵剿農民軍有功,從二等昂邦章京超授一等公。譚泰見利忘義,立即投靠多爾袞,做他的忠實奴才。至順治七年冬,多爾袞逝世前後,譚泰在多爾袞面前紅得發紫,官運達到頂峰,被升任吏部尚書,復封一等公。這類害群之馬的出現,的確給兩黃旗帶來不小的危害。由於這些內奸的告密、讒言,為多爾袞提供了打擊黃旗大臣的依據,使忠於皇帝和皇太后的大臣受害。他們甚至狗仗人勢,竟敢輕視皇帝和皇太后。

有一次,福臨去圍獵,鞏阿岱、錫翰、內大臣席納布庫等人故意把他引上險峻崎嶇小路,自己去走平坦之路,以致駕前護衛巴海騎的馬失足。福臨不得已,只好下馬步行,鞏阿岱等三人看見,竟譏說:「年少不習騎射,連這樣的路、都下馬步行啦!」來誠心羞辱小皇帝。另一次圍獵時,福臨追射一隻子,席納布庫迎著福臨射箭,以至「箭皇上馬前」,將福臨置於險,他們對皇太后也相當冷漠,孝端皇后於順六年四月十七日去世,年二月奉送盛京昭陵。鞏阿岱錫翰競藉口有事,拒絕參加靈。

在多爾表軟硬兼施的攻勢面前,以索尼、圖賴和鰲拜為代表的兩黃旗正直大臣,始終堅貞不渝,忠於皇太后和小皇帝,保衛皇位,保衛兩黃旗的根本利益、不為多爾的威逼利誘所動。多爾曾企圖拉攏索尼、圖賴等黃旗大臣,入關前處罰豪格時,因為索尼、圖賴被豪格所恨,多爾獎勵了他們。順治二年,索尼晉二等子爵。但這二人並不動心,繼續忠實奉行黃旗大臣職守。有些王、貝勒、大臣,只知諂媚攝政王,而不尊崇皇上。尤其是多爾的哥哥英親王阿濟格,氣焰囂張,竟敢公然謾罵順治帝是「八歲幼兒」索尼毫不留情,報告攝政王,請給阿濟格處罰,多爾袞拒不接受。

多爾袞見索尼不跟自己一心,決定利用譚泰打擊尼。譚泰向多爾袞訐告:索尼認為多爾袞誇大了攻克北京的功勞,曾對人說:「所攻克的燕京不過空城座,剩下的只是流賊,何功之有?」譚泰還挖空心思地搜羅一些有影無蹤的雞毛蒜皮之事,揭發說:索尼曾以內庫的漆琴贈送人;又曾令僕人在禁門橋下捕魚;見庫院草豐,使牧者在院中秣馬;索尼罵他「背主」等。面對譚泰的言行,圖賴、鰲拜等兩黃旗大臣,都不給他作證。儘管如此,多爾仍以譚泰之言為證據,將索尼革職。圖賴是清開國名臣費英東的兒子,一生經歷多次大戰,勇冠三軍。他面對多爾袞的強權,無私無畏,鬥爭堅強而有力。

謝謝大家觀看,以上都是小編自己的一些看法,說的不對的希望大家不要笑話哦,多指教!喜歡的朋友關注加收藏!

相關焦點

  • 康熙皇帝同侍衛下棋連輸七局,十天後侍衛身亡,康熙感慨說出八字名言
    康熙皇帝面臨一個個對手,每擊敗他們,就能獲得豐富的經驗,讓自己迅速成長起來。 一、從龍入關的鰲拜,小康熙的第一個強大對手。 順治皇帝英年早逝,留下四大輔政大臣,索尼雖然資格最老,但是只會和稀泥。四人中只有鰲拜年紀最小,而且身負兵權,漸漸權勢大了起來。鰲拜擊敗蘇克沙哈後,遏必隆也倒向了鰲拜,鰲拜大權在握。
  • 輔佐康熙的四位大臣,除了桀驁不馴的鰲拜,你還知道其他三位嗎?
    順治帝福臨突然病逝,由於生前沒有冊立太子,他臨終時接受湯若望的建議,因玄燁出過天花具有免疫力而選其為繼承人,以遺詔的形式冊立玄燁為皇太子,同時指派四位大臣輔政,除了桀驁不馴的鰲拜
  • 最鍾情於娶小姨子的皇帝康熙,他共娶了幾位小姨子呢?
    康熙老爹順治臨終前給他留下了四大輔政大臣分別是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和鰲拜,順治去世後鰲拜勢力極大,索尼年紀老邁即使想壓制鰲拜也是有心無力,蘇克薩哈與鰲拜素來為政敵,但是也抗衡不了鰲拜,而遏必隆則是黨附鰲拜,所以康熙繼位之初政治局勢非常微妙。
  • 11歲入宮 21歲生下皇子後難產而死 皇帝念念不忘 三年內未立皇后
    孝誠仁皇后,1654年2月3日出生,赫舍裡氏,康熙帝原配妻子,滿洲正黃旗人,輔政大臣索尼孫女,領侍衛內大臣赫舍裡·噶布喇之女,妹平妃。孝誠仁皇后赫舍裡氏,是康熙皇帝的元配,康熙四年九月初八日跟康熙大婚,崩於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日(1674年6月6日)。
  • 中國歷代這七位傀儡皇帝,成功逆襲,康熙僅排第二,第一讓人佩服
    作為傀儡皇帝的,一般都是先皇突然駕崩事出突然,或者沒有子嗣,又或者皇帝本身就軟弱,受制於人,死後自己的子孫很容易被人控制等。這些被選做傀儡皇帝的要麼弱小,要麼不受先皇寵愛,沒有軍權和才能,這樣推舉的人才能很容易的控制,所以傀儡皇帝想要逆襲,都需要很長的路去走,一招不慎就會慘死, 。我們來說一下,這七個傀儡皇帝是如何逆襲的,用何種辦法和策略制勝的。
  • 鰲拜擅權只是被圈禁,康熙堂叔班布爾善只是依附鰲拜為何被絞殺?
    清聖祖康熙帝在位61年,可以說是中國歷史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這一生可謂是相當傳奇,諸如平三藩收臺灣三徵噶爾丹等等。說起康熙帝這一生,不得不提的是他為了奪回大權智擒鰲拜之舉。而擒獲鰲拜以後,康熙的做法卻很是耐人尋味。關於鰲拜的罪行,當時是列陳大罪三十,大臣對於鰲拜的審判是:「請族誅」。
  • 康熙當真有把握擒殺鰲拜?原來他自己心裡也很慌!
    鰲拜,滿洲人,出生鑲黃旗的他有著顯赫的家世,自己也是清朝初期的權臣。作為康熙早年特別忌憚的權臣,他雖然是輔政大臣,卻在朝中有著不小的勢力,在重大決策上,他有著一定的話語權。另外,他其實有著赫赫戰功,更有「滿洲第一勇士」的頭銜。
  • 皇帝可以公開賜死太皇太后嗎?為什麼?
    太皇太后,也就是皇帝的祖母,這裡面包括了皇帝的嫡祖母、宗法上的祖母和親生祖母,是對還在世的先帝母親(嫡母和生母)的尊稱,先帝在世時,稱皇太后,新帝即位後,晉升為太皇太后。古代的皇位繼承制度,主張「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嫡子在整個皇位繼承體系佔據最尊崇、最高貴的地位。
  • 辛酉政變:「顧命八大臣」中,為何獨獨三位皇室宗親非死不可?
    懿貴妃所生的長子載淳毫無疑問的成為皇位繼承人,年僅6歲登基為帝,是為同治皇帝。同治皇帝年幼,按照大清祖制尚不能親政,鹹豐皇帝便一口氣給兒子安排了8位輔政大臣,贊襄政務。和所有的輔政大臣一樣,鹹豐皇帝剛駕崩不久,這幾個被委以重任、授予實權的大臣便處處、事事壓制同治皇帝和剛剛進位成為慈禧太后的生母。
  • 綠了皇帝轉眼就成為皇太后!誰才是宮鬥劇裡最狠的女人?
    大家好,這裡是又菜又愛玩劇本殺的小D~今天呢,我們要介紹的劇本是《後宮》!馬上又快到了激動人心的假期時間啦~大家平時放假的時候都會幹什麼呢?小D經常會被媽媽拉著看一些宮鬥劇,其中有一些劇的智鬥,確實非常精彩!其中,令小D印象最深刻的當然是經典宮鬥劇——《甄嬛傳》!
  • 新版《鹿鼎記》鰲拜的家不叫「鰲府」叫什麼?
    因此,將鰲拜稱為「鰲大人」、和珅叫做「和大人」,都是當年真實存在的。張一山版《鹿鼎記》中的鰲拜形象。視頻截圖記者翻閱史籍研究發現,即便是在當年給皇帝的奏疏中,其中的署名也僅是滿文的「鰲拜」,並未寫上姓氏。如此看來,「瓜爾佳鰲拜」這樣的說法在當時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並不多見。另一些網友則開始討論「府」的問題。
  • 總在古裝劇中出現的皇帝,膽識過人,但母親卻是不受寵的妃子
    總在古裝劇中出現的皇帝,膽識過人,但母親卻是不受寵的妃子之前金庸離世的消息讓很多書迷都覺得十分悲痛,因為他的武俠小說可以說是影響了幾代人,而且很多經典的作品都被多次翻拍成影視劇,而在他的作品中有一個大家印象非常深刻的人物,那就是韋小寶。
  • 成語「車水馬龍」是怎麼來的,跟漢代的一位皇太后有關
    東漢名將馬援的小女兒馬氏,因為從小父母雙亡的關係,很早就學會了處理家事。聰慧的她,把家裡弄得井井有條,鄰居和親朋好友都誇她是一個能幹的女子,將來誰娶了她就有福了。13歲時,馬氏被選進宮中,成了漢光武帝皇后的侍女。幹活利索,聰明的馬氏很快就獲得了皇后的賞識,非常受寵愛。光武帝去世後,太子劉莊成了新一任皇帝。在皇太后的授意下,馬氏被封為貴人。
  • 皇帝不能生育,大臣將懷身孕的妻子送皇帝,產生一成語流傳至今
    所以皇帝的除了要掌管好天下大事以外,還要負責讓皇家的能開枝散葉,而眾人羨慕的皇帝的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他們最大的用處不是為了滿足皇帝的私慾,而是為皇家生孩子,好讓皇帝的江山後繼有人。
  • 鰲拜家大門上掛的匾額,到底寫的是什麼?
    作者:石雱最近,武俠小說家金庸的《鹿鼎記》再度登陸央視八套電視平臺,劇中再現了韋小寶配合少年皇帝康熙擒拿權臣鰲拜的小說情節,而電視劇中一閃而過的一個鏡頭:康熙朝的太子少保、一等公鰲拜家大門上掛著的「鰲府」二字,再度引發了廣泛的關注。「鰲拜家大門到底應該寫什麼」,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一度衝上了網絡熱搜。鰲拜家大門上到底應該寫什麼?
  • 皇太后褚蒜子臨朝攝政約四十年,扶立六位皇帝,也是後宮當政經典
    小A讀《晉書》系列文集《晉書筆記》之讀《晉書帝紀第七》晉穆帝司馬聃第一篇 文:小A史蒂芬 建元二年九月丙申,立為皇太子。戊戌,康帝崩。己亥,太子即皇帝位,時年二歲。大赦,尊皇后為皇太后。壬寅,皇太后臨朝攝政。冬十月乙丑,葬康皇帝於崇平陵。十一月庚辰,車騎將軍庾冰卒。 釋文:東晉穆皇帝司馬聃,字彭子,晉康帝司馬嶽的兒子。建元二年()九月份的丙申日,被冊立為皇太子。戊戌日,晉康帝司馬嶽駕崩去世。己亥日,時為太子的司馬聃即皇帝位,時年二歲。
  • 皇帝被權臣要挾為什麼不一劍殺了權臣,還要小心翼翼的鬥智鬥勇?
    敢於要挾皇帝的權臣是什麼人,說一句權傾朝野不為過吧,如果朝堂上還有三兩位和他權勢差不多的大臣,那麼這權臣絕對不敢如此的飛揚跋扈。如果貿然殺權臣很可能會引來一系列不可測的後果;首先,敢於要挾皇帝的權臣大多數都是內外勾結的,也就是說能夠直接掌控皇宮的守衛,最不濟的話,至少也是在宮內廣有耳目的存在。做不到這一點的權臣,敢貿然進入內宮嗎?
  • 最倒黴的大臣,被迫當了33天皇帝,主動退位仍被賜死
    中國歷史上,為爭奪皇位引發了不少流血衝突,人人都想做皇帝,但皇位卻只有一個。不過也有特例,比如說北宋大臣張邦昌,他就不想成為皇帝,卻偏偏被按在龍椅上,事後他主動退位,但仍然被賜死。這還不算完,此人也因為做了33天的皇帝,被後世罵成叛臣奸賊,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