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旬大叔住山溝一年四季吃蘿蔔,養豬養羊年賺30萬,看生活是啥樣

2021-01-16 黃河鄉土故事

自古以來,由於種種原因,總有一些人,選擇的生活方式與眾不同,在常人的眼中自然就很另類,奇人異仕便有了稱謂。近日,攝影師聽人傳說,山西省中條山中就有一位這樣的奇人,獨居在大山深處30多年,養羊養豬養雞鵝,精通陰陽八卦,練拳習武,一年四季吃蘿蔔,追求地是清心寡欲,天人合一,自由自在的道家生活。

為了能見識到高人的隱秘生活,我們早早地驅車一路走訪進了山,這裡山脈雖說不是很雄偉,但卻很有特點,看上去還真是有些神秘,據說這位奇人就住在這個山坳裡。

靜靜的大山之中偶爾被幾聲雄雞的鳴叫聲所打破,似乎這便是給我們發來的導航信息,沿著一條黃土小路,翻山越嶺下陡坡,走了約摸2公裡的路程後,我們尋到了奇人的地盤,3條大狗一起發聲狂吠,隱藏在樹林間黃土崖下走出了一位大叔,他紅光滿面,端著飯碗看著我們。影友老師連忙上前打著招呼,說明了我們的來意,大叔也不說話,返身走進了他生活的土窯洞內。

沒有遭到拒絕自然就是默許,隨後我們也走了進去,大叔坐在桌子前繼續吃著他的早飯,吃了一口饅頭,喝過一口湯,才和我們搭上了話。大叔姓周,只說他已經年過花甲,住在山溝裡頭已經有40多個年頭了,獨居大約有30多年的時間,祖籍河南,18歲時候隨家人落戶到此,娶妻生子在這10多戶人家的小山村裡,上世紀80年代,村子移民搬遷,家人和村民一道都離開了山溝溝,唯獨他留了下來,繼續生活在這裡,當然是有原因的,他看上小山村這裡風水好,是個修身養性,發財致富的寶地,外人不研究陰陽風水自然不會知道這個秘密。

大叔的早餐極簡,一直只是吃一口饅頭,喝一口湯,桌子上卻不見一個菜,湊近看碗中竟然只是清水煮的白蘿蔔,聽了我們的疑惑,大叔介紹說他一年四季都吃蘿蔔,特別對白蘿蔔很鍾愛,住在山溝裡的追求的是道家的生活,白蘿蔔只是用水煮一煮,一般都不會放鹽,清淡的素食很養人,這叫做「吃霞咽露,回歸自然」,只有在中午吃炒蘿蔔的時候才會放點醬油,從而獲取維持人體需要的最低的鹽分。

小山村這裡原來有數百畝的山地,現在已經退耕還林,大叔就在住處種上了2畝蘿蔔白菜,為了解決一年四季吃蘿蔔的生活所需,秋天收穫後幾千斤蘿蔔,都是分開存放,一直能吃到來年的6月份左右,春天他開始自己種點其它品種蘿蔔,期間會有野菜吃或者去外邊買點蘿蔔填補斷檔期,之後自家的各種蘿蔔便接上了茬口。平時吃的麵粉和饅頭都是家人過上一段送下來。

周大叔說在河南老家小時候腦子很聰明,具有相當於高中的文化程度,因為家人都來山西生活,他很無奈才放棄了上學的機會,年輕時候還是個俊小夥,用現在的話說叫「帥鍋」!看上他的姑娘很多,只是因為外鄉人家境不好才結婚晚了幾年,現在是兒女雙全都是當爺爺的人了。平時家人們都住在移民新村,只有自己一個人生活在山溝裡,當然不被人所理解,他也從不解釋,天機不可洩露啊。

隨後大叔給我們講了一通陰陽天文的知識,甚至包括他觀天象的心得體會,大體的意思是人要順應自然,要講究陰陽平衡,現代社會發展是好事,可是山裡人還是要遵循自然生活的法則,住在大山裡就要適應環境,本本分分的過著農耕生活,不能辜負大自然的饋贈,更不能破壞自然平衡,比如現在有人開山挖礦,這就是破壞了陰陽平衡,壞了自然風水。

吃過飯大叔便放下了碗筷,開始給他的豬加精飼料,他說快要臘月了,這波豬要出欄,現在正是上膘的時候,精飼料加不上體重上不來,就不能賺大錢。精飼料也就是玉米和麥麩皮,沒有任何添加劑,出欄的都是生態豬。

說起養豬大叔很感慨,他說應該向全國推廣他的養殖方式,他養豬採取的放養模式,春天買下小豬仔就趕著隨著羊群一起外出,讓它們自由覓食,在山裡跑山路吃青草喝山泉,養出來的豬肉質鮮美,廋肉多肥肉少,口感極佳,比野豬肉還香。

這幾年山裡生態好了,多年不見的野豬又出現了,甚至每天都跑到了大叔家的家豬窩裡一起玩耍,家豬受到了影響,也有了一定的野性,非常喜歡打架鬧騰,運動多了體重上的慢了,一年一頭豬也就是400多斤的樣子,以前能超過500斤!

大叔說自家的放養山豬從來不愁銷,十多年每到臘月裡就會有來自市裡的一位客人全部買斷,這兩年豬肉價格好,去年當地圈養的豬肉價格是30元1斤,他也隨行就市,把豬拉到定點屠宰場宰殺,完後全部賣給了客人,10頭豬賣了10多萬元,今年養了12頭,預計收入還在10多萬元,差不了!

大叔在這裡還養著一群波爾山羊,他說已經是好幾代了不太純了,具體數量也記不清,大約在70多隻以上,我們和他算起羊群的收入,大叔只是笑著不說話,影友Z老師給他估計了20萬元,大叔點了點頭,說起一年的收入,大叔非常滿意,他說山裡農民一個人現在一年養豬羊最少收入30萬元,你幹啥能賺這麼多?所以自己很滿足,看來這大山裡就是他的風水寶地,還刻意強調說也是全國人民的。

大叔是個很信命的人,他說自己也不知道啥時候相信命運的說法,按照他的理解人們所說的命,其實就是自然規律,人在哪裡生最後在哪裡去世,都有一個人的自然規律,冥冥之中天定自然,誰也無法改變,就拿他來講出生在河南最後落在山西,就是天命,這也是他不想離開這小山溝的原因。

大叔將看到豬吃過精飼料就把羊群從圈裡放了出來,山羊們清理豬群剩下的菜渣剩飯喝過水後,大鵝和土雞們才最後打掃戰場,隨後大叔一聲吆喝,羊群便衝向大山,豬群也跟在了後邊,看來是訓練有素。大叔說每天把豬羊趕進山就不管了,任由他們自由進食,吃飽喝足他們就會自動回到這裡來,很自然!放養就是遵循自然!

豬羊進山大叔就要開始他的修煉了,他告訴我們說據他住處不遠那邊有平臺,是他練習武術的地方,年輕的時候就在那邊打猴拳,練氣功,強身健體做運動,長年累月下來地面上已經用腳印踏出了一個凹陷下去的大圓圈,現在他是按照道家的生活來,冬季到了不適合劇烈運動,還要等太陽出來他才會在向陽的地方運氣站樁,當然了這些你們是不能看的,西遊記裡的孫悟空就是犯了在人前賣弄本事的忌諱,練功運氣也是和自然融為一體,要想天人合一這就是基礎,隨心所欲的和大自然交流,外人在就會受到幹擾破了氣場。

大叔返身又回到了住處,從窯洞裡抱出了一隻小山羊,他說小羊生下不久,母羊是今年春天養大的羊,體格還不是很大,在羊群裡應不住「門事」,經常遭遇大羊的攻擊,為了它們母子安全,刻意把它們與羊群分離,進行特殊照顧,這些都是要安排好的活。

周大叔說自己練功的時間大約有1個小時左右,時間不宜過長,然後回到住處還要聽聽收音機裡的新聞,看看周易和預測學的書籍,大約在中午12點鐘以後豬羊就會自動回來了,然後他吃午飯,睡個午覺下午再把豬羊趕出來,天黑睡覺,第二天自然醒,早上起來在豬養鵝雞的吵鬧聲中,開始新的一天重複生活,這也算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生活狀態,自由自在,隨遇而安,比神仙光景還美。

離開的時候我們送給周大叔一瓶「女兒紅」酒,大叔接過看了看商標,自言自語說道:「這個酒我知道,年輕的時候就聽說過南方人有女兒酒的說法,沒想到今天還真見到了。」

周大叔特意將我們送出很遠,路上他告訴我們說市裡賣豬的客人昨天來了,已經預定下來今年所有的豬,只是價格還沒有定下來,商量好是隨行就市,都是老熟人誰也不會虧誰,賣了豬錢就給老婆上交了,她是一家之主,要接受領導,一個人現在住山溝,享受生活圖自由,要錢也無用,吃霞咽露的日子對自己來說就是想要過得生活,回歸自然無欲無求才是神仙光景。

也許我們對周大叔的生活無法理解,可是人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誰也無權對別人的生活說三道四。祝周大叔新年快樂,身體健康,老有所樂,活出自我。【想看到更多的百姓故事請點擊關注】

相關焦點

  • 山西70歲大爺身居深山,散養豬羊年入十幾萬,一年四季竟只吃蘿蔔
    大爺獨身一人生活在山上的土窯洞中,看樣子應該有70歲左右。這裡地處大山深處,農民們的生活是靠天吃飯,種地沒有生活保障,所以大爺的生活也就以養豬養羊為生。這位農村大爺看著穿著打扮很普通,甚至還有些寒酸。一個小圓帽,一件不知穿了多少年的棉襖,飽經風霜的臉上,積蓄了他幾十年的風風雨雨。但大爺是一個勤勞的人,養了十幾頭大肥豬,七十多隻羊,還有雞鴨鵝數量不等。
  • 山西7旬老夫妻住在大山裡,種地採藥不下山,看看生活是個啥樣子
    在山西運城農村一個叫西河的小山溝裡,發現了幾戶人家。遠遠的看去,煙囪有縷縷青煙冒出,斷定這家有人,於是我們便上前打探。輕輕地推開院門,只見一位白髮蒼蒼的大媽正在燒火烙餅。我們等大媽把餅子烙好,和大媽撈起了家常,大媽開始對我們的來意很不理解。
  • 山西70歲大爺身居深山,豬羊成群年入十幾萬,為何四季只吃蘿蔔
    此地在深山裡,農民的生活靠天吃飯,種地沒有任何保障,所以大爺也靠養豬養羊謀生。這個鄉下的大爺看著穿著很普通,甚至還有點寒酸。一頂小圓帽,一件不知穿了多少年的棉襖,飽經風霜的臉龐,積攢了他幾十年的風雨。可是大爺是個勤勞的人,養了十幾頭大肥豬,七十多隻羊,還有幾隻雞鴨鵝。老先生說:「這些豬年過年的時候就會賣掉一部分,以去年30元一斤的豬價,賣個七八頭應該能賺八萬多元。
  • 山西農村96歲老人,吃野蜂蛹30年,看她生活成啥樣
    我60歲的時候老伴先走了,好在娃兒們全都已經成家,我也沒有啥再多的負擔了。那時候村裡已經包產到戶,我兒孫滿堂地該享福了。天有不測風雲,六十五、六歲的那年,我經常好好地猛然間就心慌、哆嗦、渾身冒汗,在院子裡還暈倒過幾回。 村裡醫生說看不了我的病,轉到縣醫院檢查,診斷出是嚴重的低血糖。縣醫院院長說我的病特別重,犯得厲害了能要人命,先住上一段時間院,關鍵是回去以後得一直好好將養。
  • 兒子孝敬父親方式很有意思,2部卡丁車是禮品,7旬老人玩嗨了
    這位老人說自己今年70歲了,叫馮建成,家住當地農村,這輛卡丁車是兒子給自己買的,兒子在北京開飯店20多年了,靠著他的吃苦耐勞和誠信經營賺了不少錢,去年花了15000元從網上買回了一大一小2部卡丁車,讓自己在家裡玩。
  • 晉南6旬大叔上山刨藥在桃樹上撿個稀罕物,張口就要上萬,看是啥
    初春的晉南,逐漸有一些綠意,在行走了近幾個小時後,在一處個梁卯處發現了一個小村莊,從遠處看,這個村莊幾乎沒有人住了,就是我們準備打道回府時候,同行的一朋友眼尖,看到一戶院落裡有人,我們立即向村裡走去,看看有沒有什麼新發現。沿著入村的水泥路,我們繞了幾道彎,進到村子裡,聽到了幾聲狗叫。
  • 農村常說的「家貧養羊不養豬,家富宜養『臉長物』」,是啥意思?
    來源: 老胡說三農 舉報   在與一位老農聊天時聽到了這麼一種說法:「家貧養羊不養豬
  • 河南大叔不吃豬肉言說有細菌,送給他3斤肉,看吃的多香
    圖片上這位老人家名叫蔡中華,已經年過7旬,上個月攝影師在豫西農村採風來到了他的家,正遇上蔡大叔在吃午飯,用大大的缽碗連吃了2碗燴麵和一個大饅頭,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別是大叔說他10多年不吃肉讓人驚訝,可是他的老伴馬大娘卻悄悄告訴我們說,他不是不吃肉食,只是一年只在過年時吃一次肉,揭了大叔的老底,大家感覺到這裡邊一定有啥原因,近日的周六,特意買上了3斤豬肉特意送給他。
  • 2020年養羊有哪些補貼?如何申請?
    那麼2020養羊有什麼新政策呢? 2020年養羊有哪些補貼? 2.示範場補貼:可以將自己的養羊場申請成為示範場,市養羊場可以申請10萬至30萬的補貼,省養羊場可以申請30萬至80萬的補貼,國家級養羊示範場可申請補貼80~2億。 3.種子補貼:國家有一些優良品種,資金將被分配用於種子保護。
  • 農村7旬老人為2個兒子耕種30畝農田,收入3家分,方法很有意思
    近日,攝影師在山西省晉南黃河岸邊的一條黃土大溝邊路遇一位老人,下午6點多鐘,他扛著一把撅頭從山溝裡走了上來,打過招呼後。老人家邀請我們去他的「洞府」坐坐。老人家說自己姓張,今年73歲了,這條大溝裡就居住自己一個人,最近的農村距這裡也有5裡地,自己一個人在這裡生活30年了,這讓我們非常的驚訝。我們跟著老人家一直走到了他居住的土窯洞前,老人家說這裡原來就是生產隊的窯洞,後來自己承包了30多畝的荒溝坡地,就開始種植花椒和糧食作物,為了幹農活方便,他就一個人居住在這裡。
  • 萬科養豬究竟為了啥?養豬的地產商遠不止一家
    對於為何養豬,萬科給出的理由是:2019年豬肉價格大幅上漲、2020年初新冠疫情,給萬科客戶購置食品帶來了不便,讓萬科意識到,以服務萬科現有客戶為起點,在「從農場到餐桌」的整個產業鏈條上,與各行業優秀夥伴共同努力,爭取「以普通家庭可支付的價格,為大眾提供安全健康的日常餐食」,是「美好生活場景師」的重要組成部分。萬達、恆大也曾入局,養豬玩家有哪些?
  • 山西6旬大叔家有祖傳7代的傳家寶,他說萬元不賣,寶貝啥樣子
    大叔很是善談,和我們不停地講著他家裡的故事,大叔說他腿腳有毛病,是小時候打針打到神經上造成的,長大後開始走路就有點跛,腿腳不好,幹活肯定受影響,像他這樣的在農村想找個媳婦基本上不可能。Z老師問大叔,這個罐子有啥來歷,李大叔說這是祖上傳下來的,是他太爺爺那輩的,算到他侄子這輩有7代人了。他弟兄幾個從小就是吃著這個罐子裡的油長大的,記得小時候家裡比現在要窮得多,罐子裡放的是豬油,半罐子豬油全家能吃上一年,他弟兄幾個幹活回來最愛的就是開水泡饃讓後用筷子粘上一點豬油,放點鹽那叫一個好吃。
  • 2017年養羊行情咋樣?羊價上漲是反彈還是反轉?
    這幾天很多人來問,2017年羊行情怎麼樣?養羊能賺錢嗎?2014年因為小反芻等等原因導致羊行情不是太景氣,很多新人想養羊但是不敢、老養殖戶怕2017年行情再不好。今天就這個前景問題跟大家分享一下個人心得。
  • 海口美蘭區脫貧戶養羊「小白」煉成致富大戶
    原標題:養羊「小白」煉成致富大戶 「你看,我的羊毛光油亮,養得多好!」10月21日下午,海口市美蘭區三江鎮上雲村脫貧戶符聖明打開羊舍,50多頭黑山羊衝了出來,跟著領頭羊奔向一片長滿野草的坡地。這群羊如今已經成為符聖明「可移動」的資產,每年為他家增收兩萬至三萬元。
  • 2017年羊價上漲呼聲高,養羊戶是否能夠逆襲?
    養雞遭遇「禽」流感,肉雞與雞蛋價格紛紛跌破2元/斤;養豬面臨環保與禁養,散戶將會被無情淘汰……2017年羊價上漲呼聲最高,從去年開始便有人不斷指出羊價將會上漲。春節已過將近1個月,2017年同樣過了快3個月,羊價始終不見上漲的勢頭。面對現在的狀態,2017年養羊戶是否能夠逆襲?
  • 養羊農民:你算術真好
    今年天氣冷,吃羊肉暖身子的人多了,毛羊和羊肉價格都不錯,農村餵羊的農民應該能掙不少錢了。就在去年的12月份,我專門走訪了舞鋼附近村子裡的一位養羊的農民大哥。結果鬧出一個不小的笑話,真的是外行了,雖然我也是農民子弟,但對養羊來說還是十竅通了九竅,一竅不通。我們在大哥放羊的一片冬棗院子裡,展開了話題討論。我請教養羊大哥的話題是:一隻羊能賣多少錢?
  • 2020年適合入行養羊嗎?今年養羊賺錢嗎?
    這過去的一年多來,羊價一路飆升,讓許多養殖戶都開始紅了眼,大肆修建羊場,想要大賺特賺!而今年可能是最不適合入行養羊的一年了,因為羔羊成本太高。我記得前段時間舅舅從內蒙拉了一百來只母羔回來,50斤左右900多一隻,本地小羔羊更是供不應求!
  • 7旬大叔採集了一些樹葉,大叔說它是藥材能治病,啥樹葉還能治病
    一位朋友提著葉子,問大叔這是啥葉子,幹什麼用的,大叔哈哈大笑說這葉子你們不認識嗎?這是桑葉,一位朋友細看了下,還真像桑葉,就問大叔這桑葉幹啥用,你還用繩子串起來,掛在窯檻下,大叔說這可是治病良藥。大叔接過桑葉提在手上說你們別小看這桑葉,他可是下火良藥,只要上火,取幾片葉子用開水泡幾分鐘,當茶喝,很快就去火了,大叔說不過這桑葉水喝著有點澀,在裡面加白糖味道就好多了,我用這桑葉下火,用了有幾十年了,效果很不錯的。大叔說你們當地農村桑樹肯定也不少,明年有葉子的時候也摘點試試,小編長這麼大還不知道桑葉還能下火,今天算是長見識了。朋友們你們知道這桑葉能下火嗎?
  • 山西農村7旬老人,研究周易45年,執迷看風水,看他說些啥
    他說,現在自己是「勞動當享受,奮鬥當生活,做飯當工作,看相當快樂。」因為長期在外工作,好多生活習慣和老伴不太相同,退休後「老伴愛吃稠的,自己愛喝稀的,吃不到一塊去,就索性搬出來了,一個人過著自由自在的日子」,他雖然有一兒一女,但都成年立業了,用不著再操心了,自己順著自己的興趣愛好快樂著。
  • 奮鬥者之歌|牧民熊雄養羊記
    熊雄:我們早上吃上點酥油炒麵,饃饃,喝點茶,然後就得趕緊出去放羊,中午回來再消停做點飯。  這位操著一口地道青海話的老漢叫熊雄,今年52歲。匆匆吃罷早飯,熊雄一邊往爐子裡填上點羊糞球,一邊張羅著兒子、兒媳和7歲的小孫子把牛羊從圈裡趕到草場。屋外寒風刺骨,冬窩子裡卻暖意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