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說過採耳嗎?
我國民間有三大快活之事似神仙之說:洗澡、捏腳、掏耳朵。掏耳朵古時雅稱「採耳」,是民俗七十二行中的一枝奇葩。
採耳從唐朝開始,便是上層社會流行的一種休閒方式,在盛唐有地位的達官貴富,每月都會按時採耳,在當時這不僅是禮儀文明,更是一種富貴的象徵。
據記載,雄才大略的唐太宗李世民,一大愛好便是採耳,每月數次,一生不曾中斷。後來,貴族及權臣紛紛效仿,並迅速在當時高層社會流行開,採耳的手法、工具以及儀式感也逐漸豐富和完善,形成特有的採耳文化。
步入21世紀,現代社會的節奏愈來愈快,超負荷工作強度、高壓的工作狀態讓採耳成為都市白領緩解壓力、調節身心最喜歡的放鬆方式。
下午五點半以後,【耳說】採耳館即將迎來最繁忙的時刻。來這裡的客人都是採耳館的老顧客,踏入店門,卸下一天疲憊,剩下的只有放鬆和愉悅。
採耳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傳統行當,從手法到工具,技藝傳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再加上耳朵是人體非常敏感的區域,手法輕了或者重了,體驗感都會大打折扣。如何恰到好處地帶給顧客最佳的享受體驗,是每一個採耳行業的手藝人都必須思考和下功夫練習的內容。
為了使每一位顧客都能享受到最正宗、最原汁原味的採耳,【耳說】採耳館招納了一批經過嚴格培訓、技能嫻熟的採耳師,並堅持選購最優質的採耳工具,根據不同顧客的反饋不斷進行升級改良。
在【耳說】,顧客在身心得到放鬆的同時,還能近距離感受傳統文化。從雲刀、耳耙到鴨毛棒、震子等十幾種採耳工具,採耳師採用中醫手法,手法輕柔、連貫、流暢、動作大氣、姿勢優美,通過揉捏外耳、清潔耳道等步驟達到放鬆經絡、打消疲勞的效果。
當鵝毛在耳廓輕撫,在耳洞中旋轉時,耳道神經會接收舒緩、刺激的信號,重新「靈光」起來;當採耳師緩緩敲擊音叉,悠揚聲在耳道中迴蕩,緊張心情便會得到有效緩解,令人安穩進入睡眠。
據【耳說】的負責人張潤芝介紹,從2014年落地鄭州,【耳說】已經走過了六個年頭,作為鄭州首家專業採耳館,【耳說】為了更好地將「採耳」這一傳統技藝傳承下去,讓更多的創業者找到創業之路,開啟了加盟之路,目前,【耳說】採耳館分別有了農業南路店、商城路店、興榮街店這幾家分店,採耳加盟也在持續開放中。
未來,【耳說】將致力於打造具有人文魅力的現代養生採耳品牌,讓傳統技藝走進現代人的生活,連結現代人與傳統養生採耳文化,以現代採耳技藝重構養生新場景、新體驗、新流行、新健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