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幽王為博紅顏一笑,烽火戲諸侯?真正的歷史真相是什麼?

2021-01-09 網易

2020-12-26 12:28:36 來源: 娛樂圈的趙興

舉報

  提起周幽王,你會想到「為博紅顏一笑,烽火戲諸侯」的典故,但你有沒有質疑過他的真實性?一個天大的謊言,騙了世人兩千多年。

  ? 在周公旦輔政的7年裡,周朝的禮樂制度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和完善,被儒家創始人所推崇,周朝的政體堪稱範本,對後世的儒家學子看待周朝的態度有著深遠的影響,然而,這樣一個禮樂健全的完美王朝竟然在周幽王的手裡滅亡了,這總不能是政體自身的問題吧,所以這個「黑鍋」得有人背。

  

  ◆ 周幽王,姓姬,名宮湦,西周最後一位王。繼位後第二年,國內發生地震、水災、岐山崩塌,幽王不問政事,貪婪腐敗,任用虢石父為卿士,執掌政事(虢石父,此人奸佞乖巧,巧舌如簧、貪慕財利,卻甚得幽王歡心),引起百姓不滿。

  ◆ 繼位第八年,幽王廢除申後和太子宜臼,改立褒姒為後和其子伯服為太子,並加害宜臼,致使申侯大怒。這「昏君」和「紅顏禍水」的角色有了,該安排劇本了。

  

  ◆ 和其他的紅顏不同,褒姒走的是傾國傾城的高冷美路線,有了!就安排咱們的幽王上演「為搏紅顏一笑,烽火戲諸侯」的劇情。

  ◆ 我們還原一下《史記》裡的劇情:烽火臺狼煙一起,諸侯帶兵紛紛趕往鎬京救駕。諸侯都到了鎬京,沒有看到一個敵人,只看到了褒姒哈哈大笑。幽王很高興,於是為褒姒多次點燃烽火。諸侯不再相信幽王,看到烽火不再前來。申侯聯合犬戎攻打幽王,幽王點燃烽火,諸侯的軍隊沒有一個趕來,於是在驪山下殺死了幽王,西周滅亡。

  

  ◆ 但凡有點兒思想的人都會有疑問,原因有以下兩點:

  1. 諸侯看到求救信號需要部署人馬、糧草,趕路,這些都需要時間;狼煙傳遞信號,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屬地遠近不同,所以到達時間也不同,諸侯怎麼可能會同時到達呢?

  

  2.點一次烽火,諸侯都已經在路上了,就當時的那種交通速度,以最快的速度,各路諸侯到達京城的時間也是幾天到數月不等,如果你是褒姒,會呆在看臺上看完一個諸侯被戲耍,哈哈大笑;幾天後又看另一個諸侯帶兵風塵僕僕趕來被戲耍的樣子,再哈哈大笑,依次。

  

  ◆ 這樣的情況持續個幾個月,早就看膩了吧。一次烽火戲諸侯就已經花費如此長的時間和代價,難道周幽王要搞個好幾次?

  ◆幾年前,清華大學整理的戰國竹簡證實,並沒有「烽火戲諸侯」的記載,而是申侯聯絡犬戎在驪山打敗周幽王,西周國滅。所以,基本確定「諸侯戲諸侯」的故事根本不存在,就是有人編造的。

  ◆西周滅亡的根本原因和這個故事沒有半毛錢關係,根本原因其實就是生產力進步促進的作用,原有的政治體制已不再適用於當時的社會經濟基礎,必然要遭淘汰。被儒家視為理想化政治標杆的周王朝在周幽王的手裡以這樣的方式敗了,顯然不是他們所能接受的,只好「策劃」了這樣一個「周幽王為博紅顏一笑,烽火戲諸侯」的戲碼,讓一個女人背了兩千多年的黑鍋。

  對於西周滅國一事,您怎麼看?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國家大事被當兒戲的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只為博紅顏一笑!
    國家大事被當兒戲的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只為博紅顏一笑!西周從武王建立到宣王繼位,一直都以仁義治國,以禮待人的。在周宣王死後,他的兒子便繼位,也是西周的最後一位君主。周幽王名叫姬宮湦(shēng),是周宣王姬靜之子,母親姜後是齊國國君之女。
  • 此女出身卑微,後寵冠六宮,8年未曾一笑,大臣:這就是亡國之兆
    此女出身卑微,後寵冠六宮,8年未曾一笑,大臣:這是典型的亡國之兆「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典故,想必很多熟悉歷史的朋友們都不會忘記吧,周幽王因為過分貪圖美色而置江山社稷於不顧,殺妻、廢子、千金買笑的行為被後世詬病了上千年,然而個中故事卻是十分蹊蹺,至今依舊是撲朔迷離、讓人費解。
  • 周幽王寵愛的褒姒,到底是什麼來頭?周王朝的滅亡是否早有預示?
    提起褒姒,讓人想到的就是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周幽王極其寵愛褒姒,不僅為了她廢黜原本的王后和太子,立褒姒為新王后,立其兒子為太子,還因其不愛笑,為了博得她一笑費盡心思。還下令說,誰能讓褒姒笑一下,就賞賜一千兩黃金。
  • 「博紅顏一笑」是一種特權本能
    辦案人員介紹,權力腐化的「次生現象」之一便是「博紅顏一笑」,在既往案件中,多名貪腐人員有情人,他們用受賄所得資助情人買車買房。(5月10日《新京報》)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官不在大,有權則靈,權不在多,現管就行。    有一句俗話叫作「縣官不如現管」,現管者,實權也,現管者,現在管你也,誰家不用電?哪家不用水?哪村不搞基本建設?
  • 知道《劍來》這八個特點,你就明白烽火戲諸侯經常請假的原因了!
    如此,我卻也明白烽火戲諸侯創作《劍來》為何總是「請假」了。畢竟有的時候,寫出來的內容不是烽火心中的話,那麼還不如不寫。烽火戲諸侯也是悟透了,單純為了更新《劍來》而更新,真沒有任何意義,只是在斷送自己的寫作熱情和寫作生涯而已。因為《劍來》是烽火戲諸侯的所思所想,我在讀《劍來》的時候,順帶總結出《劍來》這本小說的八個特點,咱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 《劍來》經典金句摘抄賞析,今日份的「烽火戲諸侯」,「劍來」
    1、中秋明月 豪門有,寒門也有極慰人心—烽火戲諸侯《劍來》2、自童年起,我就獨自一人,照看歷代星辰。—烽火戲諸侯《劍來》3、看似與人為善,心腸柔軟之人,必然有一塊兒堅韌如鐵的心境土壤。在人生的苦難中,死死支撐著那份看似愚蠢的善意。
  • 評價《劍來》:與烽火戲諸侯另外三本小說相比,《劍來》更有價值
    我以前也讀過烽火戲諸侯的很多小說,比如《極品公子》《雪中悍刀行》和《陳二狗的妖孽人生》等等。可是,這些小說和《劍來》相比,總覺得差點兒什麼。可是,差在哪裡呢?《極品公子》是烽火戲諸侯二十幾歲時寫的一本小說,這本小說雖說是一本難得的爽文,但是不得不說,書中的很多內容情節,在我們今天看來,顯得極為幼稚、荒誕。至於《極品公子》的整本小說布局,也因框架太大,行文出現虎頭蛇尾的現象。
  • 中國歷史上各個朝代最後一位帝王的結局
    3、西周 周幽王荒淫無道,為博寵姬褒姒一笑,竟然「烽火戲諸侯」,後來西戎兵進犯時,周幽王點燃烽火,諸侯以為他又故伎重演,都不願前往,京城攻破後
  • 為何同樣是拖更斷更,土豆辰東被罵成狗,烽火戲諸侯卻能風生水起
    然而卻有一人不在此列,那就是號稱大內總管的烽火戲諸侯,烽火戲諸侯自寫書以來所出作品頗多,而真正完結的只有一部《雪中悍刀行》,其他的全是太監(雖然有些後來草草補了結局),然而任憑烽火如此任意妄為,他的名氣卻是越來越大、地位越來越高,鮮少罵名……反觀其他作者,就算是如日中天的天蠶土豆、辰東只要一拖更,那是一片罵名,而且像土豆、辰東這些就算拖更那更新速度照樣比烽火快,那為何會形成這樣兩種截然不同不同的結局呢
  • 五本烽火戲諸侯寫的小說,你不會只知道雪中悍刀行和劍來吧?
    哈嘍大家哈,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浙江省網絡作家協會主席,杭州市網絡作家協會副主席,十二屆全國青聯委員,首屆中文網文之王十二主神作者之一:烽火戲諸侯的的小說五本烽火戲諸侯寫的小說,你不會只知道雪中悍刀行和劍來吧?
  • 紅顏禍水還是紅顏薄命,唐朝美人楊玉環
    自古就有紅顏禍水的說法,商紂王自焚摘星臺是因為妲己,周天子失去天下是因為烽火戲諸侯博褒姒一笑。這樣的說法,略顯偏頗,歷史大事件的形成,源於多種因素,某一個人或者某幾個人,頂多能夠起到催化的作用。楊玉環到底是紅顏禍水還是紅顏薄命,歷來都有不同的聲音。普通人更願意相信楊玉環是個「受害者」,她因為出色的容貌與才華,成為帝王的依附品。包括很多文人,都很同情楊玉環的遭遇。
  • 王者榮耀 高漸離為博紅顏一笑,使用渾身解數,結果……
    藍少出徵·寸草不生下面就是表演真正的技術了:對面的女孩看過來,看過來,看過來,這裡的表演很精彩......藍少出徵·寸草不生高漸離是實用了渾身解數,為博紅顏一笑,連大招就開了,就為了吸引楊玉環的注意......
  • 古人為何稱懷孕為身懷六甲,其中「六甲」代表的是什麼意思?
    褒姒曰:太子為母報怨,其意不殺妾不止,妾一身死不足惜,但自蒙愛幸,身懷六甲,已兩月矣,妾之一命,即二命也,求王放妾出宮,保全母子二命。——《東周列國志》褒姒,周幽王的寵妃,生來就不愛笑,為博紅顏一笑,周幽王上演了一幕烽火戲諸侯的好戲。
  • 不要糟糠要紅顏,為博紅顏一笑,他鋃鐺入獄
    圖片來自網絡他在一個不錯的企業做財務工作,職業前景還是不錯的,多年前,那時候還剛剛時興網上聊天。圖片來自網絡他到那個時候還在覺得有紅顏,此生足矣。可是紅顏並不願意當過街老鼠。紅顏想家了,在躲避了兩年零四個月,逃竄了五個城市後,紅顏給家裡打了電話。而警方也在她的家裡布控了,沒有懸念的定位到了他們所在的城市。
  • 一大波女生節橫幅來襲 為博紅顏一笑男生都蠻拼
    三八婦女節快到了,各大高校女生們不願稱自己為婦女,又不想放棄這個節日,於是,3月7日成了「女生節」。結果……今天照例一大波女生節橫幅強勢來襲! 「是你們,抑制了我們搞基的衝動!」「曉莊女生,我媽唯一指定的兒媳婦!」……也是看醉了!
  • 為褒姒烽火戲諸侯後,第一個「吃螃蟹」的楚國僭越稱「王」
    春秋這一歷史階段,齊國、楚國、秦國、吳國、越國等諸侯爭霸,而周王室的權威也在這一過程中不斷下降。其中,就楚國這一強國來說,更是僭越稱王,以此和周王室分庭抗禮、平起平坐。和楚國相對應的是,齊國、晉國、鄭國、秦國、魯國等諸侯國在春秋時期則沒有僭越稱王,而是繼續使用侯爵、伯爵等周王室分封的爵位。那麼,問題來了,春秋時期楚國為什麼會是第一個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