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稱,哈勃太空望遠鏡於30年前的4月25日升空,作為天文望遠鏡家族的「老前輩」,哈勃的生日可以算是重要日子。它給自己的慶生禮物是發回一組璀璨的星圖,再次證明自己「寶刀不老」。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4月26日報導,星圖是銀河系附近的一處星雲,離地球約16.3萬光年。體積較大的那團名為NGC 2014,較小的名為NGC 2020。不過,天文學家更願意把該圖像稱為「宇宙珊瑚礁」,因為其形狀類似於海底的珊瑚礁。
▲4月25日是哈勃太空望遠鏡升空30周年,圖為它發回的作為自己慶生禮物的璀璨星圖。(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網站)
報導稱,從1990年升空進入繞地球周轉軌道到現在,哈勃經歷了數次大大小小的維修和升級更新。它為地球人提供的宇宙星際圖片一直在刷新人類的宇宙觀。
即使已經年屆30周歲,哈勃還不準備退休。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歐洲航天局(ESA)共同管理運營哈勃所屬的天文臺。雙方都表示哈勃將繼續工作。
報導介紹,2019年,依據哈勃提供的圖片發表的論文有將近1000篇。
哈勃的健康狀況時刻處在工程師們的密切關注之下。它由若干系統組成,關鍵的兩個成像儀和兩個光譜儀目前都在全力工作。
2009年,太空人曾前往太空,為哈勃更換了六個陀螺儀。其中三個後來停擺,但NASA說另外三個運作正常。陀螺儀有導航、定位功能。
科學家們相信,2020年哈勃完全可以繼續工作。它的「繼任」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預定於2021年發射升空。不過,說是繼任,實際上並非接替哈勃,兩者更像是取長補短,攜手共進。
▲資料圖: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路透社)
哈勃和JWST很可能會不時地共同執行觀測任務,為地球傳來更完整、更全面的圖像。
哈勃的貢獻毋庸置疑,說它是「發現機」也實至名歸。在它開始服役前,人們不知道宇宙的年齡究竟是100億年還是200億年。是哈勃發回的星圖幫助天文學家縮小了研究範圍,提高了計算的精確度,所以現在的教科書上寫著,宇宙的年齡是138億年。
▲圖為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片。 新華社發
宇宙在不斷擴張,而且速度在不斷加快,這一發現曾讓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而哈勃就在其中扮演了關鍵角色——它提供了星系中存在黑洞的證據。哈勃升空前,科學家們對太陽系外的行星一無所知,而目前哈勃在研究這些行星的環境和特徵。
而且,即便在今天,哈勃的超深空探索能力仍無與倫比——它可以一連幾天盯著同一片天空,捕捉遙遠的、暗淡的星系。也許只有JWST才具備更深遠的探索能力。
1990年4月25日,「發現」號太空梭把哈勃望遠鏡送到地球上方約600公裡處的運行軌道。凱薩琳·沙利文曾是「發現」號太空梭上的一名太空人。
報導指出,哈勃對人類科學進步的貢獻毋庸置疑,更令沙利文感慨並感到意外的是哈勃在大眾文化中的地位。現在人們已對它耳熟能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