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一個普遍信佛,佛牌眾多的國家,各種姿態的佛牌很多,基本上分為站行坐臥四種姿態,而行走佛就其中行的一種,行走佛,泰語:帕邦裡拉。行走佛外觀像是一個行走的人,特別有親和力,這個就跟坤平佛牌嚴肅莊重的外形有著很大的區別,行走佛也是正牌,是保護人們平安順利,增進人緣的佛牌。行走佛接近與於人的外形,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大家的親和力。行走佛是很能體現泰國佛教日常行為的一尊很重要的佛。這也符合佛教中行、住、坐、臥皆修行這一宗旨。那麼行走佛功效有什麼呢?
行走佛(Phra Lila)是泰國最有代表性、最具暹羅獨特風格的佛像。行走佛法像可以追溯到素可泰王朝時期。當時,古暹羅曾經大乘與上座部同時流行,但自素可泰王朝開始,就奠定了南傳上座部教義作為主流的趨勢。而在14世紀時,素可泰接受了巴利文書寫系統,清邁也成了上座部佛教的中心。
行走佛線條風格很獨特,肩膀寬闊,但腰部較窄,身體和右手有點呈「S形」的彎曲,左手施無畏印,姿態有點女性化。佛像左手託前立掌,右臂微微後擺,右腳後擺,雙目前視,擺出行走的姿態,象徵著預知與光明的未來。行走佛又是星期二出生的人的守護佛。
泰國佛教史上最著名的行走佛莫過於佛曆2500年的超級大法會上出的行走佛了。在多次商討後,理事會決定將製作的佛教城佛牌,名為「Yi Sip Ha Puttha Satthawat」,意為「二十五世紀佛誕」,共有三個模型,分別是阿白加牌模、錫牌模、和粉牌模。在佛曆2500年2月9日、10日、11日以及5月2日、3日、4日,由當代最富盛名的108位高僧在瓦素泰加持了整整六天六夜。
到了5月13日的清晨,僧王為2500位信眾主持出家儀式,在當日下午四點,全泰國的寺廟一起敲響銅鐘,所有人聚集在曼谷玉佛寺對面的廣場上(俗稱「皇家田」,專門是供泰國皇家舉辦重要儀式或慶典之用),佛牌這時已安放在此,並由玉佛寺伸出一條經線連接到這批聖物,開始由全泰2500名高僧禪定加持,並由很多其他泰國寺廟的高僧一起協助加持,因此,可以說這批聖物是泰國佛教史上較多高僧加持的一批聖物了。
行走佛功效:
招人緣、貴人緣、善緣、旺財源、保平安。佩戴行走佛能化解人生道路上的許多困難,也能提升佩戴者的談吐氣質。若時常難以對事情作決定或判斷,或是感情上遇到障礙,各方面的困頓都可以奉請行走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