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踐劍是一柄神奇的寶劍,有個地方竟為它修了一座「劍」亭

2021-01-16 歷史店

越王勾踐劍,是湖北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號稱「中華第一劍」,一直被世界人民矚目讚賞。可能您不知道,其實越王勾踐劍並非只有一把,甚至還有一個地方,專門為這把劍的複製品製作了一個特殊的紀念建築。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解密: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1965年冬,湖北省荊州地區準備修建漳河水庫渠,就在施工進行到一半的時候,卻偶然間發現了一座巨大的墓葬群。考古部門聽聞消息後,立馬成立專家組前來對此地進行保護性發掘。該墓葬群古墓,大大小小共有50多座,多為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墓葬,由於地處湖北望山地區,因此專家們稱其為望山沙冢楚墓。

在望山沙冢楚墓的1號墓中,專家們在墓主人的棺材內人骨架的左手邊,發現了一柄裝在黑色漆木劍鞘中的青銅古劍。當專家們將古劍拔出時,卻驚異的發現該劍竟然毫無鏽蝕,不僅如此,青銅劍鋒利無比,20層紙摞在一起,只要輕鬆一划便可割斷。該劍長約半米,劍身有黑色菱形幾何暗花紋,劍柄附近有兩行鳥篆銘文。經專家破解後,發現字義為「越王勾踐自作用劍」。

越王勾踐劍的出土,不僅讓後人大開眼界,同時也展現了越王勾踐劍的優越性能,也標誌著古人已經掌握了高超的冶金制劍技術。除此之外,其他地方也曾經出土過越王勾踐劍,甚至有一位姓史的專家,還曾經在古玩市場上買到了一把越王勾踐劍。由此可見,越王勾踐劍並非只有一把,只是其它的劍,無論是在工藝還是形體完整方面,都比不上湖北省博物館的這把勾踐劍,故此另外幾把劍的名聲相對較低。

專家們在研究越王勾踐劍時,曾經用現代科技做了不少的測試,發現越王勾踐劍表面硫化物含量很高,這才是它歷經千年不朽的原因。越王勾踐劍的劍身也有很多奧妙,根據元素光譜的顯示,越王勾踐劍的劍脊和劍刃部分金屬成分不同,劍脊相對較軟而劍刃則極為堅硬。如此高超的冶金工藝,引起了業內人士的關注,在百般研究下,他們決定用現代已掌握的科技來複製越王勾踐劍。此次複製越王勾踐劍活動,由浙江某公司承辦,可謂是大手筆之作,一次性便複製了2500把劍!

2500把越王勾踐劍複製好後,除了贈送外國友人外,不少名人也都獲得了此劍,其中還包括金庸大師。金庸大師在得到複製品後非常高興,並親筆為其提詞「雪恥之精,復興之魂」。同樣,各個博物館也都收到了複製劍,其中包括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1959號、香港特別行政區收藏1997號、浙江博物館收藏1929號、紹興博物館收藏1993號。最令人驚奇的是紹興歐冶子鑄劍故地的舉動,該館專家在收到複製越王劍後,並未將其珍藏在博物館內。反而卻將越王劍仔細包裹好,放在一個錦匣內埋入地下,為了確保這把越王劍不被遺失盜挖,館內專家訂下協議,規定該劍在公元2500年正式取出,並在埋劍處築一亭子以示紀念,因而此亭得名「劍亭」。

對於專家埋劍的行為,一直有不少質疑的聲音,認為這是對古物的不尊重。可是小編認為,專家埋劍的意義極其非凡,這不僅是對文物的極大尊重,同時留給後世子孫的一件特殊的文物。

相關焦點

  • 5把逆天寶劍,1件是玉劍鼻祖,1件像烤紅薯,1件是「天下第一劍」
    第一把、「東周玉劍」東周玉劍估計很多人沒聽說過吧,但是出土它的墓葬卻大名鼎鼎,那就是湖北的曾侯乙墓,這件東周玉劍出土的地方就在墓主曾侯乙的腰間,長33.6釐米,寬5.1釐米,上面有許多精美的紋飾。當時考古隊發現這把東周玉劍的時候也是很驚訝的,因為這樣的玉劍的確是少見,而且這把東周玉劍絕對可以說是玉劍的鼻祖了,如今被收藏在湖北省博物館中。
  • 越王勾踐劍和吳王夫差矛,2000年後竟在千裡之外相遇!
    說了這麼多,其實就是想說明荊楚之地歷來人文繁盛,博物館裡有太多的瑰寶值得一看。看一座博物館,一定要做攻略,有機會再蹭個講解,能了解到更多的知識。論四大「鎮館之寶」的知名度,越王勾踐劍可能首屈一指,畢竟「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的故事我們從小就知道,而這個故事的主人翁正是越王勾踐。這把兩千多年前春秋時期的王者之劍刻有「越王鳩(勾)淺(踐)自作用劍」的八個鳥篆銘文,劍格正面鑲有藍色玻璃,背面鑲有綠松石,兩千多年依然鋒利,被譽為「天下第一劍」。
  • 三代越王劍今日京城聚首(圖)
    幹將鏌鋣、歐冶子等鑄劍大師的傳說雖源遠流長,卻久無憑證,但古代君王所佩戴的王者之劍隨著一座座古墓的發掘而聲名大噪。    今天,包括越王勾踐劍、勾踐的孫子佩戴的越王丌(qi)北古劍、勾踐的曾孫佩戴的越王州句劍、吳太子姑發劍和西漢孫子兵法竹簡在內的240餘件國寶級「兵器」在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擺開陣勢,拉開《制勝之道――孫子兵法暨中國古代軍事文物精品展》的序幕。
  • 古代四把珍貴寶劍,一把純玉打造,一把破紀錄,為中華第一劍
    古代四把逆天寶劍,一把純玉打造,一把破紀錄,為中華第一劍說到工作,有的人覺得文物科考工作很是有意思,長時間的挖掘最後挖掘出價值連城的文物,多麼的令人振奮,說道考古在我們國家應該是最有成就的,畢竟我們國家可是有五千年的歷史的,又不知道多少歷史文物埋藏在我們的地下。
  • 越王勾踐劍有多厲害?兩千年不鏽,用X光檢測後,專家直呼不可能
    越王勾踐是春秋五霸之一,我們最熟知他的事跡便是其忍辱負重臥薪嘗膽十多年最終率領士兵一舉攻滅吳國的故事。即便在今天我們還是仍然在用臥薪嘗膽這個成語來激勵對方刻苦發奮。越王勾踐流傳於後世的不僅有他臥薪嘗膽終滅吳的故事,還有一把絕世寶刀——越王勾踐劍。
  • 中國出土的三把逆天寶劍,一件是純玉的,一件歷經千年風霜仍鋒利
    而說到有收藏價值的東西,寶劍肯定能吸引很多人的眼球,逆天的寶劍,更是受萬人垂涎。中國到現在為止,已經出土了三把舉世聞名的寶劍,其中一把是純玉打造,還有一把歷經千年仍然吹毛可斷。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討論一下中國出土的那三把逆天寶劍吧!今天要說的第一把劍是「越王勾踐劍」,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把越王勾踐劍稱為天下第一劍也不為過。
  • 考古出土的5把逆天寶劍,一把看似「廢鐵」,一把科學未解
    每一次考古挖掘的大型古墓,都會有「寶劍」的出土,墓中出土的逆天神劍在冷兵器時代不僅是武器而且還是禮器。雖說古墓中出土的古代寶劍有很多,但能夠稱得上是「逆天寶劍」的卻寥寥無幾,越王勾踐劍就是其中一把;可以說,我國考古出土的包括越王勾踐劍在內的這5把寶劍是非常逆天的,因而被世人譽為「逆天寶劍」。
  • 2500年前製作的寶劍,到現在依然鋒利無比,都是大王用過的
    關於寶劍的傳說相信大家都聽過不少,比如說「幹將莫邪」相信大家都對此耳熟能詳,但傳說畢竟是傳說,歷史上是否存在還是個未知數,但除了這些傳說中的寶劍外,在我國至今還是有不少古老的神劍還尚存於世,今天就帶大家來看看吧。
  • 越王勾踐劍有神秘菱形花格,花格紋不簡單,竟用到「現代」高科技
    在大量的青銅兵器中,有戈,戟,弓弩,箭簇和長短劍等,而且它們大都保存完好,對於研究楚國,乃至整個春秋戰國時期的兵器歷史,都有著極為重要的價值和作用。然而,在眾多的兵器之中,一把特殊的劍又引起了專家們的注意,它不僅品相絕美,而且寒光四射,看起來鋒利無比。專家們發現,在劍身上還刻有8個鳥篆銘文,經過辨析為「越王鳩淺,自乍用劍」。
  • 25年前,浙江136萬買下一把寶劍,被人稱為天下第二劍
    越王勾踐劍存世的戰國寶劍,最著名的當屬越王勾踐劍,此劍歷經2400餘年不朽,至今依然熠熠生輝,鋒利無比。出土之時,十層毛紙寶劍能輕鬆斬斷,削金斷石易如反掌。然而,眾人不知道的,世上還有一把傳奇寶劍傳世,此劍不輸越王勾踐劍,能與越王勾踐劍一較高下。但由於各種原因,此劍一直不被人所知曉。此劍就是浙江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越王者旨於睗劍。而此劍的發現與保存,堪稱一個傳奇。
  • 古墓出土的4把寶劍,2把擁有金屬記憶功能,一把已成「廢鐵」
    不過,在新中國的考古挖掘中,已經出土了不少珍貴的寶劍,這些古代的寶劍堪稱逆天神劍;其中以這4把為最。秦劍在秦始皇陵兵馬俑的考古挖掘中,考古家除了出土一批非常珍貴的兵馬俑之外,還出土了不少「秦劍」。其中有一把出土自2號兵馬俑坑,考古家發現時正被一尊高級軍吏俑壓彎。
  • 我國存世的3把寶劍,一把純金打造,一把削鐵如泥,一把千年不鏽
    我國存世的3把寶劍,一把純金打造,一把削鐵如泥,一把千年不鏽自從人類文明誕生起,戰爭就作為一種雙方勢力爭奪利益的極端暴力行為而展開,有意思的是,戰爭從而也衍生出了兵器文化,自古有著「香車配美女,寶劍贈英雄」的說法,劍作為常見的砍殺器具,也變得有了觀賞價值,我國有幾把歷史上著名的寶劍
  • 專家地攤發現「絕世寶劍」,地攤老闆要價200萬,沒成想反虧10億
    「劍,人所帶兵也,從刀僉聲」,劍是中國古老的兵器,《孫臏兵法》稱劍是黃帝發明創造的,但我國目前還沒有出土5000年以上的劍,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劍倒是有,而且來頭不小,它就是1965年湖北荊州出土的,削鐵如泥的青銅寶劍——越王勾踐劍!
  • 戰國「水墓」現9米盜洞,墓中暗藏2把寶劍,一出土就被高度保護
    說到劍,不少人都知道,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劍屬戰國時期的青銅劍,只不過這些歷史名劍在歷史的長河中流失。儘管如此,現代的考古還是出土了不少的戰國青銅劍,很多人以為戰國時期的青銅劍都是出自吳越的。畢竟歷史上的名劍都是吳越劍,出土的最珍貴的戰國青銅劍「越王勾踐劍」也是吳越劍。
  • 地攤發現「千年寶劍」,掌柜獅子大開口要200萬,誰知卻反虧10億
    劍從一種物質,逐漸變成了中國的一種文化。  中國古代傳說中有很多名劍、寶劍,如幹將、莫邪、魚腸、七星龍淵、泰阿、赤霄、湛瀘、純鈞、承影、軒轅劍等等,幾乎每一把寶劍背後都有著一個個讓人驚豔的傳說和故事。比如魚腸劍,相傳它是當年吳王闔閭為了刺殺吳王僚而準備的寶劍。
  • 越王貼身寶劍出土,考古界都震驚了,X光下竟有高含量的它
    但是有這樣的一把古劍,出土之後卻讓考古專家們驚呆了。20世界60年代的湖北省村民們在挖水渠的時候無意中發現了古墓群。這片古墓來自楚國,也就是現在著名的望山楚墓。古墓的規模很大,有許多珍貴的文物被陸續出土。其中一把不一般的古劍引起了專家們的注意。起初這把古劍並不顯眼,因為是把短小的劍,劍長只有55.7釐米。
  • 古墓裡發現絕世好劍,上有8字鳥篆銘文,檢測後感概:老祖宗太牛
    在這段幾千年的歷史中,古人的造劍技術不斷進步、飛躍,造出了不少名劍,比如萬仞、龍劍、青霜、幹將莫邪,那麼,究竟哪一把寶劍才是「天下第一劍」呢?答案是:越王勾踐劍。越王勾踐的故事相必大家都有所耳聞,越國的國王勾踐在吳國臥薪嘗膽二十餘年,終於回到越國,報仇雪恨,並成為春秋時期的最後一位霸王,而這把越王勾踐劍就是他的王者之劍。
  • 劍的起源及演變
    這已為無數考古學者、歷史學家所證實。在陝西省長安縣張家坡、北京市琉璃河等地的西周時代的墓中,都曾經挖掘出柳葉形青銅短劍。青銅是用錫鉛銅混合而成具有較強的硬度。 春秋時期,與中原地區士兵用戈、用矛不同,吳、越等國的步兵都擅長用劍。他們使用的劍,劍身很長。如吳王夫差劍、越王勾踐劍等,長度都在50釐米以上。
  • 難以理解的古代文明——瑪雅曆法和中國青銅寶劍
    瑪雅人能推算出,一年為365.2420天,這與現在測算的365.2422天相差只有萬分之二。瑪雅人不但在地球曆法方面十分精通,而且也推算出了金星曆年為584天,與現在測算的結果相差不到一天。真不知道,這燦爛的文化,在那個想當愚昧的年代是如何產生的。中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先不說古代的四大發明,就說65年12月,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出土的「越王勾踐劍」,就是現代人難以想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