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裡發現絕世好劍,上有8字鳥篆銘文,檢測後感概:老祖宗太牛

2021-01-08 Mrhell

中國自古便有「十八般武藝」只說,這「十八般武藝」指的就是弓、弩、槍、棍、刀、劍、矛、盾、斧……錘、叉、戈,其中,劍以其攜帶之方便、佩戴之神採、使用之迅捷的特性,被尊稱為「百兵之君」,成為了帝王將相、商賈庶民競相追捧的對象,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不可磨滅的痕跡。

在這段幾千年的歷史中,古人的造劍技術不斷進步、飛躍,造出了不少名劍,比如萬仞、龍劍、青霜、幹將莫邪,那麼,究竟哪一把寶劍才是「天下第一劍」呢?答案是:越王勾踐劍。

越王勾踐的故事相必大家都有所耳聞,越國的國王勾踐在吳國臥薪嘗膽二十餘年,終於回到越國,報仇雪恨,並成為春秋時期的最後一位霸王,而這把越王勾踐劍就是他的王者之劍。

至于越王勾踐劍為何會出現在楚墓之中,歷史上有兩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是,越王勾踐劍在越國與楚國打仗時,被楚國的某位貴族作為戰利品被帶回了楚國。第二種說法是,越王勾踐為了國家安危曾將女兒送往楚國和親,嫁給了楚昭王,而越王勾踐劍則作為嫁妝到了楚國,成為兩國聯姻的信物,之後,這把劍被楚昭王賞賜給了一位貴族,最終作為這名貴族的隨葬品埋入地下,直到上世紀的60年代才再次重見天日。

1965年冬天,越王勾踐劍在湖北省荊州市江陵縣的望山楚墓群中被人們發現,歷經2400餘年而劍身不鏽,字跡紋飾依然清晰可辨。劍上用鳥篆銘文刻了八個字,「越王鳩淺(勾踐),自作用劍」。專家通過對劍身八個鳥篆銘文的解讀,證明此劍就是傳說中的越王勾踐劍。該劍重875克,通高55.7釐米,寬4.6釐米,劍柄長8.4釐米,劍身布滿規則的黑色菱形狀的暗格花紋,劍格正面鑲嵌著藍色玻璃,背面則鑲嵌著綠松石,且劍鋒極其鋒利,削鐵如泥。據測試其鋒利程度的一位工作人員稱,這把劍只需稍稍用力,就能刺破了16層白紙。

越王勾踐劍保存的如此完好既令人震驚,也引來科學家們的好奇。在經過科學檢測後,人們發現,越王勾踐劍的劍身鍍有一層含鉻金屬,劍身的主要合金成分為銅、錫、鐵、硫等,這樣的鑄劍技術既保證了越王勾踐劍的鋒利,也可防治鏽化,充分展現出古人的高超智慧,令人嘆為觀止。

作為「天下第一劍」,越王勾踐劍是古代兵器中的奇寶,是九大鎮國之寶之一。它歷經千年依然氣勢不減,無論是從收藏,還是歷史,又或者是文化的角度看,都具有非同一般的意義,值得每一位炎黃子孫為之而感到驕傲。

相關焦點

  • 越王勾踐劍有多厲害?兩千年不鏽,用X光檢測後,專家直呼不可能
    越王勾踐流傳於後世的不僅有他臥薪嘗膽終滅吳的故事,還有一把絕世寶刀——越王勾踐劍。湖北江陵區在1960年前後遭遇了難得一見的大乾旱,為了恢復農業生產,解決當地百姓用水難的問題,當地政府工作人員經過一番勘測考察後決定挖一條水渠,引水灌溉當地農田。1965年底,當水渠延挖掘到紀南城西北地帶深處時,發現此地的土層較其他地區的土層有所不同。
  • 三代越王劍今日京城聚首(圖)
    幹將鏌鋣、歐冶子等鑄劍大師的傳說雖源遠流長,卻久無憑證,但古代君王所佩戴的王者之劍隨著一座座古墓的發掘而聲名大噪。    今天,包括越王勾踐劍、勾踐的孫子佩戴的越王丌(qi)北古劍、勾踐的曾孫佩戴的越王州句劍、吳太子姑發劍和西漢孫子兵法竹簡在內的240餘件國寶級「兵器」在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擺開陣勢,拉開《制勝之道――孫子兵法暨中國古代軍事文物精品展》的序幕。
  • 劍的起源及演變
    考究的青銅劍的首與格等常以玉質作成,這種劍,一般則稱為「玉具劍」。 青銅劍的起源與發展,在歷史上應有著長期的孕育過程。從筆者所見最新考古資料看,最早的青銅劍是商代後期的鈴首劍,是1971年在山西省保德縣一座古墓內出土的,通體長32釐米,由身、莖、首3部分組成。體中部的脊,一直通到首。寬扁莖,扁圓形首,正面有連續的鏤孔,首內有丸。
  • 越王勾踐劍是一柄神奇的寶劍,有個地方竟為它修了一座「劍」亭
    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1965年冬,湖北省荊州地區準備修建漳河水庫渠,就在施工進行到一半的時候,卻偶然間發現了一座巨大的墓葬群。考古部門聽聞消息後,立馬成立專家組前來對此地進行保護性發掘。該墓葬群古墓,大大小小共有50多座,多為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墓葬,由於地處湖北望山地區,因此專家們稱其為望山沙冢楚墓。
  • 江蘇發現西漢古墓,墓主身體完好如初,復原後專家讚嘆:絕世佳人
    江蘇發現西漢古墓,墓主身體完好如初,復原後專家讚嘆:絕世佳人1972年原長沙市東郊瀏陽河旁的馬王堆1號墓出土了一具女屍,她就是辛追,歷史上關於辛追的記載不多,只知道她是長沙國丞相利蒼的妻子。剛剛出土的屍體,全身潤澤,皮膚覆蓋完整,肌肉尚有彈性,甚至部分關節還可以活動,與新鮮的屍體基本一致。辛追的屍體是世界上保存最好的溼屍,為專家們研究中國漢朝上層社會文化生活提供了活體見證。可惜的是辛追屍體出土時沒有接受專業的保護,一開始考古人員對於這具兩千多年前的屍體,根本不抱有希望,因此也沒想著準備什麼保護措施。
  • 篆刻入門:漢印用字的篆法特徵
    嚴格意義上來說,所謂的漢篆,指的是兩漢時期人們書寫的篆書(具體樣本如《袁安碑》《袁敞碑》《少室》《開母石闕銘》《祀三公山碑》等),但這裡所說的漢篆,卻另有來歷:西漢承秦制,沿習八體書,就是《說文解字·敘》裡所說的:自爾秦書有八體: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蟲書,五曰摹印,六曰署書,七曰殳書,八曰隸書。
  • 篆刻大師方介堪:蟲書鳥篆,腕底風雲
    方介堪(1901年11月8日-1987年8月25日),名嚴,字介堪、原名文榘。生於清光緒二十七年,卒於一九八七年,浙江泰順人。1920年,從金石家謝磊明治印,協助選刻整篇古文辭印章,謝氏家富收藏,5年中得以廣覽印譜。勤學苦練,識藝大進。
  • 龔劍:中國歷代鋼鐵刀劍銘文格式演變
    (圖1)「永光元年」即公元前43年,漢元帝劉奭年號,筆者在查詢資料中,發現漢代煉鐵中品質較高的鐵會被稱為「羊頭」鐵,故推測此劍銘文因為文字模糊,命名有誤,故本文採用羊頭鐵。圖1 河內羊頭劍1978年,徐州市銅山縣收集到一隻鐵劍,劍全長108釐米,劍莖有21字錯金銘文:「建初二年蜀郡西工官王愔造五十湅□□□孫劍□」。劍鐔已殘脫,銅質,內側上陰刻隸書「直千五百」四字。
  • 古墓中發現星座圖,古人就會算星座,太神奇了
    【古墓中發現星座圖 是哪些星座圖?】近日,韓國文物部門在慶尚南道伽倻部落時代古墓內,發現了約1500年前的星座圖,刻有125顆星星,可識別出人馬座和天蠍座。當地政府正在對末伊山古墳群進行申遺準備,韓媒:星座圖的發現或對申遺工作有重大幫助。
  • 湖北挖出一把「逆天」寶劍,因上面刻了8個字,如今是鎮館之寶
    劍是我們中國古代最為常用的兵器之一,還有金庸大師小說中的大俠許多都是用寶劍的,可見古代的劍文化真的是非常的濃鬱,許多的帝王都非常熱衷寶劍,特別是戰國時期,那個時候的劍絕對是身份地位的象徵。那是在1965年的湖北荊州江陵縣,當時這邊為了響應國家的號召,開始大力的興建水利工程,為此當時有大量的村民在這裡幹活,可是有個工程必須要經過紀南城,紀南城在2000多前的時候那是楚國的都城,為此這地底下肯定有墓葬,為此當時考古隊就來到這裡進行考古發掘,別到時候施工途中挖出古墓,這樣肯定會大大的減緩施工的進度了。
  • 篆刻大家方介堪:蟲書鳥篆 腕底風雲·杭州日報
    民國時期,有馬孟容、馬公愚、方介堪等書畫篆刻大家出自溫州,嘯聚海上。其中,篆刻家方介堪以其傳承古代鳥蟲篆之舉,引導後輩之功,在近代篆刻史上佔據了特殊的地位。 浸淫古法,逢源海上 1901年11月8日,方介堪降生於溫州西門外外浦橋上方氏舊宅。方介堪祖籍溫州泰順,鹹同年間,祖父中秀才後,舉家移居溫州,在縣學協助評閱童生日課。
  • 江西發現商代古墓,出土「猛虎」青銅器,文物專家:古代部落圖騰
    江西發現商代古墓,出土「猛虎」青銅器,文物專家:古代部落圖騰中國商朝時期的青銅器製作工藝已然非常成熟,青銅器在商朝晚期到西周早期這段時間發展迅速,器種變得多種多樣,銘文也逐漸加長,花紋複雜華麗。商朝時期的青銅器物除了用來盛物,還被貴族們用來祭祀。
  • 漢代錯金銀鳥篆文壺
    這件鳥篆文銅壺周身用金銀絲錯出鳥篆文吉祥語共31字,肩、腹部寬帶紋上錯出龍虎相鬥的生動圖案,製作極其精緻美觀,顯示了兩千年前中國金屬細工的卓越成就。此壺蓋呈弧面形,上有三環紐,口微侈,鼓腹,腹上飾一對鋪首銜環,圈足。
  • 越王勾踐劍有神秘菱形花格,花格紋不簡單,竟用到「現代」高科技
    在湖北省博物館,珍藏了一件越王勾踐的青銅劍,被譽為是「天下第一劍」。可是此劍上菱形花紋的鑄造方式,卻成了專家們心中難解的謎團,究竟古人是怎麼製造的呢?下面小編就來給您揭秘,看看專家們最新的研究成果:(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25年前,浙江136萬買下一把寶劍,被人稱為天下第二劍
    照片上是一把青銅寶劍,作為青銅器專家,馬承源一眼就看出此劍不同凡響,尤其是劍柄上鑄有錯金鳥蟲書銘文八個字「(越) 王戉(越)王」。反面為「者旨於睗」。馬承源看著這張照片,立刻陷入沉思之中。者旨於睗是誰?此人就是越王勾踐的兒子,勾踐之後的第二代越王,此劍應該是者旨於的佩劍。古代青銅寶劍出土的數量不少,但是真正有錯金銘文的寶劍,則少之又少。
  • 韓國古墓中發現1500年前星座圖,中國曾發現更早的
    韓國文物部門最近在慶尚南道鹹安郡一座王室古墓中發現了1500年左右的星座圖。韓國媒體表示,這是第一次在伽倻時代的古墓中發現星座圖。伽倻時期是韓國的一個特殊時期,這是一個生存期為公元43年-公元532年的國家。
  • 如來持劍,天下俯首,名劍絕世有資格成為佛門劍神嗎?
    霹靂魔封到霹靂天越4部劇中,出現的近神級別一共有16位。分別是:佛聖釋天蒼、佛狂摩珂孽、九龍青陽子、佛劍明王、恆山劍謫仙、血鯤侖、近神人一頁書、虎魁 天虓皇、龍羿 紫龑皇、狼首 銀犽皇、天翔 羽鯤皇、鳳鳴 玉鶠皇、萬花 並蒂皇、雲濤 劍鳩皇、劍心 無鋒皇、騰雲 夜駒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