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徐小鳳憑藉《隨想曲》在第6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上獲得十大中文金曲獎,這首歌和《順流逆流》《風雨同路》《漫漫前路》一樣,對於樂壇和徐小鳳來說有著相同的地位,這首歌是顧嘉輝作曲,鄭國江作詞,都是詞曲界的金牌創作人。
前望我不愛獨懷舊
名利我可以輕放手
是我的雖失去他日總會有
不慣全力尋求
難辨你的愛真與否
緣盡我可以輕放手
若你的心想變怎樣都會變
想要留亦難留
渴望是心中富有
名和利不刻意追求
請收起溫馨的愛意
留在心中好象醇的酒
存著要經過春與秋
內心也經過喜與憂
讓我一生擁有輕鬆節奏
心裡無欲無求
但是這首歌為什麼叫《隨想曲》,其實它是有由來的。這首歌作詞人鄭國江老師都曾說過,這首歌不是一首千錘百鍊的歌,但也不是一揮而就 的神來之筆。這首歌在當時鄭國江老師被逼迫而且非常有壓力的情況下,冥思隨想而出的。
那一年徐小鳳離開新力轉投康藝全音,鄭國江老師便被委以重任,為徐小鳳寫了很多的歌,全部完成了,但唯獨前顧嘉輝老師作曲的一首,因為第二天徐小鳳就要開始錄這首歌,顧嘉輝老師便在前天晚上就行至鄭國江的家裡,把曲譜交給他,讓他趕一趕,把詞在明天下午就寫出來,但是看和音上午就要開錄,而鄭國江是中學老師,第二天下下午是有課的,鄭國江老師從不會因為別的事,而耽誤教學,就算是寫詞在他人生中佔有很濃重的筆也不曾改變,所以無論和音什麼時候錄,鄭國江老師都必須在今天晚上就把整首歌寫出來交給顧嘉輝老師。
鄭國江老師隨記開工,可是這首歌沒有任何主題要求,到底該寫什麼題材為好呢?由於時間緊迫,鄭國江老師乾脆什麼都不考慮,天馬行空,無所顧忌,想到什麼就寫什麼,這就是這首歌的隨想。
《隨想曲》其實是鄭國江老師的自說自話,把他對生活的要求,為人處世,的態度通通躍然於之上,正因為這樣毫無顧忌的寫作方法,反而文思泉湧,緊迫感反而消失了,歌詞在指定的時間內完成。
但是這首歌最大的成功的元素,還是有徐小鳳主唱,徐小鳳的穩重,豁達已經豐富的人生經驗,才能理解這首歌的精髓,也只有徐小鳳在歌壇的地位才能唱到:前望,我不愛獨懷舊,名利,我可以輕放手。名利可以輕放手,不是隨便可以說的,資歷不夠的人說出這句話,確實會讓人嗤之以鼻。
這首歌中的境界,是很多人都希望達到的境界,但是試問,又有誰能真正做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