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八演奏家佐藤康夫演奏動漫插曲 獻聽覺盛宴

2020-11-29 中國新聞網

尺八演奏家佐藤康夫演奏動漫插曲 獻聽覺盛宴

2018-06-21 10:46:06來源:環球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陳海峰

2018年06月21日 10:46 來源:環球網

參與互動 

  尺八演奏家佐藤康夫演奏會 帶領二次元情緒高燒

今晚屬於火影,屬於二次元,屬於古典與潮流的融合,更屬於尺八!

  由上海天人慧致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主辦的「尺八一聲一世·火的意志」演奏會,6月16日晚間在北京國圖藝術中心成功舉辦。日本演奏家佐藤康夫與六三四樂隊為尺八愛好者奉獻了一場熱血與古典兼而有之的聽覺盛宴。

  火影迷高燃淚奔 神秘禮物答謝中國粉絲

  流傳六百年之久的傳統古樂器尺八在佐藤康夫與他的六三四樂隊手中煥發出新聲力量——「朝聖」的火影迷們在尺八與三味線、太鼓交相呼應的和風硬搖滾中,大呼熱血、暢快淚奔。

  「尺八一聲一世·火的意志」演奏會的前半場可以說是二次元專場,佐藤康夫接連演奏了《火影忍者》等經典動漫插曲。貫穿《火影忍者》全系列的主旋律《NARUTO Main Theme》和另一首火影熱門插曲《動天》在現場響起時,很多火影迷忍不住伸手擦拭眼角的淚珠。《動天》經常在男主角鳴人的戰鬥場面出現,被網友戲稱「在這首BGM中沒人能打得過鳴人」。如同《動天》一響,鳴人開始反殺一樣,這首曲子激勵了很多火影迷在逆境中翻盤的鬥志。熟悉的尺八音樂在演奏會一開場就帶領年輕人們在回憶裡情緒高燒。

  火影系列的燃情未退,《落櫻的人們》和《戰》兩首曲子同樣激情澎湃。這兩首曲子是佐藤康夫為 2015 年日本橄欖球職業聯賽 top league 所作的應援曲和入場曲。曲子激烈昂揚,仿佛置身在激烈的比賽現場,見證一個個奇蹟的誕生。

  佐藤康夫兩首名曲《宙》、《夜明》自然是此次演奏會的重頭戲,《夜明》的曲聲一響,現場氛圍由激昂轉為沉靜,悠遠空寂的樂音仿佛帶著聽眾漫步在溫柔月色中。而更大的驚喜是,佐藤康夫用尺八演奏了流行音樂《我只在乎你》,這是鄧麗君在日本傳唱度最高的歌曲之一,也是佐藤康夫獻給中國粉絲的特別禮物。

  古樂器煥發新活力 尺八帶動「古潮回流」

  這次隨佐藤康夫來北京演出的樂隊成員包含了諸多大神,有與著名聲優「滾爺」谷山紀章組成樂隊GRANRODEO的吉他手飯冢昌明,為《妖精的尾巴》《地獄少女》等演奏的貝斯手瀧田勇,參與《火影忍者》配樂的三味線樂手KIJI、小提琴手竹內純、鼓手市川義久、鍵盤樂手高山淳,他們手中的西洋樂器與傳統樂器的尺八碰撞出火花,掀起了一陣古潮熱,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了解、喜歡上了尺八。

  尺八最早起源於中國,盛唐時期,隨佛教文化傳入日本,在日本傳承至今。近年來,尺八的傳統之音逐漸與新的藝術形式結合,在很多熱門動漫、電影的主題音樂裡都能聽到尺八的聲音。除了《火影忍者》,《刀劍亂舞》《犬夜叉》《你的名字》《黑塔利亞》《進擊的巨人》等大熱動漫中都有尺八的樂音,去年在國內上映的電影《妖貓傳》中也帶有大量尺八配樂。古風界經典翻唱曲《醉仙歌》《百鬼夜行》,以及「劍網三」的同人歌《劍三群像·江湖意》,原曲都是尺八曲。佐藤康夫的代表作《夜明》《一滴》在古風混剪中也是使用度最高的配樂,喜歡古風愛好者在各種影像中早已熟悉了尺八和佐藤康夫。這次現場聆聽原曲,更是感受到了不一樣的魅力。

  尺八全面復興 天人慧致推動傳統之美出海

  《火的意志》演奏會上,佐藤康夫還演奏了他為古潮音樂紀錄片《尺八·一聲一世》所做的同名主題曲。紀錄片《尺八·一聲一世》是由上海天人慧致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歷時2年拍攝、製作的音樂人文紀錄片。該片溯源尺八歷史,探訪當代尺八人,展現世界尺八人在老樂器的傳承中所面臨的困境與希望,將於今年面世。

  佐藤康夫作為上海天人慧致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籤約音樂人,與創始人聿馨(Helen)一同在中國傳播尺八藝術。上海天人慧致創始人Helen(聿馨)表示,「古樂器尺八在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地方吹響,我們努力的初心就是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這個新時代發現傳統古樂之美,也讓這麼美好的中國文化能夠不斷「出海」,在文化上跟世界有更多融合「。未來尺八將大範圍的注入影視、遊戲配樂,同時佐藤康夫等日本音樂人將有更多的機會與中國聽眾交流。

相關焦點

  • 《尺八》主創現身重慶 粉絲喊話佐藤康夫再出新曲
    本片由聿馨(Helen)執導,佐藤康夫、小湊昭尚、蔡鴻文等主演,梁文道、陸川、龔琳娜特別出演,片中記錄了中日美等地的尺八演奏家,制管師,學習者的生活,通過他們不同階段的經歷與思考,折射出來古老的尺八在當下的困境與希望,也通過尺八去映照出每個人對生活,生命,世界的認知與感悟。影片將於5月31日正式登陸全國院線。
  • 一聲一世聆聽尺八之音,世事變遷不滅「火的意志」
    【佐藤康夫與尺八:繁華都市中的一抹寧靜悠遠】尺八,是源於中國的竹製吹管樂器,因管長一尺八寸得名,音色蒼涼遼闊,曾興於盛唐,南宋後在中國式微,而在日本傳承至今。如今作為《火影忍者》《陰陽師》等影視動漫配樂逐漸被中國年輕人所知。
  • 《尺八·一聲一世》返璞歸真的竹之韻,百川入海的浩然氣
    初接觸電影《尺八·一聲一世》,緣於那幅由竹也文化設計的海報,一根尺八立於圖中,下接一泓清泉,尺八之上,長出一縷竹葉,令這看似厚重的樂器,瞬間多了幾絲靈性。對於國人而言,最為熟悉的竹製吹奏樂器,多為笛與簫,對尺八的了解並不太多,雖然這些樂器都為竹製,但演奏方式和聲音特徵卻是千差萬別,而尺八,更是帶來一種悲愴與蒼涼的古早之聲。
  • 樂之放映 | 來書店聆聽《尺八》最接近靈魂的聲音
    近十年來,由於日本民樂在國際上聲名鵲起,尺八國際知名度也水漲船高,早已超過了它的近親洞簫。可是在國內,尺八的回歸卻步履維艱。一直以來尺八的推廣和傳播,都是靠著尺八愛好者們的人肉安利。就連拍攝這一部《尺八·一聲一世》紀錄片導演聿馨,也是由於朋友的推薦,聽到了尺八演奏大師佐藤康夫的CD,才萌生了拍攝紀錄片的想法。
  • 《尺八·一聲一世》定檔531 海報預告不負此聲
    由聿馨(Helen)執導,佐藤康夫、小湊昭尚、蔡鴻文等主演,梁文道、陸川、龔琳娜特別出演的音樂人文紀錄電影電影《尺八·一聲一世》通過記錄中日美等地的尺八演奏家,制管師,學習者的生活,去見證在尺八之路上行走著的人們,通過他們不同階段的經歷與思考,折射出來古老的尺八在當下的困境與希望,也通過尺八去映照出每個人對生活,生命,世界的認知與感悟。
  • 旅日華人二胡演奏家創建樂團 東京首演獲贊(圖)
    旅日華人二胡演奏家創建樂團 東京首演獲贊(圖)
  • 溫格鋼琴小小演奏家項目:吳明利師生音樂會
    2020年12月19日,吳明利師生鋼琴音樂會在武漢逸嘉音樂廳圓滿落幕,此次音樂會是溫格鋼琴、逸嘉音樂集團聯合舉辦的溫格小小演奏家項目在武漢地區的首場活動。 隨後,吳明利老師的幾位從6歲到26歲不同年齡的學生,傾情獻上了多首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鋼琴作品。從古典曲目的經典呈現現場演繹,並由鋼琴、視頻、音樂劇等多種元素融合進行曲目改編,演出贏得了全場觀眾的一致好評。
  • 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國病逝,他演奏的《梁祝》成了絕響
    著名小提琴大師梅紐因來華訪問時曾與盛中國合作演出,並稱讚他是「我在中國演奏巴赫雙提琴協奏曲的最好的合作者」。澳大利亞ABC廣播公司將他列入「世界最偉大的藝術家」的行列。盛中國演奏《梁祝》據介紹,盛中國的父親盛雪是中國著名的小提琴教授,母親朱冰從事聲樂。他們養育了十一個孩子,其中十個以音樂為專業,共有九人拉小提琴。
  • 曹氏提琴 | 中提琴青年演奏家
    除了本身的尺寸不定,直接影響了演奏的技術,音域又夾在大小提琴之間,而最致命的是由十七世紀開始,最重要及最普遍的室內樂合奏,乃是由兩把小提琴配一把大提琴的三重奏鳴曲,中提琴因無用武之地,漸漸的差不多被作曲家們完全遺忘了,偶爾被採用,也不過是陪襯及加重低音部或填補和聲而已。
  • 「音緣際會」馬友友用250萬美元名琴,演奏世界最著名的大提琴曲
    本期,我們欣賞馬友友演奏的《巴赫G大調第一大提琴組曲》,作品BWV1007號,這是世界最著名的大提琴獨奏曲目。馬友友,祖籍浙江,1955年出生於法國。這首曲子是馬友友四歲時,父親教他的第一首大提琴曲。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對這首曲子的感覺也產生了變化。
  • 分享下載《中國洞簫演奏教程》
    著急下載《中國洞簫演奏教程》請直接跳到本文最後,不著急可以往下看看。推薦幾本以簫為題的書您若喜歡聽中國洞簫的聲音,可以欣賞一下我的演奏。1.《桃花渡》是經典的簫獨奏曲,我將其重新演繹了一下。2.《悸》是我創作的,首次公演是在大連尺八協會的成立儀式上,需要樂譜的簫友可以點擊下面的連結3.
  • 大提琴演奏家張博:我是中國人 必須為祖國服務
    國交青年大提琴演奏家張博(國交供圖)  中廣網北京7月7日消息當晚第一個出場的是國交青年大提琴演奏家張博,他與國交室內樂隊合作演出了約翰·克裡斯蒂安·巴赫的《c小調大提琴協奏曲》,在場觀眾報以熱烈的掌聲。  張博自幼6歲學習大提琴,8歲在北京音樂廳登臺演出,9歲參加北京市青少年藝術比賽獲得第一名,並被譽為最有藝術魅力的少年演奏家。10歲張博考入中央音樂學院,師從著名大提琴教育家陳圓教授。
  • 大提琴演奏家朱琳出席虹橋《歡樂頌》迎新年沉浸式音樂會
    2020年12月27日,著名青年大提琴演奏家朱琳受邀參加由金臣·亦飛鳴美術館主辦的《歡樂頌》迎新年沉浸式音樂會。音樂會在位於虹橋商務區的金臣·亦飛鳴美術館如期舉行。朱琳老師與著名鋼琴家、歌唱家、京昆表演藝術家等聯合獻演。
  • 邂逅電影配樂大師,聆聽長影樂團獻上「膠片上的經典旋律」
    現場,長影樂團相繼演奏了《拯救大兵瑞恩》《勇闖奪命島》《走出非洲》《阿甘正傳》《碟中諜》《珍珠港》《海上鋼琴師》等多部歐美大片的經典配樂,讓觀眾欣賞並了解眾多電影配樂大師的獨特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