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緣際會」馬友友用250萬美元名琴,演奏世界最著名的大提琴曲

2021-01-09 音緣際會

本期,我們欣賞馬友友演奏的《巴赫G大調第一大提琴組曲》,作品BWV1007號,這是世界最著名的大提琴獨奏曲目。

馬友友,祖籍浙江,1955年出生於法國。這首曲子是馬友友四歲時,父親教他的第一首大提琴曲。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對這首曲子的感覺也產生了變化。

大提琴的音色低緩而深沉,像暗夜裡向你傾述的老友,慢慢舒展,娓娓道來,所有的哀愁與悲傷都隨低沉顫動的琴弦順流而下,觸動人心。歲月清淺,情意連綿。

馬友友使用的是1733年義大利產的斯特拉迪瓦裡大提琴,價值250萬美元,琴聲深邃,回音悠長,適合靜下心來好好欣賞。

這是音緣際會第426期音樂音響視頻。請欣賞馬友友演奏巴赫《G大調第一大提琴組曲》。

周五 音緣際會更新,俄羅斯最美手風琴師演奏《野蜂飛舞》

本期,我們欣賞有俄羅斯最美手風琴師之稱的拉戈二重奏,演奏的《野蜂飛舞》。

「從海面的遠方,飛來一群大黃蜂,圍繞到天鵝的四周,盤旋飛舞。」《野蜂飛舞》是俄羅斯民族樂派作曲家裡姆斯基.柯薩科夫所作歌劇 《薩旦王的故事》中的插曲。因其詼諧的風格和高難度的演奏技巧而受到演奏家的青睞,成為音樂會中經常演奏的、雅俗共賞的音樂珍品。

拉戈二重奏由畢業於莫斯科國立音樂學院的伊琳娜·巴裡舍娃和維拉·塞列茲涅娃組成。她們的音樂風格既古靈精怪又富於誘惑力,融合了古典音樂和流行文化的魅力,集傳統樂器聲音美學和現代節奏為一身。

她們的曲目從古典到搖滾,從探戈大師的傑作到民間音樂和流行歌曲,包羅萬象。拉戈二重奏在俄羅斯義大利、印度、哈薩克斯坦、中國、法國等國際比賽和音樂節上屢獲嘉獎。

音緣際會是LEO和熱愛發燒音響的朋友們一起打造的音響和音樂視頻。

這是中國唯一的發燒音響視頻公眾號(zhongtuyuefu),參與視頻講解的都是學養深厚的發燒大師和大咖。

我們希望以音會友,與君共進, 一起沉醉於音樂、藝術和技術的發燒世界……

相關焦點

  • 「音緣際會」風靡世界的大提琴雙傑,演奏新世紀音樂風格的讚美詩
    2CELLOS大提琴雙傑,由路卡·蘇利克(Luka Sulic,斯洛維尼亞人)和斯蒂潘·豪瑟 (Stjepan Hauser,克羅埃西亞人)組成。他們曾在奧地利和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學習。在他們成為組合前,都已在一系列國際音樂比賽中獲獎。
  • 大提琴演奏家馬友友簡介
    馬友友是當今國際樂壇最有天賦、最傑出的大提琴家之一,他1955年生於巴黎,其父馬孝駿祖籍寧波,是音樂學家,母親也是著名聲樂家。馬友友四歲起學拉小提琴,後改學大提琴,並迷上了巴赫的作品。巴赫的無伴奏組曲是每個學大提琴的學生必修的曲子,但它那長達幾十頁的曲譜,對一個4歲多的孩子來說,實在太難了,老師只要求他每天練習一小段。
  • 百聽不厭:讓世界落淚的大提琴曲——《殤》 傑奎琳·杜普蕾
    據說匈牙利大提琴家史塔克有次乘車,聽見廣播裡正播放大提琴曲,便問旁人是誰演奏的。旁人說是杜普蕾,史塔克說:「像這樣演奏,她肯定活不長久。」史塔克聽得出,杜普蕾是用生命在演奏,為了琴藝的完美,可以不惜一切。杜普蕾一直是許多古典音樂樂迷心中的一個嘆息。
  • 「音緣際會」音域廣泛、節奏強烈,充滿異域風情的奧斯曼宮廷音樂
    演奏中使用了三種傳統樂器,第一是ūd烏德琴,這是一種梨形弦 樂器,形制與吉他、琵琶類似,聲音厚實帶有滄桑感。 烏德琴音 域廣泛,又善於表現節奏,被稱為中東樂器之王,是中東 最受尊敬的樂器。 其演奏者是世界頂級的烏德琴演奏家Ara Dinkjian阿拉·丁吉安。第二是qānūn卡農琴,起源於古埃及的豎琴,是阿拉伯最古老的樂 器之一。
  • 「音緣」大提琴的旋律輕柔、安靜肅然,飽含深情經典的西方音樂風格
    本曲由大提琴組合2CELLOS大提琴雙傑與樂隊共同演奏。大提琴的聲音渾厚深沉,是飽含深情的傾訴。2CELLOS由大提琴演奏家盧卡·蘇裡科和斯蒂潘·豪瑟組成,兩人都是從小接受專業的古典音樂訓練,擁有獲獎無數的傲人紀錄、世界巡迴演出的背景,並且對於將古典、流行、搖滾樂結合有出人意料的天分及表演魅力。2CELLOS是最受關注的古典/跨界弦樂組合之一。
  • 跨越250年的對話,貝多芬&譚盾三重協奏曲22日奏響深圳音樂廳
    兩首三重協奏曲由著名小提琴家呂思清,知名青年大提琴演奏家聶佳鵬,知名青年鋼琴家孫穎迪聯袂演奏。貝多芬《為鋼琴、小提琴和大提琴而作的三重奏協奏曲》這是一首優美動人的協奏曲,兼具室內樂的親密感和協奏曲的壯麗感。樂曲採用傳統的協奏曲形式,主題簡潔卻不失典禮儀式般的莊重、壯麗感。它沒有貝多芬慣有的英雄氣概和宏偉氣勢,但從中可體會到貝多芬性格中善良、敦厚的一面。
  • 世界提琴大師演奏巴赫《G大調第一無伴奏大提琴》
    巴赫《G大調第一無伴奏大提琴》(Bach Cello Suite No.1 in G),編號BWV1007-1012,大約創作於1717年至1723年巴赫時任克滕宮廷樂長期間。 巴赫的這一套組曲採取標準的古典組曲形式,即集數種古典舞曲組成。
  • 大提琴女神「驚豔重現」
    她在大提琴上傾瀉了她的全部生命能量,她用大提琴燃燒殆盡了自己,因此成就一曲「大提琴的愛與死」傳奇。脫離開關於杜·普蕾的討論,我不再相信大提琴是一件女性樂器了。拉大提琴的女性越來越多,但是我們能夠聽到的最優秀大提琴聲音一定屬於卡薩爾斯、皮亞蒂格爾斯基、富尼埃、沙夫蘭、詹德隆、羅斯特洛波維奇、哈萊爾、希夫等男性,就算是當今刻意走時尚路線的麥斯基、馬友友,或者小鮮肉級別的沃格勒、莫澤爾和朔特-穆勒,他們的琴聲雖偏於女性化,卻也具備沒有哪位女性所能達到的雄渾與深沉。
  • 音色雍容華貴的大提琴,它是怎樣成為名副其實的「音樂皇后」
    其雖不像小提琴演奏時那樣外向張揚,但只要有需要,大提琴也能表現出熱烈奔放的感覺,在演奏某些特定樂章之時,足以令交響樂隊中的其他樂器相形見絀。無論獨奏還是在交響樂隊之中擔綱中流砥柱,大提琴都遊刃有餘,那到底是哪些因素造就了大提琴今天的地位呢,就讓瑪蒂尼提琴伴你解開這奧秘。
  • 世界最著名遊戲音樂教母首度訪華!「交響遊戲夢」下村陽子主題音樂...
    2019年10月26日,正值2019年第22屆北京國際音樂節期間,傳奇遊戲音樂人下村陽子將首次來到北京,在保利劇院與眾多知名音樂家一起為中國玩家帶來名為「交響遊戲夢」的專場音樂會。
  • 米沙-麥斯基:我是世界上最幸運的大提琴家
    但是,麥斯基的音樂人生在23歲遭遇重創,麥斯基的家人移民到以色列,政府猜測他在莫斯科完成學業後也會移民,於是用莫須有的罪名將他關押入獄一年半,並提出一筆數額驚人的培養費作為賠償。後來一位美國商人贊助了他,1972年麥斯基離開了蘇聯,成為世界公民,開始了「第二次人生」。「大提琴家皮亞蒂戈爾斯基是我第二次人生中的父親。
  • 「超級大提琴2019」定檔端午在京開幕 迎接世界愛樂者
    「超級大提琴」音樂會創始人、中國著名大提琴演奏家朱亦兵在發布會上公布,今年的活動將在6月的端午節假期(6月6日—9日)重磅回歸,屆時將通過網絡實時直播的方式,讓世界民眾都能「親歷」這場為期4天的無門檻、無國界、全天候的音樂饕餮盛宴。
  • 至尊寶和紫霞的哀傷和無奈,在大提琴響起的那一刻你感受到了……
    其曠遠憂傷的旋律、 常令聽者陶醉在歌曲所營造的憂傷而純淨的世界中。這首歌在網絡上常被譽為「世界上最傷感的英文歌曲」。(Lorin Maazel)等眾多世界著名指揮家合作,被指揮大師巴倫伯伊姆稱讚為:「傑出的大提琴演奏家!」
  • 美國著名大提琴家、指揮家林恩·哈雷爾去世,享年76歲,曾多次訪問...
    美國著名大提琴演奏家、指揮家林恩·哈雷爾(Lynn Harrell)4月27日在家中去世,享年76歲。他的妻子、小提琴家海倫·尼恩格爾在社交媒體上宣布了他的死訊,海倫並未透露他的死因。林恩·哈雷爾是同時代最優秀、最傑出的美國古典音樂家之一,不少演奏家及樂迷紛紛致以哀悼。
  • 【特別推薦】讓全世界落淚的大提琴曲《殤》,我以為我很堅強,聽了...
    在零星清脆的豎琴伴奏下,大提琴如泣如訴的感傷哀傷竟可以樣樣平靜、那樣坦然、那樣遼闊,甚至可以那樣無所畏懼,像大朵大朵的雲在高緯度的天空在大面積的風裡緩緩地低低地飄移,掠過一望無際的大平原,在地面上投映著若有若無的暗影,最終去往不可知的遠方…… 這是一首從靈魂深處流淌而出的殤曲。
  • 一分鐘帶你看懂弦樂四重奏,演奏和製作的奧秘| 曹氏提琴
    它包含兩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以及一把大提琴。美國著名的亞歷山大使用曹氏四重奏演奏很多人認為四重奏的琴只是每把琴的大小做得不一樣而已,但是小提琴的四條弦為G、D、A、E, 而中提琴與大提琴則是C、G、D、A。她們之間共鳴大小是有所不同的。
  • 來自魔鬼的演奏—帕格尼尼 24首小提琴隨想曲
    帕格尼尼的出現,為小提琴這件樂器賦予了非凡的生命力,小提琴的演奏,脫胎換骨,散發出迷人的光彩,帶來追求超絕技巧的潮流;各種樂器的演奏家,都被刺激去尋求技巧的突破方法,李斯特便因為年幼時被帕格尼尼的超技演奏吸引,而要致力成為「鋼琴的帕格尼尼」,由此鋼琴在日後才因為李斯特此一志願的實現,而成為能發揮絢爛色彩,光芒四射的樂器。
  • 以琴為劍,大提琴家徐逸群的美國音樂之旅
    近日,山東籍旅美大提琴演奏家徐逸群正忙碌地準備著兩場音樂會——她將於2021年1月受帕爾曼夫婦邀請在其音樂節,以及緬因州的埃爾斯沃思藝術中心的音樂季中以網絡形式分別「上演」個人獨奏以及重奏音樂會,為疫情下的人們「打氣」。在這兩場音樂會中,除了西方的樂曲以外,她特別挑選了中國著名作曲家譚盾的《臥虎藏龍》。這位1994年出生於濟寧的山東女孩,想用自己獨有的方式,撫慰疫情中的人們。
  • 中國著名大提琴演奏家司徒志文去世 指揮家鄭小瑛發文追悼
    中國著名大提琴演奏家、音樂教育家、中國大提琴學會創始人、首任學會會長、原中央樂團首席大提琴司徒志文於5月16日因突發心梗在北京安貞醫院逝世,享年88歲。司徒志文1933年出生,祖籍開平市赤水鎮沙洲鄉回龍裡,父親是我國近代造船專家、小提琴製造家和小提琴演奏家司徒夢巖。
  • 「音樂圓桌」無任何音樂基礎可以學習大提琴嗎?
    我和大提琴差不多高,可以拉琴嗎?我的手指短,算是拉琴短板嗎?大提琴那麼重,拿得動嗎?大提琴拉多了會不會很憂鬱悲傷?聽了一首Adam Hurst的大提琴曲Lament仿佛看到了他坐在公園的椅子上獨自演奏和平鴿在如怨如慕的曲子下悠閒地覓食頓時萌生了學習大提琴的念頭興致勃勃地開始查閱大提琴如何入門以及入門難度結果被「前輩們」的話唬住了入門難、學精慢、琴還特別貴雖然吧大提琴的確是弦樂裡面最難入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