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聽不厭:讓世界落淚的大提琴曲——《殤》 傑奎琳·杜普蕾
傑奎琳.杜普蕾(Jacqueline du Pre, 1945-1987),是一位天才的、才華橫溢、具有獨特氣質的英國大提琴家。 傑奎琳·杜普蕾,她是一個把生命託付給大提琴的人,生命在世上僅停留了42年,她的絕響卻在世間流傳,有她悽婉的傾訴、寂廖的守望,還有至死不渝的款款深情...
-
低調優雅的大提琴曲推薦,讓她的美驅散你內心的浮躁
今天那小編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幾首好聽的大提琴音樂,相信大家對大提琴還是有一種特殊的愛的,因為它與其他的樂器不同,他的聲音低沉得像人在訴說一樣,與人的聲音特別相像呢,也是人們非常喜歡他的一個原因。總體而言呢,聽這首樂曲是一種比較享受的感覺,可以閉上眼,感受自己在湖面上的感覺。
-
大提琴女神「驚豔重現」
她在大提琴上傾瀉了她的全部生命能量,她用大提琴燃燒殆盡了自己,因此成就一曲「大提琴的愛與死」傳奇。脫離開關於杜·普蕾的討論,我不再相信大提琴是一件女性樂器了。曾經一度被熱炒的「大提琴美女」哈諾伊和克萊恩,首先我不以為她們是「美女」,其次是她們一直在拉「輕飄飄」的曲目,過分迎合傳媒、迎合大眾。杜·普蕾之後,女性大提琴基本都坐進了樂隊。我知道在杜·普蕾之前有一位大提琴「祖母級」的人物,她似乎早就成為塵封已久的模糊記憶。
-
大提琴演奏家張博:我是中國人 必須為祖國服務
當晚第一個出場的是國交青年大提琴演奏家張博,他與國交室內樂隊合作演出了約翰·克裡斯蒂安·巴赫的《c小調大提琴協奏曲》,在場觀眾報以熱烈的掌聲。 張博自幼6歲學習大提琴,8歲在北京音樂廳登臺演出,9歲參加北京市青少年藝術比賽獲得第一名,並被譽為最有藝術魅力的少年演奏家。10歲張博考入中央音樂學院,師從著名大提琴教育家陳圓教授。
-
【特別推薦】大提琴獨奏,優美的旋律令人難忘!
當十七世紀的作曲家瘋狂為小提琴作曲時,大提琴還只是個名不見經傳的低音琴。經過一段漫長的時間才被公眾全面認識與接受,逐漸成為一件知名的獨奏樂器,以及交響樂隊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同時,大提琴獨具魅力的音色,極其走心的旋律感備受人們喜愛。在交響樂中大提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但它也是中樂團的「特邀嘉賓」。
-
唯美旋律將我融化,大提琴與竹笛《鴻雁》
於萍的《大提琴狂想曲》散發著一種激情慷慨而又包含淡定的氣質,無論是與竹笛、還是簫、或是二胡等諸多樂器的對話,都處理得流暢和諧,親密無隙,渾然一體。唯美旋律仿佛是從靈魂深處走出來的,融化著我,無可逃遁。
-
經典重現人間,14首無比優美的大提琴浪漫曲
《夢後》出自他的人聲與鋼琴的聲樂曲,這首作品是根據布西納的譯詞(原詩作者佚名)譜曲的。詩中描寫了睡夢中見到愛人溫柔面容的情景,大意是:「你呼喚我離開這大地,跟你一起走向光明。可惜好夢被驚擾,留下一片惆悵。回來吧,明朗的夜、神秘的夜!」可供男高音和女高音演唱。改編成小提琴或大提琴獨奏曲,旋律極為優美動聽,溫馨感人,廣為流傳,而其聲樂曲的出處卻漸漸被人們淡忘了。
-
大提琴家王健:靠音樂吃飯太難,不建議女兒拿它謀生
我聽到的最好的演奏,是他突然把我的心打開了,我會忘記他的演奏,想到自己的故事。澎湃新聞:你聽其他人的音樂會有過這樣的經歷嗎,你的心被打開了。王健:我是最容易被打開心的。去看電影時,我一般不太喜歡和朋友去看,因為第一個流淚的肯定是我,淚點非常低。這也是藝術家比較需要的敏感吧,你特別容易被觸動,才有能力去打動別人的心。
-
我為什麼要幫女兒學大提琴?
也許我所說的在別人聽來只是些朋友之間打趣的言語,但彈琴這項技能,如果在小時候沒有培養,可能在長大以後很少有機會再去學習了,誰能否認這個事實呢?女兒幼兒園就讀在上海市音樂幼兒園,這是一所公辦機構。當初我和孩子的媽媽在選擇幼兒園時,也曾做過很多的比較和研究,我們一致覺得,在孩子小的時候能夠掌握一項藝術技能,相對於其他的知識學習可能更重要,更有可能幫助孩子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差異化競爭優勢。
-
「音樂圓桌」無任何音樂基礎可以學習大提琴嗎?
我和大提琴差不多高,可以拉琴嗎?我的手指短,算是拉琴短板嗎?大提琴那麼重,拿得動嗎?大提琴拉多了會不會很憂鬱悲傷?聽了一首Adam Hurst的大提琴曲Lament仿佛看到了他坐在公園的椅子上獨自演奏和平鴿在如怨如慕的曲子下悠閒地覓食頓時萌生了學習大提琴的念頭興致勃勃地開始查閱大提琴如何入門以及入門難度結果被「前輩們」的話唬住了入門難、學精慢、琴還特別貴雖然吧大提琴的確是弦樂裡面最難入門的
-
米沙-麥斯基:我是世界上最幸運的大提琴家
我到任何地方,只要那裡的人賞識我和愛聽古典音樂,我都有回到家的感覺。」——米沙-麥斯基 雕塑般的外表,蓬亂卻不失優雅的銀髮,外加時尚的著裝,素有「硬漢」之稱的米沙-麥斯基雖已年屆七旬,仍被不少年輕樂迷追捧。
-
清明·抗疫丨大提琴敘事曲《春祭》獻給戰疫中逝去的人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瀟湘詩會《湘人湘歌》(九十)春祭作曲:楊天解大提琴獨奏:趙旭陽鋼琴伴奏:汪 漾監製:黃立傑大提琴敘事曲《春祭》是楊天解為紀念在2020年這一場疫情中逝去的生命而作,由大提琴獨奏趙旭陽,鋼琴伴奏汪漾,監製黃立傑共同完成歌曲演繹。樂曲採用大提琴與鋼琴敘事的表現形式,首先由鋼琴奏出強烈而極不協和的引子,象徵著突如其來的疫情。而後,大提琴以深沉而悲傷的旋律逐步展開,緊張而不安寧的音樂,表現了人類遭受病毒肆虐時的痛苦與掙扎。
-
「弦動我心 」大提琴四重奏巡迴音樂會貴陽站,不可錯過的音樂!
藝術家介紹:張凡戈——深圳大提琴協會秘書長。2018年5月畢業於世界排名前二十的美國克利夫蘭音樂學院,獲大提琴演奏碩士學位。朱永康——深圳大提琴協會理事。2016年以優異成績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同年考入美國新英格蘭音樂學院。2016年,受邀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參與了中國著名青年作曲家彭榮鑫的作品《尋找》的首演。
-
分手應該「體面」天荒地老「一次就好」除了我「全世界誰傾聽你」
喲嚯,我來啦。我說木耳你說耶,木耳耶,木耳耶。額,有點像打廣告的啊。今天木耳給大家推薦一些電影主題曲大家都說爛劇出神曲,但好劇裡出神曲的例子也是也不少的喲。現在就為各位看官老爺們推薦四首好聽的影視歌曲這些歌曲前奏一起,就仿佛把人的思緒立馬帶到了劇情之中。可以說一個好看的電影或者電視劇,沒有一首好聽的歌,那都不叫「好看」
-
大提琴家介紹 | 優雅的「大提琴貴族」——皮埃爾·富尼埃
隨後,富尼埃改學大提琴。由於他勤奮好學,很快便在巴黎音樂學院的大提琴專業學生中名列前茅。成為巴澤萊爾(Paul Bazelaire)的學生,隨後又隨赫金(Anton Hekking)學習。17歲時富尼埃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從巴黎音樂學院業,此後便積極地投身於音樂會舞臺演出的實踐之中。
-
低音樂器魅力 20世紀著名大提琴家風採
相比之下,大提琴在這個家族中的光芒會顯得黯淡許多,其實大提琴的音色渾厚豐滿,表達出來的東西深邃而複雜,和小提琴是完全不一樣的,它擁有獨特的魅力所在。旋律優美的小提琴作品確實讓人們非常享受,但我想並不是每個人都受得了巴赫那種非要把和聲拉到聲嘶力竭的程度,也很少有人喜歡勳伯格那種完全沒有規律的無調性音樂。相對來說,大提琴的作品差異其實並沒有那麼強烈,也作為主要獨奏樂器之一的大提琴大多數應用在旋律性的演奏上,大多數喜歡低音的朋友們都很喜愛大提琴那種深沉讓人遐想的音色。
-
流年煙火,往事經年,你是我眉間散不去的殤
流年煙火,你是我眉間散不去的殤。往事經年,你是我心上淡不去的暖。傾我一生一世念,許你花開未涼,雨落傾城。要一個雨天,清風細細,疏煙淡淡,在江南落花的人家,煮一壺茶,想一個人,飲一杯暖,念一段遠去的往事。要一個黃昏,長河落日,炊煙暮靄,在綠蔭成陣的樓臺,斟一杯酒,就著清冷的月光,醉一場流年似水。
-
推薦明星同人小說:我會告訴全世界我愛你,不管怎樣都和你在一起
很多夥伴都喜歡小編推薦的明星同人小說,那麼小編今天推薦幾本好看的明星同人小說,喜歡看的就要來看喲第一本:tfboys陪你一生一世作者是:夏靜怡1小說簡介:王俊凱,你無恥。我姐姐這麼對你好,你還這個賤人在一起。
-
作為流量明星的歐陽娜娜還能稱為大提琴演奏家嗎?
自從歐陽娜娜的演技被嘲後也不硬走演員路線了回到校園學習,拍拍vlog出席時尚活動,參加綜藝偶爾拿出大提琴看家本領倒是吸粉不少!說到她的大提琴表演,每次出現都會上熱搜相比較於「螞蟻競走了十年」大提琴確實能讓娜比鍍上光芒可是現在的她還能稱為「大提琴演奏家」嗎?
-
柏林愛樂十二把大提琴到訪,刷屏上海樂迷朋友圈
古典、爵士、探戈、流行、電影配樂……這支「高顏值」組合遊走在古典和跨界的邊緣,一口氣演了12首曲子,謝幕了仍被觀眾拖著不放,連續加演3曲。一曲《粉紅豹》將12位肅穆的樂手從座位上激起,樂得觀眾拍手尖叫,賓主盡歡。柏林愛樂十二把大提琴有44年歷史了,最早由大提琴手魯道夫·魏因斯海默牽頭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