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重現人間,14首無比優美的大提琴浪漫曲

2021-01-13 澎湃新聞

巴赫、莫扎特、貝多芬、蕭邦、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孟德爾頌、拉赫瑪尼諾夫、柴科夫斯基、威爾第、西貝柳斯……這些音樂家的名字,或者大家都聽說過,當你想了解他們的音樂作品,想走進博大恢弘的古典音樂世界,想擁有一生受用不盡的精神財富,但是又無從入手時,那麼,請從這裡開始。

文章來源: 影音新生活 | 圖片:網絡

整理編輯 | 田藝苗的田

福雷:夢後

Fauré: Après un Rêve

福雷是19世紀法國著名作曲家和管風琴家。曾擔任教堂管風琴師、教堂唱詩班樂長和巴黎音樂院作曲教授、院長等職。他被公認為法國最傑出的作曲家之一,有聲樂套曲大師、鍵盤詩人等美譽。他建立在傳統和聲基礎上的細膩優美的音樂,總是帶給人們意想不到的活力,作有歌劇、戲劇配樂、管弦樂、室內樂、鋼琴、合唱等大量作品流傳後世。

《夢後》出自他的人聲與鋼琴的聲樂曲,這首作品是根據布西納的譯詞(原詩作者佚名)譜曲的。詩中描寫了睡夢中見到愛人溫柔面容的情景,大意是:「你呼喚我離開這大地,跟你一起走向光明。可惜好夢被驚擾,留下一片惆悵。回來吧,明朗的夜、神秘的夜!」可供男高音和女高音演唱。改編成小提琴或大提琴獨奏曲,旋律極為優美動聽,溫馨感人,廣為流傳,而其聲樂曲的出處卻漸漸被人們淡忘了。

波帕爾:匈牙利狂想曲

Popper: Hungarian Rhapsody

波帕爾是19世紀捷克大提琴家,曾在布達佩斯音樂學院教學,是在大提琴藝術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人物。他創作有百餘首大提琴樂曲,其中包括協奏曲、組曲和大量獨奏曲,廣為流傳的有《匈牙利狂想曲》、《精靈之舞》、《大提琴協奏曲》4首、為3把大提琴與樂隊而作的《安魂曲》等。

波帕爾最重要的貢獻是創作了多部構思縝密嚴謹的大提琴練習曲教程,至今被全世界專業音樂院校作為規定教材普遍使用。這首《匈牙利狂想曲》是大提琴演奏者最為廣泛演奏的樂曲之一,其結構龐大,技巧運用全面。樂曲由慢到快,尾段飛速的「自然跳弓」音型是對演奏者的一個挑戰。

李斯特:悲歌

Liszt : Elegie

李斯特是與蕭邦、柏遼茲、勃拉姆斯等人同時代傑出的鋼琴家和作曲家。幼年即為音樂神童,有數量眾多的各種體裁作品存世。他的交響樂、鋼琴作品為人稱道,更是交響詩音樂體裁的奠基人,特別對後來斯美塔納的創作有很大的影響。他的鋼琴作品以輝煌的技巧和優美的旋律廣受青睞,許多作品至今都盛演不衰。

他創作了《旅遊歲月》、《愛之夢》等大量膾炙人口的鋼琴短曲,這首《悲歌》屬這類作品,音樂充滿了哀嘆和沉痛的情緒。

布洛赫:祈禱者

Bloch: Prayer

布洛赫是活躍在20世紀的瑞士裔美國作曲家,他的創作風格受到穆索爾斯基和德彪西的影響,作品在速度和調性上尋求多變的風格。曾經創作了一些體現猶太精神、富於宗教意味的作品。

比如管弦樂《3首猶太詩》、大提琴與樂隊《所羅門》、中提琴與樂隊《希伯來組曲》、大提琴與鋼琴《希伯來人的冥想曲》等。這首《祈禱者》具有東方色彩的音調,深情而感人。

格拉納多斯:東方

Granados: Orientale

格拉納多斯是19、20世紀之交的西班牙作曲家、鋼琴家。他的鋼琴作品典雅而富於詩意,管弦樂充滿西班牙民間音樂韻味,其中以歌劇《戈雅之畫》最為著名。

這首《東方》改編自他的《12首西班牙舞曲》的第2首,音樂充滿女性的溫柔色彩,妖嬈迷人,表現了作曲家對東方風格的阿拉伯文化的遙想與追思。

埃爾加:愛的禮讚

Elgar: Salut d』Amour

埃爾加是英國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作有浩繁卷帙各種題材和體裁的音樂作品,他為大提琴所作的《E小調協奏曲》就是至今在全世界廣泛演奏的大提琴樂曲之一。

這首短曲《愛的禮讚》原是一首為鋼琴獨奏而作的小品,作於1888年, 1889年配器為管弦樂曲,又改編成小提琴與大提琴的不同版本,廣受歡迎。樂曲的形象生動地刻畫了一種瀟灑雅致的情趣。

福雷:悲歌

Fauré: Elégie

「悲歌」是一種帶有悼念性質和抒發極度傷感的歌曲或樂曲形式,其中埃爾加的《弦樂的悲歌》和福雷的這首作品最為著名。

這首樂曲為徐緩的四拍子節奏,鋼琴的簡短而沉重的引子奏出後,如輓歌式的主題深沉的展開,並逐漸推向悲痛的高潮,再進入心情趨於平靜的尾奏。全曲如泣如述、感人至深。

聖桑:天鵝

Saint-Saёns: The Swan

聖桑是19世紀法國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有大量傑作留傳於世。他十分注重音樂結構和線條的優美、和聲的動聽,他的旋律具有雅致的新意。他的音樂風格對後來的拉威爾有很大的影響。

《天鵝》選自他著名的管弦樂曲《動物狂歡節》的第13首,舒緩流動的琶音,像蕩漾的水波,大提琴優美舒展;如出自天籟的旋律,表現了潔白的天鵝昂首漂浮的高雅姿態。這首樂曲還經常作為配樂,用於許多舞蹈家編排的同名芭蕾小品中。

蒂尼庫-海菲茨:霍拉舞曲

Dinicu-Heifetz: Hora Staccato

蒂尼庫是19世紀羅馬尼亞著名的小提琴家、作曲家。曾出訪英國、法國、美國獲得成功。這首採用羅馬尼亞民間音樂素材創作而成的《跳躍的霍拉舞曲》是他的傳世之作。

這首樂曲後經美國天才小提琴家海菲茨的改編,特別是他令人叫絕地運用小提琴「快速連斷弓」的高難技巧,鮮明地表現了樂曲活潑跳躍的性質,使其日久彌新,廣為流傳,至今它已成為小提琴家炫耀技巧的「返場曲目」之一。它還有其他樂器,比如為手風琴獨奏改編等多種版本。

柴科夫斯基:感傷圓舞曲

Tchaikovsky: Valse Sentimentale

柴科夫斯基是19世紀俄國偉大作曲家,他立足於俄羅斯民族音樂,同時又吸收了歐洲,特別是德國古典樂派和浪漫樂派音樂的形式與精神,創作出許多生機勃勃、多姿多彩的交響曲、芭蕾舞劇、鋼琴協奏曲、歌劇以及管弦樂曲和室內樂等作品。

很少有作曲家的作品能像柴科夫斯基那樣受到聽眾如此強烈的歡迎,至今他的許多作品仍是音樂會上不可或缺的曲目。這除了他很好地利用德國古典與浪漫音樂的風格與俄羅斯民族音樂融合外,更重要的一點,是他的音樂旋律極為優美,配器色彩異常豐富與獨特,而且充滿了熾熱的情感,具有很強的欣賞性。

柴科夫斯基的作品幾乎囊括所有的音樂體裁,數量巨大。除了大型作品以外,他也創作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小品曲」,如《船歌》、《隨想曲》、《如歌的行板》,以及眾多的歌劇和舞劇精彩選段等,這首《感傷圓舞曲》作於1882年,是他「6首小曲集」中的第6首,樂曲旋律柔腸百轉、委婉動人。

波帕爾:精靈之舞

Popper: Dance of Elves, Op. 39

這首《精靈之舞》是波帕爾為大提琴演奏者所寫的炫技曲,是一首具有練習曲性質的快速樂曲。

蕭邦-費爾曼:引子與華麗的波羅奈茲

Chopin- Feuermann:Introduction and Polonaise Brillante

這首《引子與華麗的波羅奈茲》經奧地利著名大提琴家費爾曼改編而成,樂曲中不斷展現有力的進行曲的音型,表現了蕭邦陽剛的精神內涵的側面。

帕格尼尼-西爾瓦:隨想曲

Paganini-Silva:Caprice, Op.1 No.24

帕格尼尼是18、19世紀之交的義大利小提琴家,神奇的小提琴大師。有關他超人的演奏技巧的傳說很多,他首先提倡在小提琴上演奏泛音,他的雙弦、頓弓、撥奏、準確演奏高難度技巧的能力被傳為神話,從他的作品中就可以斷定他名不虛傳。他創作有大量小提琴作品,其中以24首隨想曲最為著名,這部作品對於今天的演奏者來說仍然是需要努力攀巖的顛峰。

這首作品集的第24首有許多改編版本。1903年義大利出生的大提琴家呂奇·西爾瓦,一生專注研究帕格尼尼的作品,他在大提琴上改編了帕格尼尼的這首《隨想曲》,為其編訂適用的技法,廣為流傳。這首樂曲在大提琴上演奏有難以想像的困難。

格什溫:夏日時光

Gershwin: Summertime (from 「Porgy and Bess」)

格什溫是20世紀初美國作曲家、鋼琴家。他對美國爵士樂的運用頗為成功,由於他注重民族傳統音樂與自身創作的結合,他的作品給人一種既親切又新穎的感覺,尤其對於美國人來說,對他的音樂更是衷愛有加。

他的鋼琴協奏曲《一個美國人在巴黎》、管弦樂《藍色狂想曲》(格羅菲配器樂)、歌劇《波吉與貝斯》為人熟知。

·END·

原標題:《經典重現人間,14首無比優美的大提琴浪漫曲》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王碩舉辦大提琴獨奏音樂會 精彩演繹中外名曲
    6月22日,由山東大學藝術學院主辦的「王碩大提琴獨奏音樂會」在山東大學音樂廳精彩上演。當晚的音樂會座無虛席,上半場,王碩首先為大家演奏了貝多芬的《F大調大提琴變奏曲》。這是一首貝多芬根據莫扎特《魔笛》片段寫成的變奏曲。
  • 大提琴女神「驚豔重現」
    她在大提琴上傾瀉了她的全部生命能量,她用大提琴燃燒殆盡了自己,因此成就一曲「大提琴的愛與死」傳奇。脫離開關於杜·普蕾的討論,我不再相信大提琴是一件女性樂器了。我們知道,同樣是大提琴家出身的著名指揮家約翰·巴比羅利爵士曾經是杜·普蕾的伯樂與知音,然而他在認識杜·普蕾之前已經有過被女大提琴家「徵服」的經驗,這位女大提琴家就是妮爾索娃。巴比羅利將自己知道的關於大提琴的一切都告訴給妮爾索娃,並把她介紹給大提琴巨擘帕勃羅·卡薩爾斯。
  • 中國愛樂樂團大提琴演奏家張集老師帶你了解大提琴
    小編:大提琴在交響樂隊中的地位與作用?張集老師:大提琴在交響樂隊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大提琴的音域寬廣,在交響樂的配器中經常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在第一小提琴和管樂演奏旋律的時候經常作為低音的陪襯。在交響樂的演奏中,低音聲部的節奏往往決定著一首作品的成敗,當然在很多交響樂作品中也有大提琴演奏的大段旋律片段,比如:貝多芬《第五交響曲》的第二樂章,就是由大提琴聲部的旋律開始,其他聲部逐漸加入。所以大提琴在交響樂中不只是一件伴奏樂器,它是交響樂團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小編:大提琴的經典作品有很多,為什麼很多作曲家會鍾情於這件樂器,寫出那麼多經典的作品?
  • 【特別推薦】大提琴獨奏,優美的旋律令人難忘!
    當十七世紀的作曲家瘋狂為小提琴作曲時,大提琴還只是個名不見經傳的低音琴。經過一段漫長的時間才被公眾全面認識與接受,逐漸成為一件知名的獨奏樂器,以及交響樂隊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同時,大提琴獨具魅力的音色,極其走心的旋律感備受人們喜愛。在交響樂中大提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但它也是中樂團的「特邀嘉賓」。
  • 動人的旋律,聆聽優雅大提琴演繹的別樣情話
    琴聲是靈河岸邊那神瑛侍者對絳珠仙草的呼天愴地,是伏爾加河上船夫低沉的喘息,是人生舞蹈裡那寂寞而蒼涼的韻律……01這首《The Cello Song》是新古典主義風格音樂樂團代表之一The Piano Guys中的大提琴手史蒂芬·夏普·尼爾森根據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改編的,這也是他改編最成功最知名的一首。02巴赫:G大調大提琴無伴奏組曲第1號。
  • GoFashion x 於朦朧:大提琴藝術之旅
    ▼2018.08.10 | NO.036它被稱作為音樂貴婦,音色沉鬱優美、悅耳動聽,是最靠近心臟的樂器,聆聽一首大琴曲,可以使人在這繁華喧鬧的都市為心靈找到一片純淨的樂土。—— 於朦朧帕布洛·卡薩爾斯曾說:大提琴宛如一位漂亮的婦人,即使時光流逝仍不見紅顏衰退,反而愈加年輕,依然是腰細手纖,細膩敏銳、文靜優美。大提琴獨特的音色或進或遠,或強或弱,華麗而又純樸,任何形容詞似乎都不足以形容那特有的感覺,大提琴的藝術就是人生的藝術。
  • 音色雍容華貴的大提琴,它是怎樣成為名副其實的「音樂皇后」
    大提琴,其起源可追溯到16世紀末,在巴洛克時期有一種獨特的樂器,其音色優美,充滿詩意,莫扎特的父親在提琴手冊中提到,這種琴在傍晚寧靜時分演奏會更加令人陶醉,這就是大提琴的前身,維奧爾琴。而隨著古典音樂的發展,尤其是古典音樂由巴洛克主義逐漸向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演進,大提琴在維奧爾琴的基礎上進一步放大體積,弧形也變得更明顯,由此才有了今天我們熟悉的大提琴。回顧完大提琴的演變歷史,今天的大提琴,已經是管弦樂隊中必不可少的中音或低音弦樂器。因其音色渾厚豐滿,擅長於表達抒情的旋律和複雜、深沉的感情,有「音樂貴婦」之稱。
  • 端午節,古樂飛揚 | 中國民族器樂曲26首,難忘經典
    三門峽暢想曲(二胡獨奏——王國潼)感受下奔流的震撼,重現三門峽水庫的修建場景的恢弘氣勢。06. 喜相逢(笛子獨奏——馮子存)此曲原為內蒙古一首民間樂曲,改編後,表現一對情人惜別和重逢時的心情表現得淋漓盡致。07. 流水(古琴獨奏——管平湖)中國十大古曲之一。
  • 中國首個大提琴音樂狂歡節4天舉辦13場音樂會
    中國首個大提琴音樂狂歡節4天舉辦13場音樂會 2017-02-27 14:56:4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5首大家耳熟能詳,但創作時間讓大家驚訝的經典樂曲
    沒錯,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那首卡農。還記得卡農只是一種曲式名稱嗎?對的,卡農的曲式特徵就是一個聲部的曲調一直追逐著另一個聲部,直到最後一個和弦融合在一起,造成一種此起彼伏連綿不斷的效果,傳說中帕赫貝爾是為了紀念死於鼠疫的妻兒創作出了這首經典作品。
  • 全球最好聽的100首鋼琴曲,你值得收藏!
    現在,就一起來聆聽來自全世界各個民族的100首精選鋼琴曲吧!003.F調旋律(魯賓斯坦)魯賓斯坦F調之旋律Raimond Lap004.G弦之歌(巴哈)Air Sul GClassical Artists - 純音本色 大提琴005.三套車(彼得·格魯波基)三套車巴雅爾其其格 - 爵色蘇聯
  • 歌神張學友10大經典粵語歌曲,你聽過哪些?這首至今無人超越
    張學友不僅被稱為「歌神」,而且在「四大天王」中被大家公認唱功最好,他的經典歌曲數不勝數,比如《吻別》、《一千個傷心的理由》、《心如刀割》等。雖然他的很多國語歌曲名氣大過粵語,但對於真正喜愛張學友的人來說,學友最經典的歌曲非粵語歌莫屬。
  • 低音樂器魅力 20世紀著名大提琴家風採
    [中關村在線音頻頻道原創]在樂器的王國中,弦樂器一直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在弦樂器家族中,最重要的應該當屬小提琴和大提琴了。小提琴無疑是表現力最為豐富的樂器之一,它的音域寬廣,音色優美,表現力強,是最主要的獨奏樂器之一。
  • 懷念MJ經典歌曲8首
    懷念MJ經典歌曲8首麥可傑克遜是世界上擁有最多歌迷的歌手,一位傑出的慈善家和人道主義者,麥可傑克遜的經典歌曲讓無數人無法忘懷,下面,就為大家盤點一下麥可傑克遜的經典歌曲。《BEN》第一首個人冠軍單曲"Ben"是一首讓人第一次聽上就無比喜歡的歌曲,Michael用緩慢、柔情的聲音掀開了序幕,之後他的聲音逐漸上揚,達到高潮,使得歌曲起伏有致、扣人心弦。這首僅僅兩分鐘多的歌曲,令人難以置信地仿佛遊歷了一次音樂之行。此曲是Michael Jackson在摩城時期最為成功的個人單曲,在其個人演藝生涯當中具有重要的意義。
  • 「Vivo Cello」非凡大提琴重奏組簡介
    在當今的室內樂舞臺上,大提琴重奏的演出極為流行,並擁有很多固定的聽眾。關於大提琴重奏的知識,大家可在「百度文庫」裡搜索廣州交響樂團首席、大提琴演奏家於萍老師寫的《淺談大提琴重奏》。「小提琴與中提琴的對話」弦樂協奏曲音樂會「玩音樂」——粵東首屆青少年音樂夏令營回顧之學生篇「授音樂」——粵東首屆青少年音樂夏令營回顧之導師篇古城盛典——4月13晚經典」3B「室內樂作品音樂會點滴琴聲飄揚——辛辛那提雙鋼琴演奏家的汕頭之旅「琥珀」弦樂四重奏,用音樂徵服了挑剔的汕頭人
  • 20首經典的古典音樂撫慰每一個工作日的疲倦與壓力
    20首經典的古典音樂撫慰每一個工作日的疲倦與壓力 2020-06-24 11: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音緣」大提琴的旋律輕柔、安靜肅然,飽含深情經典的西方音樂風格
    來自克羅埃西亞的弦樂組合2CELLOS大提琴《Gabriel's Oboe.加布裡埃爾的雙簧管》是義大利電影配樂大師埃尼奧·莫裡康尼為經典電影《傳道》創作的主題音樂。旋律輕柔、安靜肅然,具有教堂音樂的風格。
  • 經典重現丨聽完這首《千千闕歌》有多少人真的說再見了?
    《千千闕歌》是由林振強作詞,盧東尼編曲,陳慧嫻演唱的一首經典粵語歌曲。該歌曲收錄於陳慧嫻1989年1月1日環球唱片發行的專輯《永遠是你的朋友》中。1989年該歌曲獲得年度無線電視十大勁歌金曲獎,第十二屆香港電臺十大中文金曲獎。2007年,該曲獲得RoadShow至尊音樂頒獎禮殿堂金曲獎。其實,歌曲《千千闕歌》原版來源於日本小眾歌曲《夕陽之歌》。
  • 「超級大提琴2019」定檔端午在京開幕 迎接世界愛樂者
    、媒體等嘉賓出席活動,提前感受本屆「超級大提琴」的音樂魅力。據了解,由中國大提琴演奏家朱亦兵首創的「超級大提琴」音樂會是一年一度的全天候國際音樂狂歡節,至今已成功舉辦三屆,每年活動的舉辦都在音樂圈乃至音樂愛好者等圈層內,引發高度關注和熱議話題。
  • 大提琴家介紹 | 優雅的「大提琴貴族」——皮埃爾·富尼埃
    20世紀法國著名的大提琴家、被稱為「大提琴貴族」的皮埃爾·富尼埃(Pierre Fournier)1986年1月8日在日內瓦去世,享年79歲。富尼埃1906年出生於巴黎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中,受家庭良好文化氛圍的影響與薰陶,富尼埃自幼便非常喜愛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