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提琴家介紹 | 優雅的「大提琴貴族」——皮埃爾·富尼埃

2021-01-16 sky大提琴課堂


20世紀法國著名的大提琴家、被稱為「大提琴貴族」的皮埃爾·富尼埃(Pierre Fournier)1986年1月8日在日內瓦去世,享年79歲。



富尼埃1906年出生於巴黎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中,受家庭良好文化氛圍的影響與薰陶,富尼埃自幼便非常喜愛音樂。早年富尼埃先隨母親學習鋼琴,並立志長大後要成為一名鋼琴演奏家。但不幸的是,在他9歲那年罹患小兒麻痺症,結果右腳癱瘓失去自由,至此成為鋼琴家的夢想破滅。隨後,富尼埃改學大提琴。



由於他勤奮好學,很快便在巴黎音樂學院的大提琴專業學生中名列前茅。成為巴澤萊爾(Paul Bazelaire)的學生,隨後又隨赫金(Anton Hekking)學習。17歲時富尼埃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從巴黎音樂學院業,此後便積極地投身於音樂會舞臺演出的實踐之中。 


成名後富尼埃與許多同時代的優秀藝術家有過合作,包括科爾託、蒂博(Thibaud)、富特文格勒、卡拉揚和庫貝利克(Kubelik)等。他不但演奏古典曲目,同樣喜愛當代音樂,許多當代作曲家為他寫了作品,包括馬丁努、馬蒂農(Martinon)和普朗克等。



1937年至1939年,他一直擔任法國巴黎音樂師範學校的大提琴教授和室內樂教授。1941年至1949年在巴黎音樂學院擔任大提琴教授。1953年他被授予法國國家勳章,獲得崇高的榮譽。



富尼埃的演奏風格,明亮、流暢、細膩而富抒情性,他的琴聲飽含著令人鼓舞的樂觀精神。演奏的作品雋永流暢,音樂性和技巧性的表達極其自然悠揚,他演奏的巴赫6首組曲與他和肯普夫合作的貝多芬大提琴奏鳴曲,以細膩、精緻而別有一番滋味。他的演奏被稱為「趣味高雅的貴族式演奏」,他在立體聲時代與肯普夫合作的奏鳴曲、與肯普夫和謝霖合作的三重奏,都閃爍著高雅的光澤。



他演奏過無數的大提琴作品,其中以巴赫沃爾頓的作品最為出色。他是一位技術和藝術修養都十分高超的、深受人們喜愛的大音樂家。在20世紀的音樂舞臺上富尼埃成為了最為傑出的大提琴演奏名家之一。


(文章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


長按添加課程顧問

免費一對一、進群等

任何問題都可以問我

    歡迎關注更多Sky樂器帳號!

相關焦點

  • 大提琴女神「驚豔重現」
    大提琴是最適合女性的樂器,但是能夠將這件樂器的深邃性和浪漫氣質同時展現出來的女大提琴家並不多,英年早逝的傑奎琳·杜·普蕾算是一個,不僅是「一個」,而且是最傑出最有名的一個。她是一個為大提琴而生的精靈,是一個音樂的異數!
  • 「音樂貴婦」大提琴的發展史
    起初的大提琴是貴族的樂器,民間很少出現,外形也和現在的大提琴大不一樣。大提琴的設計與改進在十八世紀之前,大提琴體積非常的龐大,演奏起來也非常的不方便。然而,從18世紀的早期開始,人們開始普遍熱衷於小尺寸的樂器。安東尼奧·斯特拉迪瓦裡(1644-1737)經過不斷的改良,發明了我們今天所知道的大提琴尺寸。1710年後,他開始製作兩種尺寸的大提琴,歐洲各地的制琴師也效仿了他的做法,他的許多大提琴作品至今仍在演奏。
  • 名師介紹——大提琴Leah Leong
    她在一個音樂世家長大,從小跟自己的母親學習大提琴。後來因為其卓越的音樂天賦被英國皇家音樂學院錄取,師從著名音樂家Josephine Knight,並成為皇家音樂學院交響樂團首席大提琴演奏家。作為英國青年音樂家交響樂團的首席大提琴演奏家,曾與捷克愛樂樂團、納什樂團和倫敦交響樂團一同演奏。並以皇家音樂學院交響樂團首席大提琴演奏家的身份,在英國著名的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大廳舉辦的「James Newton Howard 30 年」音樂慶典上登臺演出。 Leah擅長的協奏曲包括舒曼和聖薩恩斯大提琴協奏曲。
  • 動人的旋律,聆聽優雅大提琴演繹的別樣情話
    琴聲是靈河岸邊那神瑛侍者對絳珠仙草的呼天愴地,是伏爾加河上船夫低沉的喘息,是人生舞蹈裡那寂寞而蒼涼的韻律……01這首《The Cello Song》是新古典主義風格音樂樂團代表之一The Piano Guys中的大提琴手史蒂芬·夏普·尼爾森根據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改編的,這也是他改編最成功最知名的一首。02巴赫:G大調大提琴無伴奏組曲第1號。
  • 米沙-麥斯基:我是世界上最幸運的大提琴家
    我到任何地方,只要那裡的人賞識我和愛聽古典音樂,我都有回到家的感覺。」——米沙-麥斯基  雕塑般的外表,蓬亂卻不失優雅的銀髮,外加時尚的著裝,素有「硬漢」之稱的米沙-麥斯基雖已年屆七旬,仍被不少年輕樂迷追捧。
  • 名師介紹|李博雅 (大提琴)
    大提琴是管弦樂隊中必不可少的次中音或低音弦樂器
  • 琴盒裡的貓音樂社大提琴課程介紹
    大提琴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6世紀末,是一種叫作「低音維奧爾琴」或「膝間維奧爾琴」(Viola degamba)的15世紀的樂器演變而來。大提琴最初在義大利語中被拼作Violoncello,後來逐漸簡寫為Cello。
  • 關於大提琴,這位大提琴女神是你不得不了解的存在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大提琴在樂器當中都是非常神秘的存在,平時生活中,會拉大提琴的人少之又少,他不像是鋼琴或者吉他那樣屬於普及性非常高的樂器,對大提琴了解的人也非常少。近幾年,大提琴音樂才女歐陽娜娜在進入到娛樂圈以後,很多人對大提琴的關注也多了起來,更有不少人表示想要學習拉奏大提琴,那麼關於大提琴,有一位你不得不知道,這個人就是扎拉·妮爾索娃。
  • 以琴為劍,大提琴家徐逸群的美國音樂之旅
    此外,她還曾在「林肯中心的大提琴家們」音樂會和著名的萬寶路音樂節等著名音樂節上演奏。將細微的聲音帶入演奏中  徐逸群之所以愛上大提琴,是因為大提琴低沉而迷人的聲音。自從16世紀大提琴出現以來,它通常被視為純粹的伴奏樂器,很少有機會作為獨奏樂器展現它的出眾點。
  • 一分鐘聽完 20 把頂級大提琴
    友友曾為大家詳細地介紹過大提琴的製作工藝,還為大家分享過有關高價樂器的實驗案例(小提琴、長笛)。圍繞「高價樂器」總是有很多值得討論的話題,比如弦樂器,其爭端不僅出現在高低價位的對比,更出現在不同制琴師同價格樂器的對比。
  • 低音樂器魅力 20世紀著名大提琴家風採
    [中關村在線音頻頻道原創]在樂器的王國中,弦樂器一直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在弦樂器家族中,最重要的應該當屬小提琴和大提琴了。小提琴無疑是表現力最為豐富的樂器之一,它的音域寬廣,音色優美,表現力強,是最主要的獨奏樂器之一。
  • 大提琴演奏家馬友友簡介
    馬友友是當今國際樂壇最有天賦、最傑出的大提琴家之一,他1955年生於巴黎,其父馬孝駿祖籍寧波,是音樂學家,母親也是著名聲樂家。馬友友四歲起學拉小提琴,後改學大提琴,並迷上了巴赫的作品。巴赫的無伴奏組曲是每個學大提琴的學生必修的曲子,但它那長達幾十頁的曲譜,對一個4歲多的孩子來說,實在太難了,老師只要求他每天練習一小段。
  • 「Vivo Cello」非凡大提琴重奏組簡介
    在當今的室內樂舞臺上,大提琴重奏的演出極為流行,並擁有很多固定的聽眾。關於大提琴重奏的知識,大家可在「百度文庫」裡搜索廣州交響樂團首席、大提琴演奏家於萍老師寫的《淺談大提琴重奏》。弦樂協奏曲音樂會「玩音樂」——粵東首屆青少年音樂夏令營回顧之學生篇「授音樂」——粵東首屆青少年音樂夏令營回顧之導師篇古城盛典——4月13晚經典」3B「室內樂作品音樂會點滴琴聲飄揚——辛辛那提雙鋼琴演奏家的汕頭之旅「琥珀」弦樂四重奏,用音樂徵服了挑剔的汕頭人下面讓我們來隆重介紹五度文化
  • 測評丨大提琴,一款被體型耽誤的弦樂器
    6歲學大提琴,13歲以大提琴最小年紀考取世界著名的頂尖音樂學校——美國柯蒂斯音樂學院,並獲得全額獎學金……很多人都說「歐陽娜娜是被娛樂圈耽誤的大提琴家」,但其實在團媽看來,正是因為歐陽娜娜,讓很多普通人知道了大提琴,並對之嚮往,又何嘗不是為大提琴的推廣做的一件好事。那麼今天,團媽就來給大家測一測咱們成都南門上可以學到大提琴的樂器培訓機構。
  • 低調優雅的大提琴曲推薦,讓她的美驅散你內心的浮躁
    大提琴屬於西洋樂器中的貴婦樂器了,因為他聲音比較低沉,不像其他的樂器,比如說小提琴,那他小提琴的英語就比較高,而且呢,他是比較悠揚的類型的,那麼像其他的一些西洋樂器呢,也是一些英語比較中音區,或者是高音區的樂器,而大提琴那純粹都是低音區的一個樂器,所以說呢,他在音色上非常的低沉,音樂上的也比較低
  • 名師介紹——大提琴Amy Jolly
    Amy Jolly大提琴演奏家、皇家音樂學院博士Amy是英國皇家音樂學院的博士、碩士,師從著名大提琴家Josephine Knight,哥本哈根的丹麥皇家音樂學院的學士,師從Jakob Kullberg教授。
  • 旅歐大提琴家梁寧:希望把音樂之美傳遞給更多人
    旅歐大提琴家梁寧。受訪者供圖中新網北京1月12日電 題:旅歐大提琴家梁寧:希望把音樂之美傳遞給更多人作者 劉立琨「希望疫情能儘快過去,讓音樂再度回到人們的生活當中。」近日,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連線採訪時,旅歐大提琴家梁寧如是說。
  • 又是別人家孩子濰坊少年欒舒皓被大提琴百人樂團錄取
    又是別人家的孩子 濰坊少年欒舒皓被大提琴百人樂團錄取17日,傳來好消息,濰坊少年欒舒皓被國家藝術教育基金「培英愛樂」大提琴百人樂團選拔錄用,現為奎文區聖榮小學四年級四班學生,自三歲半開始學習大提琴,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收到了中國國家大提琴藝術教育基金「培英愛樂」大提琴百人樂團的錄取通知書
  • 哈克納扎萊恩,一個將「音色演繹到極致」的天才大提琴家
    奈瑞克•哈克納扎萊恩2011年畢業於新英格蘭音樂學院,當年即斬獲第14屆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大賽大提琴金獎,成為國際樂壇中一位後起之秀。畢業前,奈瑞克•哈克納扎萊恩在新英格蘭音樂學院演奏過柴可夫斯基的B小調隨想曲,也算是他與柴可夫斯基的另一段緣分。 奈瑞克•哈克納扎萊恩在柴可夫斯基大賽上演奏的是帕格尼尼的摩西主題變奏曲。
  • 德國「12把大提琴」在上海遭遇不爽
    新華社上海7月12日專電(記者孫麗萍)小提琴「女神」穆特兩周前在上海因聽眾不文明行為而罷演3分鐘,11日晚,被稱為「德國最佳室內樂組合」的「12把大提琴」在上海音樂廳舉辦「弓弦之舞」音樂會時,又遭遇了觀眾的種種不文明行為。  11日晚,德國「12把大提琴」在上海音樂廳演奏完了第一首曲目《天使的歌謠》之後,大量遲到的觀眾蜂擁入場,找座位,相互講話,製造出很大的噪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