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12把大提琴」在上海遭遇不爽

2021-01-08 搜狐網

  新華社上海7月12日專電(記者孫麗萍)小提琴「女神」穆特兩周前在上海因聽眾不文明行為而罷演3分鐘,11日晚,被稱為「德國最佳室內樂組合」的「12把大提琴」在上海音樂廳舉辦「弓弦之舞」音樂會時,又遭遇了觀眾的種種不文明行為。

  11日晚,德國「12把大提琴」在上海音樂廳演奏完了第一首曲目《天使的歌謠》之後,大量遲到的觀眾蜂擁入場,找座位,相互講話,製造出很大的噪聲。臺上的大提琴家們面面相覷。

  待觀眾全部入座後,大提琴家們又演奏了一首德彪西的《淹沒的教堂》。出乎意料的是,相同的一幕再次發生了:又有幾十位遲到的觀眾,亂鬨鬨、急匆匆地跑進劇場。大提琴家們只能暫時放下手中的弓,等待觀眾安靜下來。

  更令人尷尬的一幕發生在20時10分左右。一位姍姍來遲的男子大搖大擺地入場之後,走到了並非自己的座位前面,並與另一位觀眾小聲爭執。由於他一直站在劇場中,德國大提琴家們只能停演。其他觀眾多次自發鼓掌,催促此人趕快坐下,音樂廳工作人員匆匆趕來,幫助這名觀眾找到了座位。

  根據演出安排,這場音樂會共演奏16首樂曲,分為「天使的舞蹈」和「世界的舞蹈」兩個部分。演出伊始,音樂廳兩旁的大屏幕上即打出字幕:「應藝術家要求,在曲目之間請不要鼓掌,謝謝!」

  不過,熱情的上海觀眾對這樣的提醒置若罔聞,每當一曲結束,觀眾席上就會傳來一陣陣凌亂的掌聲。對此,大提琴家們只能彼此交換無奈的眼光。

  下半場演出,觀眾席中不斷爆發出極其熱烈的掌聲、叫好聲、口哨聲。音樂家們每演奏一曲,也都集體起立,向觀眾鞠躬致意。

  對於上海觀眾的種種不文明行為,音樂家們並未怒形於色。樂隊成員格奧爾格·福斯特在返場加演之前對觀眾說:「你們是非常好的觀眾,會很大聲地拍掌。」上海一位樂評人表示,好的觀眾應懂得欣賞音樂,尊重藝術家,尊重臺上的演奏者,而不僅僅是只知道大聲地、誇張地鼓掌。

相關焦點

  • 當大提琴遇上了鋼琴 開啟一場跨越世紀的對話
    來自臺灣,2010年畢業於德國國立特洛辛根音樂院,師承法籍大提琴家Francis Gouton(司徒加特歌劇院交響樂團大提琴首席)。現上海艾享創意空間創始人。2005年考取臺南藝術大學樂團大提琴首席,並隨團至臺灣各地演出;2008年曾獲得德國Sondershausen Musiksommer音樂營全額獎學金;2009年 在德國與希臘籍小提琴家Pantelis
  • 柏林愛樂十二把大提琴到訪,刷屏上海樂迷朋友圈
    在古典樂界,同一件樂器的重奏組成功的很少,能做商業化演出的更是鳳毛麟角,柏林愛樂樂團「小分隊」——柏林愛樂十二把大提琴卻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支。時隔7年,7月4日晚,柏林愛樂十二把大提琴再登上海大劇院,刷屏了上海樂迷的朋友圈。
  • 米沙-麥斯基:我是世界上最幸運的大提琴家
    「我拉的是義大利大提琴,配以法國制和德國制的弓,奧地利和德國的琴弦;我的女兒在法國出生,長子則在比利時,次子在義大利,幼子在瑞士;我開一部日本車,戴瑞士手錶,印度項鍊
  • 大提琴新星冉冉升起!16歲中國女孩徐暄涵再奪國際賽事冠軍
    11月20日晚,2020西班牙帕布羅·卡薩爾斯國際獎青年大提琴比賽公布決賽結果,16歲的中國選手徐暄涵獲冠軍。該比賽為紀念西班牙大提琴家帕布羅·卡薩爾斯創辦,每兩年舉辦一屆。9歲時,她以專業成績第一名考入上海音樂學院附小,跟隨大提琴教育家李繼武學習。11歲前往新加坡,師從大提琴演奏家秦立巍。13歲,她考入德國薩爾布呂肯音樂學院天才班,成為德國大提琴演奏家、教育家古斯塔夫·裡維尼烏斯的學生。9歲那年,徐暄涵就獲得匈牙利第五屆大衛·波帕爾國際大提琴比賽第一名,並在當年入選第31屆上海之春國際藝術節未來音樂家音樂會。
  • 16歲中國女孩徐暄涵獲西班牙卡薩爾斯國際獎青年大提琴家比賽冠軍
    11月20日晚,2020西班牙帕布羅·卡薩爾斯國際獎青年大提琴比賽公布決賽結果,16歲的中國選手徐暄涵獲冠軍。 該比賽為紀念西班牙大提琴家帕布羅·卡薩爾斯創辦,每兩年舉辦一屆。1984年卡薩爾斯的遺孀瑪塔·卡薩爾斯·伊斯託明創建了卡薩爾斯基金會。每屆比賽,瑪塔·卡薩爾斯都會親自挑選評委,並監督比賽的公正性。
  • 旅歐大提琴家梁寧:希望把音樂之美傳遞給更多人
    旅歐大提琴家梁寧。受訪者供圖中新網北京1月12日電 題:旅歐大提琴家梁寧:希望把音樂之美傳遞給更多人作者 劉立琨「希望疫情能儘快過去,讓音樂再度回到人們的生活當中。」近日,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連線採訪時,旅歐大提琴家梁寧如是說。
  • 以琴為劍,大提琴家徐逸群的美國音樂之旅
    此外,她還曾在「林肯中心的大提琴家們」音樂會和著名的萬寶路音樂節等著名音樂節上演奏。將細微的聲音帶入演奏中  徐逸群之所以愛上大提琴,是因為大提琴低沉而迷人的聲音。自從16世紀大提琴出現以來,它通常被視為純粹的伴奏樂器,很少有機會作為獨奏樂器展現它的出眾點。
  • 大提琴演奏家張博:我是中國人 必須為祖國服務
    國交青年大提琴演奏家張博(國交供圖)  中廣網北京7月7日消息當晚第一個出場的是國交青年大提琴演奏家張博,他與國交室內樂隊合作演出了約翰·克裡斯蒂安·巴赫的《c小調大提琴協奏曲》,在場觀眾報以熱烈的掌聲。  張博自幼6歲學習大提琴,8歲在北京音樂廳登臺演出,9歲參加北京市青少年藝術比賽獲得第一名,並被譽為最有藝術魅力的少年演奏家。10歲張博考入中央音樂學院,師從著名大提琴教育家陳圓教授。
  • 名師介紹|李博雅 (大提琴)
    大提琴是管弦樂隊中必不可少的次中音或低音弦樂器
  • 大提琴演奏家朱琳出席虹橋《歡樂頌》迎新年沉浸式音樂會
    2020年12月27日,著名青年大提琴演奏家朱琳受邀參加由金臣·亦飛鳴美術館主辦的《歡樂頌》迎新年沉浸式音樂會。音樂會在位於虹橋商務區的金臣·亦飛鳴美術館如期舉行。朱琳老師與著名鋼琴家、歌唱家、京昆表演藝術家等聯合獻演。
  • 中國首個大提琴音樂狂歡節4天舉辦13場音樂會
    由知名大提琴家朱亦兵首創的國內大提琴音樂狂歡節27日正式開票。狂歡節將於4月28日到5月1日登陸國圖藝術中心,來自14個國家的21位大提琴演奏家將在4天舉辦13場音樂會、12場大師課以及各類講座和展覽。  音樂節以單日通票的形式進行出售。也就是說,購買一張「超級大提琴2017」單日通票的觀眾便可在國圖藝術中心裡享受一整天的音樂盛宴,當天所有的音樂會、大師課、講座和展覽都隨意選擇。
  • 大提琴女神「驚豔重現」
    大提琴是最適合女性的樂器,但是能夠將這件樂器的深邃性和浪漫氣質同時展現出來的女大提琴家並不多,英年早逝的傑奎琳·杜·普蕾算是一個,不僅是「一個」,而且是最傑出最有名的一個。她是一個為大提琴而生的精靈,是一個音樂的異數!
  • 大提琴和長笛的對話,會是什麼樣的神仙組合
    在古典樂界,同一件樂器的重奏組成功的很少,能做商業化演出的更是鳳毛麟角,柏林愛樂樂團和維也納愛樂樂團的「小分隊」——柏林愛樂十二把大提琴、維也納愛樂六把大提琴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兩支。兩支樂團均與中國觀眾有過親密接觸。
  • 經典重現人間,14首無比優美的大提琴浪漫曲
    他創作有百餘首大提琴樂曲,其中包括協奏曲、組曲和大量獨奏曲,廣為流傳的有《匈牙利狂想曲》、《精靈之舞》、《大提琴協奏曲》4首、為3把大提琴與樂隊而作的《安魂曲》等。波帕爾最重要的貢獻是創作了多部構思縝密嚴謹的大提琴練習曲教程,至今被全世界專業音樂院校作為規定教材普遍使用。這首《匈牙利狂想曲》是大提琴演奏者最為廣泛演奏的樂曲之一,其結構龐大,技巧運用全面。
  • 「弦動我心 」大提琴四重奏巡迴音樂會貴陽站,不可錯過的音樂!
    藝術家介紹:張凡戈——深圳大提琴協會秘書長。2018年5月畢業於世界排名前二十的美國克利夫蘭音樂學院,獲大提琴演奏碩士學位。朱永康——深圳大提琴協會理事。2016年以優異成績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同年考入美國新英格蘭音樂學院。2016年,受邀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參與了中國著名青年作曲家彭榮鑫的作品《尋找》的首演。
  • 哈克納扎萊恩,一個將「音色演繹到極致」的天才大提琴家
    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大賽發展至今已舉辦過15屆,比賽項目包括聲樂、小提琴、大提琴和鋼琴,共設立26個獎項。由於對參賽者向來保持著相當高的評分標準,導致比賽歷史上多次出現獎項從缺的現象,比賽含金量也可見一斑。 就是這樣一個寧缺毋濫的頂級比賽,2011年把金獎授予了奈瑞克•哈克納扎萊恩。
  • 上海| 2020《奇異恩典》大都會室內樂團聖誕音樂會《Amazing Grace》
    It is aboutPeace,It is aboutJoy  享購票特惠  時間(Time):  2020年12月25日(周五)19:15  12月26日(周六)19:15    先後師從武漢音樂學院周顯平副教授,原上海歌劇院首席李由瑾先生,原荷蘭皇家交響樂團首席、華裔小提琴家鄭錦龍先生,希曼諾夫斯基音樂學院Krzysztof Lasoń博士,並拜師國內外名師,如德國萊比錫音樂學院弦樂系主任,室內樂演奏家,小提琴教育家Roland Baldini;美國辛辛那提音樂學院科特薩斯曼斯豪斯教授;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小提琴教育家王振山等。
  • 大提琴的尾柱是如何發展到現代的
    我們今天所知道的大提琴有一段很長的、有據可查的歷史。在過去的四百年裡,關於琴腿的演變只是現代大提琴發展史上的一個方面。然而,它的使用與否,一直在大提琴的整體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用於演奏的技巧,以及音樂表現和表演。使用或不使用琴腿對大提琴手演奏樂器的基本姿勢和設置有著重要的影響,它不僅影響一個人演奏的方式,還影響著演奏的內容。
  • 大提琴版《黃河》全球首演 亮相深圳大劇院
    大提琴演奏家黃甦。深圳新聞網訊  9月19日晚7時30分,一場別開生面的音樂會將亮相深圳大劇院音樂廳。在由深圳市愛樂室內樂團演奏的這場音樂會上,著名旅美藝術家黃甦將演奏由他本人改編的大提琴協奏曲《黃河》。據悉,這個大提琴版《黃河》是他專門為紀念冼星海《黃河大合唱》誕生80周年、鋼琴協奏曲《黃河》誕生50周年而編曲創作的。本次音樂會將是此曲的中國乃至全球首演。深圳市愛樂室內樂團是2009年8月在福田區委宣傳部、南園街道黨工委的支持下,成立的一支具有相當規模和較高藝術水準的室內樂團。
  • 「Vivo Cello」非凡大提琴重奏組簡介
    在當今的室內樂舞臺上,大提琴重奏的演出極為流行,並擁有很多固定的聽眾。關於大提琴重奏的知識,大家可在「百度文庫」裡搜索廣州交響樂團首席、大提琴演奏家於萍老師寫的《淺談大提琴重奏》。精彩回顧歸來仍是少年——致敬12月16日音樂會的「大叔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