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動我心 」大提琴四重奏巡迴音樂會貴陽站,不可錯過的音樂!

2021-01-09 黔票風雲

在此次音樂會中,四重奏組合將演繹多首現代電影配樂以及古典名曲。

藝術家介紹:

張凡戈——深圳大提琴協會秘書長。2018年5月畢業於世界排名前二十的美國克利夫蘭音樂學院,獲大提琴演奏碩士學位。

朱永康——深圳大提琴協會理事。2016年以優異成績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同年考入美國新英格蘭音樂學院。2016年,受邀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參與了中國著名青年作曲家彭榮鑫的作品《尋找》的首演。

周仲坤——2015年獲得了美國帕克音樂學院全額獎學金和英國北方皇家音樂學院的高額獎學金,但最終選擇入讀上海音樂學院。

李潤恩——5歲起開始學習鋼琴,9歲開始學習大提琴並考入了深圳藝術學校,師從張益浩教授。

——曲目單——

大提琴獨奏-

博克尼裡:第六大提琴奏鳴曲,第一樂章

大提琴:朱永康 鋼琴:田雅伊

波帕爾:音樂會波蘭舞曲

大提琴:李潤恩 鋼琴:田雅伊

柴可夫斯基:夜曲

大提琴:周仲坤 鋼琴:田雅伊

舒曼:幻想曲

大提琴:張凡戈 鋼琴:田雅伊

大提琴三重奏-

波帕爾:大提琴三重奏「安魂曲」

大提琴:周仲坤 李潤恩 朱永康 鋼琴:田雅伊

大提琴四重奏-

巴赫:詠嘆調

克萊斯勒:愛的憂傷

克萊斯勒:愛的歡樂

蕭士塔高維奇:圓舞曲

拉民·賈瓦迪:權力的遊戲

賈斯汀·赫爾維茨:星光之城

大提琴:張凡戈 朱永康 周仲坤 李潤恩

本場音樂會將於2019年的六月進行覆蓋深圳,貴陽,宜昌,重慶,合肥,武漢及石家莊的7城全國巡演。

相關焦點

  • 以琴為劍,大提琴家徐逸群的美國音樂之旅
    近日,山東籍旅美大提琴演奏家徐逸群正忙碌地準備著兩場音樂會——她將於2021年1月受帕爾曼夫婦邀請在其音樂節,以及緬因州的埃爾斯沃思藝術中心的音樂季中以網絡形式分別「上演」個人獨奏以及重奏音樂會,為疫情下的人們「打氣」。在這兩場音樂會中,除了西方的樂曲以外,她特別挑選了中國著名作曲家譚盾的《臥虎藏龍》。這位1994年出生於濟寧的山東女孩,想用自己獨有的方式,撫慰疫情中的人們。
  • 她6歲學習大提琴,12歲開辦音樂會,正值大紅大紫卻選擇赴美深造
    陽娜娜就是這樣的一個明星,作為一個00後的她,可以說是年少成名,6歲學習大提琴,12歲便開始了自己的巡迴大提琴音樂會,成為成為了臺灣「國家演奏廳」有史以來年紀最小的演奏家。成為了臺灣「國家演奏廳」有史以來年紀最小的演奏家。歐陽娜娜出生在臺灣,她的父親是臺灣一名議員,而母親是一名演員。對於歐陽娜娜來說,生活條件優渥的她也是和選擇和音樂相伴,她被成為天才大提前手。
  • 中國首個大提琴音樂狂歡節4天舉辦13場音樂會
    中國首個大提琴音樂狂歡節4天舉辦13場音樂會 2017-02-27 14:56:4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Vivo Cello」非凡大提琴重奏組簡介
    大提琴具有「音樂貴婦」之稱,如此非凡的表現力,醉人的音色,想必音樂愛好者們都已經領略過大提琴的美妙。
  • 弦樂四重奏:其實很「親切」,就像一部走心的溫情故事片
    弦樂四重奏【String Quartet】,一種由四件弦樂器組成的演奏形式,也是很多作曲大師們熱愛的一種音樂體裁。
  • 一分鐘帶你看懂弦樂四重奏,演奏和製作的奧秘| 曹氏提琴
    弦樂四重奏製作弦樂四重奏(Quartet)是由四把弦樂器組合而成的室內樂形式。它包含兩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以及一把大提琴。美國著名的亞歷山大使用曹氏四重奏演奏很多人認為四重奏的琴只是每把琴的大小做得不一樣而已,但是小提琴的四條弦為G、D、A、E, 而中提琴與大提琴則是C、G、D、A。她們之間共鳴大小是有所不同的。
  • 王碩舉辦大提琴獨奏音樂會 精彩演繹中外名曲
    6月22日,由山東大學藝術學院主辦的「王碩大提琴獨奏音樂會」在山東大學音樂廳精彩上演。當晚的音樂會座無虛席,上半場,王碩首先為大家演奏了貝多芬的《F大調大提琴變奏曲》。這是一首貝多芬根據莫扎特《魔笛》片段寫成的變奏曲。
  • 名師介紹——大提琴Leah Leong
    她在一個音樂世家長大,從小跟自己的母親學習大提琴。後來因為其卓越的音樂天賦被英國皇家音樂學院錄取,師從著名音樂家Josephine Knight,並成為皇家音樂學院交響樂團首席大提琴演奏家。Leah曾在英國和歐洲多地舉辦過音樂會,如著名的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大廳、 伊莉莎白女王音樂大廳、聖馬丁音樂大廳、聖詹姆斯音樂大廳、聖約翰史密斯廣場大廳、布裡斯託聖喬治音樂大廳等。作為英國青年音樂家交響樂團的首席大提琴演奏家,曾與捷克愛樂樂團、納什樂團和倫敦交響樂團一同演奏。
  • 大提琴家王健:靠音樂吃飯太難,不建議女兒拿它謀生
    大提琴家王健最近大部分時間都在芬蘭,因為他一歲多的女兒在芬蘭。在家練琴時,女兒總是在他旁邊爬來爬去。她的手指很長,對音樂尤為敏感,聽到快樂的音樂會全身晃動,聽到哀傷的音樂,瞬間就能哭出來。王健也是很敏感的人,對樂譜的反應猶如守門員對射門的本能撲救。
  • 大提琴演奏家朱琳出席虹橋《歡樂頌》迎新年沉浸式音樂會
    2020年12月27日,著名青年大提琴演奏家朱琳受邀參加由金臣·亦飛鳴美術館主辦的《歡樂頌》迎新年沉浸式音樂會。音樂會在位於虹橋商務區的金臣·亦飛鳴美術館如期舉行。朱琳老師與著名鋼琴家、歌唱家、京昆表演藝術家等聯合獻演。
  • 中國愛樂樂團大提琴演奏家張集老師帶你了解大提琴
    ▲張集老師與中國愛樂樂團的同事們弦樂四重奏演奏家:張集、張建立、姜帥、徐文超(從左至右)小編:您認為學習大提琴最難攻克的是什麼?張集老師:大提琴和其他弓弦樂器一樣,我認為最難攻克的就是右手的運弓和發音,弓與弦的摩擦就好比是歌唱家的聲帶,每位歌唱家的聲音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和特點,拉琴也是一樣。同樣的一把琴在不同人的手裡會發出不同的聲音和音色,如何才能把琴的聲音和音色發揮出來,是需要長時間的基本功練習和自己用耳朵聽自己的聲音,要自己去給自己提要求。如果自己聽自己拉琴的聲音都不覺得好聽,別人怎麼會覺得好聽呢。
  • 作為流量明星的歐陽娜娜還能稱為大提琴演奏家嗎?
    大家要知道純走古典音樂是一條不那麼容易、風光的事,每天練琴5.6小時是底線,畢業了開始巡演,假設她成為了一個全球非常著名的大提琴家,演出計劃非常繁忙,一年200場音樂會,一方面是身體和精神的勞累,一方面是專業能力的高要求。不是說娛樂圈就不累,不需要趕通告,而是,在同等的努力和付出下,在她所擁有的同等的音樂圈資源和娛樂圈資源下,兩者的收穫太不成正比了。
  • 大提琴女神「驚豔重現」
    曾經一度被熱炒的「大提琴美女」哈諾伊和克萊恩,首先我不以為她們是「美女」,其次是她們一直在拉「輕飄飄」的曲目,過分迎合傳媒、迎合大眾。杜·普蕾之後,女性大提琴基本都坐進了樂隊。我知道在杜·普蕾之前有一位大提琴「祖母級」的人物,她似乎早就成為塵封已久的模糊記憶。
  • 旅歐大提琴家梁寧:希望把音樂之美傳遞給更多人
    梁寧是瑞士聖加侖交響樂團的首位中國籍終身成員,也是全球華人樂團、歐洲華人節日樂團成員,曾在奧地利第26屆國際勃拉姆斯音樂比賽、波蘭第3屆約瑟夫·德羅米瑞齊國際獨奏大提琴比賽、克羅埃西亞第5屆楊尼格洛國際大提琴比賽等多個國際音樂大賽中獲獎。2020年,駐瑞士使館舉辦中瑞建交70周年音樂會,作為瑞士聖加侖樂團的一員,梁寧也參與了錄製。
  • 琴盒裡的貓音樂社大提琴課程介紹
    我們認為學習音樂最好的動力是音樂本身的美好。所有的音樂學習都應該從體驗最美好音樂開始。我們制定的課程都是從讓孩子能感受到音樂、享受音樂作為出發點。幫助孩子燃起對音樂的興趣,發自內心喜愛音樂。大提琴是管弦樂隊中必不可少的次中音或低音弦樂器,人們非常喜愛的獨奏樂器。在管弦樂曲中大提琴聲部經常演奏旋律性很強的樂句,也與低音提琴共同擔負和聲的低音聲部。
  • 大提琴演奏家張博:我是中國人 必須為祖國服務
    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公派留學音樂家匯報音樂會《向祖國致敬》今晚亮相《中國大舞臺》。  6月19日晚,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公派留學音樂家匯報音樂會《向祖國致敬》在北京音樂廳舉行。當晚第一個出場的是國交青年大提琴演奏家張博,他與國交室內樂隊合作演出了約翰·克裡斯蒂安·巴赫的《c小調大提琴協奏曲》,在場觀眾報以熱烈的掌聲。  張博自幼6歲學習大提琴,8歲在北京音樂廳登臺演出,9歲參加北京市青少年藝術比賽獲得第一名,並被譽為最有藝術魅力的少年演奏家。
  • 讓鋼琴講好 「中國話」和「地方話」——以音樂會《彈楚》為例
    這場音樂會上演的九首作品在樂器配置和演奏形式上可謂豐富多彩,既有鋼琴獨奏曲《雲夢謠》、鋼琴獨奏與民族室內樂《恩施色彩》《縈繞》,也有鋼琴與編鐘合奏的《空城》、根據民歌改編的三架鋼琴《龍船調》、雙鋼琴音畫《一卷長河》,還有鋼琴與打擊樂合作的《彩雲又追月》,鋼琴與人聲、弦樂四重奏的室內樂《團圓》,以及鋼琴與女高音、編鐘、大提琴和鳴的歌曲《百年復興夢》等。
  • 著名大提琴家林恩·哈雷爾去世 原計劃2月來華舉辦獨奏音樂會
    原本,哈雷爾計劃在今年2月19日到上海東方藝術中心舉行「林恩·哈雷爾大提琴獨奏音樂會」,然而受疫情影響,演出被取消了。為了安慰盼望許久的中國樂迷,他特地錄製視頻,演奏了一曲《C大調第三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薩拉班德」,以此問候並祝福中國朋友。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次演奏竟成絕響。哈雷爾去世引發眾多中國樂迷發文表達哀悼。音樂評論家劉雪楓感慨:「清晨驚聞哈雷爾去世,悲傷莫名。
  • 大提琴家介紹 | 優雅的「大提琴貴族」——皮埃爾·富尼埃
    20世紀法國著名的大提琴家、被稱為「大提琴貴族」的皮埃爾·富尼埃(Pierre Fournier)1986年1月8日在日內瓦去世,享年79歲。富尼埃1906年出生於巴黎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中,受家庭良好文化氛圍的影響與薰陶,富尼埃自幼便非常喜愛音樂。
  • 大提琴版《黃河》全球首演 亮相深圳大劇院
    大提琴演奏家黃甦。深圳新聞網訊  9月19日晚7時30分,一場別開生面的音樂會將亮相深圳大劇院音樂廳。在由深圳市愛樂室內樂團演奏的這場音樂會上,著名旅美藝術家黃甦將演奏由他本人改編的大提琴協奏曲《黃河》。據悉,這個大提琴版《黃河》是他專門為紀念冼星海《黃河大合唱》誕生80周年、鋼琴協奏曲《黃河》誕生50周年而編曲創作的。本次音樂會將是此曲的中國乃至全球首演。深圳市愛樂室內樂團是2009年8月在福田區委宣傳部、南園街道黨工委的支持下,成立的一支具有相當規模和較高藝術水準的室內樂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