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調優雅的大提琴曲推薦,讓她的美驅散你內心的浮躁

2021-01-13 情歌怎麼唱

大提琴屬於西洋樂器中的貴婦樂器了,因為他聲音比較低沉,不像其他的樂器,比如說小提琴,那他小提琴的英語就比較高,而且呢,他是比較悠揚的類型的,那麼像其他的一些西洋樂器呢,也是一些英語比較中音區,或者是高音區的樂器,而大提琴那純粹都是低音區的一個樂器,所以說呢,他在音色上非常的低沉,音樂上的也比較低。

今天那小編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幾首好聽的大提琴音樂,相信大家對大提琴還是有一種特殊的愛的,因為它與其他的樂器不同,他的聲音低沉得像人在訴說一樣,與人的聲音特別相像呢,也是人們非常喜歡他的一個原因。

1天鵝

這首大提琴樂曲呢,其實是比較沉穩而優雅的,他整首樂曲能訴說的是天鵝在湖面上的一種情景,但是呢,因為這個情景其實是在冬季的,所以呢他有一種淡淡的憂思與憂傷的感覺,這首樂曲呢,可以建議大家去聽一聽他的音畫這個版本,他的這個音畫版本呢,其實,比單純的音樂版本要更加有畫面感一些,而且呢,要更加的真實,投入的情感要多一點。

這首樂曲呢,其實在他的旋律上是比較憂傷的,而且也比較悠揚,節奏非常的舒緩與緩慢,尤其是在前面的幾句當中呢,都採用了四分音符的一個音樂進入手法,所以就顯得比較舒緩,而且比較緩慢。總體而言呢,聽這首樂曲是一種比較享受的感覺,可以閉上眼,感受自己在湖面上的感覺。

2殤

這首作品呢,也是一部影視作品的插曲,那麼它為了適應當時的那種比較悲傷,而且比較悽涼的感覺呢,他的這首樂曲在旋律上是非常的宛轉悠揚,而且一直都是透露著一種比較悲傷的氣氛和感覺,甚至整首樂曲哪都沒有迴旋的餘地,整首樂曲都採用了一個非常緩慢的節奏型在進行的。

小編認為呀,這首樂曲的最好聽的版本就是大提琴與豎琴合奏的那個版本,加入了豎琴後的這首樂曲呢,顯得更加的空靈,並且這種大提琴與豎琴的結合呢,也顯得非常的相得益彰,豎琴的空洞感了,結合了大提琴的這種低沉的聲音,讓人覺得非常美。

這首樂曲的悲傷與悽涼,非常符合劇中的人物故事情節,在當時也是比較受人追捧的一種音樂呢,而且呀,他在人物故事的敘述上,有了畫龍點睛的感覺,顯得非常的有情懷。當這首音樂響起的時候,其實也有一種特別懷舊復古的感覺,畢竟他代表了一個年代,一個時代的影視作品。

3幽默曲

幽默曲不同於前兩首樂曲,這首樂曲呢,其實是比較歡快的,而且他的跳躍性比較強,首先呢,在他的音樂內容上,是比較豐富的一種樂曲。

在第一段採用這種比較突兀的幽默的跳躍的感覺,呈現了一種別樣的音樂感覺色彩,把人突然引入到了這種比較跳躍的感覺當中,而且這首樂曲他演奏的一開始呢,是不按照元素進行的,是一個自由發揮的速度,所以在速度上呀,他並沒有強烈的要求,使得這首樂曲呢,就非常的有自由發揮的很棒的效果。

而在他的第二段呢,其實是比較緩慢舒緩,突然冷靜下來的這種感覺呢,給人一種很安靜,很沉穩的感覺,像是小孩子突然犯錯,然後突然醒悟的一種感覺一樣,在第二段的音樂感覺與第一段就不太相同,所以呢,也是非常有特色的。

當然了,進入第三段的樂曲之後呢,整首音樂風格又回到了之前的一種感覺,又回到了之前的快板上面,整個人又靈動了起來,所以說呀,這首樂曲叫他幽默曲。

相關焦點

  • 【特別推薦】讓全世界落淚的大提琴曲《殤》,我以為我很堅強,聽了...
    在零星清脆的豎琴伴奏下,大提琴如泣如訴的感傷哀傷竟可以樣樣平靜、那樣坦然、那樣遼闊,甚至可以那樣無所畏懼,像大朵大朵的雲在高緯度的天空在大面積的風裡緩緩地低低地飄移,掠過一望無際的大平原,在地面上投映著若有若無的暗影,最終去往不可知的遠方…… 這是一首從靈魂深處流淌而出的殤曲。
  • 百聽不厭:讓世界落淚的大提琴曲——《殤》 傑奎琳·杜普蕾
    傑奎琳·杜普蕾,她是一個把生命託付給大提琴的人,生命在世上僅停留了42年,她的絕響卻在世間流傳,有她悽婉的傾訴、寂廖的守望,還有至死不渝的款款深情... 據說匈牙利大提琴家史塔克有次乘車,聽見廣播裡正播放大提琴曲,便問旁人是誰演奏的。旁人說是杜普蕾,史塔克說:「像這樣演奏,她肯定活不長久。」
  • 大提琴家介紹 | 優雅的「大提琴貴族」——皮埃爾·富尼埃
    20世紀法國著名的大提琴家、被稱為「大提琴貴族」的皮埃爾·富尼埃(Pierre Fournier)1986年1月8日在日內瓦去世,享年79歲。富尼埃1906年出生於巴黎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中,受家庭良好文化氛圍的影響與薰陶,富尼埃自幼便非常喜愛音樂。
  • 動人的旋律,聆聽優雅大提琴演繹的別樣情話
    琴聲是靈河岸邊那神瑛侍者對絳珠仙草的呼天愴地,是伏爾加河上船夫低沉的喘息,是人生舞蹈裡那寂寞而蒼涼的韻律……01這首《The Cello Song》是新古典主義風格音樂樂團代表之一The Piano Guys中的大提琴手史蒂芬·夏普·尼爾森根據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改編的,這也是他改編最成功最知名的一首。02巴赫:G大調大提琴無伴奏組曲第1號。
  • 大提琴女神「驚豔重現」
    她在大提琴上傾瀉了她的全部生命能量,她用大提琴燃燒殆盡了自己,因此成就一曲「大提琴的愛與死」傳奇。脫離開關於杜·普蕾的討論,我不再相信大提琴是一件女性樂器了。▼ 扎拉·妮爾索娃 DECCA 錄音因為妮爾索娃的長壽,她幾乎可以算作是我們時代的人。但是直到2002年才去世的她,卻早早成名於1930年代,當時她在馬爾科姆·薩金特爵士的指揮下於倫敦登臺演奏愛德華·拉羅的大提琴協奏曲。即使薩金特爵士從來不相信世上有所謂「神童」的傳說,他在與妮爾索娃合作演出之後也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給予後者以相當高的評價與讚美。
  • 至尊寶和紫霞的哀傷和無奈,在大提琴響起的那一刻你感受到了……
    至尊寶和紫霞的哀傷和無奈, 在大提琴響起的那一刻你感受到了,《無他》裡不只 一生所愛昨天收到的唱片公司寄來的CD,皇帝位用相對專業的錄音設備,儘量不低於各平臺在線MP3的音質,希望能給你一個不錯的感受!第一、二首簡介:第一首就會深深的感染和觸動你!
  • 一架飛機居然裝不下她的大提琴?一位中國留美學生因此被趕下飛機
    去程一切順利。胡晶晶透露,機組人員給了她一個特殊的錶帶,將她的大提琴固定到位。「當我從芝加哥飛往邁阿密時,我沒有遇到任何麻煩」,她說。回程呢?當她8月2日回程航班起飛前一刻,美航空姐卻以「飛機太小,裝不下你的琴」為由,將她連人帶琴趕下了飛機。胡晶晶回憶說,在登機時,機組人員還再次給了她特殊錶帶以固定大提琴。
  • 清明·抗疫丨大提琴敘事曲《春祭》獻給戰疫中逝去的人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瀟湘詩會《湘人湘歌》(九十)春祭作曲:楊天解大提琴獨奏:趙旭陽鋼琴伴奏:汪 漾監製:黃立傑大提琴敘事曲《春祭》是楊天解為紀念在2020年這一場疫情中逝去的生命而作,由大提琴獨奏趙旭陽,鋼琴伴奏汪漾,監製黃立傑共同完成歌曲演繹。樂曲採用大提琴與鋼琴敘事的表現形式,首先由鋼琴奏出強烈而極不協和的引子,象徵著突如其來的疫情。而後,大提琴以深沉而悲傷的旋律逐步展開,緊張而不安寧的音樂,表現了人類遭受病毒肆虐時的痛苦與掙扎。
  • GoFashion x 於朦朧:大提琴藝術之旅
    ▼2018.08.10 | NO.036它被稱作為音樂貴婦,音色沉鬱優美、悅耳動聽,是最靠近心臟的樂器,聆聽一首大琴曲,可以使人在這繁華喧鬧的都市為心靈找到一片純淨的樂土。豎條紋西服 SHIATZY CHEN 白色運動鞋 KENNETH COLE大提琴的音色大提琴的音色十分柔和,有朦朧之美。它從不像小提琴那樣外向而囂張。它只會偶爾放聲歌唱,卻常常堅定穩重。正是這種低調的性格讓它飽含蒼涼,隱藏鋒芒。但它就像一顆珍珠,總會在需要的時候一鳴驚人。
  • 【特別推薦】大提琴獨奏,優美的旋律令人難忘!
    當十七世紀的作曲家瘋狂為小提琴作曲時,大提琴還只是個名不見經傳的低音琴。經過一段漫長的時間才被公眾全面認識與接受,逐漸成為一件知名的獨奏樂器,以及交響樂隊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同時,大提琴獨具魅力的音色,極其走心的旋律感備受人們喜愛。在交響樂中大提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但它也是中樂團的「特邀嘉賓」。
  • 她是大提琴才女,如今返校,卻收穫更多粉絲
    ,也不是因為脾氣爆,而是因為她有一場演奏會,是關於大提琴的。聽起來很溫柔,聲線也很好聽,之前在電視前見過她拉過一次大提琴,那個時候還在上學那種樂器又粗又笨,但是在娜娜手裡卻可以發出天籟的聲音,實在是好聽的不得了,她被一所特別好的音樂大學錄取,可是卻在第一年的時候決定休學,先在國內的娛樂圈裡試試水,那個時候這個小姑娘還被很多聲音質疑過,認為一個本該上學的小姑娘不應該那樣做,可是他們沒想到的是娜娜已經在圈裡呆了一年之後入學了,當初她進去是因為有別人的推薦
  • 音色雍容華貴的大提琴,它是怎樣成為名副其實的「音樂皇后」
    其雖不像小提琴演奏時那樣外向張揚,但只要有需要,大提琴也能表現出熱烈奔放的感覺,在演奏某些特定樂章之時,足以令交響樂隊中的其他樂器相形見絀。無論獨奏還是在交響樂隊之中擔綱中流砥柱,大提琴都遊刃有餘,那到底是哪些因素造就了大提琴今天的地位呢,就讓瑪蒂尼提琴伴你解開這奧秘。
  • 以琴為劍,大提琴家徐逸群的美國音樂之旅
    近日,山東籍旅美大提琴演奏家徐逸群正忙碌地準備著兩場音樂會——她將於2021年1月受帕爾曼夫婦邀請在其音樂節,以及緬因州的埃爾斯沃思藝術中心的音樂季中以網絡形式分別「上演」個人獨奏以及重奏音樂會,為疫情下的人們「打氣」。在這兩場音樂會中,除了西方的樂曲以外,她特別挑選了中國著名作曲家譚盾的《臥虎藏龍》。這位1994年出生於濟寧的山東女孩,想用自己獨有的方式,撫慰疫情中的人們。
  • 經典重現人間,14首無比優美的大提琴浪漫曲
    《夢後》出自他的人聲與鋼琴的聲樂曲,這首作品是根據布西納的譯詞(原詩作者佚名)譜曲的。詩中描寫了睡夢中見到愛人溫柔面容的情景,大意是:「你呼喚我離開這大地,跟你一起走向光明。可惜好夢被驚擾,留下一片惆悵。回來吧,明朗的夜、神秘的夜!」可供男高音和女高音演唱。改編成小提琴或大提琴獨奏曲,旋律極為優美動聽,溫馨感人,廣為流傳,而其聲樂曲的出處卻漸漸被人們淡忘了。
  • 大提琴版《黃河》全球首演 亮相深圳大劇院
    大提琴演奏家黃甦。深圳新聞網訊  9月19日晚7時30分,一場別開生面的音樂會將亮相深圳大劇院音樂廳。在由深圳市愛樂室內樂團演奏的這場音樂會上,著名旅美藝術家黃甦將演奏由他本人改編的大提琴協奏曲《黃河》。據悉,這個大提琴版《黃河》是他專門為紀念冼星海《黃河大合唱》誕生80周年、鋼琴協奏曲《黃河》誕生50周年而編曲創作的。本次音樂會將是此曲的中國乃至全球首演。深圳市愛樂室內樂團是2009年8月在福田區委宣傳部、南園街道黨工委的支持下,成立的一支具有相當規模和較高藝術水準的室內樂團。
  • 關於大提琴,這位大提琴女神是你不得不了解的存在
    近幾年,大提琴音樂才女歐陽娜娜在進入到娛樂圈以後,很多人對大提琴的關注也多了起來,更有不少人表示想要學習拉奏大提琴,那麼關於大提琴,有一位你不得不知道,這個人就是扎拉·妮爾索娃。在很多樂器當中,大提琴屬於非常適合女性的一門樂器,但是想要同時能夠兼顧大提琴的深邃和浪漫的人卻非常少,而在所有的大提琴演奏家中,有非常出色的一位傑奎琳·杜·普雷,很多人都說,她就是為了大提琴而生的,更重要的是,她完完全全和大提琴融為一體,甚至將自己的整個生命獻給了大提琴,也因此成為了大提琴所有的故事中最凝墨重彩的,最傳奇的存在。
  • 中國留美女生攜大提琴乘機遭拒 律師:維權困難
    中國留美女生攜大提琴乘機遭拒 律師:維權困難
  • 「音緣際會」馬友友用250萬美元名琴,演奏世界最著名的大提琴曲
    本期,我們欣賞馬友友演奏的《巴赫G大調第一大提琴組曲》,作品BWV1007號,這是世界最著名的大提琴獨奏曲目。馬友友,祖籍浙江,1955年出生於法國。這首曲子是馬友友四歲時,父親教他的第一首大提琴曲。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對這首曲子的感覺也產生了變化。
  • 中國著名大提琴演奏家司徒志文去世 指揮家鄭小瑛發文追悼
    中國著名大提琴演奏家、音樂教育家、中國大提琴學會創始人、首任學會會長、原中央樂團首席大提琴司徒志文於5月16日因突發心梗在北京安貞醫院逝世,享年88歲。司徒志文1933年出生,祖籍開平市赤水鎮沙洲鄉回龍裡,父親是我國近代造船專家、小提琴製造家和小提琴演奏家司徒夢巖。
  • 「音樂貴婦」大提琴的發展史
    大提琴無論你是剛開始接觸大提琴,還是正在學習演奏,希望你能夠對這個樂器多一些的了解,因為大提琴的演變有很多了不起的故事。起初的大提琴是貴族的樂器,民間很少出現,外形也和現在的大提琴大不一樣。大提琴的設計與改進在十八世紀之前,大提琴體積非常的龐大,演奏起來也非常的不方便。然而,從18世紀的早期開始,人們開始普遍熱衷於小尺寸的樂器。安東尼奧·斯特拉迪瓦裡(1644-1737)經過不斷的改良,發明了我們今天所知道的大提琴尺寸。1710年後,他開始製作兩種尺寸的大提琴,歐洲各地的制琴師也效仿了他的做法,他的許多大提琴作品至今仍在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