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天文研究院將與美國NASA聯合研製觀測太空的紅外望遠鏡

2021-01-10 電子發燒友
打開APP
韓天文研究院將與美國NASA聯合研製觀測太空的紅外望遠鏡

MEMS 發表於 2021-01-09 09:29:48

韓國國際廣播電臺報導:韓國天文研究院6日表示,已著手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JPL)和加州理工學院(Caltech)聯合研製觀測太空的紅外望遠鏡(SPHEREx)。
 
紅外太空望遠鏡是2016年韓國天文研究院與加州理工學院共同提出的國際共同研究計劃,以此為基礎,國際研究組共同向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提議進行望遠鏡研製工作,從而開始了該項計劃。
 


 
韓國天文研究院介紹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2019年2月批准該項提議,2020年10月經預備設計結果評價,於當天宣布最終批准結果。
 
韓國天文研究院鄭雄燮(音)博士表示,韓國以過去自主開發下一代1號小型衛星的科學搭載體NISS的經驗為基礎,得以參與紅外太空望遠鏡共同研製工作。通過該項目,韓國研究陣容獲得了開發世界最高水平太空望遠鏡的信心。

責任編輯:lq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人造星座阻礙望遠鏡觀測 美國一天文臺或受損50%
    來源:澎湃新聞巨型衛星組網計劃不僅引起有關太空垃圾的焦慮,也觸發了科學家們的警覺。這些人造星座,會不會阻礙天文望遠鏡觀測自然宇宙的視線?當地時間3月5月,歐洲空間局(ESA)發布了一項調查研究,主要針對歐洲南方天文臺(ESO)下屬的光學和紅外望遠鏡所受的影響,也兼顧了一些其他天文臺。研究顯示,這些新發射衛星將使得天文觀測重點夜空中肉眼可見的衛星數量翻倍。被寄予厚望的寬視場巡天望遠鏡損失最大,例如美國的薇拉魯賓天文臺將受到最高50%的嚴重影響。
  • 雙子座望遠鏡觀測的木星雲層深處,揭示了這顆巨大行星的新秘密
    研究人員在夏威夷的毛努阿科(Maunakea)上使用雙子座北望遠鏡使用稱為「幸運成像」的技術,收集了一些從地面獲得的最高解析度的木星圖像。這些圖像是與哈勃太空望遠鏡進行的一項多年聯合觀測計劃的一部分,該計劃旨在支持NASA的朱諾任務。
  • 服役16年,斯皮策太空望遠鏡退役!
    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於2003年發射升空,任務是研究紅外線中的宇宙。在經歷了16年令人驚嘆的圖像和科學發現之後,美國宇航局(NASA)斯皮策太空望遠鏡任務於2020年1月30日結束(退役)。
  • 中國2020年將建「空天一體」天文觀測網絡
    趙剛透露,目前,中國正在建設世界最大的單口徑500米球冠狀主動反射面射電望遠鏡,並積極參與建設國際30米巨型光學-紅外天文望遠鏡(TMT)計劃,同時籌劃在南極建設「中國南極天文臺」和在南半球建造南天LAMOST望遠鏡。其中,選址在貴州省平塘縣的50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的臺址詳勘已經完成,進場道路開始施工,移民搬遷完成,力爭年內開始施工。
  • NASA聯播快訊兩則
    //nasa-news/item/7408675https://www.nasa.gov/feature/goddard/2020/webb-sunshield-successfully-unfolds-and-tensions-in-final-tests/「好奇號」火星探測器用望遠鏡相機創造了新的馬賽克成像記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好奇號火星車使用小型化學攝像機遠程微成像儀
  • 哈勃太空望遠鏡30歲生日快樂!我們看到的宇宙因你而不同
    20世紀70年代,NASA開始考慮一個大計劃:發射大型太空望遠鏡。把望遠鏡送入太空的想法,早已有之。自從1609年伽利略第一次使用望遠鏡觀測星空,此後三百多年,人類一直在探索使用尺寸更大、觀測能力更強的望遠鏡從地面觀測宇宙。
  • 前瞻太空產業全球周報第48期:能好怎?NASA收穫史上首批太空蘿蔔...
    航天科技五院與中山大學聯合成立全球變化天基觀測系統聯合研究中心近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中山大學全球變化天基觀測系統聯合研究中心成立儀式暨衛星遙感高峰論壇在中山大學舉行。此次五院與中山大學的合作是強強聯合,有助於整合雙方優勢力量,突破全球變化天基觀測系統中的關鍵科學與技術問題,推動雙方實現跨越式發展。
  • 科學家們提出了一種新的衛星技術以躲避來自巨型星座的太空垃圾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如果災難性的太空垃圾鏈反應最終以毀滅性的彈片帶、最先進的紅外照相機和基於凝膠的火箭包圍地球,可能有助於未來的衛星躲避此類碎片。根據nasa的數據,除非人們意識到在低地球軌道上,這種碎片碰撞的平均速度約為22,370英裡/小時(36,000公裡/小時),否則太空碎片可能不會有危險。在這樣的速度下,即使是微小的空間碎片也會造成毀滅性的破壞。與空間碎片的碰撞已經導致數百萬美元的損失。例如,2009年2月10日,一顆名為銥33的活躍的美國通信衛星被20世紀60年代建成的俄羅斯廢棄的宇宙2251號衛星擊中而被摧毀。
  • ...產業全球周報第3期:中國貴州FAST單碟射電望遠鏡即將完成測試階段
    航天科技五院航天東方紅攜手香港大學共同研製天基紅外望遠鏡衛星系統9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航天東方紅公司與香港大學太空研究實驗室籤署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共同研製「港大天基紅外望遠鏡衛星系統」,共同建立「先進太空望遠鏡聯合實驗室」。
  • 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年度木星照出爐!看點真不少
    美國宇航局NASA今天公布了一張全新木星照,以超高清視角揭示木星的細節特徵。這張照片由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於2020年8月25日,當時木星距離地球約6.5億公裡。據介紹,這張照片屬於哈勃太空望遠鏡外行星大氣遺產計劃(OPAL)的一部分。
  • 【新華社】中國製成人類觀測太陽「最銳利的眼睛」
    新華社北京7月12日電(記者俞錚)中國天文學家成功研製了世界上口徑最大、最先進的空間太陽望遠鏡,這座口徑達1米的熱光學望遠鏡2008年升空後將成為實時觀測2009年太陽黑子大爆發解析度最高的空間儀器。負責空間太陽望遠鏡工程的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金聲震12日對新華社記者說:「平均周期為11年的太陽黑子大爆發將於2009年開始再度發生,這座人類在空間觀測太陽解析度最高的『超級銳眼』,屆時將發回獨一無二的科學數據。」已耗資8000萬元人民幣的空間太陽望遠鏡實際上是一顆重2噸的人造衛星,在離地球約730公裡的太陽同步軌道上運行。
  • 美國宇航局公布:橫跨500光年的英仙座分子雲,真的是好壯觀啊!
    這張來自美國宇航局斯皮策太空望遠鏡的圖像顯示了英仙座分子雲,這是一個橫跨500光年的氣體和塵埃巨大集合體,它也是年輕恆星的誕生地,幾十年來一直吸引著天文學家的注意。
  • NASA太空探測器將升空 尋找太陽系外「另一地球」
    NASA太空探測器將升空 尋找太陽系外生命存在可能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定於當地時間16日晚發射一顆探測衛星,尋找太陽系外行星,期望發現可能孕育生命的「另一個地球」。
  • NASA的科學發現、研究開發和月球到火星的探索計劃
    NASA對美國聯邦政府應對COVID-19疫情的援助包括研發AMBUSTat表面淨化系統,NASA工程師們在短短37天內研製出VITAL呼吸機,以及用於治療COVID-19患者的Aerospace Valley正壓頭盔。
  • NASA發現宇宙中的星係數量可能比此前認為的要少
    據外媒CNET報導,科學家們最近利用美國宇航局(NASA)新視野號任務的數據,在冥王星之外測量宇宙光學背景的亮度。簡而言之,太空如此黑暗,不像天文學家之前估計的那樣,有那麼多星系在那裡為背景添加它們微弱的光芒。「這是一個重要的數字--到底有多少星系?」
  • nasa官網查生日入口
    nasa官網查生日入口:點擊即可進入查詢   美國NASA在1990年將哈勃太空望遠鏡送上宇宙。多年來,哈勃望遠鏡在太空裡拍取了許多珍貴的圖像,今年是哈勃望遠鏡服役將滿30周年,NASA公開了366張珍貴圖像,只要上官網選擇你的出生日期,就能看到生日當天哈勃所拍下的宇宙圖像 。
  • 世界上最偉大的現用的天文望遠鏡已經達到最遠最極限了
    當時地面望遠鏡的實際解析度小於0.5—1.0角秒,一角秒是3600分之一度,當哈勃望遠鏡的缺陷被修正之後,它會立即將解析度降低到理論衍射極限:0.05角秒。幾乎在一瞬間,我們對宇宙的觀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清晰。這張合成的遙遠宇宙區域圖像使用了來自哈勃的光學和近紅外數據,以及來自斯必澤的遠紅外數據。
  • 前瞻太空產業全球周報第43期:天火三號液體火箭發動機完成總裝
    飛行器屆時將飛過80公裡高度。這將是「太空船二號」去年2月以來首次開展由火箭提供動力的飛行。本次試飛將用來測試為未來商業飛行研發的新的座艙內部設計。  空客和雷神因未中標提出抗議空客和雷神已向美國政府問責局(GAO)提出抗議,挑戰美國國防部航天發展局(SDA)上個月把8顆飛彈跟蹤衛星的合同交給L3哈裡斯公司和太空探索公司的決定。
  • 一周太空圖片精選:太空拍壯觀雲漩渦(組圖)
    新浪環球地理訊 北京時間4月15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導,這是過去一周的精彩太空圖片,包括恆星形成區、嬰兒恆星的噴流、美國新墨西哥州野火以及東北大西洋上空的雲漩渦在內的精彩圖片紛紛榜上有名。4月3日,宇航局派遣攜帶雷達的飛機,對基拉韋厄火山以及火山噴發對周圍地面產生的影響進行觀測。
  • NASA的望遠鏡拍攝到孤獨的英仙座流星群
    英仙座流星雨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在飛越美國上空時拍攝到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位於佛羅裡達州代託納海灘的望遠鏡在本周末「天體煙火」達到頂峰之前,捕捉到了第一批「天體煙火」的跡象。每年的英仙座流星雨大約從7月中旬開始,那時地球接近斯威夫特-塔特爾彗星布滿碎石的軌道。但是流星雨直到8月中旬才完全甦醒,那時英仙座流星雨的強度達到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