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玩界的老貨領域,日本回流之物在我國也有一部分受眾群體,這琉球國民非常具有匠人精神做的很多藝術品工藝很是精湛。
雖然他們很多的藝術最初是模仿我國,但是人家或傳承比較好或者經過改良,現在許多的工藝水平遠超它的老師了。
可是小國便是小國很多東西做的是非常精緻,卻沒有那種大國的氣度,比如宋代的瓷器、爐具、字畫的審美就已經達到了審美的頂峰。至今都很難超越!
就像我今天為大家展示的日本昭和早期的銅製七福神藏寶大船擺件,號稱有招財、招福之寓意,稱一下重約13830克,掂起來很是厚重一看就是用料很足,但這各種類型的人物還是有必要了解一下。
不管這樣的工藝我們能不能欣賞,以及這樣的寓意、造型我們能否接受的來,但它也是人家扶桑一種文化,通過這些文化來了解他們國家以及民俗還是非常有幫助的。
那現在我就給大家普及一下這個船上的人物介紹,更確切的說是一種眾教合一,能把所有的教派神放在一起參拜估計這個世界很少有哪個民族能夠做到。
這個船上有七個人物,包括六位男神一位女神,也就是日本宗教的七福神,他們來自不同的宗教派別如神道教、佛教、道教,以及婆羅門教等,每年的正月初日本有祭七福神、參拜七福神的習俗。
這種藝術畫面來自日本神話,船上的七個人物是主持人間福德的神仙,分別是:大黑天、惠比壽、毗沙門天、弁財天、福祿壽、壽老人、布袋和尚七神,其中只有惠比壽為日本本土的神。
仔細看這船帆上的飛仙像極了我們敦煌石窟的「飛天仙女」,具體表達的是一種什麼寓意我真的還沒搞懂,不過人家的文化有時候真的想全面了解還是要去當地生活一段才能給大家說明白。
說實話這件作品整體的做工比較普通,但是歲月的痕跡還是非常明顯,風霜洗禮過的金屬變得內斂而厚重,再加上每年多次的參拜的煙火燻擾,這樣的居家用品更是被塑入一些神秘的氣息。
這樣的物件存世量應該很多,但是隨時時間流逝定流通的肯定還是越來越少,不指望其將來有多大增長空間,單單的一種文化還是值得我們去探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