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氏瓷塑220周年非遺傳承展暨「百福」作品首發式舉行

2021-01-09 人民交通網

中國當代藝術網訊,10月14日,許氏瓷塑220周年非遺傳承展暨「百福」作品首發式在德化縣城市規劃館舉行。

 

活動現場,中國收藏家協會會長羅伯健,泉州市商務局副局長黃金跋,德化縣委副書記林祖傳,德化縣收藏家協會會長、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陳明良,德化縣佛教協會會長釋傳振,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百福」創作者許瑞峰共同為「百福」作品首發式揭彩。

 

「百福」作品由一尊50釐米高的「百福彌勒」瓷塑和100把形態各異的德化羊脂玉瓷茶壺組成,為國內首套福文化白瓷茶壺作品。德化羊脂玉瓷茶壺將陶瓷文化、福文化與書法文化緊密結合,每一把壺身上都有百位歷代名人名家書寫的「福」字原稿,包含帝王將相、高僧大德、文學大咖、書畫名家等,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

 

德化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陳維啟主持首發式

 

中國收藏家協會會長羅伯健致辭

 

德化縣委副書記林祖傳致辭

許氏瓷塑自1800年起,迄今傳承220周年。許氏瓷塑是我縣陶瓷輝煌發展歷程中最濃墨重彩的一筆,每一代傳人都對德化瓷塑藝術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中國陶瓷藝術大師許瑞峰致辭

此次,許氏瓷塑220周年非遺傳承代表作品展薈萃許氏瓷塑七代傳承人50件瓷塑精品。作品題材涵蓋觀音、仕女、福祿壽星、文玩擺件等,彰顯著七代傳承人孜孜不倦的匠心精神。

 

當天還舉行了國家級代表性項目(德化瓷燒技藝)文化沙龍,就現代藝術瓷收藏現狀及遠景展望及德化瓷燒制技藝非遺傳承脈絡進行座談交流。

 

 

此次活動作為2020中國德化陶瓷博覽會暨茶具文化節分會場的重要內容,旨在激發廣大陶瓷藝術愛好者豐富對藝術創作更深入、更廣泛的探討,在傳統技藝和現代藝術下,推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德化瓷燒制技藝)薪火不斷、代代相傳。本次展覽將為期三個月。(林文彬)

 

 

 

 

 

  

(新媒體編輯:hz)

聲明:

1、凡本網註明「人民交通雜誌」/人民交通網,所有自採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繫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相關焦點

  • 「福印永年」林旭平篆刻作品展舉辦 非遺文化走進中南大學
    近日,由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中南大學)主辦,中南大學鄉廬文化傳播工作室、中國田黃石印社協辦的「祝福祖國福印永年——林旭平篆刻作品展」在中南大學舉行,展出了篆刻家林旭平創作的一萬五千多枚福印組成的中國福、世界福、和平福、「千福圖」、「萬福圖」等藝術作品。
  • 宿松縣九姑中學舉行紀念建黨90周年暨辛亥革命100周年知識競賽
    宿松縣九姑中學舉行紀念建黨90周年暨辛亥革命100周年知識競賽 2011-10-17 13:57:14   來源:安慶共青團
  • 逾百件(套)展品散發非遺魅力,「非遺新造物2020年度展覽」在穗開幕
    逾百件(套)展品散發非遺魅力,「非遺新造物2020年度展覽」在穗開幕金羊網  作者:黃宙輝 李曼霞  2020-12-29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宙輝 通訊員 李曼霞圖/主辦方提供12月28日,「活力綻放——非遺新造物2020年度展覽」在嶺南活力非遺藝術館開幕
  • 《金雞送福》明信片在鄭州首發 寄託吉祥寓意
    明信片首發式暨鄭彥英書畫新作展開幕式在鄭州郵政大廈舉行。  明信片含7幅圖 寄託吉祥寓意  郵票和郵資明信片均被譽為「國家名片」,既能溝通情感,又具有宣傳、收藏、紀念等諸多功能,是傳承文明、傳播文化、傳遞感情的重要載體。
  • 展訊|百福迎新-中國名家扇面展
    前言為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辭舊迎新,豐富傳統佳節春節的文化生活,由海澱區文化和旅遊局、海澱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海澱美術館北館、北京稻香湖投資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承辦,北京稻香湖景酒店、朗弗國際廣告(北京)有限公司協辦的2021「海之春」新春文化季 「百福迎新-扇面藝術大展」於
  • 祝福祖國 「福印永年」林旭平篆刻作品展長沙開展
    「福印永年」林旭平篆刻作品展在中南大學新校區毓秀樓開幕。此次展覽在探索一條高雅藝術與大學校園的融合之路。紅網時刻10月27日訊(記者 胡芳)10月27日,祝福祖國「福印永年」林旭平篆刻作品展在中南大學新校區開展。
  • 「天賦河套」品牌發布兩周年巴彥淖爾日報珍藏紀念版首發式暨大型...
    在「天賦河套」品牌發布兩周年之際,巴彥淖爾日報社特別製作了8K全彩、80克銅版紙印刷的「天賦河套」品牌發布兩周年《乘風破浪  書寫傳奇》珍藏紀念版,多角度深層次展示「天賦河套」品牌一路走來的奮鬥與榮光。  同日,由內蒙古金草原生態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投資拍攝,特邀有央視創作經驗團隊拍攝製作的紀錄片《胡羊北歸》公映。
  • 非遺傳承 路在何方?
    前不久全國政協召開雙周協商座談會專門就非遺的保護與傳承建言獻策。而在此前,政協委員們一直通過提案等方式呼籲加強對非遺的保護,僅今年以來就有100多件提案為此建言。 大量非遺仍面臨消亡危險 非遺是不斷傳承的民族文化基因。
  • 「春來粵有福——2019年廣東省春聯展暨揮春送福活動」開幕
    「春來粵有福——2019年廣東省春聯展暨揮春送福活動」開幕金羊網  作者:黃宙輝  2019-01-20 廣東逾40位本土知名書法家為市民送「福」金羊網訊 記者黃宙輝,通訊員辛秀琴、梁相攝影報導:1月20日,由廣東省文明辦、廣東楹聯學會和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聯合舉辦的
  • 廣州開展活動紀念長徵勝利80周年 新時代走好新長徵
    舉辦民族交響音樂會 謳歌不朽長徵精神  9月29日,由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主辦,廣東音樂曲藝團承辦的「偉大的徵程——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95周年暨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民族交響音樂會」在中山紀念堂舉行。
  • 第二屆「匠心之美」非遺手作展 多項互動項目免費玩
    為弘揚民族民間優秀傳統文化,宣傳展示昆明市豐富的民族民間工藝,第二屆「匠心之美」非物質文化遺產手作展邀請本地知名非遺傳承人,以創新創意的形式展示刺繡、銅藝、影雕等傳統非遺作品,特設竹藤生活體驗區、非遺手作體驗區等,通過現場互動、現場教學、現場製作等,讓市民身臨其境感受非遺文化魅力。
  • 「百企助農興村」活動啟動儀式暨「春節送百福」活動成功舉辦
    1月4日,「百企助農興村」活動啟動儀式暨「春節送百福」活動在赤峰市新城區居然之家成功舉辦。市政協副主席張文革、市政協信息聯絡委員會主任黃雙燕,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政府僑務辦主任梁明達,九三學社市委主委、紅山區人大副主任賈洪榛出席啟動儀式。市直有關部門、部分旗縣區相關領導,企業家代表共40餘人參加活動。
  • 非遺共傳承 成都邛崍市2020年南寶山羌歷新年慶祝活動啟動
    為進一步加強民族團結創建工作,發揮好邛崍市羌族文化資源優勢,提高人民群眾非遺保護、傳承意識,2020年11月21日,由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成都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和邛崍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邛崍市委宣傳部、邛崍市文化體育和旅遊局、邛崍市南寶山人民政府承辦的2020年南寶山羌歷新年慶祝活動暨「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實踐基地
  • 第四屆涼州文化論壇8月21日舉行
    論壇期間將舉辦5項活動,一是邀請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康震作論壇主旨演講;二是舉辦為「時代楷模」立像——八步沙「六老漢」三代人專題美術作品展;三是舉辦《武威漢簡集釋》首發式暨「簡」述中國學術交流研討會;四是舉行《武威故事》《話說五涼》圖書首發式;五是舉辦主題歌舞《相約千年》演出活動。
  • 探索非遺傳承 廣州舉措領先
    這是廣州市頒布的第五批市級非遺傳承人,至此,廣州非遺名錄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達到151名。他們涉及了9大門類的30個非遺項目,既有「20後」的前輩,也有「80後」的後生。廣州層次合理而穩態的非遺傳承隊伍逐漸成型。可以說,廣州經過十年探索、建設,在非遺保護的「傳承」這一關鍵問題上,逐漸找到了一條既有自己特色,又有實際效果的路子。
  • 傳承非遺文化 品味「和合」魅力
    依託重要資源 奠定傳承基礎   新會書院是解放路小學的前身,現在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邕劇的展示中心。2015年,杜小鷺擔任校長後,思考學校創新發展之路,希望利用這一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將學校打造成一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校」,創出有特色的教育品牌。   在傳承發展中,學校依託非遺場館,文脈相承。
  • 第四屆「中雁蕩山杯」全國大書法作品大賽頒獎儀式暨作品展開幕
    11月12日,第四屆「中雁蕩山杯」全國大書法作品大賽頒獎儀式暨書法作品展在樂清市文化館舉行經評審,共評出了成人組獲獎作品468件,其中優秀作品(最高獎)10人,入展作品194件,入選作品264件;少兒組獲獎作品2563件。「大賽徵稿四個多月,一天最多要接到七八十個電話,除了全國各地的參賽選手,還收到了來自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等國家書法愛好者的投稿作品。年齡跨度也很大,最大的84歲,最小的6歲,大賽影響範圍的擴大讓人欣喜。」 中國硬筆書法協會執行秘書長梁秀告訴記者。
  • 木葉盞裝滿「非遺傳承扶貧夢」
    木葉盞·楊樹葉  木葉盞,這項源於宋代的「黑科技」,是中國陶瓷史上獨一無二的存在,是我國亟待保護傳承的非遺技藝,也是屠金歌「非遺傳承扶貧夢  這項國家級非遺技藝,深深吸引著兩位女生。「那一瞬間,我們被震撼到了。就在那一剎那我們就想一定要讓這麼美的作品,以及它背後精巧的技藝、燦爛的文化走進更多人的心裡。」  至於到底怎麼幹,屠金歌坦言當時並不清楚,就想「先把左腳邁出去」。「旅遊專業的教育給了我們更多對文化的熱愛,有這種推廣文化的使命感。
  • 第七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10月17日將在成都舉行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吳曉鈴)9月10日,文化和旅遊部在北京舉行第七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以下簡稱「非遺節」)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第七屆非遺節將於10月17日至10月22日在成都舉行。
  • 觀展|紀念黎雄才先生誕辰110周年——廣東省中國畫作品展在肇慶...
    今年是黎雄才先生誕辰110周年,為進一步紀念與弘揚黎雄才的藝術精神,廣東省美術家協會與中共肇慶市委宣傳部、肇慶學院共同主辦「紀念黎雄才先生誕辰110周年——廣東省中國畫作品展」。希望通過展覽的形式,傳承嶺南畫派精神,推動中國畫創作。此次展覽經過初評、複評兩輪評選,展出兩百餘件入選作品,眾多作品從多個維度展現了當下廣東中國畫壇的發展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