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百件(套)展品散發非遺魅力,「非遺新造物2020年度展覽」在穗開幕

2021-01-11 金羊網

逾百件(套)展品散發非遺魅力,「非遺新造物2020年度展覽」在穗開幕

金羊網  作者:黃宙輝 李曼霞  2020-12-29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宙輝 通訊員 李曼霞

圖/主辦方提供

12月28日,「活力綻放——非遺新造物2020年度展覽」在嶺南活力非遺藝術館開幕。本次展覽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廣東省振興傳統工藝工作站主辦,現場展出逾百件(套)展品,展現廣東非遺傳承人、院校師生、文創企業非遺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實踐案例。

《意繡》琺瑯彩系列玻璃琺瑯畫

10件作品獲廣東十佳「非遺新造物」

高級工藝美術師盧桂榮年度新作《民族魂》、佛山木版年畫市級傳承人劉鍾萍等推出的「解憂年畫鋪裡的諸神復活」、汕頭文化創意產業協會美術專委會主任陳旭南創作的嵌瓷作品《海之狂想曲》……第二屆廣東省「非遺新造物」年度優秀案例徵集評選活動獲獎作品在年度展覽亮相。

該活動自2020年11月啟動以來,共徵集到來自全省各地市446件投稿作品。主辦方組織專家組成評審團,從傳承價值、創新價值、傳播價值、市場價值、應用價值5個維度對作品進行綜合評選。終評綜合得分最高的10個案例獲選「2020年度廣東十佳『非遺新造物』」。主辦方同時根據「市場價值/應用價值」與「創新價值」得分排名,產生「優秀實踐案例」與「優秀創意案例」各5名。

潘柏林在創作

「『新造物』並非對傳統工藝的簡單復刻,更是人文內涵的創造轉化。」「非遺新造物」年度展覽策展人之一、廣州美術學院副教授錢纓表示,參展作品從當代生活出發,重新連接傳統工藝,塑造多元產品形態,「非遺正在以一個更青春、更時尚的面孔,從未來向我們走來」。

展出的《民族魂》(右上)等作品

展出全國18個傳統工藝工作站作品

為加強全國傳統工藝工作站之間的交流互鑑,本次展覽還特設全國傳統工藝工作站交流展區,來自全國18個傳統工藝工作站的73件(套)展品同場展出。杭州市拱墅區傳統工藝工作站《一齣好戲》,以當代插畫活化華縣皮影、海寧皮影技藝;青海果洛傳統工藝工作站攜手老字號企業推出「格薩爾英雄史詩」限量鋼筆套裝,助推非遺走進生活;貴州雷山傳統工藝工作站的「八福花絲銀盤」則採用多種苗族民間花絲製作技藝,盡顯匠心極致的工藝之美……

據悉,為進一步推進「十四五」時期廣東省非遺傳承發展工作,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制定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綻放工程」。廣東將在2021年建設一批非遺「雙創」工坊,提高傳統工藝發展水平,同時繼續開展「非遺新造物」徵集評選活動,幫助和帶動傳統工藝改進設計、改良製作、提高品質、培育品牌、拓展市場,促進形成有民族特色、能走進國內外市場的系列產品和產品品牌。

展廳現場

【同場加映】「石灣鬼才」潘柏林攜生肖新作《閒情樂》亮相

12月28日,「閒情樂——非遺大師潘柏林牛年吉作發布會」在嶺南活力非遺藝術館舉行。石灣陶塑技藝省級代表性傳承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潘柏林攜牛年生肖陶塑新作《閒情樂》《田園樂》《春眠不覺曉》等作品亮相,為觀眾分享作品背後的創作理念與故事。

潘柏林1953年生於「南國陶都」石灣。石灣陶塑技藝歷史源遠流長,生動、逼真、傳神的「石灣公仔」,深受嶺南民眾的喜愛。潘柏林從藝40餘年,素有「石灣鬼才」之譽。多年來,潘柏林在陶藝上孜孜不倦,廣採博收,將西方雕塑的形體結構,與石灣傳統陶塑的人物神韻和意境相融。他從百姓的點滴生活切入,創作《回娘家》《喜臨門》等一系列雅俗共賞的「民俗風情」作品,打破石灣一貫以仙、家、道、佛為主的老題材,走出一條以民間市井風情為題材的新路向,成為石灣陶藝最有影響力的新派代表之一。

潘柏林的生肖新作《閒情樂》

「十二生肖」是中華民俗文化的精粹,在中國的文化藝術史上也是經久不衰的藝術母題。據悉,從2017年開始,廣東省振興傳統工藝工作站與潘柏林訂下生肖藝術展「十二年之約」,每年推出生肖主題陶塑新作展覽。為迎接即將到來的辛丑牛年,潘柏林潛心創作出一組以《閒情樂》為主打的牛年吉作。

其中,《閒情樂》以臥牛背上牧童戲蛙的場景,作品形神俱備,表達辭舊迎新的美好意涵;《田園樂》塑造你追我趕的牧童形象,寄託作者一種疫情過後放任田野、嬉戲暢懷的願望;《春眠不覺曉》則生動展現牛背上兩牧童酣睡與撩耳的玩鬧場景,意趣動人。這一組以牛為主題的石灣陶塑作品,藝術性地表達出中國古典文化裡「牛」形象代表的閒適自然的精神。

編輯:木青

相關焦點

  • 許氏瓷塑220周年非遺傳承展暨「百福」作品首發式舉行
    中國當代藝術網訊,10月14日,許氏瓷塑220周年非遺傳承展暨「百福」作品首發式在德化縣城市規劃館舉行。  活動現場,中國收藏家協會會長羅伯健,泉州市商務局副局長黃金跋,德化縣委副書記林祖傳,德化縣收藏家協會會長、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陳明良,德化縣佛教協會會長釋傳振,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百福」創作者許瑞峰共同為「百福」作品首發式揭彩
  • 2020年1月市屬博物館展覽和文化展覽活動一覽表(匯總表)
    ,從廣州博物館館藏銘文刻辭類文物中挑選逾200件精品文物,擷取金石學研究範疇中吉金、銅鏡、璽印、古泉四類別作為重點,使觀眾能直觀欣賞到器物之美,同時兼及文化、美學,在讀懂漢字凝鍊表意背後的內涵,徜徉歷史與文化之旅。
  • 頤和園270年,從頭閱 400餘件展品,件件有故事
    9月25日,作為2020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8項主場活動之一,頤和園建園270周年文物特展在中國園林博物館揭開大幕。此次特展匯集了頤和園及國家圖書館、故宮博物院、瀋陽故宮博物院等8家文化單位提供的各類文物208件/套、資料品190件/套,展品時間跨度超過2千年,從戰國跨越至近現代,其中近六成的珍貴展品首次「走出大牆」面向公眾展出。
  • 傳承非遺文化 品味「和合」魅力
    2020年,在第二十四屆「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薈萃」的終審中,解放路小學的節目《邕城戲韻》獲原創類榮譽稱號。  正是非遺傳承人和專家、老師的身口相傳和悉心指導,學生得以零距離接觸非遺文化。「習剪紙、誦民謠、學邕劇」成為解放路小學的教育特色和亮點,學校獲得「全國中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學校」榮譽稱號。
  • 快來感受非遺文化精品魅力
    快來感受非遺文化精品魅力", "url":"https://www.cqcb.com/county/nananqu/nananquxinwen/2020-11-24/3320542.html", "image":"http://image2.cqcb.com/d/file/county/nananquxinwen/2020-11-24/6901fa2e80b3748993de27052bd9b86e.jpg
  • 第二屆「匠心之美」非遺手作展 多項互動項目免費玩
    為弘揚民族民間優秀傳統文化,宣傳展示昆明市豐富的民族民間工藝,第二屆「匠心之美」非物質文化遺產手作展邀請本地知名非遺傳承人,以創新創意的形式展示刺繡、銅藝、影雕等傳統非遺作品,特設竹藤生活體驗區、非遺手作體驗區等,通過現場互動、現場教學、現場製作等,讓市民身臨其境感受非遺文化魅力。
  • 快手在全球老虎日聯合WWF,用30件非遺虎作品守護野生虎
    2020年,我國境內野生東北虎僅存30隻左右。7月29日是全球老虎日,快手聯合世界自然基金會(瑞士)北京代表處(WWF北京代表處)發起了野生虎保護公益行動,攜手30位快手非遺手藝人,共同創作了30件非遺虎作品,讓瀕危文化和瀕危動物並肩同行。
  • 澳門迎來江蘇「非遺時間」,1500多件藝術精品驚豔亮相
    國畫、版畫、核雕、刺繡、水晶、陶瓷、紫砂、宋錦、崑曲、玻璃、剪紙……來自蘇澳兩地的260名藝術家齊聚「守匠心」,1500多件藝術精品驚豔亮相。交匯點記者注意到,展會現場匯集了具有濃鬱江蘇元素的藝術精品,包括金陵竹刻、東海水晶、無錫紫砂、蘇繡、微雕、刻瓷、核雕、玉雕等藝術門類,既有代表傳統的非遺作品,也有富有創意的文創產品,不少展區還有「國寶級」非遺傳承人坐鎮現場,觀眾在濃濃的藝術氛圍中感受到了江蘇韻味。
  • 成都非遺文化產業園發展中心運營負責人宋佳音:非遺是打造世界級...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鄭建超 實習生 盧婭芮):「世界上流行的大品牌,比如LV(路易·威登)百多年前其實就是法國皇室御用的工藝作坊內的一門技藝傳承而來
  • 非遺與動漫 跨越千年相見恨晚
    這裡看到非遺與動漫融合的一些形式,有圖書、影視、文創產品,有各種日常的生產用品,可以看出來非遺與動漫融合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從非遺普及傳播的角度來看,動漫產業與動漫產品和動漫市場為載體向受眾傳遞非遺,據統計目前我國與動漫相關的人群已經達到了3.5億,而且他們絕大多數都是年輕人、青少年,這些人群都將成為非遺普及、傳播的潛在人群。
  • 省非遺短視頻一等獎獲得者:讓非遺文化「活」起來
    在專業組角逐中,非遺音樂視頻《Zayton泉州》榮獲唯一的一等獎。 「Zayton是刺桐的意思,也是泉州的英文,短片不僅展示泉州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還通過視頻語言講述泉州故事,展示泉州輝煌的歷史文化。」《Zayton泉州》的導演、福建農林大學藝術學院學生蘇偉鵬說。
  • 非遺共傳承 成都邛崍市2020年南寶山羌歷新年慶祝活動啟動
    為進一步加強民族團結創建工作,發揮好邛崍市羌族文化資源優勢,提高人民群眾非遺保護、傳承意識,2020年11月21日,由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成都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和邛崍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邛崍市委宣傳部、邛崍市文化體育和旅遊局、邛崍市南寶山人民政府承辦的2020年南寶山羌歷新年慶祝活動暨「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實踐基地
  • 非遺傳承 路在何方?
    前不久全國政協召開雙周協商座談會專門就非遺的保護與傳承建言獻策。而在此前,政協委員們一直通過提案等方式呼籲加強對非遺的保護,僅今年以來就有100多件提案為此建言。 大量非遺仍面臨消亡危險 非遺是不斷傳承的民族文化基因。
  • 非遺助力精準扶貧第六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將於10月23日在...
    第六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將於2020年10月23日在濟南國際時尚創意中心開幕。線下三大主題展,線上雲展會,將有非遺助力精準扶貧展、「雲賞非遺」展播、「非遺好物」雲銷售等精彩內容。活動將持續至10月27日。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
  • 【全國其他】11月份有什麼好看的展覽?(第4期)
    近百件珍貴文物生動地勾勒出兩漢時期綿陽地區的生活萬象,帶領我們重回大漢王朝,感受蜀人的趣味生活。展出時間:2020年11月20日—2021年2月28日展出地點:福建民俗博物館臨展廳翫趣——明清文房精品展本次展覽展出了近百件明清時期的文房精品,為我們研究與鑑賞文房器物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
  • 「風城」惠靈頓颳起「中國風」 非遺文化受歡迎(圖)
    正月裡,民間剪紙、手工布藝、手工麵塑……中國北方民俗物件和非遺絕活在紐西蘭閃亮登場,來自黑龍江的非遺傳承人將中國傳統文化「直送」大洋洲,他們走進國會大廈,
  • 木葉盞裝滿「非遺傳承扶貧夢」
    不同於其他直播間,她們的產品清單裡沒有美妝、零食、大牌、輕奢,有的只是一件件精緻的吉州窯木葉盞。來源於大自然的樹葉歷經約1300℃高溫,被完好無缺地燒入瓷器釉面裡,一隻小小的茶盞,巧妙地集合了金木水火土五行元素,散發著東方美學和哲學的獨特魅力。
  • 南京| 素錦娘娘的頭飾絨花亮了 非遺也有free style
    這可是南京絨花非遺傳承人趙樹憲的傑作。還以為非遺是只能被放在櫥窗裡、展覽在博物館中的老古董嗎?網紅絨花、時裝雲錦、「YONG董的奇幻旅程」……南京非遺的各種華麗轉身絕對能讓你大呼「萬萬沒想到」。絨花成了網紅
  • 一場2020不能錯過的農業品牌高峰論壇,11月27日重慶見!
    11月27日,第十八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將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盛大開幕,展會同期,由北京天下星農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主辦的第一屆中國農業品牌價值賦能高峰論壇將在重慶悅來國際會議中心隆重舉行,年度盛宴,「會「展」齊鳴,邀您共赴重慶。
  • 國家大劇院展百餘院藏藝術品 展覽將持續至2021年3月15日
    原標題:國家大劇院展百餘院藏藝術品12月22日,「華彩——國家大劇院院藏品展」在國家大劇院東展覽廳開幕。建院十三周年之際,大劇院從逾萬件(套)院藏藝術精品中精選百餘件(套),特別推出本次院藏品展。展覽分為「繽紛舞臺」與「音畫無界」兩大板塊,為觀眾解讀國家大劇院特色的收藏理念。其中,「繽紛舞臺」主要展現了藝術家們以表演藝術為主題進行的相關創作,也是獨具劇院收藏特色的作品。「音畫無界」板塊作品則展現出視覺與聽覺的交融。展出的作品不乏名家名作,如靳尚誼《貴妃醉酒》、李天祥《穆桂英夜闖葫蘆谷》、詹建俊《青衣》等。本次展覽將持續至2021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