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迎來江蘇「非遺時間」,1500多件藝術精品驚豔亮相

2020-12-01 新華報業網

  交匯點訊 魚米之鄉,錦繡江蘇融入了歷史的濃墨重彩,暈染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絢美丹青。10月15日,澳門回歸20周年前夕,第四屆澳門國際文化藝術品暨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會在澳門金光會展中心舉行。國畫、版畫、核雕、刺繡、水晶、陶瓷、紫砂、宋錦、崑曲、玻璃、剪紙……來自蘇澳兩地的260名藝術家齊聚「守匠心」,1500多件藝術精品驚豔亮相。

  

  

  澳門迎來江蘇「非遺時間」

  200家企業,300個展位,展出面積近8000平方米。作為江蘇在澳門舉辦的規模最大的展會,已成功舉辦3年的澳門國際文化藝術品暨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會,不僅是每年一次的行業盛會,更是文化領域標杆性的品牌盛宴。交匯點記者注意到,展會現場匯集了具有濃鬱江蘇元素的藝術精品,包括金陵竹刻、東海水晶、無錫紫砂、蘇繡、微雕、刻瓷、核雕、玉雕等藝術門類,既有代表傳統的非遺作品,也有富有創意的文創產品,不少展區還有「國寶級」非遺傳承人坐鎮現場,觀眾在濃濃的藝術氛圍中感受到了江蘇韻味。

  

  

  「這次展覽讓我看到了不少『江蘇特色』,很興奮!」 葡語收藏家瓊森先生這樣評價。交匯點記者獲悉,此次展覽由江蘇省委宣傳部指導,江蘇省商務廳、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江蘇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江蘇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務辦公室、江蘇省文學藝術屆聯合會、江蘇省文化投資管理集團聯合主辦,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旅遊局支持、領鷹國際展覽、江蘇匯鴻國際集團商務有限公司聯合承辦,將一直持續到10月18日。

  創新保護方式,江蘇藝術品美哭了

  群山起伏,煙雲籠罩……在展會現場,不少觀眾都為一處室內景觀駐足。「這是《千裡江山圖》與江蘇真實場景的結合,是名畫的『復刻』,可以理解為『書畫裡走出的江蘇』。」 南京十竹齋藝術品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孔超介紹。「它的特別之處還不光在書畫,」孔超接著解釋道,「這些假山大部分都是3D列印的,苔蘚則採用了新技術,即使是在夜間的環境中,也可以生長。」在孔超看來,這是讓古老書畫重新煥發青春活力一種嘗試。「用當代人喜歡的形式,結合新技術,表達新內容,這也體現了江蘇對傳統文化資源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孔超說。

  

  緙(kè)絲機架上,排列著二三十個顏色各異的竹梭,每一個竹梭都被一種顏色的絲線纏滿。在蘇州工匠園澳門體驗中心,有31年緙絲經驗的工藝美術大師蔡霞明饒有興致地向交匯點記者展示了她耗時2年製作的《摹宋徽宗柳鴉蘆雁圖》。今年52歲的蔡霞明是蘇州長橋人。她告訴記者,緙絲與傳統書畫有著本質的區別,它所有的花色,都是一梭一梭織出來的。此前《延禧攻略》的熱播,曾讓緙絲技藝火了一把。因其工藝極其繁瑣複雜,迄今無法被機器替代。據說製作一件緙絲龍袍要花上390個日夜,故有「一寸緙絲一寸金」之說。「緙絲之技,傳承了千年,全憑人力。現在的年輕人很少有真正了解緙絲的,我希望在展出產品的同時能夠將緙絲技藝傳承下去,讓大家都知道緙絲真正的可貴之處。」 蔡霞明意味深長地說。

  在創新文化保護方式上,交匯點記者還了解到,江蘇正在積極作為,利用數位化手段採集保存重點項目。如江蘇非遺數位化「記憶工程」試點項目,此項目是江蘇省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效保存的一項重要舉措。

  江南文化與嶺南文化的一次對話

  

  精雕細琢、充滿童趣。展會現場,交匯點記者還被澳門孩子們製作的木版畫作品吸引。「這都是澳門創新中學、廣大中學、教業中學、培正中學的師生們與澳門木版畫協會合作,利用暑假時間製作的。」澳門視覺藝術教師協會黃德恩理事長自豪地向記者介紹道。黃德恩認為,這次展會是蘇澳文化的集中展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本次展會是長三角一體化與粵港澳大灣區兩大國家戰略的牽手,也是江南文化和嶺南文化的一次對話。」此次展會組委會的工作人員在接受交匯點記者採訪時這樣概括。「我們會將展會打造成立足江蘇、講好江蘇故事,面向粵港澳大灣區,同時向一帶一路推廣的優秀文化藝術品的國際交易平臺。」

  交匯點記者 朱威/文 劉暢 方達/視頻

版權和免責聲明

版權聲明:凡來源為"交匯點、新華日報及其子報"或電頭為"新華報業網"的稿件,均為新華報業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新華報業網",並保留"新華報業網"的電頭。

免責聲明:本站轉載稿件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華報業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者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逾百件(套)展品散發非遺魅力,「非遺新造物2020年度展覽」在穗開幕
    逾百件(套)展品散發非遺魅力,「非遺新造物2020年度展覽」在穗開幕金羊網  作者:黃宙輝 李曼霞  2020-12-29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宙輝 通訊員 李曼霞圖/主辦方提供12月28日,「活力綻放——非遺新造物2020年度展覽」在嶺南活力非遺藝術館開幕
  • 快來感受非遺文化精品魅力
    快來感受非遺文化精品魅力", "url":"https://www.cqcb.com/county/nananqu/nananquxinwen/2020-11-24/3320542.html", "image":"http://image2.cqcb.com/d/file/county/nananquxinwen/2020-11-24/6901fa2e80b3748993de27052bd9b86e.jpg
  • 弘揚潮州木雕藝術 展現潮州「非遺」魅力
    這幅作品由文化部中國藝術研究院特聘研究員、中國工藝美術研究院教授楊堅平主創,由深圳、潮州木雕設計雕刻研究中心及潮州市盧慶合木雕研究中心製作,歷時一年半創作完成。主創者楊堅平是潮州人,據他介紹:「這幅作品以潮州金漆木雕百鳥朝鳳為題材進行創新,作品高9米、寬6米、厚15公分,經過查實,這也是目前高度最高的豎式潮州木雕作品。」該作品構思精妙,技藝精湛,層次分明。
  • 趙孟頫《蘭竹石圖卷》等30件精品亮相上博,多數從未展出
    通常每半年更換展品,每次都有一定數量的新面孔精品出現,謂常展特辦、常辦常新。澎湃新聞獲悉,2020年7月10日,上海博物館完成了中國歷代繪畫館本年度第一次常設展覽的策劃與陳列。據了解,此次展覽沿襲書畫常設展將首次亮相、久未露面,及用於特展的佳作融入常設展的思路,新增書畫精品30件,包括南宋佚名《蓮社圖卷》、元趙孟頫《蘭竹石圖卷》等精品。
  • 北鬥星集成灶驚豔亮相2020長沙建博會
    作為國內疫情防控形勢逐漸向好的情況下舉辦的建材類專業性展會,北鬥星集成灶以黑馬之勢,品牌高調亮相,精品驚豔展示,聚焦行業矚目。本次展會,北鬥星各系列產品的亮相展示十分吸睛,有著「經典雋永、簡約穩重」的德系設計風格,是顏值在線的實力派、同價位段的王者,吸引大批參會嘉賓駐足品鑑,獲高度評價,成為人氣旺的展館。
  • 金牌健兒訪澳門晚會門票派發:逾1500人排隊輪候
    金牌健兒訪澳門晚會門票派發:逾1500人排隊輪候 2008年08月29日 10:16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版權聲明:本稿件為中國新聞網(圖片來源:澳門日報)   中新網8月29日電 據澳門日報報導,31日國家金牌運動員代表團將由港抵澳進行為期3天的親善訪問及公開表演,其中表演晚會的3000張門票28日晚7時起在澳門運動場外免費派發,吸引了逾1500人排隊輪候。
  • 龍泉青瓷與寶劍周五起將亮相上海中心
    7月31日-8月8日,由浙江省龍泉市政府與寶庫匠心合作,將在上海舉辦「問海借力•滬享龍泉」健康生活暢享季活動,這也是龍泉在上海的首次亮相。活動期間將在上海中心大廈寶庫文化中心展出龍泉青瓷藝術與寶劍文化的頂級佳作、舉辦系列非遺文化傳承與時代創新的焦點文化論壇。
  • 澳門禁菸力度再加碼 罰款增加至1500元澳門幣
    今年元旦至11月30日,澳門控煙執法人員共巡查場所31萬多間次,較去年同期增加1.5萬多間次,平均每日948間次。檢控總數為5134宗,當中包括5117宗違法吸菸個案、13宗銷售不符合標籤規定的菸草製品、4宗以貨架形式銷售菸草製品。在執法方面,衛生局暫未考慮及計劃未來會增加人手。
  • 中國非遺保護發展報告(2014)在京發布
    報告主編宋俊華介紹,我國非遺保護各項工作進入依法保護、科學保護、全民保護、積極開展國際交流合作的穩健發展階段,得到國際社會的肯定與認可。截至2013年底,文化部已命名41個國家級非遺生產性示範基地。江西、海南、江蘇、河北等省相繼命名了43個省級非遺生產性示範基地。
  • 南京| 素錦娘娘的頭飾絨花亮了 非遺也有free style
    「勞倫斯·許是南京非遺的『伯樂』。」做絨花做了四十多年的趙樹憲告訴記者,早在2012年,成龍攜《十二生肖》劇組走上坎城電影節,女一號姚星彤身著勞倫斯·許的「絨花若雪」禮服,這件禮服上的絨花就是出自自己之手。「2016年1月份,勞倫斯·許拿著設計圖來找我,希望我能製作出一朵既有傳統宮花風韻、又有現代線條感的頭飾絨花,也就是如今《三生三世》裡素錦頭上那一朵。」
  • 多益網絡攜重磅精品驚豔亮相2017ChinaJoy
    多益網絡以「專注用心,快樂無界」為主題,攜旗下眾多精品端手遊產品在本年度的ChinaJoy上重磅亮相,包括《神武2》系列和《夢想世界》系列兩大經典IP,以及《傳送門騎士》、《神之物語》和《超凡戰紀》三款年度力作,類型豐富多元,產品布局升級突破。此次參展是多益網絡在ChinaJoy玩家館的首秀,多益網絡所在的N4-1展臺佔地面積966平米。
  • 揭開澳門花遊一姐生活 每月只有交通補貼1500元
    澳門花遊一姐,每月只有交通補貼1500元  早晨7點起床,大二學生歐陽善盈8點出現在澳門大學的課堂。下午1點,歐陽去澳門電視臺上班,她是採訪當地籃球、足球賽事的記者。晚上6點,歐陽投入清涼的泳池,這一刻,她是澳門花樣遊泳集訓隊的「一姐」。
  • 把地毯做成藝術,雅陵助力2019「一帶一路」藝術上海國際博覽會
    10月23日,2019「一帶一路」藝術上海國際博覽會在上海世博展覽館開幕。本屆展會為時五天,共有41個國家、100多家畫廊及機構攜其精品畫作參展。在本屆展會上,中外經典藝術作品、現當代藝術作品、潮流藝術作品、大型公共藝術空間作品也閃亮登場,分為經典、當代、未來三大板塊,為公眾呈現一場精彩紛呈的藝術盛宴。2019「一帶一路」藝術上海國際博覽會,是在國際大都市上海這個藝術品市場的一個先試先行的探索創舉。展會規模總面積超過 20,000m,其中展廳佔地 17,000m,大型公共藝術空間佔地約 3,000m。
  • 江蘇南京:「非遺+旅遊」 織出全域旅遊似錦畫卷
    來源:人民日報全媒體平臺(張鵬雲)在位於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的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內,江蘇省級非遺傳承人趙樹憲正帶領著學徒們抓緊製作南京絨花製品。據了解,隨著中國傳統文化在國外的傳播,帶動了很多非遺產品在國外熱銷。
  • 第二屆「匠心之美」非遺手作展 多項互動項目免費玩
    多項非遺互動項目體驗可免費玩繪製滇派風箏、泥料拉坯、剪紙、皮雕、鋦瓷……今年的活動還布置了更加豐富的非遺技藝展示與現場互動,由非遺傳承人親自指導體驗,讓非遺走進千家萬戶。風箏在這個展區,你可以看到甚至還可以拿到市級非遺傳承人高慶的剪紙作品,他的作品粗獷不失細膩,誇張不乏靈動,線條流暢、風格質樸、巧奪天工、造型各異,作品內容豐富、裝飾性強,早已成為千家萬戶喜愛的民間工藝裝飾品,具有獨特的觀賞效果。他的剪紙一般不打底稿,各種圖案仿佛都已爛熟於心,不論多複雜的圖案花樣,他看一眼就會。
  • 許氏瓷塑220周年非遺傳承展暨「百福」作品首發式舉行
    中國當代藝術網訊,10月14日,許氏瓷塑220周年非遺傳承展暨「百福」作品首發式在德化縣城市規劃館舉行。    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中國陶瓷藝術大師許瑞峰致辭此次,許氏瓷塑220周年非遺傳承代表作品展薈萃許氏瓷塑七代傳承人50件瓷塑精品。
  • 非遺與動漫 跨越千年相見恨晚
    非遺中的諸多藝術形式都有其獨特的運動規律,這些運動規律通常表現為非遺的藝術特徵,是其區別於其他藝術央視的重要體現,比如說秧歌、京劇、無數武術、雜技等都有獨特的動作體系,其鮮明的運動特徵可以通過動漫創作,以動作設計的呈現進行表達,比如吸取裡面的水袖,還有《功夫熊貓》裡表演的雜技。
  • 省非遺短視頻一等獎獲得者:讓非遺文化「活」起來
    在專業組角逐中,非遺音樂視頻《Zayton泉州》榮獲唯一的一等獎。 「Zayton是刺桐的意思,也是泉州的英文,短片不僅展示泉州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還通過視頻語言講述泉州故事,展示泉州輝煌的歷史文化。」《Zayton泉州》的導演、福建農林大學藝術學院學生蘇偉鵬說。
  • 驚豔了時光、溫潤了流年 婺城非遺踩著新時代的節拍款款而來
    非遺文化承載著地方的歷史,維繫著文化的傳承。婺城擁有130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國家級非遺1項、省級非遺6項。如今,它們活力猶在,婺城不僅保留了這些非遺文化本真的面貌,更賦予了他們新時代的內涵。婺劇豐富的劇目與多聲腔劇種形態,是我國戲曲藝術寶庫中的瑰寶,很多傳統唱腔都是靠口傳心授留存下來。當委婉動聽的唱腔在耳旁縈繞,華美的戲服在婀娜的身上呈現行雲流水般的姿態,一幕幕生活百態就在此演繹。非遺小鎮,文化「滋養地」安地鎮依託早期發達的水路和陸路交通,實現了山貨與外來商品之間的頻繁貿易,為文化傳播和技藝傳承提供了優質的載體。
  • 4500餘件藝術品震撼亮相
    今天,我們終於迎來了回「嘉」的日子。感謝各界朋友們在這個特殊時期的隔空守望和大力支持,希望本季春拍給大家帶來更豐富的藝術感受、更美好的拍場體驗和更超值的藝術收穫。——中國嘉德董事總裁 胡妍妍中國嘉德2020春拍涵蓋中國書畫、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瓷器及古董珍玩、古典家具及工藝品、古籍善本、郵品錢幣、佳釀臻茗等門類,共31個專場,4500餘件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