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疫情爆發,給全球經濟帶來百年一遇的重創。一時之間,全世界都是悲觀的情緒,很多人茫然四顧,完全不知道該怎麼走了。
然而翻開歷史,可以發現一個現象:很多偉大的公司都誕生在經濟危機時期。比如寶潔和通用電氣誕生於1873年經濟大恐慌時期;通用汽車誕生於1907年的經濟大蕭條時期;IBM誕生於1911年的一戰前夕;聯邦快遞誕生於1973年的石油危機時期。這說明危險和機會永遠都是並存的,每一次動蕩都會有人倒下,也一定會有人站起來,這是歷史的定律。
危機與商機看上去是兩個格格不入的名詞和概念,但是對於許多人來說,當你處於危機的時候,商機往往就來了,不少機構認為,全球疫情拐點正在臨近,市場情緒將繼續回升。那麼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看看到底有哪些快速崛起的商機。
1、社區生鮮
對於普通人來說,未來的創業領域,社區生鮮是風口。生鮮行業市場在近幾年變化巨大,網際網路技術和大量資金的湧入導致了生鮮配送行業的興起,外加全民消費升級,對於食材質量要求也在同步升高。所以餐飲店,超市,生鮮門店需要完善從採購,分揀,配送整個流程。
加之政府頒布了一系列的政策規劃和扶持行業,未來企業單位、事業單位,大型酒店與學校食堂的食材配送是需要招投標來確定的,而配送公司有一個完善的資質,在招投標的過程中,具有絕對的優勢,那將一定是具備廣闊前景。
2、大健康產業快速發展
大健康產業的範圍很廣。一般來說,包括醫療器械行業、醫藥行業、健康管理諮詢服務行業、保健品行業和綠色食品行業。根據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的最新數據,2020年中國衛生產業市場規模將達到8萬億,佔國內生產總值的6.5%。
3、催化物聯網、大數據發展
此次公共衛生事件期間,有許多無接觸式服務興起,而無接觸式服務依賴於物聯網。物聯網的發展又會推動大數據及雲計算的發展。此次公共衛生事件期間興起的線上辦公、線上娛樂也會催生出大數據、雲計算領域的需求。近幾年我國物聯網、全球雲服務規模穩定增長,2018年我國物聯網市場規模同比增長22.12%。疫情過後,或將迎來更大發展。
4、半導體產業出現商機
疫情給半導體產業鏈的下遊應用端如智能設備、穿戴設備等3C產品帶來新的機遇。由於居民外出減少、居家消費電子產品銷量得到提振。研究認為,疫情給國內半導體企業迎來突擊機會。
受國外疫情爆發影響,一些下遊產品頭部玩家供貨商意法半導體已與工會達成協議,減少其法國工廠產能的50%,目前已關閉多家工廠,一旦無法按時交貨,將面臨訂單流失;而在此期間,由於國內疫情緩解,工廠產能恢復,給國內廠商帶來了供應鏈重塑的機會,國產替代有望進一步加速。
5、「體驗式場景」對「傳統實體店」的加速替代
既然購物都是在線上完成的,那麼實體店的存在價值在哪裡?未來的實體店不再是以「銷售產品」為中心,而是以「提供體驗」為中心。
人們去實體店不是為了買東西,而是為了購買各種「體驗」。如果實體店依然把自己當時買賣的場所,那麼將失去存在的價值。
有人說,未來最值錢的不是產品,不是資源,而是消費數據,誰掌握了大量消費數據,誰掌握了主動權。
未來商業的重心就是討好更多的消費者,我們可以稱這種變化為商業的「消費者主義」。 究其本質,商業的權力發生了轉移,從「生產方」轉移到「消費方」。之前生產者掌控一切,而未來是消費者決定一切,一切都是以消費者的意志為轉移。消費者開始用腳投票,掌握商業的主動權。
相信經過這次疫情,越來越多的產業與企業加速並深化數位化進程,這將帶來極大的效率提升,也將在疫情復甦後給各行業在全世界範圍內帶來更多的競爭機會。
你認為疫情過後哪些會成為商機?
康波財經發布此信息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和學習交流之用,不對您構成任何決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