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出處】宋·蘇軾《江城子》
【鑑賞】這是蘇軾在妻子王弗逝世的第十年夢見亡妻所寫下的一闋詞,此句是首句。「不思量」與「自難忘」看似矛盾,實則道出了蘇軾心中的痛苦。曾經的海誓山盟都隨著摯愛的逝去被埋葬,那樣痛心的回憶自是不敢去想,也不願去想,所以「不思量」。「自難忘」則道出自己內心中無法忘卻的心痛,摯愛的逝去會給心靈帶來永遠無法彌補的缺失。此二句將悼亡這種生命不能承受之痛的複雜性展現盡致,十年的時間跨度又加深了情緒的厚重感,使之成為千古名句。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出處】唐·元稹《離思五首》
【鑑賞】曾經見過大海,那麼其他地方的水很難成其為水;若見過巫山的雲,那其他地方的雲簡直就不能算雲。曾經:曾經歷過。巫山:在今重慶市與湖北省的邊界,上有神女峰。古代有神女興雲降雨的神話傳說。語本戰國楚宋玉《高唐賦序》:「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雲,暮為行雨。」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出處】唐·溫庭筠《南歌子詞二首》(其二)
【鑑賞】玲瓏:空明貌。骰(tou)子:也叫「色子」。賭博時用以投擲。本作「投子」,後改用骨制,稱「骰子」。安:安放;設置。紅豆:以骰子上所刻的紅點喻相思豆。
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出處】宋·李之儀《卜算子》
【鑑賞】只希望你的心像我的心一樣,那就一定不會辜負我的一片痴情了。這兩句詞,表露了對戀人的希望和對愛情真摯、熱烈的感情。這首詞藉悠悠的江水,描寫情人綿綿不盡的相思情意。但願「君心似我心」,表明自己真心不變義重情深。
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
【出處】元·徐再思《蟾宮曲·春情》
【鑑賞】這首元曲描寫一個情竇初開的少女的芳心情懷。「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語譯如下:過去一點也不知道什麼叫「相思」,如今才剛剛明白了「相思」的意思,就立刻染上相思了。作者徐再思把少女初嘗相思滋味時,那種神思恍惚、心意痴迷的模樣,描述得異常生動可愛。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出處】宋·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鑑賞】兩人的感情若是能夠長久時,又何必要求整天整夜地相處在一起呢?人生總是免不了會有離別,男女若真心相愛,即使相隔千山萬水,難得見上一面,但是此心此情卻依然不會改變,這才是經得起考驗的真愛。
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出處】漢·卓文君《白頭吟》
【鑑賞】原詩描寫一位女子對無情的丈夫表示決裂,由於丈夫只重視金錢而忽視愛情,使她傷心欲碎,因此她希望能夠有一個真心誠意愛護她的人,與她長相廝守,直到白頭也不分離。「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這兩句詩充分流露出女子思慕愛情、盼望能與有情人白頭到老的心聲。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出處】元·元好問《邁陂塘》
【鑑賞】想要問問這世間的萬事萬物,「情」是個什麼樣的東西?這個問題似乎沒有真正的答案。但是真正的「情」,會讓人「生死相許」、同生共死。該句詞是作者被殉情大雁所震撼後,而不禁向世間萬物發出的疑問。大雁這樣的鳥兒尚且為情能夠做到如此,更何況有思想、感情更加激越的人類呢?該句飽含作者對為愛殉情的大雁的嘆惋之情,對堅貞之愛的讚美。此處作者也對世間所有的痴男怨女提出了一個亙古的話題,一個「情為何物」的母題。每當後人讀至此句,心中必然要受到劇烈的衝擊,並做出自己的思考。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出處】唐·李商隱《無題二首》(其一)
【鑑賞】我雖然沒有像彩鳳般的一雙翅膀,好飛到你的身邊;但我們的內心卻像靈犀的雙角一樣,可以互相通訊感應。「身無彩鳳雙飛翼」描寫無法相聚的思念與無奈;「心有靈犀一點通」描寫兩情相悅,默契互通,充分表現出心靈感應的那份欣喜和歡愉之情。現今常用這兩句詩來形容人與人間的默契良好,思想相通,感情共鳴。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出處】唐·張籍《節婦吟》
【鑑賞】這兩句詩的大意是:我把你送的明珠還給你,內心有著無限傷痛,忍不住垂下了一顆顆的眼淚。恨只恨我們相逢不是在我還未曾出嫁的時候。原詩是描寫烈婦的忠貞守節。前一句「還君明珠雙淚垂」現在常用來表示對他人的深情厚意,忍痛加以拒絕;後一句「恨不相逢未嫁時」常用來嘆息自己心愛的人早已成婚,只能怨恨彼此為何不早點相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