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屍骨未寒,此人就向呂雉求婚,呂雉:我老了,要不您娶位公主

2021-01-09 九鼎歷史

公元前195年,漢高祖劉邦病逝,沒多久,呂雉便收到一封「情書」,大意說是:「我喪妻後孤獨寂寞,恰巧太后您也剛死了男人,要不咱倆湊合過得了!」,這封「情書」挑釁意味極濃,可呂雉看後,卻選擇了忍氣吞聲,回信說:「我年老色衰,不中用了,要不您娶一位公主?」。

呂雉心狠手辣,殺韓信、滅彭越,將戚夫人做成人彘,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臨朝稱制的女人,究竟是什麼人這麼囂張,敢寫寫情書調戲呂雉,而且還逼的呂雉忍氣吞聲?

這位牛人便是匈奴冒頓單于,冒頓單于之所以如此囂張,是因為人家根本不將大漢王朝放在眼裡,而且呂雉的老公劉邦還是人家的手下敗將!

在西漢建立之初,冒頓單于不僅統一北方草原,而且徵服樓蘭、烏孫等國,大半個西域都歸於冒頓單于管轄,擁兵30萬,而且大部分都是騎兵,根本不將西漢王朝當回事!

劉邦建國之初,也看冒頓單于很不爽,御駕親徵跟冒頓單于幹仗,結果被冒頓單于包圍,幸虧援軍及時趕來,要不然就死翹翹了,至此之後,劉邦便採取和親政策,和匈奴約為兄弟,時不時給匈奴送點禮過去!

冒頓單于給呂雉寫情書時,劉邦剛死,朝局不穩,呂雉雖然被羞辱的面紅耳赤,最終還是選擇了忍氣吞聲,和顏悅色的跟匈奴解釋說自己太老了,如果冒頓單于想娶媳婦,自己會送位漢朝公主過去!

當然,屈服只是暫時的,經過漢朝幾代人的不屑努力,匈奴人要麼被踩在腳下,要麼被驅趕遠走他鄉

相關焦點

  • 呂雉,第一位臨朝稱制的女性:擅權專政,制霸劉氏江山
    其實呂雉在劉邦晚年時,在朝中的勢力已經很廣,很多大臣都在向她靠攏。那麼,她為何非要等到劉邦猝然長逝以後,才大顯身手呢? 而且她和劉邦是兩口子,是一家人,只要大漢還是劉邦的,那就也是她呂雉的。所以,在劉邦活著的時候,呂雉沒有理由要去鋌而走險的謀權篡政。即使她有這個心,也沒這個膽。
  • 呂雉既是劉邦的福星也是禍星,她差點讓劉漢王朝覆滅!
    劉邦的一生中有過很多女人,在這些女人當中,呂雉可是一個讓劉邦又愛又恨的女人了,她既是劉邦的福星也是劉邦的禍星,為什麼這麼說呢?下面請聽我細說!呂雉是劉邦的結髮妻子,她很有能力,一直在背後默默的支持劉邦,為丈夫掃除一切障礙。
  • 呂雉有沒有給劉邦戴綠帽子,她和審食其究竟有沒有曖昧關係?
    呂雉有可能給劉邦戴綠帽子,呂雉的出軌對象根據《史記》記載可能是審食其,而劉邦即使知道這件事,也很可能睜隻眼閉隻眼,抱著「要想生活過得去,身上必須帶點綠」的想法。那麼呂雉呂后真的給劉邦戴綠帽子了嗎?且看下面解說。
  • 二八年華的呂雉,為什麼肯嫁給遊手好閒、人到中年的劉邦?
    故而作為女兒的呂雉自己是否同意,根本不值一提。其實我們應該探究的,是為什麼呂雉的父親呂公,居然能夠看上不務正業的劉邦? 史書的說法,是呂公善於相面,覺得劉邦日後是必成大器的潛力股,所以來了一出長期投資,實際上真的如此嗎?
  • 周昌反對立劉如意為太子,為何在呂雉殺掉劉如意後,三年不上朝
    就是戚夫人日夜在劉邦枕頭邊「吹風」,並且撒嬌賣萌,哭泣求助,讓劉邦立自己的兒子劉如意為太子。此時呂后不在身邊,劉邦也見不到他,在這樣的情況下,劉邦開始逐漸疏遠起呂雉來。    因為戚夫人的緣故,劉邦也有「廢長立幼」的想法,常說太子劉盈「不類我」,劉如意「類我」的話。  聽到這些話,呂雉心驚,生怕劉邦做出此舉,於是求張良出謀劃策,請來「商山四皓」才打消了劉邦的念頭。  其實在劉邦「廢長立幼」的想法一說出時,不但呂雉不同意,那些文武大臣也不同意,其中就有周昌。
  • 從勤儉持家的賢妻良母,到執掌大權的外戚,呂雉經歷了什麼?
    02其實在呂雉還沒當上皇后的時候,她也是一位善良又勤快的普通婦人。劉邦比呂雉大15歲,而且在娶呂雉之前還有個私生子,經濟條件也不是太好,再加上自身一開始並不怎麼上進,可以說呂雉當初真的是「下嫁」給了劉邦。
  • 在楚營三年的呂雉,回劉邦身邊後性情大變,難道和她的清白有關?
    呂雉,相信說到這個女人的時候,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她的一生也是很悲慘的,因為一場就會就被自己的父親許配給了一個無賴,可以說的是把這個千金大小姐推到火坑裡面去,付出的代價真的是太大了,從剛開始的什麼都不缺的生活到後來跟著劉邦一起吃苦受罪。
  • 呂雉為啥肯嫁給遊手好閒,不務正業,混吃混喝,已是中年的劉邦?
    從呂媼責備呂公的話來看,似乎是呂公慧眼識英才,看中了出類拔萃的劉邦。《史記》是這樣記載的:酒罷,呂媼怒呂公曰:「公始常欲奇此女,與貴人。沛令善公,求之不與,何自妄許與劉季?」呂公曰:「此非兒女子所知也。」卒與劉季。在呂媼話裡我們看到,呂公似乎是把劉邦抬舉到了沛令之上了。
  • 劉邦經歷的兩次相面,一次神跡,一次比一次精彩刺激!
    等到身邊沒有外人的時候,呂太公跟劉邦敞開了心扉,我打年輕的時候起,就喜歡給人相面,可以說是閱人無數,從來沒見過您這麼好的面相,你可不要浪費老天的恩賜啊!我有個女兒,尚未婚配,打算許配給你為妻。劉邦正好還沒娶老婆,富貴人家的姑娘肯跟自己,自然是一口應允。
  • 劉邦是泗水亭長,之所以丟了這個官職,是與遇到的算命老頭有關?
    劉邦和呂后結婚後,他是個公務員,白天去上吧!呂雉白天當然是去地裡幹農活,晚上回來再伺候他們爺倆(劉邦和劉肥)。回想未嫁之前,大小姐的生活。真是天上地下之別。日子一天天就這樣過了下去。劉邦在呂雉的調教下,往日的狂傲有所收斂。但生活作風還是如同往常,打死不去幹農田裡的活。升職加薪又沒有指望。當真是苦了呂雉。
  • 劉邦靠說大話,吹牛皮,竟然吹得美人歸!
    可劉邦就不信這個邪,他兩手空空就去赴宴了。當天去拍縣令馬屁的人太多,搞得樓上的座位都坐不下,主持人就規定,禮金不滿千金的只能坐在樓下。劉邦一聽,氣不打一出來。他本來就厭惡這種拍馬溜須的場合,但不來又不行,畢竟不能駁了縣令面子。他原本只想來露個臉,裝裝樣子就行,更何況自己也沒錢,所以身上分文未帶就來赴宴。
  • 劉邦的寵妃戚夫人,為什麼被稱為廁神?
    劉邦最寵愛的妃子是多才多藝的戚夫人,因兩人愛好一致,興趣相投成,可謂是無話不說的模範夫妻。作為大漢天子的劉邦,身邊的女人自然不會太少。因為劉邦長時間要陪戚夫人,不能做到雨露均沾,戚夫人肯定會遭到其它妃子的嫉妒和怨恨。尤其是來自當時的皇后,呂雉的嫉妒。這就導致戚夫人和呂雉之間水火不容的局面。在劉邦活著的時日裡,呂雉儘量的做到不去惹戚夫人。
  • 呂雉真是一個蛇蠍女人?這座古墓為你揭開歷史真相……
    在漢朝,有位女性至今仍讓人們褒貶不一,有人說她是一位非常狠毒的女人,這個女人將本該屬於兒子的權利獨攬到自己的手中。也有人說這是一位傳奇的人物,因為她是繼秦始皇之後第一個臨朝施行皇帝制度的女性,這個女人就是呂后呂雉,至今提起她的名字仍然是爭議不斷,但是她的政權,為後來繼位的皇帝,都做了很好的鋪墊,但是呂雉真的像我們想像中的那樣嗎?1983年,考古人員的一系列發現,為歷史揭開了真相,考古人員在古墓中發現了大量文物,記載了歷史中我們從未探索到的事實。
  • 呂雉太后究竟有多麼小心眼就連座次都能引起殺心
    劉邦駕崩後他和呂后的兒子劉盈登位史稱漢惠帝,惠帝二年齊王劉肥來到京城朝見呂后,劉肥是漢高祖劉邦同情婦曹氏所生的庶長子,與漢惠帝劉盈是同父異母。這一天,漢惠帝和齊王劉肥在呂后面前飲酒。呂后看見這種座次,立刻勃然大怒,以為齊王對惠帝不敬,以臣壓君。於是讓人斟滿兩杯鴆酒(毒酒),放在齊王劉肥面前,然後讓齊王劉肥起來飲酒祝賀,齊王站起來,惠帝也跟著站起來,都端起酒杯互為祝賀,眼看惠帝和齊王要同時飲鴆而亡。
  • 窮小子娶富家女是一種什麼體驗?劉邦陳平兩人,靠吃軟飯飛黃騰達
    早期的劉邦不過是個泗水亭亭長,負責維護一方和平以及送信。小小的亭長是如何成為反秦領袖呢?因為劉邦靠老婆呂雉的關係步入上流社會,獲得以前得不到的資源。呂家原本是單父縣的名門望族,和沛縣縣令是老朋友。後來因為某些事情和別人結了仇,怕仇人上門找麻煩,呂父帶著一家老小遷徙到沛縣。老朋友有難前來投靠,豈有不招待的道理?
  • 呂后私生活受人吐槽,那麼劉邦又是什麼樣呢?還有個男寵不為人知
    說起劉邦,大家覺得他也算得上一位雄主,克服重重阻礙建立了漢王朝,不過要說他的私生活,恐怕就和我們想的不太一樣了,首先要說的就是劉邦的妻子呂雉,呂后的名聲可謂是無人不知。
  • 冒頓寫信向呂后求愛,真的是因為收繼婚制的原因嗎?
    到時候,你們不僅沒法殺不了他們,還會被殺。代國的樊噲和燕國的周勃帶領二十萬大軍南下,陳平、灌嬰十萬士兵從滎陽一路向西,京師長安必然陷入大亂。闢陽侯一聽很有道理,向呂后說明了來意,呂后值得放棄。要知道這麼重大的事情都能洩密,也說明功臣宿將也非常厲害,他們肯定也做好了防患。
  • 女子說:昨晚我夢到龍盤在我小腹,劉邦說:我來助你一臂之力
    魏豹,秦末漢初人,其祖上是先秦時期魏國時的貴族,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被削弱,到秦末時期,項羽滅掉了秦朝,分封諸侯時,把他封為,史料稱他為魏王豹,但我們今天不是要說魏王豹,而是要說他的一個小妾,名叫薄姬。魏王豹想來想去,覺得單幹算了,於是他又背叛了劉邦,打算自己創業,結果劉邦頓時火大,派韓信過去兵鋒所向,一下子把魏王豹打趴下,於是魏王豹被漢將周苛所殺,而薄姬因有幾分姿色,被送入劉邦後宮的織布房。
  • 項羽派人質問劉邦:你為何不講信用?劉邦的回答非常現實而巧妙
    聲明:吳學華講歷史原創作品,未經許可不得轉載上一節說到劉邦被迫與項羽打賭,不小心中了項羽的道,差點連命都沒了,好在他有福氣,受傷不重。第二天,劉邦帶著文武大臣照樣來到兩軍陣前,他大聲對楚軍喊道:「吾乃赤帝,昔白帝之子被吾所斬,況汝乎?」
  • 劉邦智勇雙全,為何臨終不給戚夫人留條活路?專家:留了,她太蠢
    當時的劉邦或許是為了避免戚夫人與呂后之間的爭鬥,每次離開關中之時都會帶上戚夫人,但是在二人的鬥爭中,劉邦是站在戚夫人這一邊的,幾次都想改弦易儲。漢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劉邦重病沉痾,日日臥床。戚夫人便衣不解帶的守在劉邦身邊,並將兒子趙如意也帶在身邊。劉邦此時就說:「終歸是不能讓不成器的兒子位居於我的愛子之上」。第一次在朝堂中透露出自己要易儲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