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頓寫信向呂后求愛,真的是因為收繼婚制的原因嗎?

2021-01-21 福垊

公元前195年的「兒童節」,是大漢王朝最悲傷的日子——這天漢太祖劉邦駕崩了。整個漢朝陷入了悲傷和惶恐之中,悲傷的是因為國喪,惶恐的是匈奴會不會趁機搞事情呢?劉邦駕崩的消息沒傳出時,悲傷和惶恐是呂后,呂后最擔心的是:國內的驕兵悍將權謀臣,國外的虎視眈眈的冒頓。

攘外必先安內,呂后跟自己的紅顏知己男閨蜜審食其(yì jī)商討:想當年,先皇跟功臣宿將都是草根,陛下登基後,他們北面為臣,心裡很不爽。現如今,皇帝已經是大行皇帝了,他們會不會欺我孤兒寡母。不如將他們一網打盡,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

呂后

呂后沒有婦人之仁,闢陽侯審食其卻有點婦人之仁,而且還不小心洩密了。6月5日酈商拜訪,單刀直入地問:聽說太后要對功臣勳貴一窩端?你們這樣做是作死啊!即便是您能殺死京城的功臣勳貴,那邊疆的功臣勳貴怎麼辦?到時候,你們不僅沒法殺不了他們,還會被殺。代國的樊噲和燕國的周勃帶領二十萬大軍南下,陳平、灌嬰十萬士兵從滎陽一路向西,京師長安必然陷入大亂。闢陽侯一聽很有道理,向呂后說明了來意,呂后值得放棄。要知道這麼重大的事情都能洩密,也說明功臣宿將也非常厲害,他們肯定也做好了防患。

大漢國內的事兒,呂后的男閨蜜審食其解決了,大臣們安全了,可呂后在外交上出現了大事兒,北方的匈奴單于冒頓向呂后發了一封極近羞辱的求愛信。

劉邦駕崩的消息也傳到了匈奴單于冒頓那裡,他作為了劉邦的女婿和兄弟並沒有過來奔喪。關於這點漢朝並不計較,在漢初的國家實力上,匈奴堪稱老大哥,漢朝真算小老弟。這不是比喻,漢匈真的約為兄弟,但匈奴老弟老是「欺負」老大哥漢朝。漢太祖劉邦不得不送女人(和親)送錢(納貢)門戶開放(互市)。其實劉邦挺不容易的,別看給匈奴送了很多好東西,並約為兄弟,可這個兄弟並不好。當初是削藩剪除異姓王,一邊善待匈奴,即使這樣還有異姓王們叛漢投匈。像韓王信甚至同年同月同日生的燕王盧綰等都投靠匈奴了。

這不劉邦駕崩了,匈奴單于冒頓不僅不奔喪,反而趁火打劫了,而且似乎還想不戰而屈人之兵。冒頓單于在劉邦屍骨未寒之際,向大漢的太后呂雉下了一份挑戰書的「求愛信」。

冒頓

孤僨之君,生於沮澤之中,長於平野牛馬之城,數至邊境,願遊中國。陛下獨立,孤僨獨居,兩主不樂,無以自虞。願以所有,易其所無!

作為冒頓的嶽母和嫂子的呂雉看到這封信,肺都氣炸了。這冒頓簡直了,他這是作死啊!您看他都寫了些什麼啊?我冒頓很弱很寂寞,出生在沼澤中,在草原牛馬的帳篷裡長大,我幾次到邊關,為的就是:中原那麼大,我做夢都想去看看。陛下您剛喪偶,一個人獨撐,也是很弱很寂寞啊。您看咱倆都沒什麼好玩的,誰都不快樂,不如我們結婚吧。

【從震怒到納諫的呂后】

面對冒頓輕薄自己,呂后立即召集大謀士丞相陳平、妹夫猛將樊噲還有那個一諾千金的季布等人,商量著要不要殺掉冒頓的使者,然後給他來個「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樊噲很激動,當時他表示的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他說:給我十萬人,我能把匈奴打趴,你信不信?呂后問:季布,你怎麼看?

季布

季布回答:一諾千金,言出必行,樊噲作死亂吹牛,該殺!以前陳豨在代國謀反,樊噲是統領三十二萬的上將軍,都不能解除他皇帝姐夫在平城(白登)的圍困。都流傳著這樣一個歌謠,七天都吃不飽,也沒法打仗,又冷又餓,絕望極了。這才五年來,遭遇圍困歸來的人,怕是現在還沒走出來吧。樊噲現在胡說什麼,十萬人橫行匈奴,他這是吹牛,是欺君。再說了,冒頓就是像禽獸的野蠻人,他吹大漢咱們也不會高興,他罵大漢咱也不犯不著跟他一般見識,您跟生他什麼氣呀。

低三下四的回信和送禮

呂雉對他點讚,釋然地對他說:好!說的好!呂太后就讓負責外交的謁者僕射張澤給冒頓回信了。

單于不忘弊邑,賜之以書,弊邑恐懼。退而自圖,年老氣衰,發齒墮落,行步失度,單于過聽,不足以自汙。弊邑無罪,宜在見赦。竊有御車二乘,馬二駟,以奉常駕。

單于還掛念著俺們窮鄉僻壤小地方,屈尊發出求愛信,嚇死俺們小地方吧。俺一個人回屋裡一想,我又老又弱,頭上脫髮,嘴裡掉牙,走路都搖晃。單于老弟別聽別人瞎說我怎麼漂亮,我都比你大7歲,都賽老母了,再說我都是你的嶽母啊。你還年輕,我哪裡能配得上你,我哪裡能有損你的英明呢?俺們小地方沒有什麼罪過,老弟您饒恕俺吧。俺有兩輛豪華專車,還有八匹寶馬,都給您,給您當一般的馬車吧。

冒頓見呂后服軟收禮,也就給了漢朝一個面子,說:我蠻夷,不懂中原的規矩,多謝您不怪罪於我。兩國於是繼續和親,保持兩國暫時的友好關係。

【專家你錯了,明明是恥辱卻說責任】

有一些專家分析說,冒頓寫「求愛信」不是調戲,不是侮辱,更不是挑釁。是因為愛情,因為責任,是匈奴繼婚制的表現。他後來回信裡,不也說了嘛,他蠻夷,他不懂大漢的禮。收繼婚簡單就是說繼承他父親和兄弟的一切,包括女人。有人說,他和劉邦約為兄弟,老大哥的女人自然也要「收繼婚」嘛!冒頓難道不懂入鄉隨俗,尊重對方嗎?就是不懂,他也不能輕易亂下國書啊?這還不完,他跟劉邦約為兄弟後,不是還繼續騷擾大漢邊境,企圖入主中原嗎?他的「求愛信」中明確說到「數至邊境,願遊中國」,您以為他時不時到邊疆,真的想來漢朝玩啊!他的「數至邊境」實際是「數攻邊境」!他的「願遊中國」實際是「入主中原」!

專家在這方面似乎有點值得商榷,歷史書上明確記載:

「敞(何敞)上疏諫曰:『臣聞匈奴之為桀逆久矣。平城之圍,嫚書之恥,此二辱者,臣子所為捐軀而必死,高祖、呂后忍怒還忿,舍而不誅。』」(《後漢書·卷四十·朱樂何列傳·第三十三》

【冒頓不是一個好男人】

福垊認為,冒頓不是一個好男人表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 鳴鏑弒父(弒君)應該說,矛盾弒父(弒君)也是有原因的,他是老大本來是有繼承權的。可隨著幼子的母親受到老單于的寵愛,冒頓不僅面臨被廢的尷尬,老爺子還想要他的命。老單于把他送到月氏當人質,等冒頓到了月氏後,老單于興兵攻打月氏。這招借刀殺人的手段並不高明,卻很有用,可冒頓命大,騎著一匹回國了。老單于見兒子大難不死,不免動了惻隱之心,重用了他,還給了一批人馬。可冒頓對於父親恨透了,他要報仇。他創造了一種帶有聲音的弓箭,他下令他射哪裡,大家也必須射哪裡。他射鳥獸,反應慢的被殺了,他射自己的愛馬,猶豫的被殺了,他射自己的愛妻,懷疑的被殺了,他射父親的寶馬,擔心的人被殺了。不跟他一同射箭的人,越來越少。於是,他將弓箭射向自己的父親,幾乎所有人都射了,他的父親瞬間成為大刺蝟。

第二、 以妻惑敵如果說他弒父(弒君)是報仇,那麼他射殺自己無辜的妻子簡直是毫無人性。登上單于大位的冒頓,遭到了東胡的鄙視,東胡向匈奴發起了挑釁。派人到匈奴,要冒頓的千裡馬,大臣說不給,冒頓說:千裡馬算什麼,友誼最重要。東胡變本加厲,派人要冒頓的妻妾,大臣發飆了,冒頓說:女人算什麼,友誼最重要。東胡屢屢得手,於是直接向冒頓要地,大臣紛紛說:「土地算什麼,友誼最重要。」最後說這句話的人都被冒頓給殺了,理由就是:地是國家的根本,為啥給別人?

福垊總結:冒頓對漢朝的挑釁,就是他憑藉其強大的實力而為所欲為,哪裡是什麼收繼婚啊!冒頓並不是看上了呂后,而是看上了漢朝。他試圖通過激將法,然後打敗漢朝,實現入主中原。如果對方同意結婚,那麼他又能不戰而屈人之兵,由一家人變成一國人。他沒想到的是,呂后忍氣吞聲,靠著送禮說好話拒絕了他。他也只能見好就收,因為恭順之下憋了一肚子的火,冒頓南下會付出慘重的代價的。

相關焦點

  • 冒頓單于要在劉邦去世之後,給呂后寫情書,呂后是什麼反應?
    (一)交鋒平城 積極備戰漢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匈奴人在單于冒頓的率領下進攻大漢北部馬邑、大同一帶的封國韓國,韓國之王韓王信因心存畏懼,最終聯絡匈奴,反叛大漢。這個韓王信並非兵仙淮陰侯韓信,而是韓國王族之後,為了加以區分,史料上延續的稱呼是韓王信,此人也算是勇武有為。
  • 呂后面對別人的「調戲」為何會忍氣吞聲?其實都是無奈之舉
    前言呂后,在我們心目中一直都是心狠手辣說一不二的女強人,但是大家有所不知的是,堂堂的呂后在歷史上居然被一個男人寫信「調戲」,更令人難以想像的是呂后居然選擇了忍氣吞聲。這個人是誰?呂后如何會選擇忍氣吞聲?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冒頓單于」,匈奴界的秦始皇,完成大草原統一的第一人。
  • 呂雉,第一位臨朝稱制的女性:擅權專政,制霸劉氏江山
    她將曾經與自己為敵的戚夫人做成了人彘,不過也因為這件事,將心愛的兒子嚇倒。隨後,她將太子劉恭扶持上位,而自己臨朝稱制。從那以後,天下仿佛就變成了呂家人的。其實呂雉在劉邦晚年時,在朝中的勢力已經很廣,很多大臣都在向她靠攏。那麼,她為何非要等到劉邦猝然長逝以後,才大顯身手呢?
  • 親兒子劉盈死了,呂后為啥不哭?原因張良15歲兒子一語道破
    劉邦的一生可謂是轟轟烈烈,一輩子生了8個兒子,有6個都被呂后害死了,他如果泉下有知,一定恨毒了呂后。呂后費盡心機,經營著她和兒子的天下,兒子年輕輕就死了,失去丈夫和兒子的她竟然沒哭,為什麼? 呂后在歷史上的名聲,可真是太差了。後人對她的差評,真是寫得滿滿當當。
  • 最後的救贖,一生的強勢柔弱,呂后臨死前的大赦天下
    大意就是說呂后在臨死之前留下遺詔,說是賞賜各個諸侯王千金,同時大赦天下。  但是提到呂后,基本所有人都第一反應就是呂后的殘暴,就是這樣一個大家印象中的殘暴之人。  為何會在臨死之前,留下遺詔大赦天下呢,這一切的原因究竟為何,呂后為什麼被大家冠於殘暴之名,為什麼我們說這個大赦天下的遺詔是呂后的最後救贖呢?
  • 是什麼原因促使賢良溫順的呂后,成為後世口中諸多不是的代名詞
    是什麼原因促使賢良溫順的呂后,成為後世口中諸多不是的代名詞女人溫文爾雅,賢良淑德,才是好女子,可誰又想變成壞女人的代表呢?誰不想丈夫歡喜,朝臣愛戴,子女依賴。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女子的好頃刻間崩塌,能讓自己捨棄名譽做盡壞事,任誰都不想這樣吧。
  • 呂后為什麼是一個政治家?不單是心狠毒辣,而是綜合政治素養高
    歡迎來到百家號(幸福人生講堂),今天的話題是(呂后為什麼是一個政治家,不單是心狠毒辣,而是綜合政治素養高)很多人對於女王、女皇等這種西方人的稱呼往往都有一種好感,但是,對於中國歷史中出現的女強人卻沒有很好的印象,那麼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難道真的是因為太過於了解了嗎?
  • 「單于」你念對了嗎?「冒頓」是人名,應該讀什麼?好尷尬,不懂
    「單于」你念對了嗎?「冒頓」是人名,應該讀什麼?好尷尬,不懂作者:納蘭唐兒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有五千年源遠流長的歷史,三千年的詩韻。在漫長的歲月中,古人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為後世的我們創造了很多珍貴的文化,如詩詞歌賦、對聯、俗語、諺語等,四書五經更不用說了,那是精華。古代的中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 呂后到底是怎麼死的?史官:死相太慘烈,跟一隻大黑狗有關
    但就是這樣一位歷史上偉大的女性,卻被史官描述:死相太慘烈,跟一隻大黑狗有關,就連《論衡》中記載說是「 呂后且死, 妖象犬形也」,那麼呂后到底是怎麼死的呢?呂雉出生於公元前241年,單父(今山東單縣)人,早年因為時勢動蕩,其父呂公舉家搬到了沛縣,在一次宴會上相中了氣宇非凡的劉邦,並將女兒呂雉許配給了他。後來劉邦擊敗項羽,在山東汜水登基,建立了大漢朝成為了漢高祖。
  • 呂后被蒼狗撞了腋下疼痛不已,為何佔卜師說是劉如意來索命了?
    因為他知道太子劉盈的羽翼已經豐滿了,不可能換得了了。這種情況下,劉邦只能告訴戚夫人,再也不要提換太子的事情了。戚夫人得到這個結果,只能是哭泣!事實上這個時候,戚夫人已經得罪了呂后。呂后很想讓戚夫人碎屍萬段,正是戚夫人,差點讓她兒子的太子之位不保呀。呂后差點被戚夫人氣死,戚夫人當然是沒有好下場的了。
  • 劉邦屍骨未寒,此人就向呂雉求婚,呂雉:我老了,要不您娶位公主
    呂雉心狠手辣,殺韓信、滅彭越,將戚夫人做成人彘,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臨朝稱制的女人,究竟是什麼人這麼囂張,敢寫寫情書調戲呂雉,而且還逼的呂雉忍氣吞聲?這位牛人便是匈奴冒頓單于,冒頓單于之所以如此囂張,是因為人家根本不將大漢王朝放在眼裡,而且呂雉的老公劉邦還是人家的手下敗將!
  • 呂后的「情夫」審食其,能搞定第一夫人,為什麼卻慘遭錘殺呢?
    這一照顧就是將近七年的時間,據說在此期間還跟呂雉產生了超友誼的關係,一直維持到呂后去世,後來因為這事兒被劉邦的兒子惠帝劉盈發現,差點要殺了他。在公元前205年,也就是審食其負責照顧劉太公、呂雉的第四年,劉邦與項羽之間爆發了大衝突,先是劉邦端了項羽的老家彭城,緊接著項羽殺個回馬槍又把劉邦打個丟盔卸甲、一路逃竄,都忘了父親、妻子還在危險之中呢。
  • 日殖民者銅像被砍 賴清德被曝親自寫信向日本報告
    海外網4月21日電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對於臺灣日據時期日籍水利工程師八田與一銅像16日遭「斬首」一事,臺南市長賴清德不僅第一時間指示臺南市政府警察局成立專案小組,全力積極偵辦,並要求5月8日前修復,更被曝親自寫信向日本
  • 呂后的哀傷:誰想當女強人?還不是被老公逼出來的!
    在這其中,呂后就是其中一例。在歷史的解讀中,一直以來呂后就被人認為是心狠手辣、不擇手段的女人的代表。那麼呂后究竟是如何變成這樣的一個人的?她又經歷了什麼?今日就聽日航君為您解答。一、我本呂家大戶女,無奈身嫁小流氓呂后本名呂雉,字娥姁,雉也就是我們說的野雞,娥姁指的是女子嬌柔溫順的樣子。我們推測可能呂公希望自己的女兒以後能成為一個溫柔可人的女子吧。
  • 從賢良淑德到心狠手辣,呂后這個女人到底經歷了什麼?
    因為一個好的妻子,不僅僅只是互相陪伴那麼簡單,更可以幫助一個男人成就一番事業,更是會作為一個非常好的賢內助。而古代有這麼一個女人,她溫柔賢惠、吃苦耐勞、從不抱怨丈夫的危險事業,還甚至幫助丈夫成就了一番千秋霸業。可就是一個在我們眼中十分完美的妻子,到最後卻變得心狠手辣,殘忍無比。她,就是漢高祖劉邦的結髮妻子、大漢朝的皇后——呂雉。這麼些年來,她到底經歷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