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算放大器通俗講解 運放LM358進入鉗位狀態的原理與問題避免辦法

2021-01-12 電子發燒友
打開APP
運算放大器通俗講解 運放LM358進入鉗位狀態的原理與問題避免辦法

TI 發表於 2021-01-11 16:46:33

<div> <span style="font-size:15px;letter-spacing:.5px;">運算放大器是指一類專門通過改變外圍器件可以實現不同算數運算的放大器。任何一顆運放都集成了非常多的電晶體,這些電晶體除了構成基本的工作電路,同時也會有實現輸入輸出電壓鉗位等保護功能。但是因為生產工藝的原因,在製造這些保證運放正常工作的電晶體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引入寄生電晶體和二極體。當運算放大器工作在規格書指定的工作範圍內時,這些寄生電晶體不會對晶片的工作造成影響。然而,如果運放工作在超規格書的範圍時,可能使得晶片的輸出異常,進入輸出鉗位狀態,從而影響電路的正常工作。本文以LM358為例,介紹其進入輸出鉗位狀態的機理,同時提出避免晶片被鉗位的解決辦法。</span>  <span style="font-size:16px;color:rgb(2,30,170);"><strong><em><span style="font-size:16px;letter-spacing:.5px;">一、運算放大器進入鉗位狀態的原理(以LM358為例)</span></em></strong></span>  <span style="font-size:15px;letter-spacing:.5px;">雖然各家廠商推出的運算放大器性能與規格互有差異,但是一般而言標準的運算放大器都包含下列三個部分。</span>  <span style="font-size:15px;letter-spacing:.5px;">1.差動輸入級:以一差分放大器作為輸入級,提供高輸入阻抗以及低噪聲放大的功能。</span><span style="font-size:15px;letter-spacing:.5px;">2.增益級:運算放大器電壓增益的主要來源,將輸入信號放大轉為單端輸出後送往下一級。</span><span style="font-size:15px;letter-spacing:.5px;">3.輸出級:輸出級的需求包括低輸出阻抗、高驅動力、限流以及短路保護等功能。</span>  <img src="http://images.elecfans.top/uploads/20201225/80706ef6-4603-11eb-8b86-12bb97331649.png" alt="80706ef6-4603-11eb-8b86-12bb97331649.png" />  <span style="font-size:15px;letter-spacing:.5px;">可以看到,所有電路的基本組成單元都是NPN管和PNP管,這些NPN和PNP管由連接到地的P基底隔開,如圖2所示,這個基底將所有三極體隔離開。但是,如果LM358的輸入端(PNP的base極)太低,低過P基底一個電壓,那麼這個偏置電壓就會導致電流流經基底,而使得晶片無法正常工作。所以LM358的規格書會規定其輸入電壓的範圍,比如最低不能超過-0.3V。</span>  <img src="http://images.elecfans.top/uploads/20201225/8092d162-4603-11eb-8b86-12bb97331649.png" alt="8092d162-4603-11eb-8b86-12bb97331649.png" /><img src="http://images.elecfans.top/uploads/20201225/80b3ccf0-4603-11eb-8b86-12bb97331649.png" alt="80b3ccf0-4603-11eb-8b86-12bb97331649.png" />  <span style="font-size:15px;letter-spacing:.5px;">如圖4所標註,PNP管的發射極,P基底和NPN管的集電極構成了一個寄生的NPN管,當運放的輸入低於-0.3V時(比如-1V),寄生的NPN管的發射極比基極低-1V,這個電壓足夠使得寄生的NPN管導通,從而引起電流從集電極流向基極,這樣,原本原本隔離開的兩個電晶體之間就有了電氣連接,同時與GND之間也有了電氣連接,晶片將無法正常工作。</span>  <img src="http://images.elecfans.top/uploads/20201225/80d6e406-4603-11eb-8b86-12bb97331649.png" alt="80d6e406-4603-11eb-8b86-12bb97331649.png" />  <span style="font-size:15px;letter-spacing:.5px;">圖5用紅點標出了LM358所有可能有漏電流的點,以①點為例,當其對地有漏電流時,晶片輸出端的PNP管將導通,從而使得晶片輸出被鉗位到低電平。</span>  <img src="http://images.elecfans.top/uploads/20201225/810059e4-4603-11eb-8b86-12bb97331649.png" alt="810059e4-4603-11eb-8b86-12bb97331649.png" />  <span style="font-size:15px;letter-spacing:.5px;">不同地點的漏電流會導致不同的運放輸出狀態,有些可能使得晶片輸出為高,有些可能使得晶片輸出為低。對於同樣的輸入,比如IN-輸入為-1V,其引起的可能有漏電流的地方也隨著晶片layout的不同而不同,一般離得越近的電晶體之間更容易引起漏電流,對於同一系列的晶片,比如LM358和LM358B,由於其裸片的layout不同,對於同樣的輸入超規格書使用,輸出的鉗位狀態也不同。</span>  <span style="font-size:16px;color:rgb(2,30,170);"><strong><em><span style="color:rgb(2,30,170);font-size:16px;letter-spacing:.5px;">二、鉗位狀態可能引起的問題及其避免方法</span></em></strong></span>  <span style="font-size:15px;letter-spacing:.5px;">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絕大多數工程師都會避免輸入信號的電壓超過規格書規定的範圍,但是,由於上電順序的影響,運放很容易出現被測量信號比電源信號早上電的情況,從而導致晶片超規格使用從而進入鉗位狀態。</span>  <span style="font-size:15px;letter-spacing:.5px;">圖6是一個常見的電壓測量電路,LM358B由±5V供電,很容易可以推算出正常工作時Vout=VS1*(-R3/R1)=-250V*(-5.6/820)=1.71V。</span>  <img src="http://images.elecfans.top/uploads/20201225/812eddaa-4603-11eb-8b86-12bb97331649.png" alt="812eddaa-4603-11eb-8b86-12bb97331649.png" />  <span style="font-size:15px;letter-spacing:.5px;">我們在實際電路中測量,發現實際運放的輸出和晶片的上電順序有關,如表1所示:</span>  <img src="http://images.elecfans.top/uploads/20201225/816c4758-4603-11eb-8b86-12bb97331649.png" alt="816c4758-4603-11eb-8b86-12bb97331649.png" />  <span style="font-size:15px;letter-spacing:.5px;">可以看到,當運放供電先於被測電壓上電時運放的輸出都是正常的,這是因為在整個過程中晶片的輸入電壓都沒有超過電源電壓,從而符合規格書的應用範圍。當運放供電晚於被測-250V電壓上電,當被測電壓上電而運放未上電時,運放的負輸入端會有一個低於-0.3V的負電壓,根據第一章的分析,可能會導致運放的輸出鉗位到正電源電壓或者負電源電壓。對於LM358而言,其輸出被鉗位到正電源電壓,當供電電源上電後,+5V電源會通過輸出端將LM358的輸入端拉回正電壓,從而使得晶片的輸出恢復正常。而對於LM358B而言,其輸出被鉗位到負電源電壓,當供電電源上電後,-5V電源通過輸出端將LM358B的輸入端拉到更低的電壓(實測為-5.68V),這個電壓比負電源低0.68V,輸出始終被鉗位到負電源電壓附近無法恢復正常。</span>  <span style="font-size:15px;letter-spacing:.5px;">從上文分析可以看出,不同的鉗位狀態可能導致不同的輸出,由於鉗位狀態和晶片的layout有關,我們無法預知一顆晶片的鉗位狀態,為了避免異常情況,針對輸入電壓可能先於電源電壓上電的情況,我們可以:</span>  <span style="font-size:15px;letter-spacing:.5px;">1.人為控制上電順序,保證在整個過程中不會出現輸入電壓超規格的情況。</span><span style="font-size:15px;letter-spacing:.5px;">2.在運放的輸入端加對地鉗位二極體,保證在任何上電順序下運放的輸入電壓都不會超規格。</span><span style="font-size:15px;letter-spacing:.5px;">為了驗證方法2,我們在LM358和LM358B的輸入對負電源加入反向鉗位二極體後實測的結果如下:</span>  <img src="http://images.elecfans.top/uploads/20201225/8197d6de-4603-11eb-8b86-12bb97331649.png" alt="8197d6de-4603-11eb-8b86-12bb97331649.png" />  <span style="font-size:16px;color:rgb(2,30,170);"><strong><em><span style="color:rgb(2,30,170);font-size:16px;letter-spacing:.5px;">三、結論</span></em></strong></span>  <span style="font-size:15px;letter-spacing:.5px;">1.運放的輸入電壓超過規格書可能導致運放內部寄生電晶體產生漏電流,從而導致晶片的輸出鉗位到正電源或者負電源。</span>  <span style="font-size:15px;letter-spacing:.5px;">2. 不同的鉗位狀態可能導致同一電路出現不同表現,有些可以正常工作而有些不能。</span>  <span style="font-size:15px;letter-spacing:.5px;">3. 運放的鉗位狀態和晶片裸片(DIE)的layout有關,即使是同一系列的運放也可能有不同的layout從而導致不同的鉗位狀態,因為晶片裸片的layout是不公開信息,我們無法預知運放的鉗位狀態。為了避免運放因為輸入超規格導致工作異常,我們可以在輸入端對正負電源加鉗位二極體,避免運放輸入超規格,從而保證電路的正常工作。</span>  <span style="font-size:15px;letter-spacing:.5px;">作者:Howard Zou</span><span style="font-size:15px;letter-spacing:.5px;">來源:TI</span></div><br />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運放噪聲100問幫你解困
    噪聲是電子設計中必須處理等信號之一,我們都知道放大器的噪聲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外部噪聲,來源於放大器外部;另一種是內部噪聲,來源於器件本身,處理放大器的噪聲對於提升電子產品的性能至關重要,這裡我們以問答形式對放大器噪聲原理進行闡述,並闡述一些如何處理放大器噪聲等實用技巧。
  • 技術文章:放大器電源抑制比參數影響評估與測試電路仿真
    放大器電源抑制比參數對電路的影響與共模抑制比參數的影響近似,因為來自電源線路的噪聲對於放大器而言可視為共模噪聲。本篇介紹放大器電源抑制比參數的評估方法,並通過LTspice仿真參數測量電路。如圖2.63為電源法測量方法的原理。通過開關S1、S2控制放大器的工作電壓分別為Vcc1至Vee1、Vcc2至Vee2,其中供電範圍Vcc1至Vee1,不等於Vcc2至Vee2,測量開關S1、S2狀態切換前後,對應工作電壓時電路輸出電壓Vout1、Vout2,以此計算電源抑制比。
  • 選頻放大器設計
    例如收音機、電視接收機的中頻放大器,信號彈的頻譜集中在某一中心頻率F0左右的狹小範圍內,此時,放大器最好具有如圖5.2-28A所示的頻率響應特性。這樣,在通頻帶內信號得到大失真放大,而通帶之外的其他無用的幹擾則補放大濾除,實現了對某一通帶的頻率信號有選擇地放大。當然,實際的選頻放大器不可能具有圖5.2-28A的理想特性,實際特性如圖B所示。
  • 一文看懂二階lc低通濾波器的設計及原理
    LC濾波器設計流程主要考慮其諧振頻率及電容器耐壓,電抗器耐流。   在電子線路中,電感線圈對交流有限流作用,由電感的感抗公式XL=2πfL可知,電感L越大,頻率f越高,感抗就越大。因此電感線圈有通低頻,阻高頻的作用,這就是電感的濾波原理下面是LC濾波電路實例電感在電路最常見的作用就是與電容一起,組成LC濾波電路。
  • 脈搏血氧儀原理與全面解決方案
    因為有心跳的原因,就是脈動了,通過手指傳送的光強會不斷的增大,我們說體積描述器,我剛才講了算法,就是組織結構,手指頭的肉、骨頭、皮膚都會它造成吸收,靜脈血會對它造成吸收,動脈也會造成吸收,但動脈裡面分為存量和脈動式的,如果測量出來的數據是這樣的圖,所有體積描述器。我剛才主要介紹了對血氧測量的基本原理和人體血液怎麼攜帶氧原子,給人體供電。
  • A/B、AB類與D類放大器的較量
    D類放大器首次提出於1958年,但得益於數字音響技術的發展,使得它的很多優點都被展現出來,因而現在已經流行起來了。那麼同其它類型的放大器相比,它有什麼與眾不同的地方呢?請往下看~ D類放大器的優點在傳統電晶體放大器中,輸出級包含提供瞬時連續輸出電流的電晶體。實現音頻系統放大器許多可能的類型包括A類放大器,AB類放大器和B類放大器。
  • 電子天平的校準和結構原理
    此時就把準備好「100g」校準砝碼放上稱盤,顯示器即出現"----"等待狀態,經較長時間後顯示器出現100.000g,拿去校準砝碼,顯示器應出現0.000g,若出現不是為零,則再清零,再重複以上校準操作(注意:為了得到準確的校準結果最好重複以上校準操作步驟兩次)。以瑞士MettlerToledo AG系列電子天平為例說明如何進行天平內校準。
  • 聲音藝術的典範—麥景圖MHT200 AV放大器
    談到MHT200,這款麥景圖目前最頂級的AV合併式放大器,就不能迴避麥景圖傳統與經典的外觀設計,那黑色的機身與面板端莊而穩重,玻璃面板上綠色的「McIntosh」商標,左右對稱分布的旋鈕與按鍵進一步加強了其穩重感及秀美。長久以來,麥景圖的造型風格沒有變化,就算是MHT200這臺AV放大器,也完全延續這一經典之設計,連湖水藍色的表頭顯示也被同樣是藍色的工作狀態液晶顯示條所代替。
  • 單片機浮點數的運算原理及表達方式
    打開APP 單片機浮點數的運算原理及表達方式 發表於 2019-04-18 15:38:39 單片機一般浮點數均採用士MxC的形式來表示
  • 以柔克剛更平順 傳動解讀之液力變矩器篇
    「變矩器」,是因為它有放大扭矩的作用(原理上來說是因為回流的油液衝擊泵輪,好似長江後浪推前浪,所以加大了泵輪的扭矩輸出,對技術細節不感興趣的請忽略此段),而扭矩放大對於起步等情況還是很有價值的——而在速度提升後,液壓油越過導輪,不再有扭矩放大的能力。
  • 圖說電子分析天平的原理及應用
    由復旦大學物理系的馬繼 成 ` 吳師 民 ` 陸 申龍 在《物理實驗》中刊登的《電子分析天平的工作原理及在實驗中的應用》一文中我們了解到:長期 以來 , 應用槓桿原理把被測物與已知 質量的祛碼進行力學平衡測量 , 一直是質量測 量的主要方法 . 但採用槓桿原理的分析天平 , 存 在著許多缺點 .
  • 程式設計師必知之浮點數運算原理詳解
    所以,為了避免 7.22 對很多人造成的困惑,有些文章經常以 7.5 位來說明單精度浮點數的精度問題。用特殊的 NaN 來表達上述運算錯誤的意義在於避免了因這些錯誤而導致運算的不必要的終止。比如,如果一個被循環調用的浮點運算方法,可能由於輸入的參數問題而導致發生這些錯誤,NaN 使得 即使某次循環發生了這樣的錯誤,也可以簡單地繼續執行循環以進行那些沒有錯誤的運算。你可能想到,既然 Java 有異常處理機制,也許可以通過捕獲並忽略異常達到相同的效果。
  • 復位電路原理
    復位電路原理  復位電路工作原理如下圖所示,VCC上電時,C充電,在10K電阻上出現電壓,使得單片機復位;幾個毫秒後,C充滿,10K電阻上電流降為0,電壓也為0,使得單片機進入工作狀態。工作期間,按下S,C放電,在10K電阻上出現電壓,使得單片機復位。鬆開S,C又充電,幾個毫秒後,單片機進入工作狀態。
  • 相位噪聲基礎及相位噪聲測試原理和方法
    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器件的噪聲係數越來越低,放大器的動態範圍也越來越大,增益也大有提高,使得電路系統的靈敏度和選擇性以及線性度等主要技術指標都得到較好的解決。同時,隨著技術的不斷提高,對電路系統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電路系統必須具有較低的相位噪聲,在現代技術中,相位噪聲已成為限制電路系統的主要因素。
  • ICT在線測試基本原理
    能夠定量地對電阻、電容、電感、晶振等器件進行測量,對二極體、三極體、光藕、變壓器、繼電器、運算放大器、電源模塊等進行功能測試,對中小規模的集成電路進行功能測試,如所有74系列、Memory 類、常用驅動類、交換類等IC。
  • 怎樣理解大地網接地電阻測試儀使用原理?
    由此,就出現了試驗設備笨重,試驗過程複雜,試驗人員工作強度大,試驗時間長等諸多問題。地網接地電阻測試儀,可測變電站地網(4Ω)、水火電廠、微波站(10Ω)、避雷針(10Ω)多用機型,採用了新型變頻交流電源,並採用了微機處理控制和信號處理等措施,很好的解決了測試過程中的抗幹擾問題,簡化了試驗操作過程,提高了測試結果的精度和準確性,大大降低了試驗人員的勞動強度和試驗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