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陰」和「通靈」在現實世界真的存在嗎?
民間一直流傳著「通靈」和「走陰」的傳說,直到現在有些地方甚至還傳言有此類事情發生。
有人相信「通靈」和「走陰」真實存在,有人認為此事乃無稽之談。
小編則認為「走陰」和「通靈」一說,信則有,不信則無。
很多年前,有一個姓吳的員外,吳家世代經商,在當地很有名望,吳員外名叫吳正。
吳家世代經營布莊,一直是當地的首富,吳正繼承了先輩的經商頭腦,將布莊經營得有聲有色,只不過吳正心中一直有一件心事未了。
兩年前,吳正的父親吳志雲去京城給一個達官顯貴送布,結果一直沒有回來,吳正派了很多人去找都沒有查到父親的下落,除了擔心老父親的安危,家中的田契和地契放在何處也只有吳志雲一人知道,吳正一方面派人查找父親的下落,一邊查找田契和地契所在,結果只在山上找到一副骸骨,從身上的衣物和裝扮來看,基本可以確定死者就是吳正的父親吳志雲。
得知父親已死,吳正悲痛不已,更嚴重的是吳家的田契和地契放在哪兒,已經無人知曉。
後來,吳正打聽到鄰縣有一個叫羅奇玉的書生,常來往於陰陽兩界,有人說羅奇玉是一個陰差,吳正便來到鄰縣找到羅奇玉,希望他能帶自己去陰司跟自己的父親見上一面。
羅奇玉起先並不承認自己是陰差,可吳正苦苦哀求,甚至就住在羅奇玉家中,羅奇玉只能承認,但是要帶吳正去陰司萬萬不可。
如果被發現,不光自己有難,就連吳正也難逃一死。
吳正不聽,拿出重金交給羅奇玉請他務必帶自己下去一趟。
羅奇玉提出由自己下去幫吳正傳個話,遭到吳正拒絕,此事關心吳家的命脈,吳正不敢讓人代為通傳。
羅奇玉無法,只能接受了吳正的饋贈,答應帶他去陰司走一趟,只不過一路上吳正一定要聽他的話,否則兩人都有危險。
吳正點頭答應。
到了約定的日子,吳正來到羅奇玉家中,羅奇玉交給吳正一顆玉珠,告訴吳正將玉珠含在口中,下去之後不管看到什麼都要裝作沒看到,而且絕對不能開口說話。
吳正一一答應,羅奇玉讓吳正上床休息,一個時辰之後便帶他下去。
一個時辰之後,羅奇玉叫醒了吳正告訴他,從現在開始絕不能再開口說話。
吳正點頭答應,羅奇玉帶著吳正走了很久,來到一個大山前,羅奇玉在嘴裡默念,突然大山前出現了兩道鐵門,羅奇玉推開大門再次叮囑吳正切勿多看、多言。
兩人進入門內,門內與外面截然不同,此處陰森恐怖,吳正不由有些害怕,緊緊跟在羅奇玉身後。
再往裡走,吳正看到很多衣衫襤褸之人正被身著衙役衣服的人用鞭子抽打,周圍慘叫連連、哀嚎之聲四起。
兩人來到一道小門前,門口有一個牛頭人身和一個馬面人身的差役守在門前。
牛頭看到羅奇玉近前,將門打開說道:「羅生,今晚又有活呀!」
羅奇玉向二位差役點頭施禮道:「有勞二位鬼差大人。」
羅奇玉將吳正帶入小門,在一個小房間外停了下來,小聲告訴吳正道:「你的父親就在裡面,快去快回。」
吳正進入門內,果然看到了自己的父親,吳志雲得知吳正是為田契和地契而來,將所藏的地點告訴吳正,讓他儘快離開,千萬別被鬼差發現。
吳正哭著向父親磕頭拜別,吳志雲將吳正扶起,讓他擦乾眼淚千萬別被鬼差發現。
吳正心願已了,羅奇玉趕緊帶著吳正返陽,剛離開小屋不久,便碰到牛頭和馬面迎面走來,馬面看到吳正臉上似乎留有淚痕便問道:「小鬼何方人氏?」
「我……」吳正一時情急忘記了羅奇玉的囑託,還好羅奇玉反應快,接過話茬。
馬面和牛頭相視一眼,繼續往前走。
羅奇玉趕緊帶著吳正返陽,兩人順利回到陽間,吳正大喜告訴羅奇玉,三日之後將再次登門奉上厚禮答謝羅奇玉。
臨走時,羅奇玉告訴吳正,千萬不可將昨夜之事告知他人,吳正點頭答應。
吳正回到家中按照父親所說,找到了吳家的田契和地契,三日後準備好厚禮再次來到羅奇玉家中,只見羅奇玉家中掛著白布,詢問才知,羅奇玉已於昨日死在家中,死因不詳。
吳正大驚,趕緊回到家中,覺得羅奇玉的死絕不是巧合,便叫來自己的長子託付後事,將吳家的田契和地契交託與長子。
吳正的長子不知何故,父親正當壯年,身體硬朗為何急於準備後事,吳正沒有解釋,只讓兒子記住自己的話。
兩日後,吳正果然死在家中,死狀和羅奇玉一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