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月29號,祝今天過生日的朋友生日快樂!
2月29號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日子,4年才會有一次。
於是,經常會有一些朋友調侃在2月29日出生的人:4年才過一次生日。
我國目前的生育數據顯示:每天出生的人口在5萬人以上。
以40年時間來統計,出生在2月29號的人大概在50萬人左右。
50萬相對於我國目前的14億總人口來說,確實是太小眾了。
但我們換一個算法,就會發現原來出生在2月29號的人也並不是非常少。
我們以一年365天為基準,每天都有人出生。那麼,出生在2月29號的人佔365分之1。
那麼一千個人中就會有2到3個人是出生在2月29號的。
這其實已經不少了,跟別的日期出生的人概率是相同的。
之所以,我們很少遇到這天出生的人,與我們的社交圈子大小有關。
我們每個人的社交圈子是不同的,有的人圈子大些,可能會與上百個人熟識。
而有的人圈子很小,一輩子可能也就和十幾個人打交道。
即便是在同一個單位上班,單位總共也就二、三十個人。如果沒有工作需要,一些人很可能在一起工作了十多年,只知道是一個單位的,連同事的名字都不知道。
那他怎麼會知道對方的生日呢?
況且,在我們的傳統習俗中,是把過生日看作很重要的一件事。
長輩過生日,後輩是要舉辦壽宴來慶賀的。
領導過生日,下屬是要送禮品祝賀的。
父母會在孩子生日的時候,買禮物,生日蛋糕來慶祝孩子又長大了一歲。
出生在普通日子的人是每年都在固定的日期過生日的,那麼出生在2月29號這個特殊的日子的人,真的只能4年才過一次生日嗎?如果他們想每年過生日,該選擇哪一天來過生日呢?
我的一個朋友小張就選擇了在每年的2月份最後一天過生日。
這樣就不用擔心2月有沒有29號這一天了。
這是一種用「以大化小」的方式來解決問題:2月29號是2月的最後一天,那麼只要符合「2月的最後一天」這個條件,就沒有問題了。
另一個朋友小周則選擇在2月28號後的一天來過生日,而不管這一天是29號,還是1號。
他的這個方法是採用「固定日期法」,只是他的這個「固定日期」並不是以出生日期來作為標準,而是以出生日期前一天為標準。
反正,我是在28號後的一天出生的,我只要在28號後過生日,也就沒有錯。
這確實是一個很好的變通例子。
但大多數朋友則選擇了使用陰曆日期來過生日。
因為我國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一直採用的是陰曆紀年法,人們習慣了使用陰曆日期來過生日。
雖然解放後,我國實行了陽曆紀年法,在廣大農村,人們還是習慣性地使用陰曆日期,這樣就不存在2月29號這個問題。
但是,陰曆日期有更多的問題。
如大小月,陰曆以月相一個盈虧周期為一個月。大月份有30天,小月份29天。所以,出生在「三十」這天的人也面臨著過生日的問題。
而且,有些年會出現閏月的情況。
就是某一年裡出現兩個一樣的月份,比如2020年會有閏四月。
那麼,一整個閏四月出生的人,非要確切的按閏四月來過生日,則下次閏四月要到2058年才會再次出現,其間相隔38年。
難道這38年,他們都不過生日嗎?
所以,人們懂得事事都要變通,不可認死理兒。
遇到特殊的日期了,適當的做些變通,就能正常的過日子了。
那麼,你身邊是否有在2月29號這天出生的朋友呢?他們是怎麼過這個特殊的生日的呢?
歡迎大家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