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法科普:四年一次的2月29日是怎麼來的?閏月又是如何產生的?

2020-11-29 徽南城意

2020年,是公曆曆法中的閏年,今年有366天,2月有29天。同樣,今年也是中國農曆的庚子年,也是一個閏年,增加了閏四月。兩種曆法都是閏年,為何公曆只增加了一天,而農曆卻增加了一個月?要解釋這些問題就要系統地了解一下現行的公曆與農曆是如何編纂出來的。

2020年

目前,大多數國民在生活中使用的曆法都是兩種,一種是公曆,也稱陽曆或西曆,一種是農曆,也稱陰曆或古歷。通常情況下,生產生活和現代的假期都是依據公曆時間安排的,如公曆的5月1日就是勞動節,10月1日就是國慶節,學生的暑假基本上都是7月1日到8月31日,年年如此,沒有任何變化。而傳統節日多半是依據農曆時間安排的,如農曆的正月初一是春節,五月初五是端午,八月十五是中秋,亦是年年如此。日常生活中,有些民眾按照公曆來過生日,有些民眾按照農曆來過生日。

農曆新年

談到曆法,就要先知道如今計算時間周期的三個單位——日,月,年是怎麼來的。公曆也好,農曆也罷,還是其他的曆法,古代人民之所以要制定這些曆法,初衷並不是為了得到曆法這個看似玄妙的玩意,而是為了指導人們的生活,特別是開展農業生產活動。由於古代人民的科技水平有限,所以認知能力也不高,對於時間的測算,自然無法做到今天這樣精確。人們通過觀察生活,太陽東升西落,一個周期就是一天(極晝極夜除外),今天我們認為這個周期平均下來是24小時,稱為太陽日(非恆星日),也是通常所說的一天。夜空中的月相呈周期性的變化,平均下來是29.5天,這就是通常所說的一個月。而太陽直射點回歸運動一次(四季更替)大約需要365.25天,稱為回歸年(非恆星年),也是通常所說的一年(公曆年)。依據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與月相的變化,古代人民總結出了兩種不同的曆法——太陽曆與太陰曆。

地球公轉

首先,來說說太陽曆是如何產生的。

太陽曆即公曆,自使用之後也稱公元紀年,最早編纂於古羅馬凱撒時期。它依據回歸年(四季更替)來制定,雖然古代中國也有陽曆的編纂,但是更多的時候官方使用的都是農曆,現行的陽曆是從西方傳入的,所以也稱西曆,或西元紀年。公曆的一年即一個回歸年,平均為365.25天,所以平年是365天,每隔四年為一個閏年,加上一天。說到這裡可能很少有人思考一個問題,一年為什麼要設置為12個月?而不是10個或者是6個?不難發現,似乎年和月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繫。如果不是為了方便生活,或許公曆真的沒必要劃分什麼月份。比如我們習慣上說今天是2020年的2月29日,而不是說今天是2020年的第60天,所以一年分成若干個月也就很正常了。因為一個月相的變化周期是29.5天,十二個月就是354天左右,最接近365天,所以公曆將一年分成12個月。

凱撒遇刺

在公曆的一年被劃分為12個月後,接下來的問題就是設置大月與小月,因為不可能每個月30.4天,總要有某些月31天,某些月30天。最初的設置是將1月、3月、5月、7月、9月、11月規定為大月,每月31天,2月、4月、6月、8月、10月、12月規定為小月,每月30天。這樣算下來一年6個大月,6個小月,總共366天,多出了一天,據說2月是古代羅馬的歲末,是死囚犯行刑的時刻,所以被認為是不吉利的時間,多出的一天被扣在2月,於是2月就只有29天了,每隔四年加一天,就是2月30日。凱撒死後,他的臣僚為了紀念他的偉大功績,決定用凱撒(Gaius Julius Caesar)的名字來命名他出生的7月,所以7月的英文就是July。他的繼承者奧古斯都屋大維(Gaius Octavius Augustus)建立了羅馬帝國,為了標榜自己的功業,屋大維仿效先人,也用自己的名字來命名自己出生的8月,英文就是August,另一種說法是屋大維在8月稱帝,具體是那種原因或許不重要。

奧古斯都屋大維

既然8月改名為奧古斯都,自然不能是小月,於是8月順理成章的成為了大月,那麼本來是大月的9月和11月變成了下小月,而10月和12月則變成了大月,這樣算下來一年又變成了366天,可憐的2月只能再次被扣,只剩下了28天,每隔四年加一天,即2月29日。自此現行的公曆基本編纂成型,後來經過多次小的修修改改,一直沿用至今。新中國成立後,公元紀年也成為了我國通行的主要曆法。

其次,再來談談太陰曆的由來。

太陰曆,顧名思義是以月相變化為基礎演變而來的曆法,中國民間也把陰曆成為農曆。不過嚴格的說,現在仍在使用的農曆與最初的陰曆並非是一碼事。與公曆不同,世界很多地區的古代人民都編纂了相應的陰曆,他們可能名稱不盡相同,但是都是依據月相的變化來編纂的。月相的變化周期為29.5天,12個陰曆月(354天)最接近公曆的一年(365.25天),所以陰曆一年就是12個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一年354天。

月相變化

在我國,早期的陰曆形成於夏商時代,所以也成為夏曆或殷歷,自從陰曆形成之後,配合天幹地支紀年方法,成為古代中國通用的曆法。然而陰曆的一年只有354天,和公曆的一年365天相差了近10天的時間。雖說兩種曆法都是為了計量時間,本身沒有什麼誰準確,誰不準確的說法,但是畢竟古代人民最重要的農業生產與回歸年(四季更替)更加密切。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如果使用完全不調整的陰曆,那麼今年的陰曆新年是在冬季,大約17年後大家就要在夏天過新年了。顯然,人們是不可能讓這種奇怪的事情發生的。所以陰曆若想有實際的存在價值,就必須加以調整。於是乎,聰明的古代先民每隔幾年增加一個陰曆月份,這便是閏月的由來。平均下來,在19個陰曆年中增加7個閏月,經過調整後的陰曆也稱為陰陽曆,依舊簡稱陰曆,即我國民眾現在還使用的農曆。經過調整後的陰曆(陰陽曆),正常年份12個月(354天),閏年增加一個月,這一年就是383天或384天,如2020年的農曆四月結束後,還有一個閏四月。

四季更替

說到這裡,大家應該就明白了,為何同樣是閏年,公曆每隔四年增加一天,而農曆每隔幾年增加一個月,說到底並沒有什麼玄妙的地方,只是因為兩種曆法編纂的依據不同而已。與此同時,公曆與農曆本質上也沒有什麼誰更準確,誰不準確的區別,短時間來看,公曆似乎相對準確一點,如果把周期擴大到19年,兩者其實基本上是一樣的。所以很多老百姓關心的究竟過那種生日更準確的問題,完全不是問題,根據個人的喜好來安排就可以了,如果生活水平高,兩個生日一起過都可以。

(相關圖片來源於網絡,徽南城意百家號,談歷史地理,說人文教育,看社會百態,聊地方發展,喜歡小編文章的朋友歡迎點讚與關注!)

相關焦點

  • 閏月幾年一次 多久一次閏月怎麼算
    導語:之所以會出現閏月這個多出來的月份是因為,我們的農曆年和地球的回歸年時間存在差異,那麼閏月幾年一次呢?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多久一次閏月怎麼算的。總的來說閏月會在19年中出現7次,每一次閏月出現的時間並沒有明確的規定。
  • 科普:二十四節與農曆閏月
    事實上我對於二十四節氣和閏月這一話題產生興趣就是起源於和外婆的對話,加之最近確實熱到熔化,所以這對於我這樣的胖子極不友好的閏六月就讓我不得不和它較勁一番。事實上最早的時候我關注的只是閏月的問題,初中的時候一次外婆就和我說過,說她小時候數學學很好但是一直搞不懂為什麼陽曆四年只有二月一天的閏日,而陰曆每三年就會閏一個月呢?
  • 4年一次的2月29日要來啦!祝他們生日快樂
    這意味著···2月29日出生的人等了4年終於可以過生日了!好激動,有沒有?假如年齡是按一個個生日來累計的話,毫無疑問,2月29日出生的小可愛,要比其它人"年輕"很多,畢竟不是每年都有2月29日。那麼問題來啦······閏年是怎麼回事呢?鑑於大家的知識都還給了體育老師,小編就替數學老師再說一次吧!
  • 「2.29」出生的四年一次生日不算久 閏月出生的那才叫久
    不過,新快報記者走訪發現,「2.29」生日的人們,在生活中還真的遇到不少「無法享受生日優惠」的尷尬,因此不少新生兒父母期望用剖腹避開這個日子。不過,相比起19年或者數十年才能過一次真正生日的閏月生的前輩們,4年可過一次生日的「2.29」群體,已不算長。
  • 2月29日是閏日,陽曆、農曆分別是怎麼「置閏以合時」的?
    置閏以合時曆法其實就是人們根據日、月運行規律,對年、月、日進行安排,如前所述,一太陽年是365.2422日,一朔望月為29.5306日,如何將這些天合理分配在數個月份,並確保年、月、日都是整數,就是曆法所要解決的。其中陽曆主要考量太陽年,農曆則需要同時考量太陽年和朔望月。因此為了解決曆法時間的偏差,就需要置閏。陽曆置閏日。
  • 農曆六月多少年閏一次 農曆閏月怎麼算的
    導語:對於閏月這種奇特的現象,很多人表示都是一臉懵逼,根本搞不懂閏月是怎麼來的,如果具體到閏六月那就跟不清楚了,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關於農曆六月多少年閏一次的相關介紹,還有農曆閏月怎麼算的,閏月有哪些特點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公曆、農曆閏月之別及與節氣關係|文化傳家·曆法
    怎麼從今天開始又是四月?難道我穿越了……其實心細的朋友們早就發現,今年我們碰上了幾年一遇的閏四月!那麼,閏月究竟是什麼?公曆和農曆有什麼區別?閏月和節氣之間有關係嗎?別急別急,今天就帶你來盤點閏月那些事。什麼是閏月在公曆中四年一閏的閏月是固定在2月,農曆的閏月是怎麼回事?
  • 2020年2月29日是什麼日子幾年一次 2月29日出生的人怎麼過生日
    每年2月的天數會有所不同,有的年份只有28天,有的年份卻有29天,而很多人會有疑問為何會有這種情況呢?那麼2月29號幾年有一次呢?每幾年一次呢?2月29日出生的人幾年過一次生日,怎麼算年齡?接下來就一起來看看吧!
  • 閏月是怎麼來的?
    為什麼某一年會突然多出一個閏月?為什麼春節好像在陽曆1月和2月間沒有規律地變動呢?首先我們要明白曆法的起源。古人根據天象變化等自然規律,計量比較長的時間間隔,這就叫做曆法。什麼事物的變化既有規律又容易被觀測到呢?很明顯就是太陽和月亮了。古代各個國家和民族的曆法,無外乎都是通過觀測太陽或月亮的運行周期來制定的。
  • 農曆的閏月是怎麼來的?讓小編為你解讀農曆背後的智慧
    這裡還有一個關於二月為什麼是28天的傳說,讓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要解釋2月份為什麼只有28天這一問題,還要從它的年、月、日的形成說起。因為年,月,日,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計時元素,如果我們不了解這些概念是怎麼測定,和他們的測定依據,這樣對我們後面介紹農曆就會造成很大的障礙。農曆的置閏原則:農曆的閏月是如何確定的?
  • 公曆、農曆閏月之別及與節氣關係 | 文化傳家·曆法
    怎麼從今天開始又是四月?難道我穿越了……其實心細的朋友們早就發現,今年我們碰上了幾年一遇的閏四月!那麼,閏月究竟是什麼?公曆和農曆有什麼區別?閏月和節氣之間有關係嗎?別急別急,今天就帶你來盤點閏月那些事。
  • 【焦點】農曆中的閏月是怎麼回事兒?
    閏月怎麼算閏那個月 閏月大家應該都不怎麼了解把,閏月是我們國家農曆用來調節回歸年與曆法之間關係的一個設定,是為了維護好曆法與地球公轉之間關係的一個方法,那麼閏月怎麼算閏那個月,2017年閏月是什麼時候。
  • 四年一次!2月29日過生日的動漫人物
    眾所周知,閏年四年一次,每四年只有一個2月29日,在這一天出生的小夥伴們生日也是四年才過一次,而在二次元許多動漫人物也是一樣的,今年又是一個平年,那麼就在這裡祝2月29日過生日的米娜桑生日快樂!接下來就來看看在這一天過生日的動漫人物們吧~~~《網球王子》不二周助不二為網球部七大正選之一,憑藉優秀的網球技術,被大家稱作「天才」。他並不執著勝負的結果,只是享受激發對手遊走在超越和被超越間的刺激快感。不二周助擁有過人的天賦和卓越的球感,但是他真正的實力還是個未知數。不光不光是體格好得不像國中生,還具有莫名壓倒性的氣勢。
  • 閏月怎麼算 閏月的算法
    根據中國農曆的組成來看,農曆年其實是比地球的回歸年時間要短一些的,因此如果按照農曆1年12個月來算的話,只要過了十幾年的時間,春節就不在冬天而在夏天了。因此就設置了閏月。那麼閏月是怎麼算的?一起來看看吧。
  • 四年一次2.29文案 2月29日生日發的朋友圈說說溫柔句子
    四年一次2.29文案 2月29日生日發的朋友圈說說溫柔句子  遇見2月29日,需要每個4年,一起來看看4月29日可以發什麼說說吧。  mua  今年多愛你一天  2.29今日新鮮事 XX過生日  2.29過生日 恭喜自己6歲了  紀念四年一度的生日
  • 農曆閏月有什麼規律
    以有節無氣之月為閏月,有閏月之年為閏年,閏年有十三個月,其中某一月為閏月,月名依前一月名而定,如前月是八月,閏月則為閏八月。平年則十二個月。農曆平年有十二個月,全年354天或355天,閏年為十三個月,閏年全年383天或384天。2、閏月的記算法農曆年中月以朔望月長度29.5306日為基礎,所以大月為30日,小月為29日。
  • 科普:2020年為什麼是雙閏年
    風雨過後必定是晴天,四年一次的2月29日,當天朋友圈很多人發圈紀念這一日,今天我們來認真認識一下2020年,首先就是2020年有閏月嗎? 如果有,那麼2020年閏幾月? 為什麼說2020年是雙閏年?接下來我們來解答這些答案。
  • 開課日記Day 7 | 四年一次的閏月裡,全面開啟春季課程的知識之門
    公曆的平年只有365日,比回歸年短約0.2422 日,所餘下的時間約為每四年累計一天,故第四年於2月末加1天,使當年的歷年長度為366日,這一年就為閏年。現行公曆中每400年有97個閏年。按照每四年一個閏年計算,平均每年就要多算出0.0078天,這樣經過四百年就會多算出大約3天來。因此每四百年中要減少三個閏年。
  • 2020不光是閏年,還有閏月
    公曆的平年只有365日,比回歸年短約0.2422日,所餘下的時間約為每四年累計一天,故第四年於2月末加1天,使當年的歷年長度為366日,這一年就為閏年。 然而現行公曆中,每400年有97個閏年。按照每四年一個閏年計算,平均每年就要多算出0.0078天,這樣經過四百年就會多算出大約3天來。因此每四百年中要減少三個閏年。
  • 2020年有閏月嗎 2020年閏幾月
    2020年為什麼有閏月  農曆有閏月的一年稱為閏月年,但現在習慣上也稱為閏年(因此易於和公曆閏年混淆)。一般年份為12個月,354或355天,閏年則為13個月,383或384天。  農曆沒有第十三月的稱謂,閏月按照曆法規則,排放在從二月到十月的過後重複同一個月,重複的這個月為閏月,如四月過後的閏月稱為閏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