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評為「世紀第一人」的愛因斯坦,真的對了嗎?

2021-01-12 騰訊網

出品:"格致論道講壇"公眾號(ID:SELFtalks)

以下內容為北京大學科維理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邵立晶演講實錄:

愛因斯坦究竟對了嗎?

如果想問愛因斯坦對了嗎,首先就得知道愛因斯坦何許人也

大家想必都聽說過,他是一位非常偉大的物理學家。但是大家可能並不知道,他曾經被評為「世紀第一人」

這是2000年時代雜誌舉辦的一個評選,想選出上一個世紀,即整整100年裡對人類做出了最大貢獻、對人類影響最深遠的一個人。

當然上個世紀有很多事情、很多人,比如發生過兩次世界大戰,也湧現出很多人物。

經過評選,我們一致認為,愛因斯坦可以成為當之無愧的世紀第一人。

他被評為了Person of the Century,即所謂的世紀第一人。

愛因斯坦的奇蹟年

他究竟做了什麼事情呢?這就得從1905年說起。

那時的愛因斯坦其實不太得意,他的工作也沒找好,在一個專利局裡當小職員。平時有點小愛好,喜歡推物理公式,工作之餘算一算東西。

1905年,他破天荒地發表了幾篇文章,人們後來發現這幾個工作非常經典,對我們非常重要。

其中有三個比較重要的工作,第一個是布朗運動

他看著水裡的一些花粉漂來漂去,由此推出水是由分子組成的,物質是由分子、原子組成的。

這是一個偉大的結論,一個對世界更深一層的認識。

第二個工作叫做光電效應,就是研究光的。

光照來照去,那麼它到底是波還是粒子呢?

於是愛因斯坦就提出,光可以是粒子,也就是所謂的光量子。這個相對於當時的其他物理學家們,提前了很多年,並且有很清晰的量子物理圖像

第三個非常重要的成果,叫做狹義相對論

這三個成果之中,第二個成果讓愛因斯坦拿到了一個「小獎」,叫做諾貝爾物理學獎

可是在這三個工作中,被大家認為最重要的,是狹義相對論

狹義相對論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理論?這就要從當時的歷史情景講起。

當時物理學界有一個權威人物叫牛頓,愛因斯坦可能是去聽了一場報告,叫做「牛頓對了嗎」。

當時牛頓有很多理論非常重要,但它們背後有一個非常深刻的假設,就是他的時空觀。

時空是什麼?

時:時間,連綿不絕。空:空間,無限擴展。

牛頓認為時間和空間是絕對的,而且是互不相干的,這跟我們所認為的時空非常類似,我們就生活在這樣的一個時空裡面,我們在時空裡運動。

可是愛因斯坦認為當時的一個測光速的實驗,就是一束光照向你,你朝著光束跑,和你跟著光束在同一個方向一起跑、逆著跑,測到的光速是一樣的,總是測不出來差別。

如果是牛頓的時空觀,朝著光速跑的時候,應該測到更大的光速,跟光速一起跑的時候,測到的光速會小一點。

可是不是實驗告訴我們,它們是一樣的?

正是基於這一點,愛因斯坦非常敏銳地意識到,光速是不變的,光速就是一個常數。

愛因斯坦提出這一點後,對牛頓的時空觀產生了一個非常大的挑戰,從而他提出了狹義相對論。

狹義相對論被愛因斯坦提出來後,它對了嗎?

在物理學中,對與不對不是由權威說了算的。

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需要通過做實驗,去研究它對還是不對,跟實驗相符的就有可能對,跟實驗不相符的肯定是錯的。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裡有一個著名的推論,叫做質量能量轉化關係,就是質量可以轉化為能量。它的質量大的話,可能能量也大。

但這個東西到底對不對,是需要經過實驗檢驗的。

實驗檢驗有很多種,比如核彈的爆炸,其實就是利用了能量質量轉化關係。

還有核能發電廠,也是利用了能量質量關係。這些關係現在都已經可以檢驗到,精度非常高。

所以狹義相對論相對於牛頓的絕對時空觀來說,是一門更加先進的、正確的理論,它也在物理學界得到了非常好的評價。

德布羅意先生就評價狹義相對論像光彩奪目的火箭,在黑暗的夜空中,突然劃出一道短促而又十分強烈的光輝,照亮了廣闊的未知領域。

可是,愛因斯坦得到狹義相對論後並不滿足,他又在想,狹義相對論挺好,可是是不是還有什麼問題?

比如他發現他的狹義相對論跟牛頓的引力理論在數學上是不相符的,這是需要解釋的。不相符,可能有一個錯了,或者兩個都是錯的。

大家知道,牛頓的引力理論是非常深入人心的。比如蘋果從樹上往地上落,月亮繞著地球轉,天與地的事情都歸它管,它是一個管天和地的理論。

如果說它是錯的,就需要有更加強的證據來說明這件事情。

愛因斯坦發現,狹義相對論與牛頓引力不相符,他想要解釋這個矛盾,這件事情並不被十分看好。

當時有一個叫普朗克的人,他相當於一個前輩。

他碰到愛因斯坦時說:哎呀,愛因斯坦,你做的狹義相對論太好了,非常好,我每天可能都要用一用。可是現在一切都解釋明白了,你為什麼還在忙於另一個問題呢?

十年磨一劍之廣義相對論

另一個問題就是引力問題,愛因斯坦並沒有因此感到沮喪,而是接著做這方面的研究,整整做了10年,從1905年做到1915年。

他終於把這個矛盾解決了,提出了一套廣義相對論的引力理論。這套理論非常厲害,它把時空和物質非常完整地結合起來。

他認為有時空就應該有物質,有物質才會有時空。這是一套非常顛覆人類對時間和空間認識的理論。

對這套理論比較好的總結是:時空告訴物質怎麼去運動。

在這張圖中大家可以看到,因為這個小球是物質,它在動,導致時空彎曲,另外,時空告訴物質怎麼去運動。這是一套關於時空與物質相互作用的引力理論。

給大家解釋一個上世紀最深刻的思想,沒有之一 ,叫做等效原理

愛因斯坦是第一個把這個東西看得非常高的人,這個問題是這樣的,愛因斯坦站在秤上想稱稱體重 ,他看到有一個體重數。

扔一個球,球會往下掉,因為有引力,放到火星上可能輕一點,但是也有引力。

有一個好事之徒做了一件事,他把愛因斯坦、秤和球同時往下扔。

愛因斯坦還是站在秤上,球還是在往下掉,但是愛因斯坦看這個球沒有往下掉,因為他在和球一起往下掉,而且他看體重器沒有體重,因為秤在和他一起往下掉。

這時,愛因斯坦、秤和球處於一個叫做慣性系的參考系。

相反,愛因斯坦站在地上稱體重,是非慣性系,那麼引力與非慣性系就被等價起來了。

這在數學上可以證明,就意味著時空是彎曲的。

當然 ,愛因斯坦後來想明白了這件事情,在他寫傳記時,把這件事情稱為他一輩子中最美的時光,The happiest moment。

大家可以想一想,為什麼這件事情如此震撼了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在76歲過生日時,有人可能忘了準備禮物,就隨手給愛因斯坦弄了一個東西。

可能是一個一次性紙杯,下面做一個回形針,然後拴一根有彈性的繩子,掛兩個有重量的球。

這個東西很簡單,反正放在桌子上,就像左邊圖的樣子,但是這個時候它不是最自然的狀態,繩子被拉伸了,它最自然的狀態應該是往回縮,怎麼往回縮呢?

把它往下一放,在這個下落的過程中,你可以看到,這根繩子很快就把球縮回去了,它又處於一個最自然的狀態。

也就是說它受引力時,在一個非慣性系裡,做自由落體時,在一個慣性系裡。

這是一個非常深刻的思想,愛因斯坦當時也對這個禮物非常滿意。

這個東西在科幻作品中也有體現,比如太空漫遊,有人在艙板上跑步,可是這時不是應該失重嗎?怎麼能在艙板上跑步呢?

很簡單,有一個環形的太空船把它轉起來,轉起來後就會有一個叫做離心力的力,它就是一個非慣性系,是所謂的人造引力,有了引力就可以跑步了。

楊振寧先生說過一句話:二十世紀物理學有三個大的貢獻,其中兩個半是愛因斯坦的。兩個指的是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半個指的是光電效應

科學具有可證偽性

當然,有很多藝術學家也對時空彎曲有自己的解釋,他們做出了非常漂亮的藝術作品。

可是,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不是一門非常簡單的理論,剛才只是給大家講了一個最核心的思想。這件事情可以從一位記者問愛丁頓爵士的問題中體現出來。

愛丁頓爵士是世界上第一個測量光線偏折的科學家。當時有一個記者問他:愛丁頓爵士,聽說這個世界上只有三個人懂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

愛丁頓一愣,除了我和愛因斯坦,誰是第三個呢?

從這件事中可以看到,廣義相對論是非常難的。

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就是費曼的故事。

費曼是美國著名的物理學家,也拿過諾貝爾物理學獎。

有一次,他去開一個相對論的會,到了會場,下了飛機以後忘記了地址。

他就找到一個計程車司機問:你有沒有看到這樣一群人,他們腦袋抬得高高的,對周圍的事和人都不關心,嘴巴裡總是說著gee-mu-nu,gee-mu-nu,...?

那個司機一聽,馬上把他送到了正確的地方。

gee-mu-nu是什麼呢?

就是廣義相對論中描述時空特徵的量,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團體。

科學具有可證偽性,愛因斯坦這回又對了嗎?

比如在太陽系中,我們可以通過各種實驗去檢驗愛因斯坦的各種理論。在太陽系中,引力非常弱,愛因斯坦的引力理論與牛頓引力理論相差只在百萬分之一。

但我們的探測精度非常高,能夠達到比這個精度更高的量級,所以能夠去檢驗微小的偏離。在這個微小的偏離上,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完勝牛頓引力。

還有大家經常用的GPS全球定位系統,裡面就有相對論效應

如果不考慮狹義相對論效應,那麼一天便會有兩公裡的偏差,如果不考慮廣義相對論效應,一天就會有14公裡的偏差。

那麼愛因斯坦就對了嗎?這麼高的精度的檢驗就對了嗎?他是不是什麼地方都對了?

不一定。

我們又把眼睛望向了遙遠的星空,我們要做更加極端一點的事情,比如我們要考察一個叫做中子星的東西。

中子星的質量比太陽要大一點,它的大小有海澱區這麼大,非常小,所以它的密度非常高。

拿勺子裝一勺中子星的物質,這個物質的重量就比全球人的重量加起來還要多,是非常緻密的一類物體,引力場也非常強,所以是一個檢驗引力的非常好的地方。

比如它在空中會像燈塔一樣轉,會被我們觀測到,每轉一圈都會被觀測到,這是一個非常可靠的穩定轉動的鐘。

我們的探測需要用專業級的大型望遠鏡去看。

這是建在中國貴州的中國天眼FAST望遠鏡,可以看到脈衝星,這是它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科學研究目標。

脈衝星是一堆鍾在時空中分布,這堆鍾又可以通過這些大型的射電望遠鏡聯繫起來,形成所謂的脈衝星測時陣列,這樣的陣列可以探測引力波。

愛因斯坦在1916年自己算出了引力波,過了幾年他又反悔了,說沒有引力波,他算錯了。

愛因斯坦問,愛因斯坦對了嗎?

過了幾年,他又發現算對了。又問,愛因斯坦對了嗎?

這是一種非常好的習慣,不僅是對權威有質疑,對自身也有質疑,這種習慣在科學中是非常重要的素質。

我們現在其實已經測到引力波了,我們在2015年9月14號測到了引力波,那時我也加入了他們的合作組,當時非常激動 ,我們用了非常長的時間去做這件事情。

這是測到引力波的望遠鏡,這是在美國的有兩根臂長分別是4公裡的引力波探測器。

這是人類所看到的第一例引力波事例,它非常微小需要非常精確的探測技術才能測到它。

其實我們第一例測到的引力波探測的事例是來自於黑洞的,黑洞是另外一個非常神奇的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預言的天體,它是時空非常扭曲的一種狀態。

去年,事件視界望遠鏡拍到了黑洞的第一張照片,也是對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一次直接的檢驗。

我也是事件視界望遠鏡合作組的成員,非常有幸,我們在很高的精度上,不僅測到了雙黑洞併合的事例,也測到了雙中子星併合的狀態。

這個併合狀態過程對我們非常重要,因為它生成的一些元素,是地球和太陽系所不可或缺的元素。

愛因斯坦在1955年逝世了,當時他的遺囑執行者念了一首詩來緬懷他。

他說:我們全都獲益不淺,全世界都感謝他的教誨,專屬於他個人的東西,早已傳遍廣大人群,他將像行將隕滅的彗星,光華四射,同他的光芒永相結合。

留住孩子的好奇心

愛因斯坦就是這樣一位世紀偉人。但是愛因斯坦如何評價他自己呢?

他很謙虛地說:我沒有特殊的才賦,我只是非常好奇罷了。

敢於挑戰權威,有一顆充滿好奇的心,這是我們現在,非常稀缺的一種品質。

那愛因斯坦對了嗎?

愛因斯坦的理論到現在為止,在我們的檢驗上沒有出現偏差或偏離,在現在的實驗精度上,愛因斯坦是對的。

但我們的技術也在發展,可能什麼時候他也會錯,就像牛頓的萬有引力一樣,它在很小的範圍內偏離愛因斯坦的理論,最後被愛因斯坦的理論所取代。

在理論上來說,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還存在一些問題。

比如它不能解釋的黑洞奇點問題,以及它不能融入量子時空的問題,還有暗物質、暗能量,現在我們還不知道是什麼。

所以我們這個時代也需要能夠挑戰權威、能夠提出問題的人。提問是非常重要的,就像我們做研究的人,經常看到的一幅圖。

這個白色的圈,表示人類的知識,我們做研究,是專門鑽一個很小的點,使勁鑽,最後能做出什麼呢?

可能鑽了一個非常小的點,但是這個點是人類全新的知識,它將永遠被流傳下去。

在這個過程中,好奇心非常重要,它驅使你能夠做這件事情,這件非常不好做的事情,它是不容易做的事情的原初動力。

所以大家一定要好好地留住孩子們的好奇心。

格致論道」,原稱「SELF格致論道」,是中國科學院全力推出的科學文化講壇,由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和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聯合主辦,中國科普博覽承辦。致力於非凡思想的跨界傳播,旨在以「格物致知」的精神探討科技、教育、生活、未來的發展。獲取更多信息。本文出品自「格致論道講壇」公眾號(SELFtalks),轉載請註明公眾號出處,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愛因斯坦又說對了:廣義相對論在黑洞附近仍然成立
    愛因斯坦又說對了:廣義相對論在黑洞附近仍然成立 2019-07-29 2019年07月29日 03:36 來源:科技日報 參與互動    愛因斯坦又說對了
  • 愛因斯坦和霍金同一天出生和離世,真的是巧合?真相讓人很意外!
    愛因斯坦和霍金同一天出生和離世,科學家認為並非巧合,真相讓人很意外! 星辰隕落,枯葉飄飛,霍金去世是我們人類的損失。3月14日本是最平凡不過的一天,但因為霍金的逝世讓人們記住了這個日子。萬物輪迴,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享年76歲的霍金先生終是獨自一人環遊宇宙。感受它的浩瀚與縹緲,神秘與平常。
  • 愛因斯坦臨終前,為何說「這輩子最大的失誤,就是來到了美國」?
    按理說,對於「曼哈頓計劃」的提起人,愛因斯坦應該會參與到其中才對。然而,當時的美國陸軍情報署在請求美國聯邦調查局幫助後,對愛因斯坦這樣一個「背景激進」的人做出了拒之門外的決定,認為他不適合參加如此機密的工作。在二戰結束之後,愛因斯坦受到的監控更加嚴密了。原因是因為美國害怕愛因斯坦向國外洩漏原子武器的機密。
  • 參考日曆|愛因斯坦不是每次都對……
    曾被美國《時代》雜誌評為「世紀偉人」的愛因斯坦,他的影響力早已超越國界、跨越時空。黑洞照片發布後,美聯社發出這樣的感嘆:愛因斯坦又對了一次!關於大型黑洞的形狀和光輝的預言,都收錄於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中,黑洞發現參與者這樣表示:「(黑洞照片的發布代表)廣義相對論通過了又一次關鍵的考試。」這位科學家還感嘆道:「愛因斯坦的方程式是美麗的。」
  • 為何會夢到去世的人,是在託夢嗎?聽聽愛因斯坦怎麼說!
    夢到去世的親人,是他們在託夢嗎?愛因斯坦說出原因!愛因斯坦雖然早就離我們遠去,但是他在生前所說的話,每一句都引起了人們的深思,就比如這一句「我只是先行一步離開」,對於這句話很多人都認為細思極恐每個人對它的解讀也是各不相同的。
  • 愛因斯坦錯了嗎?十大超光速現象真實存在,推翻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愛因斯坦在1905年首次提出相對論時,幾乎所有同一領域的科學家們都對其冷嘲熱諷並持以反對,稱愛因斯坦為瘋子。因為當沒有人能夠理解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不過很多新理論新觀點剛開始都沒辦法讓人理解和接受,最後都會被證明是正確的。
  • 為什麼我們會經常夢到逝去的親人,難道愛因斯坦又說對了?
    這樣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他的所有思想所有學生都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研究,去思考,去學習。愛因斯坦在臨終前給世人留下了一這樣的一句話:我只是先離開一步。這句話看起來大有玄機啊,作為作為一個偉大的科學家,是不會信口開河的,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知道地球上面誕生了生命,但是令人遺憾的是,生命之花開不了多久,最終都會凋謝,有生就會有死,那這麼多人死了之後,都去了哪兒呢?
  • 懷念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今天是愛因斯坦誕辰141周年,一起緬懷這位世界偉人。愛因斯坦全名為阿爾伯特·愛因斯坦。1879年3月14日,出生於德國巴登-符騰堡州烏爾姆市,畢業於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猶太裔物理學家。1905年,愛因斯坦獲蘇黎世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並提出光子假設、成功解釋了光電效應,因此獲得1921年諾貝爾物理獎1905年創立狹義相對論,1915年創立廣義相對論,1933年移居美國、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任職,1940年加入美國國籍同時保留瑞士國籍。1955年4月18日,愛因斯坦於美國新澤西州普林斯頓去世,享年76歲。
  •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是什麼?
    1915年,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創立了廣義相對論(GRT),即這個「特殊」理論誕生十年之後,應用光速,並假設物理定律在任何給定的參照系中保持不變。但是,乍一看,GRT是不是真的很複雜?如何理解廣義相對論?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可以用幾個字來表達:「時空告訴物質是如何運動的;物質告訴時空是如何彎曲的。」但是,物理學家約翰·惠勒的這一簡短描述隱藏了一個更為複雜、更深刻的真理。
  • 愛因斯坦能和牛頓相提並論嗎?為何麥克斯韋統一了電磁學卻不可以
    引言:物理學領域有一句廣為流傳的俗語:一牛二愛三麥,這句話總結了物理學領域的主要任務貢獻,意思是牛頓是物理學第一人,愛因斯坦排在第二,而麥克斯韋則排在第三。雖然有很多人對此排名有爭議,那麼他們到底是在爭什麼呢?
  • 讓人震撼的愛因斯坦趣題,凸顯數學思維魅力
    1879年3月14日,一個小生命降生在德國的一個叫烏爾姆的小城,父母為他起了一個很有希望的名字: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愛因斯坦是當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因畢生致力於理論物理學的研究,人們稱他為20世紀的哥白尼、牛頓。
  • 艾薩克·牛頓與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水平真的只有理科本科生水平嗎
    這兩人大家早已耳熟能詳,都是劃時代的偉大的科學家,可是最近國內很多民科大神聲稱他們的水平與理科本科生相當,甚至聲稱推翻了他們的經典著作,說牛頓和愛因斯坦智商不高,看得人家一驚一乍的。民科擅長賺錢首先智商與成績並不是直接關係,任何一個智商正常的人通過努力都有可能考上重點大學,大部分本科生做智商題目都能得很高分,然而有些國家8%的人可以讀本科,有些18%的人能夠讀本科,有些國家38%的人可以上本科,那些富裕國家的人比貧窮國家的人智商高那麼多嗎
  • 愛因斯坦 物理學界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如果要說20世紀誰是最偉大的科學家,那麼,一定非愛因斯坦莫屬。但如果只是局限於20世紀來看他的成就,那就太小看愛因斯坦了。因為,愛因斯坦這個名字,就算是放到整個科學史上,那也是空前絕後的。而愛因斯坦的天才之處就在於,他同樣是推動量子力學的那許許多多科學家中的一員。1921年,愛因斯坦建立了光量子理論並成功解釋了光電效應,他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並為量子力學的建立與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一個科學家,究竟有多大的智慧,與多大的努力,才能做出這樣的成就?毫無無疑,愛因斯坦這個名字,已經成為了天才的代名詞。
  • 愛因斯坦去世後,一科學家偷走「愛因斯坦大腦」,他研究出了什麼
    如果把人的大腦比喻成一臺精密的儀器,那麼如今的人類還只利用了這臺儀器的很小一部分。有人認為普通人與天才的大腦構造基本上是一樣的,二者的差距在於大腦的被開發程度不同,著名天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就被發現大腦的被開發程度異於常人。
  • 一天八杯水 你真的喝對了嗎?
    都說,每天喝八杯水,你真的喝對了嗎? 一天八杯水,不是指每天一定要喝八杯,而是攝入總量達2000ml。 第一杯水:早上7點。喝一杯溫開水,有利於清理腸胃,有利於排除身體毒素,促進身體恢復正常的新陳代謝。 第二杯水:上午9點。
  • 愛因斯坦的眾多預言中,唯獨這3個沒實現,是受到什麼牽制了?
    大家耳熟能詳的牛頓、愛因斯坦,他們都是受人景仰的科學家,無論相對論還是力學理論,都使物理學有了飛躍式的發展,沒有他們提出的這些理論,有些高科技根本無法實現,人類更不可能走出地球,眺望更遙遠的宇宙。愛因斯坦的眾多預言中,唯獨這3個沒實現,是受到什麼牽制了?
  • 100位影響世界的科技達人——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這個名字可真的如雷貫耳,當今世界怕是沒有人不認識,他的超高智商和超級影響力放在當今社會也依然會是一顆重磅炸彈,這位被《時代周刊》稱為「世紀偉人」的科學家到底有著怎樣的華麗人生,今天,就讓我們走近這位偉大的科學家。
  • 世界存在上帝嗎?愛因斯坦死後的一封「神信」,揭示了自己的觀點
    上帝存在嗎?學者們各抒己見上帝為什麼能在西方世界擁有這麼高的地位呢,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沒有人真正見到過上帝,但還是有一部分人從內心相信上帝是真實存在的。甚至連一部分科學家也是這麼認為的,最著名的就是世界頂級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了,那這又是怎麼回事呢?因為大家都知道,科學和迷信是兩個矛盾的領域,既然如此,那些科學家作為世界上最相信科學的人,為什麼還相信上帝的存在的?
  • 愛因斯坦曾到訪中國,寫了本日記,如今日記公開,字字讓人憤怒
    引言 諾貝爾獎得主維格納曾說:「我們所有人,都在愛因斯坦的庇蔭之下···」作為物理學界的傳奇,愛因斯坦甚至成為20世紀科學界的代言詞。但是他對中國人的評價卻並不友好,或者說存在非常大的種族偏見。在他的日記中記載,中國人是「勤勞卻麻木,骯髒又遲鈍」的體現。
  • 愛因斯坦與天才星座
    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是全世界公認的天才,據說他的智商是278,是全世界智商最高的人,那麼問題來了,愛因斯坦出生在1879年3月14日,屬雙魚座,然而,雙魚座並不是公認第一的天才星座,十二星座中公認第一的天才星座是水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