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曾到訪中國,寫了本日記,如今日記公開,字字讓人憤怒

2021-01-15 騰訊網

引言

諾貝爾獎得主維格納曾說:「我們所有人,都在愛因斯坦的庇蔭之下···」作為物理學界的傳奇,愛因斯坦甚至成為20世紀科學界的代言詞。但是他對中國人的評價卻並不友好,或者說存在非常大的種族偏見。在他的日記中記載,中國人是「勤勞卻麻木,骯髒又遲鈍」的體現。

環遊亞洲

愛因斯坦的一生無需贅言,今天重要給大家介紹一段他和北大的故事。1922年愛因斯坦準備來亞洲講學,並且特意讓德國的中國大使館將這則消息轉達給國內。北大校長蔡元培得知後非常激動,率先發出邀請,希望愛因斯坦訪華演講半月。

然而愛因斯坦準備前往日本講學,蔡元培於是找到了正在德國的北大教授朱家驊,希望他能夠勸告愛因斯坦先訪問中國再去日本。對此愛因斯坦毫不避諱地提出了經濟要求,在當時愛因斯坦環遊世界路過的每個國家都為他支付了一大筆費用,用於他與妻子的開銷。

訪華風波

蔡元培得知後馬上回復,願意支付酬金,每個月可以支付1000元擔負愛因斯坦的食宿費。愛因斯坦卻對這筆酬金並不滿意,直言其他各國的款項都比貴國高,他要求將1000大洋改為1000美元。

在當時1000美金的購買量非常高,可以買3輛福特汽車,這麼多錢蔡元培實在拿不出,於是只能夠找到梁啓超等同僚,東拼西湊籌集了1000美金,以此邀請愛因斯坦訪華講學,並且雙方約定好,停留在北京大學演講2周。為了迎接愛因斯坦,蔡元培在各大報紙上刊登相關信息,《東方雜誌》還特意出版了一期的「愛因斯坦號」。

前往日本

19月22日愛因斯坦和他的妻子艾爾莎夫人抵達上海,但是只在上海停留了1天,隨後乘船離開中國前往日本。在日本待了43天,在整個日本島巡迴演講。一時間日本掀起了一陣「愛因斯坦」熱潮,無數人都來到日本聽他的演講,而中國人想要聽到愛因斯坦的講學,必須前往日本。

蔡元培願意為愛因斯坦從日本回來後,回來到北京履行約定進行講學。卻沒想到愛因斯坦途經上海,直接坐船前往耶路撒冷。蔡元培對此既失望也不解,他不明白為什麼愛因斯坦會公然失約,但是依舊發布公告:「大家不必懊喪,還是互相勉勵罷了。」

評價中國

至於愛因斯坦為什麼選擇去日本演講,卻不願意訪華講學,或許從他的日記中能夠看出端倪。1922年10月到1923年3月,愛因斯坦遊歷亞洲,並且寫下了一本日記《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遊記》,其中就有許多對中國人的偏見。

「即使那些像馬一樣辛勞工作的人,也不會讓人覺得他們意識到痛苦。一個像羊群一樣的特殊民族,更像是機器而非人類。」

就連中國的孩子們看起來都無精打採、呆頭呆腦。

如果其他種族被中國人取代,那就可惜了。對於像我們這樣的人來說,缺乏思想將是無法言說的悽涼之事。

在他眼中,中國人的評價並不高,甚至言語中透露著濃濃的歧視。雖然在當時的環境下,中國確實有著許多局限,但是這樣的評價無疑是不公允的。只是不知道,愛因斯坦在後來因為猶太人的身份受到德國迫害時,是否還會有歧視其他民族的想法。

結語

真正的強者,不會在意別人的言論,更不會因為他人的三言兩語而妄自菲薄。愛因斯坦的日記雖然讓人義憤填膺,但是中國人民無權要求別人改變對國人的看法,唯有讓自己更加強大,才能夠贏得別人真正的尊重。正如蔡元培所說,不必過多懊惱,有這個時間不如互相勉勵,做出更高的貢獻,才會引起世界的注意。

相關焦點

  • 愛因斯坦週遊中國後,在日記中表明對中國人的態度,讓人字字扎心
    提到愛因斯坦,或許大家都不陌生,作為一位人類歷史上最聰明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可以說是得到了無數人的讚譽,然而,當愛因斯坦的私人日記曝光之後,人們卻發現他對待中國的態度,令人感到十分尷尬。那麼,在愛因斯坦週遊上海之後,他究竟在日記裡對中國進行了怎樣的描述呢?愛因斯坦出生於1879年的一個猶太人家庭當中。
  • 那些讓人追憶的舊日記本
    翻開這些日記本,透著青春和歲月氣息的文字仿佛又將我帶到了過去……這些日記最早的是小學時寫的,還有大量是初中和高中寫的,高中的最多。很奇怪,時間已經過去十幾年了,歲月的變遷可以說是滄海桑田,但是這些日記裡的文字現在讀來似乎依然鮮活。每當翻開一頁,讀到那個年齡段的文字,記憶馬上就回浮現當年的場景。原來文字可以承載歲月啊!
  • 78歲老人寫日記60載 點滴記錄生活變化
    任梅女老人的日記本「又到歲尾年初,防護新冠疫情出門要戴口罩,儘量減少不必要的人員流動。」「又過年呀,孩子們快回來了!」每天,家住託克託縣新營子鎮乃同村78歲的任梅女老人都會在日記本上記錄著當天發生的事或新聞,這一習慣一直堅持了60年。
  • 鄭元暢曾愛戀賀軍翔,日記曝光坐實傳言,如今卻依舊單身
    而這個消息據說是一位記者爆出來的,而他是在鄭元暢的日記,本上看到的。鄭元暢和賀軍翔兩人的關係很不正常。其實在鄭元暢進入演藝圈沒多久,就有很多的人對他的性取向產生了懷疑,後來更有消息稱鄭元暢喜歡的是和他一樣是男性的賀軍翔,而在07年的時候他寫在日記本上的內容也被曝了出來,裡面的內容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只見上面寫的都是一些都是他和賀軍翔兩人之間發生的事情
  • 小人物大思考:方方武漢封城日記,是客觀事實還是背後捅刀?
    方方武漢封城日記,讓許多國人或疑惑、或憤怒。筆者認真讀完這本日記,大部分還是真實發生的事件,令網民憤怒的原因:一、日記的不完整性,斷章取義。二、日記的出版時間和地點。三、她個人身份與這本日記的關聯。四、寫這本日記的目的。
  • 最是倉皇辭廟日:蔣介石1949年日記(組圖)
    作家李黎生長在強人主政、臺海緊張、生活困頓年代的臺灣,如今機緣巧合,細讀強人內心的國讎恩怨,愛恨轇輵,自是別有一番體會,並與讀者分享。  我在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院的檔案室裡翻閱蔣介石日記。  在一個安靜明亮寥寥數人的大房間裡悄悄翻閱一個人的日記,雖然已非原件,而是淺綠色紙張的複印,依然隱隱有著窺視他人隱私的不安。
  • 蔣介石57年堅持寫日記,除了超群的毅力外,還有幾個重要原因
    很多人都有寫日記的習慣,若能長期堅持,則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倘若是終生堅持,那就更難了。而蔣介石寫日記,就做到了這一點,他一直堅持了57年,而且全部用毛筆行楷寫成,字數總計在400多萬以上。直到85歲他手部肌肉萎縮,實在不能執筆,方才被迫停止。
  • 英語作文日記怎麼寫?注意格式與題材
    在發愁英語日記怎麼寫?不用擔心,新東方網小編給大家搜集整理了各類話題的英語日記,供大家參考,希望能給大家帶來靈感,記下每天發生的奇事、趣事,寫出更加優秀的英語日記。   一、英語作文的日記格式及怎麼寫?
  • 壽光籍開國大校,寫自傳體日記記錄戎馬倥傯一生
    日前,壽光籍開國大校孫寅東自傳體日記《孫寅東日記》出版,分上下兩冊,共計75萬餘字,全書按照時間順序,詳細記錄了孫寅東老人輝煌傳奇的一生。孫寅東,1911年生,壽光市孫家集街道前王村人,畢業於益都師範。
  • 方方的日記沒有寫為家負重前行的國,卻寫盡了她內心的「小九九」
    作家方方寫了一本語句通順的心情日記。《安妮日記》寫於慘絕人寰的二戰暴行中,方方的《武漢日記》寫於全國上下一致對抗「人類公敵」新冠病毒的疫情中;安妮躲在不見天日的密室裡,方方則是坐在大別墅裡「吃著花卷,喝著小米粥」;安妮寫日記的時候14歲,還沒有見過人世繁華,寫下了青春少女內心的細膩「小心思」,方方64歲,經歷過滄桑,拿著國家的退休金,卻沒有寫為家負重前行的國,只寫下了內心的「小九九」。
  • 蔣介石持之以恆寫日記整整57年,幾乎罵遍了所有人,不得不嘆服
    蔣介石有個好習慣,寫日記,而且一寫就是整整57年,二萬八百零五天。不論打仗,無論生病,從未放棄每一天。單從這個意義上,沒有恆心毅力是絕難辦到的。不信,你可以試試。蔣介石寫日記是從從1915年開始的,一直堅持到1972年。
  • 寫日語日記的時候,我們需要注意什麼?
    原標題:寫日語日記的時候,我們需要注意什麼? 大家好,因為光醬才剛剛自學完N4,所以水平並不是很好,還有很多需要向大家學習的地方。歡迎通過評論和光醬探討哦。今天要和大家說的是如何用日文寫日記,日記是培養語言書寫能力和快速積累語感的好方法,所以推薦大家寫起來。
  • 梁漱溟跨越50年日記出版 親歷抗戰土改等歷史事件
    幾年前,梁漱溟的晚年口述記錄《這個世界會好嗎——梁漱溟晚年口述》公開出版。  這位有「現代新儒家三聖之一」、「中國最後一個儒家」、「鄉村建設先行者」之稱的哲學家兼社會活動家,以其坦然無偽的立世態度、高深遠闊的思想境界,以及他在晚年圓融悲憫的情懷,輻射到當下的讀者心中,引發震動。
  • 蕪湖:媽媽將十年日記編成書 送給兒子當十歲生日禮物
    帖子中,這位媽媽表示,從懷孕到兒子呱呱墜地,直至看著孩子長到十歲,其間她都不間斷地在寫日記,記錄著兒子成長的過程。如今,作為母親的她,想在兒子十歲生日這天,將多年自己當母親的心情,以及孩子的成長史編輯成書,作為禮物送給孩子。因為是第一次出書,這位媽媽有些不知所措,所以在網上發帖向網友求助。記者隨後也輾轉聯繫到了這位發帖的媽媽。
  • 請周迅代言的完美日記,掏空了無數女人的錢包!
    陳宇文曾提到:「國外成熟市場,護膚和彩妝市場是1:1的,但中國是9:1。」 2017年,三人正式創辦美妝品牌完美日記。 難以擺脫網紅標籤 完美日記創始人黃錦峰是個低調的人,他很少在公開場合發聲,被傳播最廣的一句話是:「做網際網路時代的新歐萊雅。」 2019年最後一天,高瓴資本創始人張磊和黃錦峰在北海道滑了一整天雪。
  • 福州7歲小女孩見習近平後寫日記:習爺爺你太害羞了
    11月2日晚上,一篇孩子的日記紅遍了網絡。「習爺爺太害羞了!」一句充滿童趣的話,讓人不禁捧腹。當記者問道,為什麼說習爺爺好害羞呢?小姑娘回答到:因為他才見我們幾分鐘就走了呀。這篇日記的作者,是福州鼓樓區第二中心小學二年(3)班的鄒睿寧。11月1日,習近平一行來到福州軍門社區,和十多名小學生親切交流,鄒睿寧也在其中。回家後,鄒睿寧非常激動,當晚就寫了一篇日記。
  • 教育冷笑話:撿錢日記兩則
    上學寫日記,寫周記,寫讀後感,寫請假條,寫檢查,寫國旗下的演講稿,寫發言提綱,寫實驗報告,上課偷偷傳紙條,等等,上過學的人都熟悉。有學生寫日記:我撿了五十元錢。我頓時感覺自己很受傷害,就憤怒地把那50元錢紙幣扔到了地上,哭著跑開了。心裡想,我不要了可以了吧?可是,我只跑了十幾步,就聽後面有好朋友喊:「狗蛋——狗蛋——你上當了!」我站住,回頭看。我看到剛才那幾個嘲笑我同學往岔道上跑去。我看見,有一個小名叫尕海的男生,揚起左手(他是左撇子),手裡捏著那張50的紙幣,邊往岔道跑邊喊:「狗蛋,狗蛋,你真笨!」
  • 英文日記一寫就是20年 永康這位九旬老人太酷了!
    鍛鍊完畢,老人便坐在亭子裡,不慌不忙地拿出筆開始用英語寫日記。每天早上,他都會風雨無阻地出現在香樟公園。老人叫酈德火,看外表,誰都猜不到他已經90歲。「I wake up at 3:05,It was my habit.」(今天我3:05起床,習慣。)這是老酈某日的英文日記開頭。他37年前開始學英語,20年前開始用英語寫日記,至今已經累積了33本日記本。
  • 吳格|胡玉縉與《甲辰東遊日記》
    先生東渡之前,對傳統中國社會已有深刻觀察及思考,而時逾半載之赴日考察,則成為其從政、治學之重要轉折點,《日記》不僅包含中日兩國之分析比較,更多對於中國傳統文化及其前途之思考。先生著述傳世甚夥,讀其書而知人論世,豈可僅以湛深傳統以視先生。 二、《日記》為綏之先生及其同時代有識之士積極探索強國道路之實錄。
  • 來自西山腳下的戰「疫」日記:我總覺得應該寫點什麼,記下這些普通...
    工作間隙,劉佔國堅持寫日記,記錄發生在集中醫學觀察中心的一個個片段,有催人淚下的感動瞬間,有驚心動魄的危急時刻,有戰勝疫情的堅定信心,更有心系患者的深深牽掛。從他的日記,我們也得以深入這個完全封閉的場所,了解那些不為人知的點滴01.寫日記是因為感動於周圍的每個人劉佔國的日記裡不但能看到觀察中心醫護人員的工作情況,也能看到酒店服務員、保安、輔警等不同人群的各種辛勤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