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訪無小事,件件系民心。在信訪工作中,新蔡縣月亮灣街道辦事處黨工委書記梁洪林視群眾為親人,變群眾「上訪」為幹部「下訪」,與群眾同坐在一條板凳上,聽民聲解民憂,把信訪工作做到了百姓心坎上。
與群眾同坐在一條板凳上
2012年12月12日掛牌成立的月亮灣街道,是新蔡縣行政新區、商務中心區、產業集聚區、縣城規劃區核心區所在地。街道自成立以來,著力打造現代新城,服務全縣發展大局。隨著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快,月亮灣街道土地徵用、房屋拆遷等各種社會矛盾、各種利益衝突時有發生。
面對信訪工作任務重、覆蓋面廣、解決困難大的情況,梁洪林深有感觸地說:「信訪工作怎麼做?就是要與群眾同坐在一條板凳上,用心用情了解群眾想什麼,盼什麼,了解群眾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梁洪林以上率下,帶頭「下訪」,走訪群眾,現場辦公,為群眾解決信訪難題。在他的帶領下,該街道廣大黨員幹部將信訪工作重心下移,變群眾「上訪」為幹部「下訪」。不打招呼直接入村,下訪到田間地頭、農家小院,與群眾同坐在一條板凳上,現場聽取群眾訴求,主動為群眾排憂解難,努力把問題解決在基層和萌芽狀態,確保實現小事不出村(社區)、大事不出街道。
發揮(老黨員、老軍人、老模範、老幹部、老教師)「五老」人員作用,就地化解一批矛盾糾紛。近年來,梁洪林積極探索基層社會治理新機制,充分發揮「五老」人員作用。「五老」人員對各自轄區內矛盾、糾紛、隱患主動排查,及時預警,及時疏導群眾怨氣,化解其內心疙瘩,贏得了群眾信任,提升了矛盾調處的公信力。
抓信訪,就是抓民心抓發展
「矛盾問題發生在哪裡,信訪工作就做到哪裡。」梁洪林說,「抓信訪,就是抓民心抓發展!」
近年來,梁洪林堅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聚焦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切實把信訪工作抓實抓細、抓出成效。
2016年,新蔡縣重點項目——人民西路施工過程中,月亮灣街道祖莊、萬莊兩個村需要整體拆遷。在徵地拆遷時,100多戶村民阻礙重點項目施工。
「服務好重點項目建設,我們義不容辭。」白天,梁洪林帶領街道黨員幹部入戶排查,吃透民情,夜晚召集重點戶開展「夜談」。在夜談中,梁洪林與信訪群眾談徵地拆遷、補償安置政策,談新蔡發展前景,用真情、真心贏得了信訪群眾對重點項目建設的支持。不少群眾由衷地說,聽了梁書記的話,我們心裡敞亮了;新蔡發展好了、環境美了、企業多了,最終受益的還是我們。
近年來,月亮灣街道功能日趨完善,城市承載能力不斷增強,確保了重點項目順利實施,為新蔡縣城市建設飛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數字顯示:幾年來,月亮灣街道迎賓大道、西湖家園、群眾文化藝術中心等100多個項目的徵地拆遷任務,先後拆除了32個自然村,搬遷近3500戶群眾,街道沒有發生一起因徵地拆遷而引起的群體性事件。
提前出院,忙碌在信訪一線
2020年11月8日上午11時30分左右,梁洪林在去月亮灣街道朱藥鋪村處理信訪人楊某問題的路上,乘坐的車輛不幸被撞翻。梁洪林被緊急送到新蔡縣人民醫院搶救。經檢查,他肋骨斷了6根、12處骨折,右側胸腔塌陷,腹部多處挫傷。由於傷情嚴重、失血過多,他昏迷兩天後才脫離危險。
從死亡線上掙扎回來的梁洪林,在住院期間仍然惦記著工作。考慮到春節臨近,街道工作任務繁重,梁洪林要求醫生讓他提前出院。醫生安排他在醫院靜養,配合做好康復治療,才能早日痊癒。他顧不上這些,還是執意回到了工作崗位上。
1月10日是周日。當天上午,記者見到梁洪林時,他正在拖著病體在月亮灣街道仁和社區,現場解決華原世紀星城問題樓盤。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梁洪林以心換心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贏得了百姓認可,轉變了黨員幹部作風。如今,在月亮灣這片充滿希望的熱土上,處處可見廣大黨員幹部轉作風促發展、為群眾辦實事的忙碌身影。風清氣正的月亮灣街道正駛入大發展、大跨越的快車道,城市品位明顯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指數不斷攀升。(圖文來源:掌上新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