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人生二十難(精闢)

2021-01-09 弘一法師長老

本文摘自學佛網,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佛學文章,發揚中國的佛學古典智慧。

佛陀在《四十二章經》中就指出了人生有二十種心理、行為與意念上的困境與偏差,而凡夫往往以反常為正常,不但無法自覺到自己這些心、行與意念的偏差,反而執非以為是,成為障礙,難以突破,所以佛陀才稱這二十種人生的困境與偏差為二十難。

佛說人有二十難——

貧窮布施難,富貴學道難;棄命必死難,得睹佛經難;

生值佛世難,忍色忍欲難;見好不求難,被辱不瞋難;

有勢不臨難,觸事無心難;廣學博究難,除滅我慢難;

不輕未學難,心行平等難;不說是非難,會善知識難;

見性學道難,隨化度人難;睹境不動難,善解方便難。

證嚴法師勸人對治二十難的——

天地遼闊蘊萬物,善惡苦樂隨心造;

春來花紅秋映月,夏熱冬寒實難堪;

人生苦短貴知覺,國土危脆念無常;

難行能行立宏願,調伏人生種種難;

人生難得佛法聞,柔和忍辱是妙方;

發心立願六度行,殷勤精進道非難;

一勤天下無難事,心靜行正戒定慧;

天地含藏微妙法,體解大道並不難。

佛說人有二十難,貧窮布施第一難;

隨業受生輪迴轉,困頓橫逆迢迢難;

布施助人多方法,慳吝未除最貧乏;

心中有愛貧亦富,貧窮布施並不難。

佛說人有二十難,富貴學道第二難;

凡夫易被名利牽,貢高只因權勢顯;

榮華總是三更夢,富貴如同九月霜;

謙和好禮心有愛,富貴學道也不難。

佛說人有二十難,棄命必死第三難;

紅塵難忍生別離,貪生畏死人之常;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得慧命在人間;

悲智力行菩薩道,棄命必死並不難。

佛說人有二十難,得睹佛經第四難;

昔時文字誠難覓,讀經無心如不見;

修行處世如調弦,自古佛道重實踐;

體解佛心正精進,得睹佛經有何難。

佛說人有二十難,生值佛世第五難;

殊勝因緣值佛世,聞法不行亦枉然;

難得人身今已得,勤養慧命聚資糧;

佛心己心行正道,生值佛世有何難。

佛說人有二十難,忍色忍欲第六難;

慾海無邊千尺浪,貪婪色慾心煎熬;

財色名利慾難忍,不念無常毀前程;

知足常樂不貪戀,忍色忍欲有何難。

佛說人有二十難,見好不求第七難;

人生大患在貪婪,庸碌一生心難安;

精進棄除身外欲,心中寧靜能致遠;

清淨佛心最輕安,見好不求亦不難。

佛說人有二十難,被辱不瞋第八難;

凡夫總是愛顏面,受欺受辱憤難填;

轉化心念從心起,培養不瞋胸襟寬;

一忍天下無難事,被辱不瞋亦不難。

佛說人有二十難,有勢不臨第九難;

執著權勢向高攀,趨炎附勢不勝寒;

淡薄名利心最富,不凡人生心自閒;

有時常念無時苦,有勢不臨就不難。

佛說人有二十難,觸事無心第十難;

天下原來本無事,心中常因計較煩;

前腳落定後腳放,悟得真空始是閒;

恆持心淨能輕安,觸事無心也不難。

佛說人有二十難,廣學博究十一難;

專心學習本已難,深入探究難上難;

博究學問如登山,有心還要恆心伴;

慧海無涯學是岸,廣學博究亦不難。

佛說人有二十難,除滅我慢十二難;

淺薄短見自誇張,稻穗低頭是飽滿;

尊人謙己天地寬,去除貢高與驕慢;

日常生活持正念,除滅我慢並不難。

佛說人有二十難,不輕未學十三難;

待人謙和如種田,插秧後退是向前;

聖人猶能畏後生,丈夫豈可輕少年;

三人行裡我師焉,不輕未學並不難。

佛說人有二十難,心行平等十四難;

天生我才必有用,自古行行出狀元;

生命原來本同源,何必區分貴與賤;

怨親一如無分別,心行平等亦不難。

佛說人有二十難,不說是非十五難;

綺語兩舌皆禍患,祥和人間畏言讒;

修行舉止言談間,莫隨好惡論長短;

揚善隱惡棄偏見,不說是非並不難。

佛說人有二十難,會善知識十六難;

良師益友善知識,普遍天地眾生間;

開闊胸襟敞心田,世間聲音皆良言;

縮小自己棄成見,會善知識有何難。

佛說人有二十難,見性學道十七難,

邯鄲學步迷本性,薫習懈怠失道心,

人人本皆具佛性,恆持清淨一念心,

把握當下勤精進,見性學道並不難。

佛說人有二十難,隨化度人十八難;

眾生剛強難調教,規過勸善萬般難;

眾生度盡證菩提,菩薩歡喜化人間;

精誠所至金石開,隨化度人有何難。

佛說人有二十難,睹境不動十九難;

道心不堅隨境轉,千經萬論也枉然;

志玄虛漠心清澄,守之不動賢聖道;

節制貪慾正心念,睹境不動並不難。

佛說人有二十難,善解方便二十難;

會事啟理方便法,舉手投足是妙方;

萬法唯心重善解,隨機逗教方便法;

不變隨緣圓事理,善解方便就不難。

佛示人生二十難,有心對治就不難;

佛心師志慈濟路,攜手相伴好因緣;

常念此身非我有,慧命長養不退轉;

恆持剎那戒定慧,調伏人生種種難;

慈濟路上會佛法,心靜行正念慮定;

身行心念不退轉,妙語如蓮不妄言;

真善美德身口意,會善知識並不難;

菩薩心地如淨土,人間淨土在身旁;

身體力行菩薩道,堅固道心事無難;

人生哪有二十難,人生哪有二十難。

相關焦點

  • 佛說人生經典語錄,分享一些感悟人生的經典哲理句子
    佛說人生道理:你永遠要寬恕眾生,不論他有多壞,甚至他傷害過你,你必須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佛說人生道理:請你用慈悲心和溫和的態度,把你的不滿與委屈說出來,別人就容易理解。佛說人生道理:每一種創傷,都是一種成熟。佛說人生道理:默默的關懷與祝福別人,那是一種無形的布施。佛說人生道理:創造機會的人是勇者。等待機會的人是愚者。
  • 十句話穿透人心總結精闢 點醒人生的心靈雞湯,句句感人至深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十句話穿透人心總結精闢 點醒人生的心靈雞湯,句句感人至深 我們每個人都害怕面對自己的內心,因為一個人的內心都是有自己貪戀的一切,這也會讓我們變得自私,下面就是我們總結的關於十句話穿透人心總結精闢與十句穿透人心心靈雞湯的全部內容,現在一起來看看吧   原標題:十句話穿透人心總結精闢
  • 佛說:人生有八苦,每一苦你都逃不掉!
    佛說: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人生八苦,我們都要經歷,誰都逃不過。「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人這一生沒有誰一生順遂如意,無常苦難坎坷是常事,佛門裡常說「法無定法,人生無常」。
  • 看透人情冷暖的句子,句句精闢,值得回味
    花迷迷惑不解地點頭,佛度我心佛空嘆。 Flowers bloom on the other side without shore, the soul is still in the river. Drunk do not know smoke Bo Hao, dream lonely lamp cold.
  • 佛說:生老病死,人生的苦,每一種,你都要苦中作樂
    佛說:生老病死。人生的過程,總有一個「苦」字相伴左右,活著就要把人生的「苦」,嘗遍嘗盡,你才會珍惜人生的「甜」,苦盡才能甘來,只有苦中作樂,人生才能成長蛻變。佛說這個世界是娑婆世界,苦樂參半,喜憂參半,總是充滿著遺憾和不圓滿。人生不如意事十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人生的苦,只能獨自品嘗,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這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也就不存在真正的感同身受。嘗遍了生活的苦,才會知道人生的不易,才會珍惜得到和擁有;嘗盡了生活的苦,才會懂得生活的難,人生才會有進步和成長。活著的苦,每個人都要接受。
  • 佛說:緣分需要因緣
    人生之中倘若你可以遇到一個讓你傾注一生的人,這是多麼美妙的一件事情,但是任何事情都是需要雙方的配合,只要有一方有所的退卻和敷衍也就會是造成人生的遺憾。所有的遺憾歸根到底還是彼此的因緣不夠,人生的愛情和做事沒有失敗,只有放棄。
  • 清茶一壺皆是禪佛與人生
    清茶一壺皆是禪佛與人生中國茶文化總的思想趨向是熱愛人生和樂感的,而佛教精神強調的是苦寂,這兩種東西怎麼會如此緊密地連訣相伴,而調和成另一種茶文化――佛茶文化呢? 由於僧人清閒,有時間品茶,僧人修煉也需要飲茶,弘揚佛教,僧人行遍天下,從而推動了飲茶之風在全國的流行。可以說這是佛家對中國茶文化的不朽功德.
  • 佛說:生老病死,人世無常
    佛說:生老病死,人世無常。一切都是暫時的,沒有什麼是永遠,也沒有什麼是永恆,來時不必歡喜,去時不必傷悲,一切都順其自然,一切都順勢而為,人生才會少煩惱,人生才會有解脫。張開雙手,我們什麼都留不住,握緊兩拳,我們什麼都抓不住,人生不過是今天,昨天和明天,生命的時光,就是一個永遠在流淌的沙漏,在每一個活著的當下,都是你要走過的曾經,佛說:人世的一切都是夢幻空花,都是虛妄不實,何必死死的抓住不放?人生的一切都是時間的過程,都是昨日的舊夢。
  • 叔本華回答很精闢,富有哲理
    也有人是一直被父母反對,但最終兩個人一直堅持,才打動了父母,也是很不容易,來之不易的幸福,可以說是最為幸福。也有人認為人生最幸福的時候,是功成名就的時候,所有的付出得到了最大的回報時候,也是人生最光榮的時候,這個時候,很多人都會記住一生,以後會經常想起,經常回憶起。也有人認為自己的人生最幸福時候是突破了瓶頸,又邁入了新的徵途,一直在奮鬥的路上,成功無止境。
  • 佛說人生有八苦,苦到底是怎麼來的,一定要清楚
    佛說人生有八苦,苦到底是怎麼來的,一定要清楚。佛說人生有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一、生苦:每個人都有生苦,但都忘記了。以人類來說,生時的眾緣逼迫,就是苦。
  • 佛說:心中有佛,心即是佛,燒香拜佛不如有一顆虔誠的內心
    心中有佛即佛心,心有善念即佛念。心中無佛的人浮躁常駐,雜念眾生,身體機能便會失調,疾病自然會纏身而來,調整心態,時刻想到為他人,為大家,少了煩惱,多了安康。而心中有佛,心即是佛,世界便會一切安好。很多人燒香拜佛都有一顆功利心,認為燒的香好、多,拜的佛多便會有佛保佑自己,殊不知這一切都是愚痴。
  • 佛說人生經典語錄大全,金玉良言,讓人受益匪淺!
    一、你聰明會有人說你心機重,你努力會有人說你運氣好,你天生樂觀有人會說你虛情假意,人一生遇見太多人,只要內心澄明,就永遠不用討好一個不懂你的人。二、無論走到生命的哪一個階段,都該喜歡那一段的時光,完成那一階段該完成的職責,順生而行,不沉迷過去,不狂熱地期待著未來,這樣最好。
  • 佛說,錢財乃身外之物
    佛說,只有淡泊名利,不為名利所累,才會獲得真正的快樂。《清代皇帝秘史》中有一段這樣的記載,乾隆皇帝有次下江南,來到江蘇鎮江的金山寺,欣賞著眼前大好河山,山腳下有一條江,人潮湧動,百舸爭流,不禁問道寺廟的老方丈:「你在這裡住了幾十年,可知道每天來來往往多少只船?」老方丈答道,我只看到兩隻船,一隻為名,一隻為利。」乾隆聽後連忙讚嘆:「大師一語道破天機,真乃高人啊!」
  • 周二早安佛說的經典禪語,領悟人生哲理句子
    10.方丈救了一輕生者,那人說:不必費心救我,我不想再活了。方丈:我制止不了你,可你的債還了嗎?那人說:我沒借債。方丈:你的生命借自父母,你的吃穿借自天地,你的知識借自先生,你都償還他們了嗎?那人說:如何才能償還?方丈:兩字足夠:珍惜。唯有珍惜,才能感知生命的厚重。11.人到老年,會突然 〝醒悟〞:生命是有盡頭的。
  • 佛親證的宇宙人生真相是什麼
    也就是說,念佛修行首先要了知自己的本性、本具的道心,然後依止道心,修正自己的行為,消除妄念,學佛作佛。佛說:「眾生皆具如來本性。」所以,我們都具有佛性,本性都是佛,人人都是佛。很多人不信,沒有真正認識到自己的本性,這是佛說的,沒有半點虛假,真實不虛的,一定要堅信不疑。懂得了自己是佛,就要行佛所行,做佛所做。
  • 佛說感悟人生的經典語錄,句句真諦,看懂就是福氣!
    若不是心寬似海,哪有人生風平浪靜?二、生活本不苦,苦的是欲望過多;心本無累,累的是放不下的太多。人生就是欲望和所求的不斷減少的過程;命運的深層次意義,就是要學會放棄和回歸,放棄一切浮躁喧囂,回歸內心的安寧。再苦,都要用今天的微笑,把它吟詠成一段從容的記憶;再累,都要用當下的遺忘,穿越萬道紅塵,讓心波瀾不驚。三、佛說:「人生本來是苦的,苦的根源在於各種欲望。」
  • 佛說:生氣的時候,牢記十句話,火氣立刻消除
    佛說,因緣而來,因緣而往,締結善緣,終有善果!感恩您點點「關注」,感恩您閱讀本文。佛說,學佛之人,必斷惡,行善,方得善果。佛說,「不要因為是佛說的就相信,要以理智仔細觀察無誤再相信。」學佛就是學做人。佛法,就是完成生命覺醒的方法,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為、思想、見解。佛說,少生氣才能健康長壽,少生氣才能家庭和睦,少生氣才能一生平安。
  • 佛說:這4種人,與佛無緣,佛也不渡,希望不是你!
    所以佛門說: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佛菩薩有心渡你,但你非不聽佛的話,那就沒辦法了。你不回頭,誰為你救苦救難;如能轉念,何須我大慈大悲。「苦海無邊,回頭是岸」,你若固執執拗,造業起禍,不知回頭,那誰也拯救不了你。佛菩薩只是大眾心靈的寄託,生命的指引,但是修行是自己的事,誰也頂替不了你。俗語說得好: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 五一勞動節,致辛苦的我們(精闢)
    五一勞動節,致辛苦的我們(精闢) 生活新聞
  • 佛說:今生的遇見,皆是前世的債
    前世的緣,今世的劫,何去何從,山水不相逢佛說:所有的遇見,皆是前世的緣每個人的,前世今生的盡頭,都要度過忘川河,穿過奈何橋,再喝孟婆湯,喝下了孟婆湯,是與前世告別,消除所有的記憶,在慌亂中,打入了來世,帶著前世太多的執念。有些人,依然還是很親切,總有一種,似曾相識之感,成為今生再一次羈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