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學佛網,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佛學文章,發揚中國的佛學古典智慧。
佛陀在《四十二章經》中就指出了人生有二十種心理、行為與意念上的困境與偏差,而凡夫往往以反常為正常,不但無法自覺到自己這些心、行與意念的偏差,反而執非以為是,成為障礙,難以突破,所以佛陀才稱這二十種人生的困境與偏差為二十難。
佛說人有二十難——
貧窮布施難,富貴學道難;棄命必死難,得睹佛經難;
生值佛世難,忍色忍欲難;見好不求難,被辱不瞋難;
有勢不臨難,觸事無心難;廣學博究難,除滅我慢難;
不輕未學難,心行平等難;不說是非難,會善知識難;
見性學道難,隨化度人難;睹境不動難,善解方便難。
證嚴法師勸人對治二十難的——
天地遼闊蘊萬物,善惡苦樂隨心造;
春來花紅秋映月,夏熱冬寒實難堪;
人生苦短貴知覺,國土危脆念無常;
難行能行立宏願,調伏人生種種難;
人生難得佛法聞,柔和忍辱是妙方;
發心立願六度行,殷勤精進道非難;
一勤天下無難事,心靜行正戒定慧;
天地含藏微妙法,體解大道並不難。
佛說人有二十難,貧窮布施第一難;
隨業受生輪迴轉,困頓橫逆迢迢難;
布施助人多方法,慳吝未除最貧乏;
心中有愛貧亦富,貧窮布施並不難。
佛說人有二十難,富貴學道第二難;
凡夫易被名利牽,貢高只因權勢顯;
榮華總是三更夢,富貴如同九月霜;
謙和好禮心有愛,富貴學道也不難。
佛說人有二十難,棄命必死第三難;
紅塵難忍生別離,貪生畏死人之常;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得慧命在人間;
悲智力行菩薩道,棄命必死並不難。
佛說人有二十難,得睹佛經第四難;
昔時文字誠難覓,讀經無心如不見;
修行處世如調弦,自古佛道重實踐;
體解佛心正精進,得睹佛經有何難。
佛說人有二十難,生值佛世第五難;
殊勝因緣值佛世,聞法不行亦枉然;
難得人身今已得,勤養慧命聚資糧;
佛心己心行正道,生值佛世有何難。
佛說人有二十難,忍色忍欲第六難;
慾海無邊千尺浪,貪婪色慾心煎熬;
財色名利慾難忍,不念無常毀前程;
知足常樂不貪戀,忍色忍欲有何難。
佛說人有二十難,見好不求第七難;
人生大患在貪婪,庸碌一生心難安;
精進棄除身外欲,心中寧靜能致遠;
清淨佛心最輕安,見好不求亦不難。
佛說人有二十難,被辱不瞋第八難;
凡夫總是愛顏面,受欺受辱憤難填;
轉化心念從心起,培養不瞋胸襟寬;
一忍天下無難事,被辱不瞋亦不難。
佛說人有二十難,有勢不臨第九難;
執著權勢向高攀,趨炎附勢不勝寒;
淡薄名利心最富,不凡人生心自閒;
有時常念無時苦,有勢不臨就不難。
佛說人有二十難,觸事無心第十難;
天下原來本無事,心中常因計較煩;
前腳落定後腳放,悟得真空始是閒;
恆持心淨能輕安,觸事無心也不難。
佛說人有二十難,廣學博究十一難;
專心學習本已難,深入探究難上難;
博究學問如登山,有心還要恆心伴;
慧海無涯學是岸,廣學博究亦不難。
佛說人有二十難,除滅我慢十二難;
淺薄短見自誇張,稻穗低頭是飽滿;
尊人謙己天地寬,去除貢高與驕慢;
日常生活持正念,除滅我慢並不難。
佛說人有二十難,不輕未學十三難;
待人謙和如種田,插秧後退是向前;
聖人猶能畏後生,丈夫豈可輕少年;
三人行裡我師焉,不輕未學並不難。
佛說人有二十難,心行平等十四難;
天生我才必有用,自古行行出狀元;
生命原來本同源,何必區分貴與賤;
怨親一如無分別,心行平等亦不難。
佛說人有二十難,不說是非十五難;
綺語兩舌皆禍患,祥和人間畏言讒;
修行舉止言談間,莫隨好惡論長短;
揚善隱惡棄偏見,不說是非並不難。
佛說人有二十難,會善知識十六難;
良師益友善知識,普遍天地眾生間;
開闊胸襟敞心田,世間聲音皆良言;
縮小自己棄成見,會善知識有何難。
佛說人有二十難,見性學道十七難,
邯鄲學步迷本性,薫習懈怠失道心,
人人本皆具佛性,恆持清淨一念心,
把握當下勤精進,見性學道並不難。
佛說人有二十難,隨化度人十八難;
眾生剛強難調教,規過勸善萬般難;
眾生度盡證菩提,菩薩歡喜化人間;
精誠所至金石開,隨化度人有何難。
佛說人有二十難,睹境不動十九難;
道心不堅隨境轉,千經萬論也枉然;
志玄虛漠心清澄,守之不動賢聖道;
節制貪慾正心念,睹境不動並不難。
佛說人有二十難,善解方便二十難;
會事啟理方便法,舉手投足是妙方;
萬法唯心重善解,隨機逗教方便法;
不變隨緣圓事理,善解方便就不難。
佛示人生二十難,有心對治就不難;
佛心師志慈濟路,攜手相伴好因緣;
常念此身非我有,慧命長養不退轉;
恆持剎那戒定慧,調伏人生種種難;
慈濟路上會佛法,心靜行正念慮定;
身行心念不退轉,妙語如蓮不妄言;
真善美德身口意,會善知識並不難;
菩薩心地如淨土,人間淨土在身旁;
身體力行菩薩道,堅固道心事無難;
人生哪有二十難,人生哪有二十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