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眼》:告訴當下的人們如何存在
當下,我們該如何存在?是該在寶馬車裡哭還是在自行車上笑?我們應該以怎樣一種心態面對生活,並且保持奮鬥的動力而實現生命的價值?在我區知名作家路生45萬字的長篇小說《羊眼》裡,你或許可以找到答案。該書近日由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發行。
苦難,永遠是生命向上的支柱
「你看到過羊的眼睛嗎?你凝視過羊的眼睛嗎?如果沒有,你將在這部書裡得到體驗——蔚藍,金黃。水,火焰。它映照著天空,也映照著大地。它見識忠貞,也寫照蒼茫。山在它的深處飛,雲在它的深處湧。是羊在奔跑,還是天地在奔跑?一個家族,一個率領著羊的家族。他的堅韌與榮光在羊的晶瑩的眼睛裡得以呈現——因為哀傷,所以透徹,因為忍受著無邊的飢餓,所以馱得起無邊的草地。」
這是寫在小說《羊眼》封面上的一段話,這本書講述了大西北一戶普通人家老少三代的生存故事,作者以一個平常但也神秘的小山村為敘事背景,塑造了一個個鮮活的西北普通人物形象。雖說,這是一個關於弱者生存的故事,但與強者生存相比卻更顯悲壯,甚至可以說是一部平凡人家於西部荒原上的有關生存的英雄史詩。
活著,永遠是人心向善的感恩
苦難,有時是一種偉大的力量。在《羊眼》裡,作者通過對苦難的開掘,向讀者傳遞出一種正能量、真性情的宏大敘事與述說——所謂的強者不過是弱者在活不下去的時候活下來罷了,沒有什麼能比人的生存意識更強大,活著愛著磨礪著奮鬥著才是生命的文化傾向與價值取向;苦難永遠是生命向上的動力,教人成長。
同時,《羊眼》也以真誠的筆調與樸素的情懷對小說中人物的命運進行了展現與揭示,反映了人類對土地、對家園、對社會、對自然的偉大情感,展現了主人公面對生活磨礪之時表現出的堅韌與理智,以及愛與苦難的交織存在。《羊眼》是路生近年來推出的又一部難得的家族秘史小說,體現了作者正能量的文學價值觀。透過本書,作者同樣想要傳遞給讀者的是:活著,永遠是人心向善的感恩。
奮鬥,永遠是人生向前的榮光
「在這個世界上一定有很多的眼睛注視著我們;我們連同我們的一舉一動,都被那些眼睛記錄了下來,進而成為我們的故事。在這故事裡,是情和愛把我們相互接連在一起,溫暖著我們也溫暖著世界。」這是作者路生在書中前言裡面寫到的一段話。透過書的字裡行間,我們也可以體現得到,家鄉人民於西部荒原上的艱難生存正是作者創作的動力與源泉。
《羊眼》有著引人入勝的故事,但正如作者在書中坦言,他更多關注的卻是故事以外的東西——這部書的故事想讓人們明白的是,愛的花蕾從來就在苦難中成長,在成長中學會付出與堅強,只要奮鬥過人生就充滿了向前的榮光——這就是西部荒原上的生存告訴我們的,是南方沒有的,是屬於地域文學與西部作家的。
網絡文化充斥視野與淺閱讀無處不在的今天,讀者需要有深度的作品,《羊眼》即屬於這樣的作品。它表達出的堅定信念、執著追求,是一種可貴的啟示,給人振奮。
路生,字昀升,1976年生。甘肅靖遠人,曾在軍旅,轉業後進入媒體,出任多家報社總編輯。2013年,在銀川創辦了《同城訊報》。主要作品有「羊性」系列長篇小說三部曲:《懷念羊》、《土匪羊》、《甲骨羊》,及文化專著《大西北文化苦旅》、《中國尊嚴》等。被媒體與評論界稱為「西部第三代小說家代表人物」之一,以及用身體踐行西部人文地理的歌者。
出品:文藝欣賞
編輯:張 玉 學
-聯繫我們-
歡迎投稿:xuezi66094@126.com
編輯微信:670568280
精彩每天繼續,我們不見不散
註:本文版權所有,轉載註明出處
旅遊●甘肅省靖遠縣黃河鳥瞰圖(資料圖片)